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语文猜题卷(2)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2009年高考语文猜题卷(2)(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9年高考语文猜题卷(2)非选择题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按要求答题。(8分)秋词(刘禹锡)行秋(徐玑)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傍柳边行。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细浪生。注释:嗾,“教唆”的意思。(1)这两首诗都是写秋天的,但情感基
试题预览
2009年高考语文猜题卷(2)
非 选 择 题
一、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按要求答题。(8分)
秋词  (刘禹锡)                    行秋  (徐玑)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傍柳边行。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细浪生。
注释:嗾,“教唆”的意思。
   (1)这两首诗都是写秋天的,但情感基调却略有不同,刘诗的情感基调是           ,徐诗的情感基调是             。(2分)

   (2)请简析刘诗后两句的艺术手法和徐诗整首诗的艺术手法。(6分)
答:刘诗:手法:                    
分析:                                                                 
    徐诗:手法:                    
分析:                                                        
【标准解答及解析】
(1)清雅(或者答“高雅”“欣赏”“赞美”“昂扬”也可)/闲适(或者答“悠闲”也可)
(2)刘诗后两句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1分),用“春色嗾人狂”来与秋天作对比,反衬出秋天的清雅素净。(2分)徐诗用了以动衬静(或以声衬静)的手法(1分),用鸣蝉、飞叶来衬托环境的安谧恬静,从而表现人的闲适之情。(2分)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桂州腊夜
戎昱
坐到三更尽,归仍尤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尾联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6分)
答:                                      
                                        
(2)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4分)
答:                                      
                                        【标准解答及解析】
1、离乡万里,腊夜怀乡思归之情。(3分)尾联与首联呼应,点出离家万里,岁暮不归的原因。(3分)
2、渲染凄寒孤儿悲凉的环境气氛,(2分)衬托诗人孤独寂寥悲凉思乡的心境,艺术效果很强。(2分)
或写:雪落竹林的凄声、回归故里的寒蝉梦、晓角残漏的悲音、掉落灯花的孤灯,(2分)暗示抒情主人公长夜难眠、孤儿悲凉、为思乡情怀所困的情景。(2分)
3.阅读下面陆游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剑门道中遇微雨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小园四首(其二)
村南村北鹁鸪声,水刺新秧漫漫平。
行遍天涯千万里,却从邻父学春耕。
⑴两首诗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有何相似之处?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4分)
                                                                 
                                                                 
                                                                 
⑵两诗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请略加分析。(4分)
                                                                 
                                                                 
                                                                 
【标准解答及解析】
答案示例:两首诗都抒发了诗人国仇未报,壮志难酬,希望为国家出力而不愿居闲的愤懑与无奈之情。(2分)前一首,诗人通过描绘自己骑驴入川,饮酒吟诗的远游征途情境,抒发了诗人内心因受排斥苦闷和不愿居闲成为诗人的无奈;后一首通过诗人一生前后不同情形的对比,表达了诗人晚年隐居乡里壮志难酬的愁苦。(2分)
抒情方式上,前一首诗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结合。通过刻划诗人征途中骑驴饮酒吟诗这一苦中作乐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征途远行的孤独、遭受排斥的愤闷和壮志难酬的无奈,并通过反问和“远游无处不销魂”的直抒胸臆,来加强情感;(2分)后一首则是通过写景、叙事的方式间接抒情,诗歌前两句从听觉和视觉方面描绘了自己隐居乡的田园之景,后两句则叙述自己一生前后的不同经历,在对比中表达自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希望与无奈。(2分)

