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09年静安区二模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上海市2009年静安区二模试题(高三总复习 沪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静安区2008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时间:12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答案及作文都请写到答卷纸上。一(60分)(一) 阅读文段,完成1——5题(14分)⑴十年前,我写《行业神崇拜》。写到农民敬蝗神的时候,我请教过历史学家姜纬堂先生,先生说,可以看看陈正祥的《中国文化地理》,那里有一张蝗神庙图,做
试题预览
静安区2008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时间:12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答案及作文都请写到答卷纸上。

一(60分)
(一) 阅读文段,完成1——5题(14分)
⑴十年前,我写《行业神崇拜》。写到农民敬蝗神的时候,我请教过历史学家姜纬堂先生,先生说,可以看看陈正祥的《中国文化地理》,那里有一张蝗神庙图,做得真好。正巧,我刚买了这本书。书的《八蜡庙之例》一节附有一张“蝗神庙之分布图”,这是一张中国地图,上面以中原地区为主向外扩散,密密麻麻地标着许多黑点,这些黑点就是蝗神庙。从图中可以看出,建有蝗神庙最多的省份是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其次是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湖北、云南,再次是东北、甘肃、青海。通过这张蝗神庙分布图,一眼就能看出蝗神庙的分布情况,而蝗神庙的分布,正反映了蝗灾的分布情况和各地的受灾程度。所以,这张图既是一张灾荒史的图示,也是一张反映民间信仰的图示。这张图教给了我一个观察历史的具体方法,就是从              看相关的历史。 
⑵按照这思路,我对古都北京的庙宇做了一番考察。
⑶清代以来,北京的关帝庙数量极多,大约有230多座,分布在北京各街区坊巷中,若画出示意图来,肯定是密密麻麻一大片,覆盖了整个北京城。关帝庙本不稀奇,明清以来各地皆有,但像清代北京这样的密度却很少见,这是什么原因?包含了怎样的历史信息?
⑷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文物的专史•宗教史》中有这样一段话:“关羽的运气行得很迟,到明末才有许多地方祭他为神,到满人入关,才极通行。满洲人翻译汉文成满文的,最初一部是《三国演义》。后来迭次打胜仗,都以为靠了关羽的神帮助。所以八旗兵民所到的地方,没有不立关帝庙祭关羽的。”清代以来北京这230多座庙宇就是这么建起来的。《红楼梦》里曾说到关夫子坟多,其中的原因,实际上与北京城里的关帝庙多是一回事。清代北京有这么多的关帝庙,既反映出当时北京是一座以满族人为主导的城市,也反映出八旗兵民的宗教信仰在北京居民的精神生活中占主导地位。 
⑸北京还有一座在全国独一无二的历代帝王庙,这座庙是专供皇家祭祀用的。皇家认为只有自己才有权祭祀历代帝王,所以,只在北京建了一座历代帝王庙。这种孤单独处的庙宇似乎说不上“分布”,但这其实恰恰是一种分布状况,这种分布,实际反映出北京的帝都性质,也反映了皇家祭祀的垄断性。 
⑹按照这思路,我又对各地佛寺的分布状况做了一些考察。
⑺儒、佛、道三教在一个时代、一个地方的势力究竟如何,影响有多大,从庙宇的分布中也可以明显地看出来。孔庙全国皆有,省、府、县皆建之,这说明儒教覆盖全国,孔夫子人皆敬之。但在某一时期、某一地区,佛寺所建之多,常常远过于孔庙,这反映了佛教势力在与儒教争雄,并呈现压倒后者之势。作家曹聚仁曾感叹:“南京城中,有那么一处夫子庙,却有着四百八十处佛寺呢!”若将这种分布情况标在地图上,就是孤零零的一处夫子庙被佛寺密匝匝地包围着。北魏佛教发达,洛阳城里佛寺遍布。杨衔之的《洛阳伽蓝记》详记了这些佛寺的分布情况。我藏的一本中华书局版的《洛阳伽蓝记校释》,附有一张“北魏洛阳伽蓝图”,上边标注了白马寺、大觉寺、宝光寺、景林寺等几十处佛寺的名称和地点,佛寺都用红颜色的佛教标志标识着。看了这张图,可以领略到佛寺在洛阳城中所占的重要位置,感受到佛教在当时社会诸意识形态中的巨大优势和在民众中的巨大影响力。
1. 第(1)自然段空处,作者想说他获得了怎样的观察历史的具体方法?(2分)
2.(1).北京清代关帝庙数量极多的原因是什么?(2分)
(2).第(3)自然段连用两个问句的作用是什么?(3分)
3.下面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⑴自然段中引用姜纬堂先生的话,是为了表达对陈正祥的敬意。
B.第⑷自然段写出梁启超完整书名,表明引言出处,且增加可信度。
C.第⑷自然段引《红楼梦》里的话,验证了对关帝庙多的原因探究。
D.第⑺自然段引曹聚仁的感叹,表达了人们对儒教衰弱的共同惋惜。
4.第(5)节隐含作者研究中的两组对比,试写出。(2分)
5.在1966起10年间,全国多数庙宇都被拆除或损坏,可看出其中什么信息?(2分)

