2009年漳州高三最后一次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2009年漳州高三最后一次质量检查语文试题(高三选择性必修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9年漳州高三最后一次质量检查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三小题)(6分)(1),四弦一声如裂帛。(白居易《琵琶行》)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2)钉头磷磷,。瓦缝参差,多於周身之帛缕。(杜牧《阿房宫赋》
试题预览
2009年漳州高三最后一次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三小题)(6分)
    (1)                 ,四弦一声如裂帛。(白居易《琵琶行》)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2) 钉头磷磷,            。瓦缝参差,多於周身之帛缕。(杜牧 《阿房宫赋》)
        桂棹兮兰桨,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苏轼《赤壁赋》)
   (3)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4)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15分)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
    舟发自常山,凡三百余里,山水皆有可观。第目之所及,未暇问名,颔之而已。惟诫舟子以过七里滩,必予告。越日,舟行万山中,忽睹云际双峰崭然秀峙,急呼舟子曰:“若非钓台耶?”曰:“然矣!”迫视之,所云两台,实两峰也。台东西峙,相距可数百步,陡起江干,数百仞不肯止。巉岩如高士并立,风致岸然。树多松,疏疏罗植,偃仰离奇各有态;倒影水中,又有如游龙百余,水流波动,势欲飞起。峰之下,先生祠堂在焉。意当日垂纶,应在是地,固无登峰求鱼之理也。
    山既奇秀,境复幽倩,欲舣舟一登,而舟子固持不可。不能强,因致礼焉,遂行。于是足不及游而目游之。俯仰间,清风徐来,无名之香,四山俱至,则鼻游之。舟子谓滩水佳甚,试之良然,则舌游之。顷之,帆行峰转,瞻望弗及矣。返坐舟中,惝恍间如舍舟登陆,如披草寻磴,如振衣最高处,下瞰群山趋列,或秀静如文,或雄拔如武,大似云台诸将相,非不杰然卓立,觉视先生,悉在下风,盖神游之矣。日之夕矣,舟泊前渚。人稍定,呼舟子劳以酒,细询之曰:“若尝登钓台乎?山中之景何若?”舟子具能答之,于是乎并以耳游。噫嘻,快矣哉,是游乎!
    客或笑谓:“郑子足未出舟中一步,游于何有?”嗟乎,客不闻乎?昔宗少文卧游五岳,孙兴公遥赋天台,皆未尝身历其地。余今所得,较诸二子,不多乎哉?故曰:以为游,则亦游矣。客曰:“微子言,不及此。虽然,少文之画,兴公之文,盍处一焉,以谢山灵?”余窃愧未之逮也,遂为之记。(选自清•郑日奎《游钓台记》,有删改。)
    注:宗少文:宗炳,字少文,南朝宋画家,好游山水。晚年将游历过的山水绘在室中观看,自称“卧游”。孙兴公:孙绰,字兴公,晋人,博学善文,曾作《天台山赋》。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未暇问名,颔之而已        颔:点头
  B.固无登峰求鱼之理也        固:本来
  C.如披草寻磴                披:分开
  D.觉视先生,悉在下风        视:看待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  ) (3分)
  A.作者历来仰慕东汉著名隐士严子陵的高风亮节,很想到他隐居之地浙东钓台去游览一番,这次乘船北上,心想应该可以如愿以偿了吧。
  B.钓台实际是两座高耸险峻的山峰,山上松树的影子倒映在江水中,就像一群游动的要飞起来的龙,严先生的祠堂就在山脚下。
  C.山上景色优美,向往已久的作者很想登山游览,可是船夫不同意停船靠岸,一番争议,依然不从,作者表示道歉,船方继续前行。
  D.虽不能登山,却有“目游”“鼻游”“舌游”“耳游”的独特感受,更有如舍船登上山巅,俯瞰群山的“神游”,因此作者感到非常痛快。
4、翻译下面的句子。(9分)
①相距可数百步,陡起江干,数百仞不肯止。(5分)
② 余窃愧未之逮也,遂为之记。(4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5.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野步   (宋)周密                     野步   (清)赵翼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两首诗分别描绘了什么样的野步者形象?(2分)
(2)比较两诗结尾二句,说说两者写作手法有着什么样的相通之处。(4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5分)
A.瑞珏临近分娩,却被送到城外,最后因难产而死。她临产时,一直悲惨地叫着:“明轩……救我……”于是,觉新不顾一切砸开门冲进去,但悲剧却已经没有办法挽回。(《家》)