二、名言名句
1.请按照要求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名句名篇(两题任选一题)(6分)
⑴诗人常借江水东流来表达青春时光的流逝。比如李白在《将进酒》中用“                             ,                         ”引出自己人生易老的感叹;《乐府诗集•长歌行》中用“                          ,
                    ”表达对后人青春一去不回的警诫。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李密《陈情表》)
梅须逊雪三分白,                   。(卢梅坡《雪梅》)
                     ,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⑵柳永在《雨霖铃》中表达古今不变的离别之愁的一句是“                    ,                 ”。杜甫在《旅夜书怀》中使用反语表达自己仍希望出仕的愿望的是“                 ,              ”。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欧阳修《伶官传序》)
                          ,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标准解答及解析】
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雪却输梅一段香
⑵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路曼曼其修远兮
(每空1分,凡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两题以学生回答最好一题给分。)
2.请按照要求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名句名篇(两题任选一题)(6分)
⑴秦观在《鹊桥仙》中表达自己独特的爱情观的是“                         ,
                           ”;杜甫在《兵车行》中解释自己重女轻男的反传统观念的原因的一句是“                       ,                    ”。
  寄意寒星荃不察,                    。(鲁迅《自题小像》)
                     ,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⑵夕阳是最能惹起诗人情绪的意象之一。比如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来烘托昔日繁华之地今是的凄凉;王安石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用“                        ”来渲染金陵的壮丽景色;范仲淹《苏慕遮》用“                     ”来寄托自己羁旅江湖的乡思之情。
悟已往之不谏,                。实迷途其未远,                    。(陶潜《归去来兮辞》)
我自横刀向天笑,                。(谭嗣同《狱中题壁》)
【标准解答及解析】
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我以我血荐轩辕  曾经沧海难为水
⑵斜阳草树  征帆去棹残阳里  山映斜阳天接水  知来者之可追  觉今是而昨非  去留肝胆两昆仑
(每空1分,凡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两题以学生回答最好一题给分。)

三、语言表达
1.在新闻标题中运用对偶可以使标题呈现一种平衡与对称的形式美,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请给下面新闻拟一个标题,要求用上对偶手法。(6分)
我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科技自主创新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是中华民族在攀登科技高峰征程上实现的又一个重大的跨越。
这是一群航天才俊,为达到“精确变轨,绕月飞行,首飞成功,一年寿命”的探测工程目标,他们针对月球探测卫星的新特点,集思广益开拓进取,短短三年多来先后攻克了轨道设计、月食问题、数传定向天线研制、卫星热设计、导航与控制分系统设计、测控数传分系统设计、紫外月球敏感器、数管分系统设计等一系列技术难题。这是一只高度团结的队伍,统一决心、统一意志、统一目标和统一行动。这是一支不负众望的团队,11月7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当嫦娥一号卫星以超出设计预期的精准度进入环月工作轨道的那一刻,举国欢庆、全民振奋。中国人千年奔月的愿望终于梦想成真。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这宏大的系统工程中,所有的一切都是利用中国自己的技术、自己的产品、自己的设计、自己的条件完成的。“嫦娥一号”,是完全的“中国制造”!
【标准解答】(解法1 :“嫦娥奔月”实现民族梦想,自主创新攀登科技高峰;解法2 :“嫦娥奔月”圆满成功,“中国制造” 不负众望。评分标准:内容4分,关键词:“嫦娥奔月”、 实现民族梦想(圆满成功)、自主创新(“中国制造”)、 攀登科技高峰(不负众望)各1分,正确使用对偶修辞2分。)
【详细解析】(首先,要读懂原文,了解新闻主要内容,抓住新闻的导语(第一部分);其次,提取新闻的关键词:“嫦娥奔月”和自主创新(中国制造);第三,结合新闻的结果、作用使用对偶的修辞手法组织答案。)
2.2007年11月9日,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草案)公布,调整方案中重要一条是:五一假期减为1天,清明、端午、中秋放假1天。此举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并在11月9日-15日期间征求民意。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请阅读分析后回答问题:(6分)
调查对象
统计结果
调查内容 青少年 中老年
城镇居民 乡村居民 城镇居民 乡村居民
支持调整方案  86.5% 68.7% 76.6% 68.1%
反对调整方案 13.5% 31.3% 23.4% 31.9%