(二)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6——11题(16分)
  ⑴在江南,它或如一面面暗绿的铜镜,凝滞的青苔仿若泛滥的铜锈,叠印岁月的苍茫和醇厚。在江南,它又如一卷卷古朴的诗书,沉稳的波纹恰似连绵的文字,    (A誊  B誉)写一代又一代日出而       (A做、B作)、日落而息的故事。如果说蜿蜒的河流是江南妖娆的血液,滋养江南以雅儒、以俊逸、以倜傥、以风流,那么江南水井更似江南湿润而多情的眸子,让小桥流水、乌瓦粉墙的江南洇漾吴侬软语、绿肥红瘦的缱绻与阴柔。 
  ⑵先秦的《击壤歌》里,“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句子,是水井出现于中原之地的最早记载,而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的水井遗迹,则更让水井的历史在江南流淌了5700多年。河姆渡里,那口精巧古老的木结构水井,仿如一盈大地的乳房,不仅让温山软水的江南于河流之外,别含又一脉生命的乳汁,更让烟波雨丝的江南赖了水井的吮吸和哺育,愈发水灵娟秀、枝繁叶茂。 
  ⑶村道旁、树荫下,粗朴的麻石围起一圈圆圆的土井,江南乡村粗茶淡饭的日子因此有了一份知足的踏实和依靠;长弄里、街梢头,凉润的青砖砌出一口悠悠的老井,江南古镇荣辱不惊的岁月藉此平添几许鲜活的滋润和热闹;商邑中、闹市处,斑驳的井栏护立诸多大小不一的水井,江南旺埠车马川流的繁华仗此更具踌躇的厚实和轩昂。篱笆旁、茅舍前,一眼水井,让缝洗浆补的操劳变得便捷轻巧;天井里、台门口,一方水井,让鸡犬相闻的街坊分外和睦友好;甚至大宅里、深院中,一口水井,亦让钟鸣鼎食的威严滋生家长里短的温软和平常。   
  ⑷“穿井得人”的牵强,“         ”的狭隘,“心似古井”的平静,“背井离乡”的凄惶——在江南的文化叙事里,水井意蕴的象征和教化,已近润物无声的境地。除夕拜井的习俗,六月六淘井的民风,“井卦”“井养而不穷”的指向,“井宿八星”“主水衡事”的寓意——在江南人文语境中,水井意象的阐发和渗合,几臻水乳交融的境况。柳毅“井中传书”的神奇,灵隐寺“井底运木”的智巧,梁山伯祝英台十八里相送并肩照井的期许,南唐末帝陈叔宝城破辱藏胭脂井的警铭——在江南的审美情结上,水井意趣的构建和再造,更达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境界。 
  ⑸姑苏乌衣巷口,东吴军队饮水饲马的乌衣井,那井栏上十二道深深的绳痕,磨刻的是千年不化的沧桑;西湖龙井村里,“玉钩搭出老龙涎”的龙井,那因井名而成绝世茶名的华美,氤氲的是泡尽天下的馨香;山阴越王殿下,范仲淹写就名篇的清白井,那清洌而洁白的泉水,涤荡的是为官当清白如水的操守;沪上静安寺边,“静安八景”之一的“沸井”,那昼夜不息的奔腾,         的是                      的         。 
  ⑹“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谊井依然”,杜甫眼里的贾谊老井是江南风景旧曾谙,物是人非徒奈何的惆怅和感慨;“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王昌龄笔下的豪门华井是昨夜西风凋碧树,人比黄花瘦的哀婉和怨怼;“吾家双井塘,十里秋风香”,黄庭坚心中的乡间双井充满了稻香村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丰华和饱满;“朱阁前头露井多,碧梧桐下美人过”,陆龟蒙吟唱的江南野井则更具春色遥看近却无,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妙曼和柔美。“温州好,水土甲东南。游遍千山无瘴疠,汲来千井尽清甘,久住使人贪。”清人孙适斋似乎来得更直率,一个“久住使人贪”的“贪”字,几将江南水井的好处说得淋漓尽致。 
⑺在江南,或难说一口井就是一段历史,但每口井,确确凿凿都是一抹独特的风景,每口井,真真切切都有一个动容的故事。这样的风景,是江南品性的喷涌和聚集,这样的故事,是江南风骨的张扬和凝结。因为那草长莺飞、柳风荷月,那杂树生花、遍地桑麻的江南呵,本身就是一口眸子一样湿润、多情的深井!
6.为第(1)节选择合适的字填入空处(2分)
    (A誊  B誉)写       日出而      (A做、B作)作
7.在第⑷节空处填入合适的成语。(1分)
8.第⑷节“横看成岭侧成峰”具体指什么?(2分) 
9.仿写并填入第⑸节空处。(3分)   
10.末节划线处的作用有哪些?请填写完整(4分)
(1)点题,呼应开头;
(2)                                 ;
(3)                                      ;
(4)结构上总结全文。
11.请依据文章,为江南水井写80字左右的介绍说明,并注意表达通畅规范。(4分)

