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应用》第二次月考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语言文字应用》第二次月考试题(高二选择性必修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高二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一、基础题(15分,每小题3分)1、划线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暴(ào)霜露梵(fān)语铿(kēng)然穴罅(xià)B.机杼(zhù)譬(pì)如子衿(qín)可掇(duō)C.皎(jiǎo)皎札(zhá)札纤(xiān)纤脉(mò)脉D.奉之弥(mí)繁至莫(mò)夜月明褒(āo)禅山无物以相(xiàng)之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
试题预览
高二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基础题(15分,每小题3分)
1、划线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暴(bào)霜露     梵(fān)语     铿(kēng)然     穴罅(xià)                   
B.机杼(zhù)       譬(pì)如      子衿(qín)      可掇(duō)
C.皎(jiǎo)皎      札(zhá)札     纤(xiān)纤     脉(mò)脉
D.奉之弥(mí)繁    至莫(mò)夜月明    褒(bāo)禅山   无物以相(xiàng)之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教育部不久前曾发出留学预警,提醒赴挪威留学前,务必要先____ 留学学校的办学层次,以防被骗上当。
②鲁迅文章中有些____ 的地方需要仔细琢磨,并了解当时的环境才能读懂。
③根治“豆腐渣”工程,____要严格质量管理,____要在反腐败上下功夫。
A.核实   隐讳   既/又            B.核实   隐晦   不仅/还 
C.核准   隐晦   既/又            D.核准   隐讳   不仅/还
3、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陕西是我国民俗的发祥地,布堆画、麻袋画、豆粘画、剪纸、泥塑等民间工艺丰富多彩,巧夺天工,每每被受到外国人的交口称赞。
B、一个韩国的小伙子到心中的“圣地”长白山去旅游,看到满地的垃圾非常痛心,于是一路捡来;而中国的游客却熟视无睹,路不拾遗,真是让人汗颜。
C、当年,他不顾亲友的劝阻,一意孤行,抛下妻子儿女,远走他乡,如今回想起来,追悔莫及。
    D、如果说这些人不愿矫正恶习,不肯迁就,不肯喜欢一切别人认为可爱的东西,而总是怨天尤人,为一切不可爱的东西自寻烦恼,那么大家还是避免与他们交往好。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江西东乡县、湖北宜昌市伍家岗区、云南昆明市官渡区发生了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发生后,当地政府立即采取了捕杀和紧急强制免疫,疫情已得到控制。 
B.北京市有关部门指出:招聘洽谈会“谁主办,谁负责”,对于安全保卫工作不落实,存在安全隐患和导致安全事故的,要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及负责人的责任。
C.2004年是美国的大选,为了连任,布什不得不对选民关心的问题给出慎重的答案,其中包括伊拉克问题。
D.一些青少年因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不能自拔、使得身心受到损害的问题,已成为心理学者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午及有好月亮的夜里,椰影的整齐细线条,印在柏油马路上,有如图案画;蕉影饱满纵恣的笔致,则令人想起木匠出身的画家齐白石的特有风格。
①它们仿佛是挂在我家墙上的一幅画
②早上,是水彩;中午,是摄影
③左边,十几颗椰树;右边,三丛芭蕉
④黄昏,是油画;月夜,是粉画
⑤窗外有两片绿
A. ⑤①②④③    B. ⑤③①②④    C. ③①②④⑤   D. ③①④②⑤
6、2003年在中秋节,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召开了部分留美学生座谈会,会上主持人引用两句诗作为开场白,引起了在座留美学生对祖国亲人的思念之情。这位主持人引用的两句诗是          。                                                      (     )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7、我们从心理学研究认识到,人的思维___决定于外界客体的作用,_____外界客体并不直接决定思维,____通过大脑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间接地决定思维。___,思维作为一种间接的概括性的认识活动,它依靠分析和综合这两个彼此相反又彼此联系着的认识过程,____逐步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
A、不仅  而  所以  但是  因而    
B、即使  但    如果  所以  就
C、虽然  但  而是  因此  而       
D、由于  然而  即使  但是  所以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
山寨一词现在很流行,满大街都是山寨这个山寨那个,到处都是扯着大旗的“山寨王”,网上更是铺天盖地,山头林立,大有以山寨为荣、将山寨进行到底之势。我没有“山寨”过,只知道山寨最初大概是和手机交上朋友的,至于具体什么时候和文化成为知己我不太清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山寨文化”绝非“严肃”,更非“精英”,而是一种草根娱乐,大众文化。也正因此,“山寨文化”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火遍大江南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座万座山寨开”深厚而广博的群众基础,使得山寨之风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愈刮愈猛。
