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水县2009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一)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中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涟水县2009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一)(九年级下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涟水县2009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一)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命题人:sujuans校对人:sujuans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合分人 (一) (二) (三) (四) 得分 注意事项:1.本卷分三部分,共8页。2.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指定区域内,写在试卷上无效。一、积累·运用(22分)1、读
试题预览
涟水县2009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一)
本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命题人:sujuans    校对人:sujuans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合分人
(一) (二) (三) (四)
得分
注意事项:
    1.本卷分三部分,共8页。
    2.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指定区域内,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运用(22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作答。(4分)  
汶川大地震凝聚了全国人民的心,一场波澜状阔的灾后重建开始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团体到个人……都在为灾区祈祷,为灾后重建出力,中华民族从未像这样同心协力。在汶川地震一周年之计,我们不会忘记历史,我们将永远铭记这一刻,中国加油!
(1)给文中加点的汉字写出拼音。                                 
(2)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应改为                             应改为           
2、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划线句有语病,请逐一改正。(4分。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
我爱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当读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句子的时候,①我仿佛觉得周围的空气里充满弥漫着桃花的芬芳,耳畔似乎萦绕着老人孩子的欢声笑语,②我心中产生了到“桃花源”一游。
3、2009年4月23日是第14个“世界读书日”,九年级一班举行了下列活动,请你积极参加。(6分)
①”课外阅读调查”:下面是对200名初中生课外阅读的调查情况表,请根据这个调查情况,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表
阅读内容 人数 百分比
卡通画 112 56%
时文杂志 32 16%
武侠小说   30 15%
文学名著 26 13%
   ⑴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 :                                   
   ⑵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对同学的建议是:                               
②“读书札记展览”: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初中三年,你一定读了不少课外好书,下面请你做一个简要的读书札记参加展览。(2分)
书名:       作者:          印象最深的人物:                         
该人物形象给你的人生启示:                                             
                                                                      