B.听说关羽在东吴被害,张飞立即起兵报仇。因为丧兄心痛,他经常醉酒并随意打骂军士。末将范疆、张达被鞭打后,心生怨恨,就趁张飞熟睡之际将他杀死,投奔东吴去了。(《三国演义》)
C.公爵夫妇为继续让堂吉诃德主仆受骗,就让桑丘去做海岛总督,并用了很多办法捉弄他。虽然桑丘执法断案都颇为机智,但是没过多久他终于明白了实情,明智地辞去了总督职务。(《堂吉诃德》)
D.冯云卿原是前清的举人,家里有很多田产,到上海后卷入了公债投机中。投机公债失利后,他为了刺探商业机密,竟然使用美人计,毫不犹豫地唆使女儿去勾引赵伯韬。(《子夜》)
E.薛宝钗待人处事,有时会显出很深的城府。有年芒种,姐妹们在园内玩耍,薛宝钗一路扑蝶来到滴翠亭,无意间听到小红给芸儿私传信物。她就故意说是在找林黛玉,“金蝉脱壳”,使小红不怀疑她。(《红楼梦》)
7.简答题。(任选一题作答,每题100字左右)(5分)
    (1)(关公)书略曰:“羽少事皇叔,誓同生死;皇天后土,实闻斯言。前者下邳失守,所请三事,已蒙恩诺。今探知故主现在袁绍军中,回思昔日之盟,岂容违背?新恩虽厚,旧义难忘。兹特奉书告辞,伏惟照察。其有余恩未报,愿以俟之异日。”   
     关羽“异日”如何报答曹操的“余恩”,请简述其经过。(罗贯中《三国演义》)
    (2)简述关于爱斯梅拉达与甘果瓦假结婚的情节。(维克多•雨果《巴黎圣母院》
     选答(    )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
8.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1)。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2)。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3)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注释】 (1)圃:音pǔ,菜地,引申为种菜。 (2)用情:情,情实。以真心实情来对待。 (3)襁:音qiǎng,背婴孩的背篓。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毫不客气地指责想学种庄稼和种菜的樊迟是小人,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教育思想。
B.他认为,在上位的人哪里需要学习种庄稼、种菜之类的知识,只要重视礼、义、信也就足够了。
C.孔子认为他培养学生,不是为了以后去种庄稼种菜,而是为了从政为官,为了当统治者,只要做了官,一切事情就迎刃而解。
D.在孔子时代,接受教育的人毕竟是少数,劳动者只要有充沛的体力就可以从事农业生产,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实行统治的知识分子。所以,孔子的教育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劳动者。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相对的合理性。 
   (2)孔子也曾经说过“学而优则仕”,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结合上面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教育目的”的理解。(3分)
三、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居住改变中国:公民文化正在社区中兴起
董 伟
    ①当下,大量新型社区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国人原有的居住方式,同时也促使人们的行为和观念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
    ②在老社区里,居民很少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过程,居委会是“政府的腿”这一观念被广泛接受,人们参与社区活动主要是由政府来推动。而在以“财富起跑线”划分的新型商品房社区里,居民更愿意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过程,在社区体制创新的过程中,出现了强调规则和制度化的公民参与趋势。
    ③“一提起‘公民’,大家反应出来的就是爱国,就是向国旗敬礼。其实不完全是这样。” 北京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缪青说,“在不少新型商品楼社区中,人们表现出来的自下而上的公共参与以及维权意识和自我管理技能的增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文化,它是超越血缘和熟人关系的。”
    ④不少事实支持这种判断。一名网友回忆当年在大杂院的生活时说,“我生活的那个大杂院,有个邻居一到夏天就买了许多蝈蝈挂在院内,吵得我根本睡不好觉。可大家只能彼此容忍,实在不行了可以找居委会大妈反映,但要是谁真的自己跳出来和别人发生冲突,肯定会被邻居视为不通人情。”如果自己生活在新型的商品房小区,肯定会直接去敲这位邻居的门,把意见直言不讳地提出来。