百度“山寨文化”,会发现其真的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流派纷呈,各领风骚。山寨小说,山寨诗歌,山寨征婚,山寨广告,山寨电影,等等等等,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不山寨的,总之是,怎样雷人怎样来。现代人压力太大了,需要一种渠道宣泄、放松,以调节心情,休憩身心。网络无疑给了人们这样一个渠道和平台,尤其对普通老百姓而言,他们发现,他们许多奇思妙想、绝顶才技,长期以来没有用武之地、展现机会。现在,机会来了,网络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展示平台,几乎没有限制的“准入制度”,为他们一显身手制造了唾手可得的大量机会,虚拟世界的隐秘性又使得这些机会被无限放大。于是,“他们”开始乐此不疲,并一发而不可收。许多山寨版“××”,极尽搞怪、搞笑之能事,自娱自乐,自得其所。在博众人一笑之余,自己也乐不可支了一把,甚至有一种成就感。
 “山寨文化”的草根性、大众性、民间性、娱乐性、自发性、参与性,使其一诞生便受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和追捧。“山寨文化”的产生实际上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民间孕育多年的“草根文化”的一次集中爆发,也是一种形式意义上的民意表达,它的产生是必然的,只不过时间早晚罢了。然而,不可否认,随着“山寨文化”的“繁荣昌盛”,其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健康、不协调现象,甚至低俗、丑陋现象,人性的丑恶借山寨之名被无限放大,且有恃无恐,肆无忌惮。用低俗炒作,拿丑恶当卖点,成了一些人的“业余爱好”。山寨俨然成了一个什么都装的“垃圾桶”,不用分类,不经处理,管他三七二十一,污七八糟一齐往里放好了,反正能制造“眼球效应”就行。其实说到底就是想出名,以前说“人怕出名猪怕壮”,现在你满大街找一找问一问,有几个人还怕出名?
 “山寨文化”是个好现象,群众基础厚,市场前景广,但需要精心呵护,才可茁壮成长,需要道德自律,才能良性健康发展,更需要相关制度跟进约束、规范,才会长久繁荣。绝不能任容低俗、丑恶泛滥,让“一粒老鼠屎搅坏一锅粥”。老百姓生活需要文化阳光雨露的照耀、滋润,但永远需要的是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文化。“山寨文化”不是垃圾桶。如果你爱它,请自觉文明“山寨”、健康“山寨”。
(选自2008年12月12日《光明日报》)
8、选出能够作为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    )
A.文化刮起“山寨”风               B.“山寨文化”是草根性文化
C.“山寨文化”不是垃圾桶           D.有一种文化叫“山寨”
9、下列不属于“山寨文化”盛行的原因的一项是                             (    )
A.山寨文化是一种草根娱乐,大众文化,有着深厚而广博的群众基础
B.自发性、参与性强,有着广阔、自由的创作空间。
C.创作者借此可以自娱自乐,自得其所,甚至有一种成就感。
D.老百姓需要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文化,而且“山寨文化”又不极尽搞怪、搞笑之能事。
10、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山寨”一词已经从经济行为逐渐演变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B.山寨文化属于草根文化,主要特点表现为模仿、快速、平民;它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
C.山寨文化需要精心呵护,绝不能任容低俗、丑恶泛滥。
D.“山寨文化”虽然是个好现象,但是如果没有相关制度跟进约束、规范,就不会繁荣。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12分,每小题3分)
李疑尚义
  李疑以尚义名于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殆之,弗舍,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矣,人莫我舍。闻君义甚高,能假我一榻乎?”疑许诺,延就坐,迅除明爽室,具床褥炉灶,使寝其中,征医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置其手,问所苦,如事亲戚。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失污衾席,臭秽不可近。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逆旅邸,愿自取之。”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乎?”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而归,面发囊,籍其数而封识之。数日景淳竟死,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书召其二子。及二子至,疑同发棺,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遣归。……人用事多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
  宋学士曰:“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疑姁姁①愿士②,非有奇伟烈之姿也。而其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是岂可以貌决人材智哉?语曰:“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
                                                   (选自《续藏书孝义名臣》)
注释:①姁姁(xǔ xǔ):和悦貌。 ②愿士:谨慎老实之人。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征医视脉,躬为煮糜练药。         躬:亲自
B.籍其数而封识之。                 籍:登记入册
C.旦暮置其手,问所苦。             置:放下,搁下
D.疑姁姁愿士,非有奇伟壮烈之姿也。 壮烈:勇敢而有气节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我不幸被疾矣               ②忠而被谤
B.①面发囊                     ②面刺寡人者,受人赏
C.①籍其数而封识之             ②籍吏民,封府库
D.①举世混浊,清士乃见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旦暮置其手,问所苦,如事亲戚
B.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
C.人用是多疑
D.是岂可以貌决人材智哉?
