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3第四单元(古典诗歌)测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语文必修3第四单元(古典诗歌)测试题(高一必修三 粤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语文必修3第四单元(古典诗歌)测试一、基础题(每题3分,共4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锦瑟(sè)粗糙(zāo)  湍急(tuān)   B、浣女(huàn) 谄媚(xiàn)  邂逅(xiè)C、惘然(wǎng) 哨卡(qiǎ)  癖好(pǐ)   D、蝴蝶(dié)   歼灭(jiān)  炽热(zh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
试题预览
语文必修3第四单元(古典诗歌)测试
一、基础题(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锦瑟(sè)粗糙(zāo)  湍急(tuān)   B、浣女(huàn) 谄媚(xiàn)  邂逅(xiè) 
C、惘然(wǎng) 哨卡(qiǎ)  癖好(pǐ)   D、蝴蝶(dié)   歼灭(jiān)  炽热(zh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清泉  秋瞑  淮河  望帝春心    B、渔舟  遥望  潮湿  蓝田日暖 
C、楼兰  寂寞  矮城  杜鹃啼血    D、艰难  莲藕  盘旋  芳草萋萋 
3、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噫吁嚱(xū)蚕丛(cán)鱼凫(fú)   B、秦塞(sài)石栈(zhàn)猿猱(náo) 
C、扪参(mén)抚膺(yīng)雄雌(cí)   D、崔嵬(guǐ)吮血(shǔn)咨嗟(zī) 
4、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危乎高哉(危险)难于上青天(比)  B、横绝峨眉巅(度) 冲波逆折之回川(迂回) 
C、青泥何盘盘(多么)但见悲鸟号古木(但是)D、去天不盈尺(离开)愁空山(使……愁) 
5、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暮霭  次第  仓皇  羽扇纶巾    B、故垒  怅惘  社鼓  良辰美景 
C、强虏  梧桐  雄姿  舞榭歌台    D、巷陌  宵夜  凄惨  元嘉草草 
6.选出加黑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    )
①明年秋        2委身为贾人妇事实      3曲罢悯然      ④今漂沦憔悴 
⑤铁骑突出刀枪鸣  6整顿衣裳起敛容       7恬然自安       
8因为长句       9暮去朝来颜色故       10曲终收拨当心画
A.1256    B.2347      C.1389      D.45910
7.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弦弦掩抑声声思               掩抑:低沉抑郁。
B.老大嫁作商人妇               老大:排行第一。
C.去来江口守空船               去来:离去回来。
D.满座重闻皆掩泣               掩泣:掩饰哭泣。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李梦乡与三十年前的同学张永久在昆明湖畔萍水相逢,他们高兴得热泪盈眶。 
B、在科春之交的日子里,气象多变,雨、雪天气基本上是平分秋色,这使得环城路拥堵不堪。 
C、“天涯共此时”这个栏目使所有炎黄子孙在内心深处都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可谓感同身受。 
D、美国的“倒萨”计划正紧锣密鼓地实施,战火一旦燃起,人类的自下而上环境将遭受巨大破坏。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拿我们国有企业来说,就是要不断加强改革的力度和范围,通过深化企业改革,更好地适应市场,都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水平。 
B、我国税务机关正在加紧完美涉外税收征管体系,以便更好地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带来的新变化。 
C、19日1时30分起观测到迸发猛烈的狮子座流星雨,目测最大强度估计超过每小时1万颗以上。 
D、近些年来,国外教育机构不仅在寻求与我国包括民办高校在内的各类学校合作,而且许多人也开始将注意力投向民办教育,并以此作为创业的新起点。 
二、默写(12分) 
1、    明月松间照, 
2、    无边落木萧萧下, 
3、    山围故国周遭在, 
4、                      ,蓝田日暖玉生烟。 
5、    一夫当关, 
6、    千呼万唤始出来, 
7、    别有幽愁暗恨生, 
8、    同是天涯沦落人, 
9、    念去去千里烟泼, 
10、乱石穿空,              ,卷起千堆雪。 
11、三杯两盏淡酒, 
12、想当年,金戈铁马, 
三、鉴赏题。 
选择题(6分) 
1、下列对文段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开篇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人放的基调。 
B、诗人以夸张的笔墨描绘了自古以来秦蜀之间被高山峻岭阻挡的情形。由秦入蜀,必经太白峰,自古只有高飞的鸟儿能从其低缺处飞过。 
C、千里翱翔的黄鹤不能飞渡,轻疾敏捷的猕猴也不能攀援,不言而喻,人的行走就更难了。诗人的夸张、衬托之笔极写蜀道的高不可攀。 
D、青泥岭为唐人入蜀要道,诗人着重写其峰路的萦回和山势的峻危来表现人行其上的情状和畏惧心理,捕捉了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等细节加以摹写,困危之状如在目前,是写实。
 2.对《琵琶行》中词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嘈嘈”形容弹奏动作的粗重,“切切”形容弹奏动作的轻细。