    ⑤在新型社区,人们的“耐心”正在减少,碍于人情、抹不开面子的情况也越来越鲜见,维权和参与管理正日益成为流行的话题。人们不再听凭物业公司随意调高物业费用,也不再任由建筑噪音破坏自己的生活质量。不管是私下谈判还是对簿公堂,新型小区居民都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权利和利益,这种建立在自购住房基础上的维权意识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扬。随着城市化和科技的发展,人口流动的增长,旧有的“熟人”邻里正在被新的“公众”邻里所取代,从而为公民创造更多参与社会和政治生活的机会。缪青意识到,“在新型社区的人际交往中,人与人的关系是不分等级亲疏的。”
    ⑥环境的改变迫使人们学习和适应另一种游戏规则,即如何通过制度和协商,解决平等利益主体间的问题。缪青认为,我们社会必须要通过这个过程,才可能形成社区参与式民主的框架,人们也才可能由此养成开会决定事情的习惯。那些最先养成这种习惯的人往往成为时势造就的英雄,比如身居北京的舒可心。他精心策划了全国第一个业主以和平方式大“闹”房展会事件,迫使发展商通过谈判、协商的方式解决了问题。正因为此,他被某媒体评为“中国社区十大维权先行者”之一。其实,民主不是什么阶级的意识形态或者政治标签,而是一种日常生活的理念、模式,是一种最常用的处理共有财产、公共事务的方法和工具。
    ⑦先行者的足迹意味着一种超越中国古典治道的新选择。中国古典治理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治理。其理想社会是国家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这一治道的重心在于,试图找到或者试图塑造那些能够替老百姓着想的英明君主和清官贤相。而政府的廉洁和效能有赖于道德的修养和内圣外王的规范。但令人遗憾的是,在长达2000年的追寻长治久安的过程中,中国古典治道始终无法贡献出一种方案、一种体制,能够广泛地激发民间的活力,特别是自下而上地保护公民权利和遏制公共权力的滥用的方式。其最重大缺失在于,人们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没有一个制度化公民参与的机制。
    ⑧如今,这个机制正在兴起。然而还仅仅是开始。在缪青的一项调查中,在回答“您认为一些居民不愿参与社区工作的原因是什么”时,67.2%的人竟然说没有时间。这一方面说明在城市和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公民参与的空间还很大,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未来社区治理中如何推进公民参与,特别是发展自下而上的制度化参与以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需求,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节选自2007年2月26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9.下面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5分)
A.文章第二段中“政府的腿”是指由政府督促、被动工作的社区组织。
B.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文化,是指公民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自上而下的公共参与以及维权意识和自我管理技能的增强。
C.文章第四段写网友回忆一节,目的是将“大杂院”生活与新型社区生活进行比较,论述了新型社区公民维权意识的变化。
D.在新型社区公民的维权意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扬,但公民的参与机制还远远没有完善,机制的制度化完成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E.居住在新型社区的人们普遍都缺少耐心,也不再顾虑人情与面子。
10.结尾一节,作者对一些人不愿参与社区工作的原因是“没有时间”的说法持什么态度?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你认为其深层的原因是什么?(3分)
  11.文章开头说新型社区的出现,促使人们的行为和观念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从全文来看,这种“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四、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本大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能全选。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办事儿
王和文
    每次探亲回家,父亲都会提起表哥。他通常这样说,你表哥真不错,经常来照料我们,大大小小的事都替着张罗。
    表哥待我们真是好。我在县城读书的时候,伙食差,经常陷于“饥寒交迫”的境地。多亏了表哥,他当时在县里最气派的第一饭店工作,晚上下了班,经常到学校里给我送去一大块熟牛肉或狗肉,看着我吃下才笑眯眯地离开。
    我有时会问,你这样做好吗?
    表哥说,我们那里每个人都有一份,自己人吃嘛,撑死了能吃多少?