14、选出最切合本文写作主旨的一项是(    )
A.希望社会上的人崇尚道义,患难相恤,不图回报
B.希望社会上的人以诚相待,助人为乐,继承古风
C.痛感世俗以貌取人,埋没清士,毒化社会风气
D.痛感世俗嗜利忘义,以李疑之事劝谕世人。
四、(21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闻君义甚高,能假我一榻乎?(3分)
 译文:                                                           
(2)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3分)
 译文:                                                            
(3)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3分)
 译文:
16、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问题。(6分)
汴河曲   
[唐]李 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注]①汴河:即通济渠,隋炀帝时开挖的大运河的一段。 ②隋家:隋王朝。③水殿龙舟:当年隋炀帝出游时所乘坐的船只。 ④不较多:差不多。
⑴ 两首诗都以“汴河”为题材,但所写的重点不同,抒发的感慨也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⑵ 这两首咏史诗的表达方式各有侧重,请分别加以说明。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           。
(李白《行路难》)
(2)万里悲秋常作客,             。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3)日月忽其不淹兮,             。             ,恐美人之迟暮。
(屈原《离骚》)
(4)歌台暖响,                 ;                ,风雨凄凄。
(杜牧《阿房宫赋》)
五、(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那些柔软或坚硬的时光
徐怀谦
“柔软时光”四个字,大约属于丽江古城的专利。漫步在商铺林立、灯红酒绿的丽江古城,不时会有“柔软时光”、“一米阳光”之类的客栈、酒吧,懒洋洋地探出幌子,挽留你的脚步。幌子上的广告语有点特别,多是“聊天、偶遇、看书、发呆、晒太阳、赏月、恍惚、游离、做梦、睡觉”之类的词汇,让都市人看了,不免立马恍惚起来。
想起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为了告别的聚会》。书中写美国富翁巴特里弗对捷克人的生活有这样一番评价:“在这个国家,人不会欣赏早晨。闹钟打破了他们的美梦,他们突然醒来,就像是被斧头砍了一下。他们立刻使自己投入一种毫无乐趣的奔忙之中。请问,这样一种不适宜的紧张的早晨,怎么可能会有一个像样的白天!那些每天早晨伴着他们恰当地称为‘闹钟’的一阵铃声开始生活的人,他们发生了什么呢?他们一天天变得习惯于紧张,而不习惯于快活。相信我,人的性格是由他们的早晨决定的。”
巴特里弗的话有点“饱汉不知饿汉饥”的味道。为了生计,都市里的人有几个不是伴随着闹钟开始一天忙碌的?可是从人的本性来说,谁不想好好地睡个懒觉,让自己的早晨乃至一生都过得从容一些?
所以当都市人真的抽身出来,来到丽江古城,沿光滑的石板街寻觅当年马帮的足迹;在粉墙黛瓦的古屋前倾听岁月的诉说,看清澈的小溪水流走昔日的繁华与衰落,或者踅进茶馆、酒吧,在一壶茶或一杯酒中品味友情的绵长,从街上陌生行人的面孔上阅读人世的沧桑。这一刻,你才会卸下生命中的很多重负,感觉到一份从未有过的闲适与从容。
这就是所谓的柔软时光吧?可它只属于有钱和有闲的人。
在丽江木王府驿栈小住一晚,淅淅沥沥的雨声安谧了我漂泊的心。睡得奇好,醒来得就早,心想太阳是晒不到了,那就出去淋淋雨吧。推门出去,是黎明前的黑暗,灯光是有的,一副睡眼惺忪的样子,行人也是有的,三三两两,步履匆匆。是些什么人呢?看清了,主要有三类:一是上学的小孩子,二是环卫工人,三是赶早买菜或上货的人。孩子是怕人的,见了我的相机,全都躲着镜头跑开去,硕大的书包在他们屁股后晃呀晃的,让我想起正上小学的女儿。这个点儿,是女儿起床的时间,可是丽江的孩子已经奔跑在石板街上了。最近媒体报道成都有个12岁的女孩,每天清晨四五点钟就在成都街头替生病的姨妈打扫卫生。时光对于这些孩子和大人来说,是柔软还是坚硬呢?