B.“间关”形容鸟声婉转,这里指音乐的流畅悦耳。
C.“别有幽愁暗恨生”,是说音乐勾起听众内心深处的愁思和怨恨。
D.“银瓶乍破”“刀枪鸣”形容音乐的激越雄壮,惊心动魄。
3.诗人用“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来表现琵琶女出场时迟疑不决的心情,意在强调的是(    )
A.拘于礼法,男女有别,不能见男人
B.技艺高超,弹奏能手,不屑见官人
C.深怀怨恨,内心痛苦,无心见生人
D.世态炎凉,人心叵测,不可见路人
4.“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    )
A.以景色的宁静,衬托音乐演奏的昂扬。
B.以听众的专注,反衬音乐演奏的成功。
C.以景色的静寂寥廓,烘托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
D.渲染静寂的气氛,衬托听众感情的凄凉。
5.对下面的诗句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A.第一句概括地介绍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主人送客人)。
B.第二句描写环境,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C.第四句中的“无管弦”三字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张本。
D.第五、六句写出了与朋友分别时的悲惨心情。
6.诗的结尾作者自伤身世,自觉与琵琶女颇多相似,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长安来到偏远的江州。
B.一个善写诗,另一个能读懂;一个会弹奏,另一个能欣赏,有他乡遇知音相见恨晚之感。
C.一个是誉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有出类拔萃的才能。
D.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人,一个因直言进谏而遭贬,都有荣衰变迁,“幽愁暗恨
阅读《琵琶行》第二段的诗句,完成7~8题。
7.对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动作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
B.“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
C.“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耳接不暇的感觉。
D.“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
8.对以上部分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冰泉”“凝绝”两句写出了音乐的又一境界。幽咽之声,悲抑哽塞,好像“泉流冰下”,用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
B.“别有”“此时”两句写出了音乐结束后的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无声胜有声”给听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
C.“银瓶”“铁骑”两句表现了“声暂歇”后力量的大爆发,同时,这两句也将音乐的魅力推向了高潮。
D.“曲终”“四弦”两句写出了音乐进入到高潮时戛然而止,乐曲虽终,但由音乐而产生的惊心动魄、回肠荡气的艺术魅力并没有因此而消失。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
9、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用花落、山空、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描写,来反衬出春山月夜阒无人声的幽寂。 
B、第四句中诗人用“时”来修饰“鸣”从听觉上给人动静的对比,起了更生动的烘托作用。 
C、全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淡雅而意境幽远的春山月夜图,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全诗语言清新自然,不堆砌典故,但却细致地表现出自然光色和音响的变化。 
10、诗人将静与动巧妙地统一在本诗中,共同构成的动人的意境,颇有艺术辩证法。下列唐人诗句没有运用动静相称手法的一项是:(  ) 
A.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眼。(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  B、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李白《秋浦歌》) 
C、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刘禹锡《途中早发》)D、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 
表达题
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卜算子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1)此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2)漏断:漏壶里水滴尽了。(3)拣尽寒枝不肯栖:鸿雁栖宿田野草丛间,不宿树枝。
㈠(1)这首词下阕主要运用了一种什么表现手法?试简要分析。(不超过40字)(3分)
答:                                                                     
                                                                        。
(2)这首词主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试简要分析。(不超过40了)(3分)
