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南汇中学2008—2009学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上海市南汇中学2008—2009学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高三下册 沪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上海南汇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考模拟卷语文试题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6分)①奥林匹克的宗旨是:更快、更高、更强。奥林匹克的原则是:重在参与。在这个宗旨和原则中,我们能够感受和发现一点功利性的内容吗?然而,曾经是纯洁的、健康的奥林匹克精神,在经历了
试题预览
上海南汇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考模拟卷 
语文试题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 6题。(16分) 
①奥林匹克的宗旨是:更快、更高、更强。奥林匹克的原则是:重在参与。在这个宗旨和原则中,我们能够感受和发现一点功利性的内容吗?然而,曾经是纯洁的、健康的奥林匹克精神,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奥运会发展历史后,走到今天,奥林匹克带给人们的几乎是从头到尾的竞争,从申办到比赛,自平时到战时,竞争时刻都在进行着,都在发生着。给人的感觉,似乎奥林匹克就是不断的激烈的竞争。这样的状况,是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必然,还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变形? 
②作为一种体育比赛,自然是免不了竞争的。但是,竞争的目的,只能是纯体育的速度、力量、高度、技能的竞争,而不能添加另外一些非体育的内容。可是,遗憾的是,现在的奥运会,不幸变成了政治、经济、民族乃至势力的竞技场,和它本来的宗旨、原则是愈来愈远了。君不见,在奥运会申办过程中出现的许多幕后游戏,发生的很多方式不一的贿赂丑闻;在比赛场内外表现出的各种密谋斗法现象,存在无数次的服用不断更新的兴奋剂、损害运动员身心健康、玷污体育道德的罪行等等。这一切,都在严重地损害着奥林匹克的纯粹性,改变着奥林匹克的美好宗旨和健康原则。 
③起初,奥运会只是为人们提供一个相互比赛的场所,比赛的成绩也只是表明了一个新的速度、高度、力量等。可是,自从经济、技术、政治等进入到奥运会后,奥运会就更多地表现为一个欲望的场所。办奥运会是为了刺激经济,扩大就业,获取利润,提高政治地位,弘扬民族文化,激励国民精神等等。参与比赛也是为了千方百计夺金牌、争名次,获取更多的奖金和奖金之外的无形有形的收获。这各种各样的体育之外的欲望的滋生和迅速膨胀,使得奥运会越来越具有政治色彩,越来越带有经济目的性,越来越被一些人视为满足自己精神和欲望的难得机会。因为太多的非体育内容的出现,因为大量有悖于奥林匹克精神的丑陋行为的存在,奥运会已经使不少人感到厌烦了。 
④如今,人们无论是在奥运会之前,还是之中、之后,所能听到、看到和感受的,几乎都是积极备战的紧张气氛,都是拼力训练的情景,都是相互调查了解的行为,都是各自封闭保密的私下运作等等。这样的情形,可能是比较短的时期,也可能是一个四年一次的比赛间隙。有总体设计的奥运战略,有具体目标的奥运会计划,有各式各样的奥运会资格选拔等等。奥运会人为地变成了一次世界性的体育战争,变成了世界性的体育搏杀。本来应该是影响、引导、推动民众体育运动的奥运会,现在变成了少数通过各种手段、方法,花费大量时间、物质培养出的体育尖子人员的斗法斗技场。体育运动成了一种职业,成了人生的全部,成了唯一的目标,这样的体育难道还会是所有人的节日吗? 