不错,柔软只属于有钱和有闲的人,而坚硬总是“偏爱”那些贫穷和苦难的人。丽江有大把大把的柔软时光,可是它们是由那些过着坚硬生活的人支撑起来的。至于熙来攘往的游客,丽江不过是他们释放心情的一个驿站,要他们以此为家,一辈子就那么柔软下去,也绝无可能。不是财力不济,而是人总要在创造和奉献中体会快乐,实现价值,一味柔软,就变成了颓废。
所以,对于芸芸众生来说,得柔软时就尽情享受那片刻的柔软;处于坚硬时光时,也不气馁,不自弃,而是以坚硬的意志去改善境遇,超越自我,像贝多芬那样,“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这样的人生,才不枉过吧。
(选自《美文》2008年第15期)
18.文中说“让都市人看了,不免立马恍惚起来”,都市人为什么会“恍惚起来”?( 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巴特里弗根据什么断定捷克人“不会欣赏早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在倒数第三段作者还叙述了一件媒体报道的12岁女孩替生病的姨妈打扫卫生的事,有何用意?(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分析本文题目的修辞特点并联系全文阐释其含义。(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运用。(8分)
22、对下面句子中的画线内容,在基本保留原意的基础上,按要求进行改写。(4分)
    开发西部,是我们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它既需要科技的力量,也需要战略的眼光。
(1)强调“需要具有战略眼光”:            
(2)强调“需要科技力量”:   
23、下面一段文字如果加上一些虚词,表达效果会更好。为此,请将现丰的虚词插入文中适当的地方。插入后,将紧接虚词后的词语填在横线上。(4分)
注重学英语是好事,同时也要十分重视母语的学习。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最富表现力、最有魅力的语言之一。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学习汉语的名国人越来越多,我们自己应该学好汉语,用好汉语。某些人以能讲英语为荣,说话时夹上许多“洋文”,而母语的使用白字连篇,真是出尽“洋相”。
①总要      ②却是      ③更     ④但    ⑤随着    
七、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魏征)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解缙)
    知识的根是苦的,知识的果是甜的(萨迪)
    生活是花,务实是根,如果要欣赏花的美丽,必须首先加强根的牢固。(爱默生)
    枝叶虽然要茂盛在城市,但我的跟始终扎在农村。(富了不忘乡亲的俞学文)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扎根”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






















第二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
1. C
2.B  解析:核实,审核是否属实。核准,审核后批准。隐讳,有所顾忌而隐瞒不说。隐晦,(意思)不明显。③句是递进关系,不是并列关系。
3、B(路不拾遗:东西掉在路上也不会有人捡了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气良好。
4.D    解析:A.缺宾语”免疫”后补“措施”。B错用虚词:“和”,造成逻辑错误;“存在安全隐患”无法“依法追究”;应改“和”为“而”;C不符合“是”字句式要求,“大选”后加一个“年”字;语序不当,应为“慎重给出”
5.B  6、B   7、C
8、C(本项能代表全文观点。)
9、D(只要是健康的,可以极尽搞怪、搞笑之能事。)
10、D(D应该是“就不会长久繁荣”)
11、D“壮烈”强壮豪迈
12、A 被:遭受,蒙受;被:介词,表被动。(B 面:当面 C 籍:登记入册 D 乃:于是就)
13、B 喜:喜欢(A亲戚:(古)直系亲人和外姓亲人。(今)除直系亲人外的亲人。 C多疑:(古)赞扬李疑。(今)喜欢怀疑。 D可以:(古)可以凭借。(今)表示可能或能够
14、D
 15、(1)听说您品行甚高,能够借我一张床(让我住下来)吗?
   (2)李疑每天替他擦洗身子,洗洗涮涮,从来没有看见过他不耐烦或厌弃的表情。
   (3)患难中互相帮助,按人情事理应该这样,要什么报答呢?