根据上表的调查结果,你得出什么结论,请分条列出:                     
                                                                        。
【标准解答】答案示例:①大多数人支持“调整方案”。②青少年比中老年更支持“调整方案”。③城镇居民比乡村居民更支持“调整方案”。(每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
【详细解析】做好“图文转换”此类题目,首先要仔细观察图示,发掘其中数据的变化,根据题目背景推测变化的意义,然后用简明、准确、得体的文字表达出来。本题属于这一类型题目,它不仅是学生观察能力的考察,还是对学生文字表达的简明、得体、连贯能力的考查。
3.今年两会期间,关于在山东新建“中华文化标志城”一事引起大家的热议,有人认为该建,有人认为不该建,根据自己的认识,你同意那种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
                                                                          
                                                                        。
【标准解答及解析】答案示例:①同意建设。因为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惊世创举,是传承和延续中华文明的千秋伟业。并且还可带来很大经济效应。②不同意建设。一座文化标志城,是要经过千百年的文化积淀的,不是谁想造就能造出来的。文化是积累的,文化城不是人为打造的。(观点1分,具体原因5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4.下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途中发生的一个场景,请你以电视节目主持人或现场记者的身份,为下面的一段描述性文字配上一段评论性解说词。要求:注意感情色彩,语言简明生动,有感染力,80字左右。(6分)
4月7日奥运圣火巴黎站的传递,金晶负责的是第三棒。在本站传递中,作为第三棒火炬手的中国残疾人击剑运动员金晶在下车等待交接时,一个身材魁梧的“藏独”分子伺机扑到金晶身上,试图抢走她手中的火炬。但任凭干扰者拉扯她的胳膊,她依旧牢牢地抱住火炬。完成了圣火传递任务。轮椅上,她右手高举着火炬,左手握拳对着街道旁围观的人群高喊了“中国,加油!”
答:                                                                         
【标准解答及解析】答案示例:塞纳河畔,金晶以残弱之躯毫不畏惧护卫奥运火炬的那一幕,让所有人都为之动容。这位美丽、勇敢的残疾姑娘成了无数人心目中最美丽的女孩。她是“火炬维纳斯”“轮椅上的微笑天使”。
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得2分,准确鲜明生动得2分,语言有感情、富有感染力2分。
5.阅读下面材料,从中提取关键词。(6分)
改革开放30年来,通过财政体制安排和政策实施,集中了调剂一部分社会资源,提供了公共物品与服务,通过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也对全社会资源进行了更好的优化配置。以近5年为例,中央财政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近3000亿元,用重点建设投资2800多亿元,包括青藏铁路、三峡工程、西电东送、南水北调、京沪高速等在内的一批重大工程相继建成或顺利推进;投资支持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691个,支持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准解答及解析】答案示例:调剂  资源  优化  配置
     每词1.5分
6.概括出下面对“青歌赛”新闻报道的主要信息点。(6分)
第13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正在如火如荼进行,舆论和民间有关“青歌赛”的
讨论和争执也随着比赛渐入高潮。