⑤奥运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被人们拼争和举办着,但是,这不仅仅是为了体育!围绕奥运会而展开的体育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这只是少数人的事情!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原则,眼见着和大多数人愈来愈远了!比起奥运会来,我们普通人更加需要的是现实的体育活动环境、设施和场所。遍布身边的体育运动,才是我们大家的,才是属于真正的奥林匹克的。 
1.第①段中的“这样”指                                    。(2分) 
2.根据文意,符合“设计奥运会的最初用意”一项是(     )(2分) 
A.作为一种体育比赛,自然是免不了竞争的,竞争的目的,只能是纯体育的速度、力 
       量、高度、技能的竞争。 
B.为人们提供—个相互比赛的机会场所,影响、引导和推进民众体育运动的发展。 
C.举办奥运会能刺激经济,扩大就业,提高政治地位,弘扬民族文化,激励国民精神。 
D.举办奥运会有利于培养出体育尖子人员,使运动员实现自我超越的人生价值。 
3.现代奥运会更多地表现为一个欲望的场所,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哪些体育之外的欲望?请概 
   括回答。(4分) 
  (1)                                                                 
  (2)                                                                 
4.第④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作用是                              。(2分) 
5.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更快、更高、更强的积极向上的竞技追求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归宿。 
B.不断的激烈的竞争是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必然,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变形。 
C.参与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人并不是都能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真正意义的。 
D.围绕奥运会而展开的体育竞争越来越激烈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远离了体育运动。 
6.奥林匹克运动起初的纯洁、健康发展到今天的越来越功利,是有原因的。由此,你想到 
   了什么?(50字左右)(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1分) 
界  河 
[希腊]安东尼斯•萨马拉基斯 
    ⑴命令很明确:禁止下河洗澡!  同时规定沿岸200米内任何人不得擅入。 
    ⑵大约3周之前,他们来到河岸这边驻扎下来,对岸就是敌军——通常被称为“那边的人”。 
    ⑶河两岸的纵深处尽是茂密的丛林,林子里驻扎着敌对双方的部队。 
    ⑷据情报,那边有两个营,但他们并未发动攻势。谁知道眼下他们正打着什么鬼算盘。与此同时,双方都派出哨兵隐蔽在两岸的密林里,戒备着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 
    ⑸记得他们初抵此地时,还是春寒料峭。然而几天前却突然放晴,现在竟是明媚和煦的春天了! 
    ⑹第一个潜下界河的是位中士。一天早晨,他偷偷溜了出去,跳入水中。不久当他爬回此岸时,肋下已中了两弹,后来只活了几个小时。 
    ⑺翌日,又是两个士兵下去了。没有能再见到他们,只听到几阵机枪的扫射声,然后,便是一片沉寂。 
    ⑻此后,司令部就下了那道禁令。 
    ⑼然而,那条河依然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听到潺潺的水声,渴望便从他们心底油然而生。两年半的野战生活已使他们变得蓬头垢面,邋里邋遢。在这两年半里他们享受不到一丝的快乐。而此时他们却邂逅了这条河…… 
    ⑽“这该死的命令!”那天夜里他愤愤地诅咒道。 
    ⑾这一夜,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远处,滔滔河水依稀可闻,令他难以安适。 
    ⑿对,明天要去,他一定要去——让那禁令见鬼去吧! 
    ⒀士兵们都在酣睡,最后,他也渐入梦乡。梦中,他似乎看到了它——一条河。那河就在他的面前,期待着他。他站在岸边,正欲跃入水中。就在此刻,那条河竟然变成了他的恋人——一个胴体黝黑、年轻健美的姑娘,她正待他奔来,突然,一只无形的手却紧紧攫住了他的后颈! 
    ⒁这是一场噩梦。醒来时已精疲力竭,幸好天还未放亮…… 
    ⒂他终于站到河边。他注视这条河,它的确存在着!一连几个小时他都在担心,这只是一种想象,抑或只是大兵们的一种普遍的幻觉。 
    ⒃天气多好啊!他把衣服和枪靠放在树干旁,纵身跳入水中,承受了两年半的折磨,他那迄今还留有两遭弹痕的躯体,顿时化作了另一个人。无形中,仿佛有一只拿着海绵的手抚过他的全身,为他抹去这两年半中留下的一切印记。 
    ⒄他时而仰泳,时而蛙泳。他顺流漂浮,又长时间地潜入水中……当兵的他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孩子——他毕竟只有23岁。 
    ⒅左右两岸,鸟儿在自由飞翔,有时它们盘旋在他的头顶,和他亲昵地打招呼。 
    ⒆少顷,顺流漂下的一根树干出现在他的前方。他一个长潜试图抓住树干。他真的抓住了!就在他浮出水面的刹那间,他发现在30米开外的前方有一个脑袋。 
    ⒇他停下来,想看得清楚些。那另一个游泳者也停了下来。他们彼此默默注视着。 
   (21)他立刻回过神来,恢复到原来的自己——一个经历过两年半炮火洗礼、荣获过十字勋章的士兵。 
   (22)他不知道对面的家伙是自己人还是那边的人。他怎么认得出来呢?只凭一个脑袋? 