    我很感动,也很诧异,但是狗肉堵着嘴,想不出恰当的话来,只能说,你们不会把饭店拿垮了吧?
    果然被我不幸而言中。我考上大学的第二年,第一饭店停业了。表哥呢?进了一家金属乐器制造厂。
    我再次放假回家,发现家里的橱柜、水缸盖、锅盖乃至簸箕,全都是亮闪闪的优质材料。
    我的心一沉!侧立起耳朵,看着父亲。他老人家果然又说,你表哥真是不错。
    我决定和表哥谈一谈。我尽量委婉地表达了这样的意思:你这样做对单位和个人都是不负责任的,这样下去对自己是很不利的。
    表哥很尊重我这个小弟,他也相当诚恳地表达了他的意思:你表哥我没有别的本事,只能拿破料子给亲戚朋友办点事儿;要是这点事儿都办不了,我还不憋屈死啊;又不是偷出去卖钱,自己人用嘛,打死了能用多少?
    我乖乖地闭上嘴巴。
    不过,表哥还是感谢我的开导,他说,放心吧老弟,我倒是想拿金块呢,可也得有啊,厂里只有铝合金和擦琴的布料。
    我这才注意到,他家里的窗帘、床单、电视机罩……都是上好的白棉纱布。
    我讪讪地说,你们,你们不会把工厂拿垮了吧?
    果然又被我不幸而言中。没过两年,乐器厂倒闭了。表哥呢,下岗了。
    又是一年过去。
    我再一次回家。阔同学在当地最高档的酒店设宴款待。酒至半酣,我去洗手间,没想到竟遇见了表哥!他做了这里的保洁员。
    意外相逢,我们都特别高兴。表哥实在见老,也是奔50岁的人啦,但是热情和仗义丝毫不受时间和地点的局限,他把“正在维修请您稍候”的大牌子架到洗手间门外,说,不让别人进来,给你专用!
    我大着舌头说,这不太好吧?
    表哥说,嗨,这点事情都办不到,你表哥我在这里不是白混了么?
    从洗手间出来,我发现衣兜里鼓鼓的,掏出来一看,是不知什么时候塞进去的五六包面巾纸。我隐约记起表哥刚才说过一句话:这里只有这东西,真不好意思拿出手。
    我嘿嘿笑了,眼泪却止不住流下来……
(选自《京江晚报》)
12、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中的表哥是一个对亲戚朋友热情仗义,喜欢假公济私,损公肥私的艺术形象。
B、小说中表哥的境况每况愈下启示我们:个人的利益是建立在集体利益的基础上的,如果一味损害集体利益,最终损害的可能就是自身利益。
C、小说中的表哥办事儿注重了人情,注重了个人利益,忽略了制度,忽视了集体利益,这让我们深恶痛绝。
D、小说通过对表哥前两次工作中损公肥私的描写,既能让读者感受到表哥最后做了保洁员的情节安排是一种必然,又为结尾处的高潮铺垫蓄势。
E、小说中通过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对比等手法刻画出表哥的形象,体现出表哥其实是一个很爱面子的人。
13、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14、有人说这篇小说的结尾耐人寻味,请你说说小说的结尾有什么耐人寻味之处。(6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牛根生与蒙牛
佚名
    (1)被为之倾注所有心血的伊利抛弃后,牛根生来到北大听课,经过了一学期的苦苦思索,牛根生重新出发,创建了蒙牛公司。得知这个消息,牛根生昔日的一批老部下,都纷纷从伊利转投蒙牛,其中中层管理人员达到了三百多人。  
    (2)人是最大的生产力,经营企业说白了就是“经营人心”。牛根生一直信奉一个原则——“财聚人散,财散人聚”,他明白在一个企业中,人才是它最大的财富。钱可以失而复得,人才却是不能复制的。牛根生从小就深谙这个道理,小时候,妈妈给他几毛钱,他都乐意分给小朋友们花,结果大家都听他的话,跟着他干这干那,甚至可以一起教训欺负过他的“浑小子”。在伊利工作期间,因为业绩突出,公司曾奖励牛根生一笔钱,让他买一部好车,而牛却用这笔钱买了四辆面包车,此举使得其直接部下每人有了一部车;据接近牛根生的人介绍,当时牛根生还曾将自己的108万元年薪分给了大家。
  (3)通常人们在创业初期,常常更关注自己的赔和赚,而牛根生首先想到的却是别人的赔和赚。1999年创业伊始,他就宣布了蒙牛的“创业纲领”——以股东、银行、员工、伙伴、社会五方的利益为利益,建立大利益圈,形成“五赢格局”。