4、诗文名句默写(①-⑥为必答题;⑦—⑨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如答两题以上,只批阅最前面的两道题)(8分)
(1) 蒹葭采采,                      。(《诗经•蒹葭》)
(2) 妇姑荷箪食,                      。(  白居易《观刈麦》)
(3                      ,夜泊秦淮近酒家。 ( 李商隐《泊秦淮》)
(4) 国破山河在,                      。( 杜甫《春望》)
(5) 报君黄金台上意,                      。( 李贺《雁门太守行》)
(6)                      ,忽复乘舟梦日边。 ( 李白《行路难》)
必答题
(7)                      ,楼高不见章台路。( 欧阳修《蝶恋花》)
(8)                      ,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 《武陵春》)
(9) 做人切勿患得患失,而应乐观豁达,就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的那样:
                      ,                      。
二、阅读·理解(6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5~8题(16分)
假如人生没有磨难
①到过农村的人常发现这样一种农事现象:农民们对刚出土的青苗要进行碾压。开始人们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认为对柔嫩的幼苗采取如此高压手段,似乎近于残酷。后来有经验的老农告诉我们,碾压青苗恰恰是为了能让青苗长得更好!刚出土的青苗头重根浅,耐不住风吹雨打,必须施以重压才能扎稳根须,夯实基础。根扎得稳,苗才长得壮。
 ②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生下来就掉进福堆里,左拥右抱,百般呵护,不经受种种磨砺,不遭受些许苦难,这种环境能培养出栋梁之材吗? 显然不能!其实,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
③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人类长期生活在一顺百顺、无忧无虑的环境中,那么既淘汰不了劣者,也筛选不出强者。假如当初就如此,人体的各种功能必将全面退化,最后可能倒退回原始状态。真的那样,人类也许现在还同猿猴们称兄道弟,与野兽们同林为伍!
④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可能会成为愚不可及的白痴蠢蛋。富贵温柔真如同一把无形利剑,它削去了人的铮铮铁骨、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和冲天豪气,将猛虎变为猫咪,将雄狮变为绵羊,将雄鹰变为麻雀,将龙种变为跳蚤……古语说:“富贵不过三代”,又说“自古纨绔无伟男”。清代八旗子弟的历史悲剧就是明鉴。
  ⑤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会丧失很多优秀品质。胆识、进取、意志和坚韧等一串串闪光的字眼便没有任何社会意义,甚至可能会从字典中删除,黯然“下岗”。然而,现实中,正是这些千古不朽的社会理念在支撑着人生的框架,在构建着人生的坐标,在书写着人生的底蕴,在指引着人生的航向……
 ⑥所以,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其本身就是一种灾难。
⑦磨难乃人类的良师。它令人振作,催人奋进,教人警醒,激人超越。正是磨难本身使人产生了对于环境的种种“适应性”,诱发了人的种种潜智潜能。环境需要听力,人便提高了耳朵的听觉功能;环境需要视力,人便提高了眼睛的视觉功能;环境需要思维,人便促使大脑日益聪睿精进。
⑧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关于磨难,司马迁曾深有感慨地说出下列掷地有声的话语:“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此真乃千古良言,历久弥珍!我们甚至还可以将司马迁的名句续写下来:太史公受辱而作《史记》,杜甫流落乃成《三吏》、《三别》,吴敬梓落第方有《儒林外史》,曹雪芹困顿而著《红楼梦》。中国历史上这些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无一不是因作者饱受磨难而成。假如当初这些文化先贤没有遭受如此磨难,恐怕人类就不会有这些文化精品出现了!
⑨有人说过,人的脸型就是一个“苦”字,天生就该受尽各种苦难。此言似乎不谬。想人之一生,在自己的哭声中临世,在亲人的哭声中辞世,中间百十年的生涯,无时无刻不在与艰难、困苦、疾病、灾祸打交道。然而正是由于人类历尽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
⑩因此,我们对于人生中的各种磨难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我们知道 “阳光总在风雨后”“吹尽黄沙始见金”。我们向磨难要勇气,要智慧,要韧性,要成功!只要是人生中不可摆脱的磨难,尽管来吧!早些来吧!我们昂首挺胸地站立着!绝不胆怯!绝不屈服!
5、通读全文,完成填空,理清文章论证的思路。(2分)
①——②提出问题:作者由农民们对刚出土的青苗要进行碾压这一农事现象,引发对人生的思考,提出                                         这一论点。
③——⑥分析问题:                                                   。
⑦——⑧分析问题:从正面论证了磨难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
⑨分析问题:天生就该受尽各种苦难,历尽磨难生命才会精彩。
⑩解决问题:我们对于人生中的各种磨难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战胜各种磨难。
6、第⑧自然段说“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请你举一个事例加以论证。(文中出现的例子除外)(4分)
                                                                        
                                                                      
7、请从论证方法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3分)
富贵温柔真如同一把无形利剑,它削去了人的铮铮铁骨、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和冲天豪气,将猛虎变为猫咪,将雄狮变为绵羊,将雄鹰变为麻雀,将龙种变为跳蚤……
                                                                       
                                                                         
8、文章以“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为题,有何作用?(4分) 
                                                                        