   (23)几分钟的时间两人在水中一动不动。一个响亮的喷嚏打破了死一样的寂静,是他打的,而且像往常一样大声咒骂了一句。那个人掉转身去很快游向对岸,他也飞速向岸边游回。他先行出水,狂奔到那棵树下,一把抓起枪。还好,那边的人刚刚爬出水面。 
    (24)他举起枪,瞄准。要击中对面那人的脑袋实在太简单了。20米开外奔跑着的一丝不挂的人体,是一个很容易击中的靶子。 
    (25)突然,他觉得自己无法扣动扳机。那人在彼岸,赤条条的像刚从娘胎里出来时一般。而自己端枪在岸的这边,同样也赤条条的。 
    (26)他无论如何开不了枪。两个人都赤裸着!两个赤裸的人,脱掉了国籍,脱掉了姓名,脱掉了卡其布的军装。 
    (27)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28)他实在无法扣动扳机,他觉得此刻这条恋人般的河未能把他们隔开;相反,却把他们联合在一起了 
    (29)随着彼岸的一声枪响,他只是瞥见鸟群被惊起。他应声倒下,先是膝盖跪下,随后平扑在地。 
                                                     
7.从体裁看,上文是一篇        。(1分) 
8.文中画线句子,属于         描写,简析这些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9.下列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    )(6分) 
A.这篇作品写战场交锋,没有枪林弹雨和弥漫的硝烟,代之以双方的对峙与两个人的交手,读来却有撼人心魄的力量,在同类题材的作品中可谓别出心裁。 
B.年仅23岁的“他”,将“河”想象成恋人,对其神往之情就不再是洗去污秽这般简单,同时寓有对爱的渴望、对家的思念,作品流露出士兵在特定环境中真实的心理。 
C.界河曾夺去了三个人的生命,以“他”为代表的士兵们,甚至怀疑这条河是否真的存在,作品通过大兵们的想象与普遍的幻觉,表现出界河带给将士们的痛苦与折磨。 
D.作品善于将人物置于复杂的矛盾中去塑造,以“他”为代表的士兵,徘徊在军纪与人愿之间,既有普通人的情感,又须履行军人的职责,人物形象丰满,富于感染力。 
E.这篇作品最大的悲剧性在于,一个战士的心中若是人性占了上风,给了对手以喘息之机,必会为自身酿成灾难。在对敌斗争中,这是一个我们应当记取的教训。 
10.有人说,这篇作品的结尾震撼人心;也有人说,去掉结尾一段更耐人寻味。哪一种结尾更好?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                                                       
                                                           
                                                           
11.①作品第(13)段写了一个梦,这是一个怎样的梦?这个“梦”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②文学作品中常有借助描写梦境或想象、回忆的内容来达到以虚写实的目的,请以高中教材中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谈谈你对此的理解?(3分) 
                                                         
                                                         
   (三)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6空)。(6分) 
[注:考生答题超过6空,按前空顺序评分] 
12.(1)出师一表真名世,                  。   (陆游《书愤》) 
   (2)           ,黄花地,        ,北雁南飞。 (王实甫《西厢记》) 
   (3)                  ,知来者之可追。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千岩万转路不定,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想当年,        ,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是故                  ,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7)蒲苇纫如丝,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四)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13-15题。(8分) 
酹江月  秋夕兴元使院作,用东坡赤壁韵 
[南宋] 胡世将 
  神州沉陆,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塞马晨嘶,胡笳夕引,赢得头如雪。三秦往事,只数汉家三杰。      试看百二山河,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阃外何人,回首处、铁骑千群都灭。拜将台欹,怀贤阁杳,空指冲冠发。阑干拍遍,独对中天明月。 
