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测试题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测试题
(七年级上册 语文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七年级(语文版)第一单元复习(一)忆读书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
试题预览
七年级(语文版)第一单元复习
(一)忆读书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中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就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这时我同时还看了母亲针线笸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因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无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逼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写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精忠说岳》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虽然岳飞是我从小就崇拜的最伟大的爱国英雄。在此顺便说一句,我酷爱古典诗词 ,但能够从头背到底的,只有岳武穆的《满江红》怒发冲冠那一首,还有就是李易安的《声声慢》,她那几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写得十分动人,尤其是以寻寻觅觅起头,描写尽了若有所失的无聊情绪。
到我十一岁时,回到故乡的福州,在我祖父的书桌上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给他的《茶花女遗事》,使我对林译外国小说产生了广泛的兴趣,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红楼梦》是我十二三岁时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活中的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1、 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文的内容。
答: 。
2、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作用。
(1)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
悬念: 。
(2)我决定咬了牙……
决定: 。
3、文中有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你能各用一句话来写出武松和鲁智深的一个故事吗?
武松:
鲁智深:
4、冰心在读《红楼梦》时少年和中年的感受不同,那么她中年读这部书的感受怎样?请用直线在文中划出来。
5、选文最后一段中总而言之、统而言之读起来似乎在语意上有些重复,真的重复吗?你怎么看?
答:
。
6、选文直接写作者读书的感受的句子是哪一句?你有没有相同的体验,请举例说明。
答:
。
7、从作者对读书的回忆中,你得到什么启发?你对语文学习有什么新的认识?
答: 。
(二)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中表兄妹讲一段《__________》,我听得特别有滋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悦耳极了。尽管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摧促下,含泪上床。
8、根据材料信息,在书名号处填上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
9、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有一个错别字和一个用得不恰当的关联词,请在文中划出,然后把正确的写在下列横线上。
错别字的正确书写:_________________。正确的关联词:__________________。
11、划横线的句子是一个病句,它应当怎样说才正确?
答: 。
(三)
在山中小茶店里的雨窗下,我用胡琴从容地(因为快了要拉错)拉了种种西洋小曲。两女孩和着歌来唱,好像是西湖上卖唱的。引得三家村里的人都有来看。一个女孩唱着《渔光曲》,要我用胡琴去和她。我和着她拉,三家村里的青年们也齐唱起来,一时把这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我曾经吃过七八年音乐师饭,曾经用钢琴伴奏过混声四部合唱,曾经弹过贝多芬的奏鸣曲,但是骨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的音乐的趣味。
两部空黄包车拉过,被我们雇定了。我付了茶钱,还了胡琴,辞别三家村的青年们,坐上车子。油布遮盖我面前,看不见雨景。我回味刚才的经验,觉得胡琴这种乐器很有意思。钢琴笨重如棺材,小提琴要数十百无一具。制造虽精,世间有几人能够享用呢?胡琴只要两三角钱一把,虽然音域没有小提琴之广,也尽够演奏寻常小曲。虽然色不比小提琴优美,装配得法,其发音也还可听。这种乐器在我国民间很流行,剃头店里有之,裁缝店里有之,江北船上有之,三家村里有之。倘能多造几个简易而高尚的胡琴曲,使像《渔光曲》一般地流行于民间,其艺术陶冶的效果恐比学校的音乐课广大得多呢。我离去三家村时,村里的青年们都送我上车,表示惜别。我也觉得有些儿依依。若没有胡琴的因缘,三家村里的青年对于我这路人有何惜别之情,而我又有何依依于这些萍水相逢的人呢?古语说:乐以教和。我做了七八年音乐教师没有实证过这句话,不料这天在这荒村中实证了。
12、分别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内容。
答: 。
13、品味选文第一段中一时把这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一句中的闹和温暖两个词。
答:
。
14、作者尽写钢琴和小提琴的用意是什么,你能体会出来吗?