16、(1)李诗重在通过叙写汴河春色和隋宫的荒废,抒发了对隋王朝衰亡的感慨(喻伤今之意)。皮诗看似为汴河洗刷“罪名”,实则巧妙地对亡国之君进行了强烈的斥责。(3分)
(2)李诗以描写为主,触景生情;皮诗以议论为主,欲夺故予,角度独特。(3分)
17、(略)
五、(20分)
18.灯红酒绿的环境让人如入梦境,(2分)“柔软时光”一类的名字让人产生懒洋洋的感觉,(2分)特别的广告语让人产生享受的欲望。(2分)(意思对即可)
19.人的性格是由早晨决定的;(1分)捷克人在闹钟催促中醒来,(1分)立刻投入一种毫无乐趣的奔忙之中;(1分)他们习惯于紧张而不习惯于快活。(1分)
20.表明柔软的时光只属于有钱和有闲的人,而坚硬的时光总是“偏爱”那些贫穷和苦难的人;(2分)强调柔软的时光是由那些过着坚硬生活的人支撑起来的;(2分)倡导处于艰难时光的人们要勇于改善境遇、超越自我。(2分)(意思对即可)
21.特点:比喻(或通感)。(1分)柔软时光是指卸下生命中的重负,去感受那份难得的闲适和从容;坚硬时光是指芸芸众生为了生计而忙碌、打拼。(3分)(意思对即可)
22、(1)它不仅需要科技的力量,还需要战略的眼光。 
(2)它固然需要战略的眼光,但更需要科技的力量。
23、① 总要加上;②却是白字连篇; ③更应该;④但同时;⑤随着中国
24、点拨:写作前,首先要弄清“扎根”的含义。人品是一切事业的根,经典是一切学问的根,务实是一切生活的根,文化是一切品牌的根,一个品牌如果没有文化,没有历史,就像“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那么行业就会很容易因为企业短视而“跟风”……如能找到切入点,做到由实入虚,虚实结合,立意会深刻些。可以谈“扎根的重要性”,树木需要扎根,事业人生像树一样,也要扎根,才能蒸蒸日上。也可以结合故事说明,在一个人的过程中,需要有正确思想的扎根。

古文选段参考译文
   李疑由于崇道义在当时很闻名,只喜欢在他人困难之时去帮助。金华的范景淳在吏部做小官,得了病,身边没有亲人朋友。人们认为他有病会影响自己而疏远他,不让他住。(范景淳)拄着拐杖去到李疑家门口,乞告说:“我不幸得了病,没有人让我住。听说您品行甚高,能够借我一张床(让我住下来)吗?”李疑答应了,请他住下来,很快的打扫清洁房子,准备好床铺被盖炉灶,让他住在其中。并(为他)请来医生给他看病,亲自为他煮粥熬药,早晚放到他手前,询问他哪里不舒服,如同伺奉亲人一样。过了不久(范)的病情更加严重了,不能起床,大小便失禁沾污床褥,臭气熏天不可接近。李疑每天替他擦洗身子,洗洗涮涮,从来没有看见过他不耐烦或厌弃的表情。景淳流泪说:“我拖累您了。恐怕我活不多久了,没有什么来报答您的大恩大德,我布袋里有黄金白银四十余两,放在我原来住的旅馆里,希望您能亲自去取一下。”李疑说:“患难中互相帮助,按人情事理应该这样,要什么报答呢?”景淳说:“您假使不去拿,我死了以后,恐怕就会被别人得到,那有什么好处呢?”
   李疑就找了一个同村人一起去,拿着回来了。当着(范的)面打开口袋,把黄金白银登记好数字后封好口袋并做好记号。过了几天景淳死了,李疑拿出自己的钱买了棺材,把他葬在城南的聚宝山。拿着那个封好了的布袋,寄放到同村人的家里。写信叫范的两个儿子来,等到范的两个儿子来了以后,李疑同他们一起挖出棺材,取回布袋按照登记的数字(把钱)还给他们。范的两个儿子要付伙食费,李推却不受,反而买了很多东西给他们,打发他们回去。人们因此赞扬李疑的高尚品德。名士大夫都喜欢与李疑结交。
   宋学士说,我和李疑交往,知道他的为人。李疑是一个和悦谨慎老实的人,并没有奇伟强壮豪迈的姿态。但他所做的事,却有古代道义和勇敢的风范,这难道可以凭一个人的外貌判断人的才智吗?俗话说:“世风日下,清德之人就表现出来了。”我为现今追名逐利的世俗之风而痛心,记下他的事迹来劝勉世人。 (124.115.57.29)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选择性必修 月考试卷


上一个『现代文阅读冲刺训练四十天』  下一个『中考语文]上海市长宁区2009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