  (4)人性很复杂,人心更是难以揣测,而牛根生却能自如地管理人心,这正是源于牛根生“以德服人”的准则。牺牲自己,成全别人,听起来都像是不真实的歌颂之词,而牛根生却做到了。
  (5)“小胜凭智,大胜靠德”,这是常挂在牛根生嘴边的话,因为“德”是制服人心的最佳利器。“想赢两三个回合,赢三年五年,有点智商就行;要想一辈子赢,没有‘德商’绝对不行。”牛根生是个企业家,也是个心理学家。做乳业是他的本领,经营人心则是他的第一本领。一般人想着自己怎么赢;他除了想自己怎么赢,还想着怎么让你赢!这实际上正是一个卓越企业家的“思维范式”:没有胜利的消费者,就没有胜利的生产者。
    (6)截至2005年12月底,蒙牛公司全年盈利达4.57亿元人民币,蒙牛液态奶已经连续三年蝉联全国销量冠军,而蒙牛冰淇淋则首度占据了全国销量第一的位置。蒙牛的利乐枕无菌包装全球使用量排名第一,目前,蒙牛已经成为我国出口量最大的乳业企业,荣膺“中国乳品行业竞争力第一名”的殊荣,并成为唯一一个获得“菲律宾市场杰出推广奖”的牛奶品牌。从为消费者利益考虑出发,牛根生自已也成了实实在在的“胜利的生产者”。
  (7)“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牛根生自导自演了一出精彩的人生大戏,他一手养大了蒙牛,却在外人不解的目光中毅然辞去了总经理的职位,只是为了让蒙牛更好的发展。  
    (8)蒙牛乳业集团进入了一个“后牛根生”时代,今年,蒙牛“六期工程”于盛乐经济园区投建,其定位是“八化”———国际化、智能化、规模化、立体化、展示化、人性化、差异化、系统化。7月25日,蒙牛集团投资2.4亿元的国内一次性投资最大的奶牛养殖项目——“塞北蒙牛万头现代化奶牛养殖基地”项目在张家口市塞北管理区开工建设。项目达产后,每年可为社会提供优质荷斯坦母牛犊3000余头,为企业提供优质鲜奶6.4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75亿元,实现利税0.52亿元。董事长牛根生说,蒙牛要做世界的蒙牛,目标是:到2010年进入世界乳业20强,在世界上打响“中国蒙牛”的民族品牌!
    (9)人生如戏,从“养牛工”到“商业精英”,牛根生的这场戏只有他自己才能品出个中滋味。
                                     (选自《草原英雄牛根生》)
1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为伊利集团倾注所有心血凄惨遭抛弃,牛根生觉得特别痛苦,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他当机立断创建了蒙牛公司。
B、牛根生从小就深谙“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的道理,所以,即使只有几毛钱,他也会分给小朋友花。
C、蒙牛公司推出的以“五赢格局”为内容的“创业纲领”,体现了牛根生“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心”的思想。
D、说牛根生是个“企业家”,是因为他知道怎样经营乳业;说他是个“心理学家”,是因为他更善于经营人心。
E、蒙牛公司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成为我国出口量最大的乳业企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清晰地“八化”定位。
13、文中第(6)段详细地介绍了蒙牛公司所取得的各项业绩和荣誉,从文中看,它有什么作用?(4分)
14、文章末尾说“牛根生的这场院戏只有他自已才能品出个中滋味”,结合全文,请你探究“个中滋味”是什么滋味?请作简要阐述。(6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10分)
15、下面是一份求职信的正文部分,语言表达方面有错误,请找出三个用得不得体的词语(或短语),加以改正。(3分)
    我毕业于大学本科计算机专业,是一名有三年工作经验的电脑程序员。得知贵公司招聘人才,我很希望能到贵公司高就。现附上我设计的几段程序,恳请你们慧眼识英雄。不胜感激!