4月9日,网络媒体报道了余秋雨作客新浪网的消息和主要内容;其次是关注点也落在评委、主持人等名人身上,诸如《青歌赛评委赵易山:青歌赛让我学习到不少》等,第三是发生在“青歌赛”上的新鲜事,比如《扬子晚报》的《“青歌赛”二炮文工团首开先河 自带心理医生》;第四是对青歌赛进行反思的,比如《法制晚报》的《青歌赛上为何没好歌》等。  
4月10日,《余秋雨否认退出央视青歌赛 称这完全是谣言(图)》、《关注青歌赛——余秋雨对接班人提仨要求》等消息铺天盖地。围绕余秋雨今后还做不做青歌赛评委等话题,媒体进行了各自的解读。
4月11日,新闻报道说美声唱法刚刚结束之后,媒体对美声唱法选手集中选唱外国歌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反思报道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青歌赛美声选手崇“洋”折射中国美声现状》。
关于“青歌赛”的报道可以得出以下三点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准解答及解析】答案示例:媒体对青歌赛的报道基调基本上是庄重的,比较符合青歌赛的特点;二是媒体对青歌赛评委、主持人的关注还是高于本属于比赛主体—歌手的关注,尤以对余秋雨的关注为甚;三是媒体对青歌赛的反思主要集中在青歌赛好歌少、选手唱外国歌过多这两个问题上。
7.阅读下列材料,请写出自己的看法和充分理由,不超过100字。(5分)
2007年11月9日,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草案)公布,春节放假3天不变,但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五一”国际劳动节由3天调整为1天,减少2天;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农历节日如遇闰月,以第一个月为休假日);“十一”国庆节放假3天不变;元旦放假1天不变。对此,你的看法呢?
(1)有人认为: 集中长假使得旅游景点人满为患,所有的消费都疯狂涨价,所有的既定秩序都被打乱,现在的假日调整,既可以缓解这些矛盾,也有利于弘扬我们的优良民族传统。
(2)有人认为:现代社会里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更应该要休息放松,现在的问题不是不需要长假,而是需要更多的长假,五一黄金周的取消无疑损害了广大劳动者休息放松的权利。
你认为如何?
答:                                                                        
【标准解答及解析】
注意观点鲜明(1分),理由充分(2分),表达流畅(2分)。
答案示例:⑴我赞成。因为原来的休假一是缺乏传统文化特色,二是节假日安排过于集中,造成有些部门无人值班,影响了正常的工作,三是休假制度不够落实,变成了变相的加班。而现在既能缓解各地景区的压力,又可以休息放松好,还能让我们有充裕的时间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
⑵我反对,一是新假日安排少了回家的机会。取消长假,只有周末的较短时间是难以远距离探亲访友。现在表面上是增加了假日,实际上是少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二是传统节日增加假日,会使原来富有特色的文化纪念意义慢慢淡化。因为原来的民族节日是具有特定内涵的。
8.绿色奥运是北京奥运会提出的重要理念之一,可持续性发展是奥林匹克运动不懈的追求。下图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志愿者标志,根据图示,请揭示标志图设计的寓意,至少答出两点。(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标准解答及解析】答案示例:①心心相扣的心形,象征志愿者与运动员、奥林匹克大家庭和所有宾客心连着心、用心服务、奉献爱心,为奥林匹克运动增添光彩。②欢快舞动的人形,展现了志愿者,奉献为乐的志愿精神。(每要点3分,准确鲜明生动得2分,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得1分。另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得分)