答:
。
15、用选文中的内容来解释乐以教和。
答:
。
16、说一说你对选文结尾处画线语句的理解。
答:
。
(四)
我借了胡琴回茶店,两个女孩很欢喜。你会拉的?你会拉的?我就拉给她们看。手法虽我生,音阶还摸得正。因为我小时候曾经请我家邻近的柴主人阿庆教过《梅花三弄》,又请对面弄内一个裁缝司务大汉教过胡琴上的工尺。阿庆的教法很特别,他只是拉《梅花三弄》给你听,却不教你工尺的曲谱。他拉得很熟,但他不知工尺。我对他的拉奏望洋兴叹,始终学他不来。后来知道大汉识字,就请教他。他把小工调、正工调的音阶位置写了一张纸给我,我的胡琴拉奏由此入门。现在所以能够摸出正确的音阶者,一半由于以前略有摸小提琴的经验,一半仍是根基于大汉的教授的。在山中小茶店里的雨窗下,我用胡琴从容地(因为快了要拉错)拉了种种西洋小曲。两女孩和着歌来唱,好像是西湖上卖唱的。引得三家村里的人都来看。一个女孩唱着《渔光曲》,要我用胡琴去和他。我和她拉,三家村里的青年们也齐唱起来,一时把这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我曾经吃过七八年音乐教师饭,曾经用钢琴伴奏过混声四部合唱,曾经弹过贝多芬的奏鸣曲,但是,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的音乐的趣味。
17、本段文字选自《 》,作者
18、作者写自己拉琴时,为什么要插入自己以前学琴的经过?
答:
。
19、 三家村里的青年们也齐唱起来,一时把这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一句中的闹字能否变成变字?请说明理由。
答:
。
20、作者说,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的音乐的趣味。联系上下文说说你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
。
(五)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的天空中,而远处的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确良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的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哪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开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着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21、文章开关说北京的冬季……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这里作者惊异和悲哀是什么?
(1) 。
(2) 。
22、从选文第二段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上述感情的一句话。
答: 。
23、选文第三段中作者用了白描手法几笔勾勒出小兄弟的形象,请你概括出来。
答: 。
24、概括选文第四段的主要内容。
答: 。
25、第四段中面对我的做法,小兄弟的表现的是怎样的?
答: 。
26、文中为什么要描述眼前的景色呢?
答:
。
(六)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 ① 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欺瞒了我的眼睛,这样 ② 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在掷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
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27、仔细体会,选文中加点的词语说明了什么?
答: 。
28、结合上下文,在文中划线处填上两个适当的成语,并解释。
① : 。
② : 。
29、用一句话来概括第一段的内容。
答: 。
30、画出第一段中关于小兄弟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并分析其中一处的作用。
答:
。
31、文中的我为什么要毁坏小兄弟的风筝?作者在描写当时的我时故意把自己写得很粗暴,这又是为什么?
答:
。
32、选文中画线句子的描写方法是什么?
答: 。
33、作者在选文中写到弟弟做风筝是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你对此怎样理解?请发表你的见解。
答:
。
34、选文中这一幕指什么?(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作者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感觉?
答:
。
35、在阅读中积累词汇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请你从选文中摘录几个四字词语。
答: 。
36、惊异、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是为了强调小兄弟 ,为什么会这样呢?
答:
。
37、关于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这一句的理解是:
。
38、为什么作者对于小兄弟的回答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
答:
。
39、为什么作者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非常的寒威和冷气,除了形容天气之外,有没有别的含义?