    不得体的词:                             改正:                            
16.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1:中国青年报社日前进行一项家教调查,讨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谁承担了更多的教育责任”的问题。结果为:46%的人选择了母亲,28.7%的人表示“父母均担”,11.4%的人选择了其他,仅有上3%的人表示是父亲。 
    材料2: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家教中存在不少问题,尤以父教缺失为最。其原因大致有几种:生活压力大,男性忙于赚钱养家;男性的职业压力更大,无暇他顾;观念形成的问题;整个社会不重视男性教育。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2分)  
    (2)你对上述材料涉及的问题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5分) 
六、写作(两题任选一题作文)(7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哲人说:“一个人赚得了整个世界,却丧失了自我,又有何益?”由此看来,真正的救世主便是那个拥有坚定的精神核心的自我,拥有这个精神的坐标轴,守住自我,我们就不会随波逐流。
    另一个哲人说:“生命如一泓清水,需要流动。”他告诉我们,要打开心灵的堤坝,溶入江海,改变自我,这样的生命才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大千世界中,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自我呢?
    请以“守住自我与改变自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所写的内容要能切合题意。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尽职尽责,从不马虎。可月亮当差就“随意”多了。迟到早退已是家常便饭。这暂且不论,有时半个晚上过去了,他才姗姗来迟。有时午夜刚过,他就又身影全退。更为过分的是,有时他干脆来个“旷工”---整夜也不照面,把天空留给星星去争相辉映。人们在否定月亮“随意”的同时,又不得不叹服它借太阳之光“黠中透慧”的特点。
    你对以上材料有什么感悟,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2009年高三质量检查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1)曲终收拨当心画   艰难苦恨繁霜鬓
   (2)多于在庾之粟粒   击空明兮溯流光
   (3)烽火扬州路   只是当时已惘然
   (4)驽马十驾   一尊还酹江月
2.D(视:比较)
3.C(作者不能登山,于是只有向钓台行礼,表达对严子陵的敬仰之情,而不是向船夫道歉。)
4、①(两台)相隔大约几百步,耸立在江边,高几千尺还不止。(“可”1分,省略句“陡起江干”1分,大意1分)  
    ②我自愧比不上他们,便写了这篇游记。(“逮”1分,句式“未之逮”1分,大意1分)
5、 (1)周诗描绘了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之中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形象;赵诗描绘的是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倚仗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
   (2)周诗写闲适的蝴蝶陶醉于东风野花之中,表现自己的惬意之情;赵诗埋怨秋风使万物包括人老去,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从中表现自己的感情。
6.A、D(A、觉新始终被两扇小小的门给阻挡着。D、冯云卿让女儿刺探机密,内心经历了剧烈的斗争。)
7、(1)答:赤壁之战时,关羽在诸葛亮面前立下军令状,带兵守华容道(1分)。后来,曹操果然败走华容道,并亲自上前向关羽求情,面对狼狈不堪的旧日恩人,关羽陷于理智与情感的巨大冲突之中(2分)。几番犹豫之后,关羽还是体现出自己“重义”的一面,把马头勒回,让众军“四散摆开”,不顾军令放走曹操,报答了余恩(2分)。
   (2)青年诗人甘果瓦无意间闯入了乞丐王国,按照规定,除非乞丐王国中有人认他为丈夫,否则将被处死(2分)。爱斯梅拉达为了解救他,答应与他结为夫妻,婚期四年(1分)。她供给他食宿,却不准他近身(1分)。爱斯梅拉达同往常一样,出现在街头巷尾,甘果瓦每天跟着她,帮助她收集卖艺的钱币(1分)。
8.(1)C(“为了当统治者,只要做了官,一切事情就迎刃而解。”有误。)
  (2)孔子的观点有他的合理性,因为教育既要普及也要培养精英。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社会是要有分工的。
9.B 、E(B项应是“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选择性必修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  下一个『09中考仿真模拟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