四、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共22分)

南方落雨北方落雪
黑  白
①南方落雨,北方落雪。
②雨总是落在秧青色的南方,落在姑苏寒山寺、徽州西递村,落在秦淮河的灯影里、富春江的柔波上。打湿了鱼鳞瓦风火墙草顶屋吊脚楼,打湿了衡山庐山峨眉山雁荡山,打湿了太湖洪湖洞庭湖鄱阳湖,打湿了白娘子的断桥、李煜的雕栏、唐伯虎的桃花、湿庭筠的青衫。梅子黄时雨,黄梅时节家家雨,寒雨连江夜入吴,巴山夜雨涨秋池—这是南方的雨啊。在江南三月杏花村一蓑纷飞的细雨中,我们看见严凤英赤脚在青草池塘畔“打猪草”,那清甜婉转的黄梅调让人想起南方的故乡的炊烟牧歌与青梅竹马。
③雪总是落在赭黄色的北方,落在长安马嵬坡、黄河风陵渡,落在乾陵黄土塬下、边关熢火台上。覆盖着平遥老宅草原敖包黄土窑洞四合大院,覆盖着天山阴山昆仑山祁连山,覆盖着渭河黄河塔里木河绥芬河,覆盖着蔡文姬的斗篷、穆桂英的战袍、苏武的额发、成吉思汗的墓草。大雪满弓刀,燕山雪花大如席,雪落黄河静无声,飞雪连天射白鹿——这是北方的雪啊。在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天空下,秦腔总是如狼烟般冲天而起,那是苦难生命的呐喊,如暴风雪般抽打得我的脸与心像刀割一般痛。
④温暖湿润风调雨顺的气候让南方人民种稻植桑,酿酒水纺丝绸,富足的生活又让南方的才子佳人多如鸳鸯蝴蝶。南方文人显得轻薄小气无病呻吟,总是和秦淮八艳红楼裙钗之类的红粉佳人藕断丝连。那李煜做了一国之君,把所有的心思全花在吟风弄月捏弄三寸金莲上,这样的国岂有不亡不破之理?
⑤寒冷干旱让北方多风光,常常是荒沙千里寸草不生。风不调雨不顺的气候给人类的生存雪上加霜,恶劣的生存条件造成了强硬的民魂。只有狂风才吹得起猎猎大纛,只有苦难才塑得出坚毅筋骨。北方的男人站起来顶天立地更多的是硬汉,那些在血河里沉浮在沙场上的拼杀的男儿出人头地成了杀人如麻的一代枭雄,发生在北方冰天雪里的故事哪一个不令人荡气回肠,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北方游牧民族与南方农耕民族纷争与融合的历史。
⑥在北方的餐桌上,北方男人的好胃口又一次让我目瞪口呆,手抓肉扯羊腿地饕餮之后,一个个还端起比脑袋还大的家伙再吞两碗羊肉泡馍,然后拍拍手走向风雪迷漫的大漠,去对抗风沙一样粗粝的生存。而男方的男子吃什么呢?米饭,豆浆、牛奶——我身边那些离开空调、私家车、银行卡就没活的上海小男人更是吃巧克力甜点,品法国干红,然后用纸巾拭净嘴角,挽着衣香鬓影的漂亮美眉去看《花样年华》。
⑦南方落雨北方落雪是地理不同的结果,西高东低的地势造成南北温差。当西伯利亚冷空气横雪中国大陆便是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落红殆尽黄叶萧萧,这便是冬天。立春以后南方沿海湿润季风以持久的恒心一点一滴地向北方反攻,进入盛夏。但紧接着北方寒流开始频繁活动,一阵阵清凉秋风是它们打入南方的“先遣部队”,紧跟着的是一股又一股无情冷漠的“百万大兵”,不久又将占领南方。
⑧北方的雪融进黄河里,黄河岸边走着骆驼与牦牛;南方的雨流进长江里,长江岸边腾飞起孔雀与凤凰。北方黄河像男人,是龙的子孙;南方的长江像女儿,是凤的传人。黄河长江最终在茫茫的大海上热烈拥抱,那一片无垠的蔚蓝色是北方和南方所共同向往的——因为,南方北方都在同一片国土之上。
(选自《散文•海外版》,有改动)
第②、③段分别描述了落雨的南方和落雪的北方,请简要归纳这两段从哪几个方面对南北方进行比较,并请据此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南方和北方的特点。(5分)
                                                                             
2、第五段中,作者说“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请根据文章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6分)
                                                                             
3、文章最后一段划线句“黄河长江最终在茫茫的大海上热烈拥抱,那一片无垠的蔚蓝色是北方和南方所共同向往的” 含义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6分)
                                                                                        
4、本文作者在谈及“江南才子”和“北方男人”时,有明显的褒贬,你是否同意作者的态度?请作简要阐述。(5分)
                                                                    