                                                                      
9、结合全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章第⑨自然段“正是由于人类历尽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的理解?(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6分)
母 爱
母亲一天比一天老了,走路已经显出老态。她的儿女都已经长大成人了,各自忙着自己的事,匆匆回去看一下她,又匆匆离去。往日儿女绕膝欢闹的情景如今已恍如梦境,母亲的家冷清了。
那年我去湖南,去了好长时间。我回来时母亲高兴极了,她不知拿什么给我好,又忙着给我炒菜。“喝酒吗?”母亲问我。我说喝,母亲便忙给我倒酒。我才喝了3杯,母亲便说:“喝酒不好,要少喝。”我就准备不喝了。刚放下杯子,母亲笑了,又说:“离家这么久,就再喝点儿。”我又喝。才喝了两杯,母亲又说:“可不能再喝了,喝多了吃菜就不香了。”我停杯了。母亲又笑了,说:“喝了5杯?那就再喝一杯,凑个双数吉庆。”说完亲自给我倒了一杯。我就又喝了。这次我真准备停杯了,母亲又笑着看看我,说:“是不是还想喝?那就再喝一杯。”我就又倒了一杯,母亲看着我喝。
“不许喝了,不许喝了。”母亲这次把酒瓶拿了起来。我喝了那杯,眼泪就快出来了,我把杯子扣起来。
母亲却又把杯子放好,又慢慢给我倒了一杯。“天冷,想喝就再喝一杯吧。”母亲说。她看着我喝,我的眼泪一下子涌上来……
我的母亲!
我搬家了,搬到离母亲家不远的一幢小楼里去。母亲那天突然来了,气喘吁吁地上到4楼,进来,倚着门喘息了一会儿,然后要看我睡觉的那张六尺小床放在什么地方。那时候我的女儿还小,随我的妻子一起睡大床,我的六尺小床放在那间放书的小屋里。小屋真是小,床只能放在窗下的暖气旁边,床的一头是衣架,一头是玻璃书橱。“你头朝哪边睡?”母亲问我,看看小床。我说头朝那边,那边是衣架。“不好,”母亲说,“衣服上灰尘多,你头朝这边睡。”
母亲坐了一会儿,突然说:“不能朝玻璃书橱那边睡,要是地震了,玻璃一下砸下来要伤着你,不行不行。”
母亲竟然想到了地震!百年难遇一次的地震。
“好,就头朝这边睡。”我说,又把枕头挪过来。
待了一会儿,母亲看看这边,又看看那边,又突然说:“你脸朝里睡还是朝外睡?”
“脸朝里。”我对母亲说,我习惯右侧卧。     
“不行不行,脸朝着暖气太干燥,嗓子受不了,你嗓子从小就不好。”母亲说。      
“好,那我就脸朝外睡。”我说。      
母亲看看枕头,摸摸褥子,又不安了,说:“你脸朝外睡就是左边身子挨床,不行不行,这对心脏不好。你听妈的话,仰着睡,仰着睡好。”      
“好,我仰着睡。”我说。    
我的眼泪一下子又涌上来,涌上来……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老了,常常站在院子门口朝外张望,手扶着墙。我每次去了,她都那么高兴,就像当年我站在院门口看到母亲从外边回来一样高兴。我除了每天去看母亲一眼,帮她买买菜擦擦地板,还能做些什么呢?      
我的母亲!
我的矮小、慈祥、白发苍苍的母亲啊……
10、上文写了母亲和“我”之间发生的哪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                                                                     
11、人物的思想感情往往就是在朴实的语言中,在不经意之间表达出来的。请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4分)
母亲看看枕头,摸摸褥子,又不安了,说:“你脸朝外睡就是左边身子挨床,不行不行,这对心脏不好。你听妈的话,仰着睡,仰着睡好。”  
                                                                        
                                                                       
12、文中两次在提到眼泪“涌上来”后用了省略号,你能揣摩出作者此时的心理活动吗?请选择其中一处,以“我”的口吻描写出“我”当时的心理活动。(4分)
                                                                     