注:胡世将是南宋的爱国将领。此词作于宋高宗绍兴九年(1139)川陕宣抚使任上,当时宋高宗赵构派秦桧与金和议,而胡世将主战反和,并在陕西屡挫金兵。这首词多处用典:“一范一韩” 北宋抗击西夏入侵名将范仲淹、韩琦;“阃外何人……”一句指南宋在建炎四年的富平惨败;而拜将台、怀贤阁则与韩信、诸葛亮有关。 
13.词题中的“东坡赤壁”指的是苏轼的词作《    •     》(词牌和题目)。(1分) 
14.对这首词的赏析,下面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词起笔写中原沦丧,英雄无觅,悲怆之情跃然笔端。
B.“塞马晨嘶,胡笳夕引”写金人陈兵边关,战事一触即发;“头如雪”表现作者忧愤
       心情。
C.“君门万里,六师不发”写出了南宋统治者一心求和的怯懦,而作者对此也深感无奈。
D.整首词将历史和现实对照,怀古伤今,着力表现了作者对现实和未来的失望与茫然。
15.“欹”意为“倾斜、倾塌”,“杳”意为“渺远无踪”。请结合整首词,对“欹”、“杳”两个字的妙处作简要赏析。(4分)
                                                        
                                                        
   (五)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6 - 20题。(17分)
钱若水为同州推官,知州性褊急,数以胸臆决事不当,若水固争不能得,辄曰:“当陪奉赎铜耳。”已而果为朝廷及上司所驳,州官皆以赎论,知州愧谢,已而复然,前后如此,数矣。有富民家小女奴逃亡,不知所之。奴父母讼于州,命录事参军鞫(审讯)之。录事尝贷钱于富民,不获,乃劾富民父子数人共杀女奴,弃尸水中,遂失其尸,或为元谋,或从而加功,罪皆应死。富民不胜榜楚,自诬服。具上,州官审复无反异,皆以为得实矣。若水独疑之,留其狱数日不决。录事诣若水厅事诟之:“若受富民钱,欲出其死罪耶?”若水笑谢曰:“今数人当死,岂可不少留,孰观其狱词耶?”留之且旬日,知州屡趣之不得,上下皆怪之。若水一日诣州,屏人言曰:“若水所以留其狱者,密使人访求女奴,今得之矣。”知州惊曰:“安在?”若水因密送女奴于知州。乃垂帘引女奴父母问曰:“汝今见汝女识之乎?”对曰:“安有不识也?”因从帘中推出示之。父母泣曰:“是也。”乃引富民父子,悉破械纵之。其人号泣不肯去,曰“微使君之赐,则某灭族矣。”知州曰:“推官之赐也,非我也。”其人趣诣若水厅事,若水闭门拒之,曰:“知州自求得之,我何与焉?”知州以若水雪冤死者数人,欲为之奏论其功,若水固辞曰:“若水但求狱事正,人不冤死耳。论功非本心也。”知州叹服。录事诣若水叩头愧谢。于是远近翕然称之。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留其狱数日不决   (         )
   (2)孰观其狱词耶?    (         )
   (3)知州屡趣之不得   (         )
   (4)若水固辞曰       (         )
17.与“乃劾富民父子数人共杀女奴”中的“乃” 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当立者乃扶苏                    B.家祭无忘告乃翁
C.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D.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
18.与“已而果为朝廷及上司所驳”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钱若水为同州推官             B.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C.奴父母讼于州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录事尝贷钱于富民。
                                                               。
   (2)微使君之赐,则某灭族矣。
                                                              。  
20.文中钱若水给人的印象是         、        和         。(3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2分)
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古今之通义,流俗①所共知耳。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矣。有贤而用,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
今犹古也,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今之士民亦古之士民。古虽扰攘之际,犹有贤能若是之众,况今太宁,岂曰无之?在君上用之而已。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不有忌讳,则谠直②之路开矣;不迩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得以尽其效矣。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③三代,然后践五帝、三皇之途哉!