                                                                    
【标准解答及解析】
1、(5分)  第②、③段分别从南北方的名胜、民居、山岳湖河、人物典故传说、诗词名句、戏剧等方面进行比较(3分);突出了南方秀丽(或:柔美)、北方雄健的特点(2分,意思对即可)。
2、南北地理位置不同,气候不同,产生了经济的差异,造成了南北人民物质生活的差异,(2分)以及生理特点、心理追求等方面的差异。(2分)困苦的生活激发北方人投身于抗争,富足的生活引发南方人舞文弄墨。(2分)(意思对即可)
3、中华民族最终大融合,或祖国大地南北儿女团结一致,(1分)让祖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是华夏儿女共同的愿望,或共同的追求(答“渴望祖国实现和平统一”也算对)。(2分)拟人手法或象征手法,(1分)形象而富有韵味。(2分)
4、同意。江南才子总是沉溺于“秦淮八艳红楼裙钗”的温柔之乡,才子皇帝李煜荒淫亡国,作者对他们的轻薄庸俗尽情讽刺; 北方男人粗犷豪迈,有与生活抗争的阳刚之气,作者对此纵情赞美。
不同意。言之成理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8分)
寻梅
郝卫宁
我爱死梅花了,但长这么大,竟没见过梅花。
我之爱梅大概是在十岁左右的时候。其实,我生长在一个没有梅树的城市,根本没见过梅花,而且,确切地说,除了喇叭花和月季花,其他的花我都见得少。忽然有一天,听到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了毛主席的一首词《卜算子•咏梅》。呀!我所敬爱的毛主席原来如此地喜爱梅花啊!梅花真是高洁之品、人间奇绝呢。于是,梅花,走进了我的心里。
我一位同学的父亲是个画家。曾有一阵子,我天天缠着她的父亲要学画梅花。人家说这里没有梅花,你没见过,不好画的。我说,龙你见过吗,不照样画!屈原你见过吗,不照样画!于是,人家就不好再说什么,只好捺着性子,抽着空教我画梅。他教我的是宋朝杨无咎的墨梅画法,他说杨无咎一生坎坷,终身寻梅、观梅、画梅,他的墨梅在线条上更有书法的笔意和梅的风骨。画家的话我似懂非懂,我画的梅也多是“有墨无梅”。画家说梅花傲霜斗雪,高洁雅淡,你心中要有梅,才能画好。我说我们这个城市没有梅,观察不到,心中怎么能有梅!他就沉默了。有时候,他会在他画得比较满意的画儿上写一两句古代赞梅的诗,比如“一树寒梅白玉条” “尚余孤瘦雪霜姿”……
那是一些淡淡的、清幽的日子。画家潇洒泼墨,笔下的梅花从蓓蕾、小蕊、大蕊到欲开、大开、烂漫、欲谢、就实,各种形态鲜鲜活活,冲淡了外面世事的喧闹。后来,我的“墨梅”一直没画好,这个同学已经举家南迁了。
丈夫的表姐梅英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一所大学教授中文。一天打电话来说她的美国学生在上课时问到了她名字的中文含义,她说是梅的婴儿——她在闪念之间把“梅英”改作了“梅婴”。她让我帮她找些有关梅花的中国古诗词之类,她说她忽然意识到也许这是一个特别好的介绍中国文化的突破口。我答应了她。我很想再走近梅。
我狂翻了所有有关梅花的书藉。我告诉梅英,“梅文化”中的人文色彩和“仙”风“道”骨,深深震撼了我,一句话说完:“人间奇绝,只有梅花枝上雪”! 
书海“寻梅”,又让我很长一段时间遗憾没见到真正的梅花。寻梅不见梅,心里非常难过。
真梅到底在哪儿?我问自己。古往今来,骚人墨客以梅言志,咏梅、画梅、唱梅、赞梅,梅的风骨、气节和韵味远远超出了她的本身。我想,或许见梅者未必识梅,或许识梅者未必见梅。画家的梅花,“梅婴”的梅花,带给我许许多多有“梅”陪伴的日子,使我孤寂中有了希望;身本洁来还洁去,叫我浮躁中有了恬淡。难道这就是“心中有梅”的含义?梅花本无形,寻梅之于我,恐怕是今生一世的精神之旅了。(《散文选刊》2007年第5期有删改)
文章开头以 “我爱死梅花了,但长这么大,竟没见过梅花。”独立成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标题是“寻梅”,阅读全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上一个『2009届初三上月考试题』  下一个『江苏省官湖高中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月考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