答:
。
答案:
(一)1、以自己幼年的读书经历谈读书好,多读书,说明读书的快乐和从中得到的道理。 2、(1)表达出渴望和眷恋心情。 (2)形象地表现了决心之大。 3、武松:井阳冈打虎 大闹快活林(醉打蒋门神)等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拳打镇关西等。 4、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5、不重复。 要点:总而言之是针对读书的经历而言;统而言之是针对自己所读的书而言。 6、第一问: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第二问:围绕读书快乐举例,酌情给分。 7、有见解、新意,即可给分
(二)8、《三国演义》 9、津津有味 10、催 但是 11、真是好听悦耳极了
(三)12、叙述雨中山里拉胡琴的经历。抒写拉胡琴的体验。 13、 闹不仅写出了应和的声音之大,更有热闹的意味。 温暖则写出了音乐使我与山里青年之间关系更亲近。 14、 用钢琴的笨重、小提琴的昂贵来反衬胡琴的普通却受用,进而突出无论乐器如何,音乐的作用是不会改变的。 15、一次的山中避雨,为摆脱寂寞,我拉起了胡琴,引来了三家村的青年都来看并且跟着唱起来。直至最后,当我们离开这里时,村里的青年都表示惜别,我也觉得依依不舍,是胡琴的因缘,让我彼此有了不舍的感情。 16、音乐沟通了人与人的感情。
(四)17、《山中避雨》丰子凯 18、为下文引得三家村里的人都来看做铺垫。同时也说明我拉琴拉得特别好的原因。 19、闹字写出了当时无拘无束的热烈气氛和作者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变字则没有这层意思。 温暖既写出环境温暖又写出了作者内心的温暖。 20、作者在山中避雨时,感受到这次拉琴与歌唱十分自然而真挚,是音乐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大家相处地如此和谐,所以他认为有生……趣味。
(五)21、(1)对故乡的深切怀念(2)对自己儿时的过错的内疚和悔恨。 22、四面都还是-----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 23、他大概十来岁内外,多病,很瘦,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为别人的风筝而惊呼、跳跃。 24、我发现小兄弟背着我做风筝,我很生气,粗暴地弄坏了风筝。 25、他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 26、放风筝可以代表故乡春天的特点,而与弟弟的一段不愉快的往事强迫我忘记故乡的春天,然而此刻,这里的一切却偏偏满是春天的味道,使我不由得想起故乡,想起哪个故乡春天里的故事。
(六)27、这是对我进行的动作描写,写出了发现弟弟偷偷做风筝时我的愤怒,突出了我的武断。 28、①恍然大悟:忽然醒悟过来。②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营或经营。 29、我发现小兄弟在做风筝,并且毁坏了它。 30、用惊惶、失了色、瑟缩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小兄弟被我发现后的慌张和恐惧。 绝望二字与前句我的傲然形成鲜明对比,形象地写出了小兄弟心爱的风筝被我毁坏后的难受和痛苦。一个站字则突出了他在我离去后一个人面对空寂的小屋时的心痛和无奈。 31、我毁坏了风筝是因为我觉得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意,做这种游戏是一件可鄙的事。以管理者自居,以自己的喜好左右小兄弟的喜好,不允许他去接近和制作本属儿童天性喜爱的玩具--风筝。作者把当时的我写得很粗暴是为了表现我的内疚与沉痛的自责。 32、动作、神态 33、只要谈出自己的理解即可。 34、我即刻伸手折断-----踏扁了。想到曾经对弟弟的伤害不免内心愧疚沉重。 35、略。 36、完全忘却。因为小兄弟并不认为自己受到精神的虐杀,而把兄长的行径视为合情合理,自己也认为做风筝是不正当的行为,自认该罚,所以丝毫不放在心上,浑然忘却。 37、过去的事情已经全都忘记了,连去怨恨的理由都消失了,我还怎么能得到宽恕呢? 38、表达了更深沉的悲哀。小兄弟的浑然忘却使我无从补过,无从求得心情的轻松,因而更加悲哀。被虐杀者甘受虐杀,毫无抗争,而虐杀者横行无忌,所以更令人悲哀、沉重。
39、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才能忘却,才能摆脱悲哀。不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的悲凉。 (60.4.170.73)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语文版
七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上一个『
上海市南汇中学2008—2009学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  下一个『
广西柳州高中2009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