注解:①流俗:见识一般的人。②谠直:忠诚正直之言。③轶:超过。
21.上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这“临川先生”指                  。(1分)
22.作者开篇就从国家□□的高度来强调                  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23.作者在文中力主兴贤(举贤),是因为                          。(2分)
24.联系史实,可以推断作者写这篇政论文的意图是                。(2分)
25.“①国以任贤使能而兴,②弃贤专己而衰”这样的例子很多,请分别举一例加以证明。(4分)
①:                                                           
②:                                                           
二、作文:70分
26.阿里巴巴的总裁马云在年前发给公司全体员工的一封内部邮件《冬天里的使命》中,谈到了当前的经济形势,号召员工们要有过冬的信心和准备,并做好冬天里该做的事。这番准备“过冬”的言论,引起了业界乃至社会的广泛关注。
请以“冬天里的使命”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⑴不少于800字。⑵不要写成诗歌。⑶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参考答案
一、16分
1.奥林匹克时刻都在进行着.发生着激烈的竞争。(意思接近即可)
2.B(A.C.D项都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变形)
3.①举办方是为了借奥运会刺激本国经济发展,提高本国政治地位,弘扬本民族文化和激励国民精神;
   ②参与比赛者是为了夺金牌、争名次以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的欲望。
4.(用排比和反问手法)强调了奥运会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应该成为所有人的节日。(答“用排比和反问手法提出了对奥运会的变形的强烈批判”也可。)
5.C(A项“更快.更高.更强”的追求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外在表现。B项只是作者的疑问。D项是“远离奥林匹克精神”。)
6.这是—个开放性题目,答案可围绕竞争和欲望展开。由于欲望,使得竞争改变了意义,使得奥林匹克运动变了形。由此,我们可以想到任何一项运动,包括政治的.经济的.体育的.文化的,要想保证运动的不变形,就必须保持目的的纯洁性,决不能掺杂任何的欲望,人为地改变运动的性质。也可围绕“过犹不及”展开。也可以从尊重生命,人文精神的缺失等角度谈。
二、21分
7.小说(短篇小说.微型小说均可)
8.景物  ①能很好持烘托士兵轻松.愉快的心理,巧妙地反映射出他对大自然.对美好生活的关注和向往。
   ②同时渲染和平宁静的气氛,还能为下文写枪声惊飞鸟群作铺垫。
   ③突显出大自然的美丽可爱,反衬出战争的残酷.可恶,突出战争悖逆人性。
   ④在这美好的时节,在这美丽诱人的地方,士兵对小河的亲近竟是以付出宝贵的生命为代价的。
  (写出任一点即给2分,写出两点即3分)
9.C、E(本题6分。答对一项得3分)
10.不论持何种观点,言之成理均可依要点给分。①保留现有结尾:从结构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陡然生出波澜,情节出现撞击心灵的高潮,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从表现手法上看,悲剧性的结尾与前面所描写的美好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造成艺术上强烈的感染力。从主题上看,悲剧性的结局凸显出战争对美好人性的摧残,有力地控诉了战争的罪恶,深化了人类呼唤和平幸福生活的主题。(写出一点即得2分,写出两点得3分)
②去掉现有结尾: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超越了战争,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写出一点即得2分,写出两点得3分)
11.①这是一个既温馨令人神往又不祥令人不安(美好愿望破灭)的梦。(美梦与噩梦答到一个方面各得1分)此梦在文中具有如下作用:1表现年经战士对战争的厌倦对和平生活的渴望;2此梦含有隐喻义,战争这一互相残杀的怪物,不知使多少美梦变成了噩梦;3梦的情景昭示着主人公的悲剧命运。(2分)(答任一点即得1分,答二点即得2分)