(三)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5分)
12(1)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师说》,韩愈)
(2)士大夫之族,                   ,则群聚而笑之。   (《师说》,韩愈)
(3)故木受绳则直,                   。               (《劝学》,荀子)
(4)                   ?杨柳岸、晓风残月。         (《雨霖铃》,柳永)
(5)          ,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踏莎行 郴州旅舍》,秦观)

(四)阅读作品,完成第13一15题。(5分)
生查子  
关山魂梦长,塞雁音书少。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归傍碧纱窗,说与人人道:“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注)人人:称所爱之人。
13.下面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用对偶手法交代背景,奠定全篇抒情基调。
B.作者应当为一年轻女性,所怀想之人远在边塞。
C.主人公因对方书信稀少,愁苦得容颜耗损衰老。
D.前四句叙述日常情态,后四句则描写某日言行。
14.本词文眼为“□□”。(1分)
15.划线句子语言表达的特色是      。(2分)
A.幽默诙谐       B.直白浅近     C.含蓄蕴藉    D.深刻凝重

(五)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16—19题(10分)
(1)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2)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16.选文(1)(2)出自     (朝代)司马迁的      (体例)的《史记》(1分)
17.解释加点字(2分)
A.不如因而厚遇之   (      )    B.相如引车避匿     (      )
18.翻译句子(3分)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  
19.参照阅读划线句子,分析描写“左右”“舍人”言行各自的作用。(4分)