                                                                      
13、文章中多次出现“我的母亲!”,请问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5分)
藏在肚子里的第二大脑
兰政文
(1)自古以来人们就爱用“一肚子坏水”来形容某些奸诈小人,而把那些学识渊博的君子誉为“满腹经纶”。“坏水”也好,“经纶”也罢,都与才智、智慧有关。难道老祖宗早就料到人的肚子也是智慧的“产地”吗?
(2)老祖宗还真的料到了,现代科学研究发现:人除了位于一身之首的头部大脑外,还有一个大脑藏在肚子里,称为“腹脑”。换句话说,无论你是男是女,都有两个脑子,你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将肚子简单地视为“酒囊饭袋”了。它是你的“第二大脑”。
(3)“腹脑”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你肚子里那个复杂的神经网络,这个网络由大量神经细胞组成。神经细胞广泛分布于消化道内壁、胃部、大小肠中的组织细胞皮层中,相互进行信息传递,构成“腹部神经系统”。
(4)那么,造物主为何要对人体如此设计呢?科学家们将之归因于物种进化。在生命进化的最初阶段,一些生物(例如管状蠕虫)还没有大脑,其神经系统的直接产物就是“腹脑”,而“腹脑”也足以满足它们对于神经机能的需求。以后随着物种的不断进化,“腹脑”便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它们需要功能更完备、信息更灵敏的“指挥中心”,中枢神经系统——也就是大脑便应运而生了。但腹部神经系统并没有“下岗”,而是遵循自然选择的规律继续存在。于是,人体便有了两个脑。
(5)两个脑,一个高高在上,一个隐居在下,通过一种叫迷走神经的神经组织联系在一起,关系极其密切,堪称“哥俩好”。
(6)首先,哥俩互通信息,其中上传的信息(由腹部传到大脑)比下传的信息(由大脑传到腹部)要多。由于“腹脑”能主动地储存身体对全部心理过程的反应,并在需要时将信息调出上传给大脑,故大脑做出的一些决定中,“腹脑”的影响力功不可没。德国就流行这样一句话:“在肚子里选择最佳方案并做出最佳决定。”
(7)其次,哥俩“患难与共”,一起感受肉体和心情伤痛。一般来说,当你非常生气时,“腹脑”通常的反应就是吃不下饭,甚至发生胃疼等。
(8)再次,哥俩“同病相怜”,“一损俱损”,对某些疾病的反应出人意料地“同步”。比如,老年痴呆症患者,常在头部和腹部出现同样的组织坏死病变;得了疯牛病的人,在大脑受损而出现精神错乱时,胃肠也遭受极度损害;还有,当脑部中枢感觉到紧张或恐惧时,胃肠系统通常会痉挛和腹泻。
(9)此外,“腹脑”与大脑一样,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能指挥,会做梦。就说做梦吧,不少胃肠患者总是噩梦频频,睡不好觉,其奥秘就在这里。
(10)“腹脑”一般负责监控胃部活动及消化过程,“观察”食物特点、调节消化速度、加快或者放慢消化液的分泌等,被誉为人体消化器官的“总开关”。
(11)“腹脑”也有与大脑记忆功能有关的同种物质,因而能存储记忆。举个例子,假如你小时候特别喜欢吃甜点,后来吃腻了,再也不想吃了,这种感觉会被“腹脑”记住,等你长大后一想起这种甜点就会泛酸水,胃部就会不舒服。
(12)“腹脑”与大脑的主要区别在于“腹脑”没有思维能力。那么,能不能通过训练和培养,使这一机能得到“复苏”呢?
(13)这并非异想天开,已经有专家尝试用一种古老的锻炼方法来达此目的,这就是太极拳。研究认为,太极拳独特的“松静自然”、“气沉丹田”呼吸法,将大脑的“神”与“腹脑”的“气”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同一种“神经体操”,对“腹脑”产生积极的调节作用。在大脑的推动下,唤醒“腹脑”的思维力,如同“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一样,达到“肚子一鼓计上心来”的境界。尽管这一探索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但科学家的态度是乐观的,变为现实的可能性相当大。
14、根据文章的说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什么是“腹脑”?(4分)
                                                                     
                                                                     
15、大脑和“腹脑”的“哥俩好”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16、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四段中“捉襟见肘”的意思。(4分)
                                                                     
                                                                     
17、文章第11段中所举的例子有什么作用?(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21分)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大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往,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醉翁亭记》 (节选)
1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4分)
(1)环滁皆山也                   (2)醉翁之意不在酒                        
(3)野芳发而幽香                 (4) 山间之四时                     
1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0、选文第①段在总写滁州山景后,由远及近依次驾了“西南诸峰”、“        ”“       ”、“醉翁亭”等景物。(4分)
21、概括选文第②段的内容。(4分)
                                                                       