②要点:a《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描写了一个雄奇瑰丽.迷离恍惚的梦游奇境,b这正是诗人梦寐以求的乐士和理想之境。c诗人借以表达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三、6分
12.(1)千载谁堪伯仲间(2)碧云天  西风紧  (3)悟已往之不谏
(4)迷花倚石忽已暝 (5)金戈铁马(6)学然后知不足(7)磐石无转移
四、8分
13.《念奴娇•赤壁怀古》
14.D(“对未来失望和茫然”有误)
15.“欹” 、“杳”二字写出了古迹的毁塌湮没,勾勒出一幅苍凉的景色。暗指英雄人物及他们的豪情业绩一去不复返。表达作者对英雄人物的追思和对现实的无奈和失望之情。(含义1分,画面1分,情感2分)
五.17分
16.(1)案宗(2)仔细(3)催促(同“促”)(4)坚持
17.D (A是;B你,你的;C竟然,却;D于是,就)
18.B(被动句;A判断句C介词结构后置D宾语前置)
19.(1)录事曾经向(那位)富人借钱。(关键点:录事,贷,于富民)
   (2)(如果)没有您的恩赐,那么我要被灭了全家了。(关键点:微,使君,灭族)
20.公正、严谨、大度、清廉等(答3个,得3分)
六、12分
21.王安石
22.兴衰   任贤使能
23.兴贤能使国家兴盛(“国以任贤使能而兴”也可)
24.谏言君上广开言路,举贤任能,充分发挥贤能作用,为自己推行新法作舆论准备。(意思接近即可)
25.①:如刘邦重用张良成就霸业;唐太宗对魏征等大臣充分信任,政治清明,形成了贞观之治;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而振兴国家;齐威王重用邹忌而“战胜于朝廷”等。
②:如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伶官郭从谦等人导致身死国亡;吴王夫差不用伍子胥而亡国;唐明皇任用杨国忠、安禄山、杨贵妃误国;明熹宗任用宦官魏忠贤,杀害周顺昌、左光斗等忠臣而误国等;宋高宗赵构任用秦桧而弃用岳飞而误国等。(建议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从语文教材和历史教材中举实例)
参考译文:
国家因为任用贤能的人而兴盛,不用贤能之人,自己独断专行而衰败。这两点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古往今来都适用的常理,是一般人所知道的。为什么和平安定的时代有了贤能之人就能够兴盛,黑暗混乱的年代即使有贤能之人也不能兴盛呢?这是因为任用贤能之人与不用贤能之人的原因。有了贤能之人并任用,这是国家的福气;有了贤能之人却不任用,就像没有一样……(省略的内容如下:商朝的兴起,有仲虺、伊尹这样的贤臣,等到衰败时,也有三仁即微子、箕子、比干这样的贤人;周朝兴起时,有与武王同心同德的十位贤臣,等到衰败时,也有祭公谋父、内史过这样的贤臣;两汉兴起时,有萧何、曹参、寇恂、邓禹这样的人,等到衰败时,也有王嘉、傅喜、陈蕃、李固这样众多的贤人。从魏晋以后,一直到唐朝,这样的贤人很多,不能全部列举,而这其中有的出现在兴盛的时代,有的出现在衰败的时代,也和上面所说的相同。由此看来,有贤能之人并加以任用,是国家的福气;有了贤能的人却不用,就像没有一样。对于这种情况,怎么不应该慎重的对待呢?现今的情况,和古代是相通的。)
现在如同古代一样,现在的天下如同古代的天下,现在的士人和民众也如同古代的士人和民众。古代即使是扰动不安的时代,还有(像以上所说的)如此多的贤能之人,何况现今太平安宁期,怎么能说没有贤人呢?只是在于君主如何任用他们罢了。(君主)广泛地征求众人的意见,那么有才能的人就能进用了;没有忌讳的事情,那么忠诚正直敢于进谏的言路就敞开了;不亲近小人,那么进谗阿谀之人就被疏远了;不斤斤计较于文牍细节,受制于世俗之见,那么守职的官吏就能够明辨地处理事务了。不拿细小的过失责备人,那么有才能的官吏就可以按照自己的设想以达到相应的效果了。如果能够推行这些原则,那么还要担心什么不会超越两汉,胜过三代,然后达到五帝三皇的盛世啊!
作文70分
按照2008年上海市秋季语文高考作文标准评分。 (218.76.216.133)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沪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八年级语文练习题』  下一个『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测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