(六)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20—24题(10分)
夫学者,崇名立身之本也,仪状齐等而饰貌者好,质性同伦而学问者智;是故砥砺琢磨非金也,而可以利金;诗书壁立,非我也,而可以厉心。夫问讯之士,日夜兴起,厉中益知,以别分理,是故处身则全,立身不殆,士苟欲深明博察,以垂荣名,而不好问讯之道,则是伐智本而塞智源也,何以立躯也?
骐骥虽疾,不遇伯乐,不致千里;干将①虽利,非人力不能自断焉;乌号②之弓虽良,不得排檠③,不能自任;人才虽高,不务学问,不能致圣。水积成川,则蛟龙生焉;土积成山,则豫樟④生焉;学积成圣,则富贵尊显至焉。千金之裘,非一狐之皮;台庙之榱⑤,非一木之枝;先王之法,非一士之智也。故曰:讯问者智之本,思虑者,智之道也。中庸曰:“好问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积小之能大者,其惟仲尼乎!学者所以反情治性尽才者也,亲贤学问,所以长德也;论交合友,所以相致也。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之谓也。(选自 西汉 刘向《说苑》)
注:①相传为春秋时越国铸的名剑。②相传是黄帝时代的杰出射手。③矫正弓弩的器具。④比喻栋梁之才。⑤庙宇上的椽子。
20.解释加点字(2分)
A. 骐骥虽疾(       )     B.不务学问(        )
21.与“伐智本而塞智源也,何以立躯也?”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分别是(2分)
A.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      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C.作师说以贻之                D.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
22.与“‘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之谓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3.翻译句子(2分):夫学者,崇名立身之本也。 
24.作者的“先王之法,非一士之智也”,在当今有无现实意义?请简要阐述。(2分)

二.作文(40分)
请以“此时无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文体自定。
 
静安区2008年度第二学期高二语文统测参考答案
1. 庙宇(1分)的分布(1分)
2. 满人认为关羽保佑了他们取得胜利(1分),因此以建庙表达崇拜之情(1分)。
引发思考,引起阅读兴趣——答1即可(2分);提示下文内容或思路(1分)。
3. B
4.(同在北京,历代帝王庙仅一座,而关帝庙却很多;
在中国,仅北京有历代帝王庙,别处没有。
5.信仰被摧毁或抑制。

6.A,B
7.坐井观天
8.从江南水井中看到的传说的神奇、人民的智巧、爱情的期许、亡国的警铭等不同的文化内涵。
9.澎湃的是永不言退的抱负和追求。
10.(2)更进一步表达作者对美丽江南的喜爱之情;(升华对江南水井的热爱感情)
(3)升化主旨(由江南水井更似江南湿润而多情的眸子到江南是眸子一样湿润、多情的深井,写出了江南水井与江南风物之间的文化依存关系,由赞美井升华到赞美这方土地);
11.江南水井历史悠久,已有5700年;结构有木质、土质,材质有麻石、青砖等;遍布江南村前屋后院内;形状不拘或圆或方,主人不拘可贫可富(至此说及任意两点各给1分);因为它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极紧密,所以与之有关的传说、故事、神话很多;还有众多大家以之为题材写诗作词寄托节操、情感。(至此说及一点给1分)

12.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曰师曰弟子云者    金就砺则利    今宵酒醒何处    驿寄梅花
13.D
14.相思
15.B

16.西汉,纪传体(“纪”错无分)
17.由此,趁此                     调转,译“拉”也给分。
18.(得分点:唯,孰)(希望大王和群臣仔细谋划商议这件事。)
19.表现形势紧张,从而突显相如之勇于为国献身,以及善于分析国际形势揣测秦王的可能反应,并非盲目冒险之智;以常人遇到羞辱的反应来反衬相如之大度、之勇于示弱、之顾全大局。(划线处提及各得1分)20.快速,急速         致力于,答“勉力”“从事”“追求”也给分。21.B,D      22  B
23.学习,是使名声崇高、自己立足的根本。
24.观点、论据要相匹配,语言流畅。

25 作文见高考评分标准 (222.66.130.7)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沪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2009年中考语文专项训练专题文言文部分』  下一个『2007-2008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语文学科第一次联谊考试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