22、  
 阅读《题滁州醉翁亭》,结合上文内容,完成文后问题。(5分)  
   四十未为老,醉翁偶题篇。醉中遗万物,岂复记吾年! 但爱亭下水,来从乱石间,声如自空落,泻向雨檐前。流入岩下溪,幽泉助涓涓。响不乱人语,其清非管弦。 岂不美丝竹,丝竹不胜繁。所以屡携酒,远步就潺湲。野鸟窥我醉,溪云留我眠。山花徒能笑,不解
与我言。 唯有岩风来,吹我还醒然。 
                                             (选自《欧阳修滁州诗选》)                                                                     (1)本诗中有哪些诗句跟《醉翁亭记》(选段)有关联,请从诗中摘录在下面横线上。(2分)
                                                                                         
(2)本诗跟《醉翁亭记》(选段)表达的共同志趣是什么(3分)
                                                                      
 
三、写作·表达(60分)
23、作为处在成长期的青年学生,你一定有过痛苦,有过忧伤,有过自卑,有过迷惘、有过困惑……请你先补全下面的文题,然后再写一篇文章。可写你的感情历程,可写你的思想飞跃,可写你的青春感悟等等。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题目:走出__________________














涟水县2009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一)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22分)
1、qí  míng
状改为壮    计改为际
2、(1)“充满”或“弥漫”
(2)我心中产生了到“桃花源”一游的愿望(的想法、的念头等)。 
3、略
4、(1) 白露未已(2) 童稚携壶浆(3) 烟笼寒水月笼沙(4) 城春草木深(5)提携玉龙为君死
(6)闲来垂钓碧溪上(7)玉勒雕鞍游冶处(8)物是人非事事休(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二、阅读·理解(68分)
5、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     论证了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其本身就是一种灾难。(每处1分)
6、示例:①举世闻名的贝多芬35岁时双耳完全失聪,但他能战胜人生中的磨难,最终完成了《命运》《英雄》《月光》等世界著名的音乐作品。②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磨难中留下了旷世巨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7、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1分)把“富贵温柔”比作“一把无形利剑”,形象生动地论述了富贵温柔对人的危害,(1分)从反面阐明了人生没有磨难对人类的危害,有力地证明了论点。(1分)
8、从反面入手,阐明假如人生没有磨难的危害;提醒人们正视人生中的磨难,具有积极意义,发人深省。(意对即可,每点2分)
9、提示:人类正是能够正确面对人生中的各种磨难,战胜磨难,生命才更加精彩。(理解1分,联系实际1分,表述1分)
10、第一件事:母亲想让我喝酒,又怕我喝多。(2分)  第二件事:母亲关心我睡觉的方向和睡姿。(2分)(意对即可)
11、运用了动作描写(1分)和语言描写(1分),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体现了对儿子的爱。(2分)
12、能结合情境,写出“感激、感动”和“对母亲的爱的理解”的内心感受。
13、结构上起总结上文的作用(2分);内容上充分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赞美之情。(2分)
14.“腹脑”是由广泛分布于消化道内壁、胃部、大小肠中的组织细胞皮层中相互进行信息传递的神经细胞构成的“腹部神经系统”。
15.(1)互通信息(2)一起感受肉体和心灵伤痛(3)对某些疾病的反应出人意料的“同步”
16.指随着物种的不断进化,“腹脑”不能满足于生物对于神经机能的需求了。
17.通过举例子具体说明了“腹脑”也能存储记忆。
18.(1)围绕(环绕)   (2)情趣(意趣、兴趣)    (3)开放(开)
19.给它(亭子)起名(题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称它(命名)的。
20.琅琊(山)    酿泉
21.描写山间的朝暮变化、四季不同景色以及出游的乐趣。
22.(1)四十未为老,醉翁偶题篇。醉中遗万物,岂复记吾年! 但爱亭下水。(2)寄情山水,对自然山水的热爱。
三、写作·表达(60分)
23.略 (222.49.190.171)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上一个『自贡市大安区牛佛中学13周语文测试题』  下一个『涟水县2009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二)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