答:                                                                     
12.阅读下面的一首诗歌。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①辞凤阙②,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①牙璋;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②凤阚:皇宫。
     注]①西京:长安。    ②龙城:泛指敌要塞。  ③百夫长:泛指低级军官。
(1)以《从军行》为题的诗很多,例如        写的《从军行》,首句是                  ,
                      。 (2分)
 (2)第三联分别从哪两个角度描写战争场面的?写出了战争的什么特点?(4分)
答:
 (3)最后两句采用何种抒情方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13.阅读下面的诗作,然后回答问题。(8分)
日   暮
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菩  萨  蛮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着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望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①烬:灯火燃烧剩余的东西。②沉水: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香草。
①填空:(4分)
  杜甫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被后人誉为“         ”。李清照是南宋“           ”派的代表作家。
②《日暮》是杜甫流寓夔州期间所写的一首诗,而《菩萨蛮》则是李清照晚年流寓越中的作品。阅读两首诗词,从描绘的意境、抒发的感情以及表现手法中,任选一点比较简析。(4分)
答:
14.阅读下面元曲,回答后面的问题。  
清江引  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这首元曲情景交融,请你分析: 
(1)作者写了哪些秋景?(5分) 

(2)作者描写这些景物的作用是什么?(5分) 
                        
语文必修3第四单元(古典诗歌)测试题答案: 
一、基础题1、C C(A糙cāo   B谄chǎn   D炽chì) 2、A A(“瞑”改为“暝”)  3D(嵬wéi) 4B(A危:高  C但:只 D去:距离) 5B (“良晨美景” 改为 “良辰美景”) 6B 7A 8D(萍水相逢:浮萍随水漂泊,偶然聚集在一处。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平分秋色:把秋天的景色平均分配,昼夜各得一半。多指中秋或秋分这一天。后指平均分享财物、声誉等。感同身受:多用于代别人向对方表示谢意,与句意不符。紧锣密鼓:不含贬义,为中性词。9、B(A“加强……范围”动宾搭配不当;C“超过”、“以上”前后重复;D“不仅”位置不当,应放在“国外教育机构”的前面,“许多人”存在歧义。) 
二、默写(略) 
三、鉴赏题: 
1、D(青泥岭攀援细节并非写实,而是想象。)
 2.C(“别有”句表达了琵琶女的“幽愁暗恨”之情,而不是听众内心的愁思和怨恨。)
3.C(ABD三种说法均与原诗不合。)
4.C(A.“衬托……昂扬”说法不当。B.“衬托……成功”说法不当。D“衬托……凄凉”说法不当。)
5.D(“惨”是悲伤的意思,而不是悲惨之义。)
6 B
7.C(并不是“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而是用大小珠子落玉盘的声音写琵琶弹奏的清脆悦耳。)
8.B(“广阔的想像空间”应为“悠然不尽的无穷韵味”。)
9A(本题考查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A项中“花落”“月出”“鸟鸣”是动态描写,而“山空”则是静态描写,对诗的艺术技巧鉴赏不当)
10、B(A项用“桥响”之动衬托“犬吠”之遥,以“庭空”衬托环境之静。C项用“寒树”“霜桥”衬托环境之静。D项用“鹤鸣”衬托“楚山”之静,用“露白”衬托“秋江”之“晓”。B项采用直陈式描写。)
鉴赏表达题 
11.㈠(1)托物寓人(或托物寓怀、以物写人、借物抒情、移情于物等)。下阕借写缥缈孤鸿的具体形象来表现幽人(作者自己),把自己的主观感情物象化。(3分)(2)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3分)
12 .(1)如: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2)第一句从视觉出发,写大雪弥漫,遮天蔽日,连军旗上的彩画都黯然失色。第二句从听觉出发,写出狂风呼啸声和雄壮的军鼓声交织在一起的场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悲壮。(3)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决心保卫边疆,忠君报国和建功立业的思想以及投笔从戎、尚武好战的一往无前、战无不胜的壮志豪情。
13.填空:“诗史”“婉约”
    ①描绘的意境(求异)。杜诗:寂静、清冷、凄清、洁净。(先分析意象“风月、清夜”“石泉流,草露滴”;再分析整体)李词:上片闲适恬静,下片含蓄隽永。(先分析意向:上片“风柔日薄”“心情好”“觉微寒,梅花鬓上残”下片“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再分析整体)②抒发的感情。(求同)杜、李都表达了思乡恋亲,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杜诗悲凉沉郁;李词悲喜交加。 ③表现手法。杜诗:情景交融,委婉含蓄;李词运用反衬——上片写喜,下片写悲,以喜衬悲。             
14.(1)西风、北雁、红叶、黄花、芭蕉、雨声。(2)渲染出一幅萧瑟的秋景,表达自己漂泊多年、功名未就、有家难归的思想感情。   
解析:第一题只要在曲中找到几个写景的词语即可。第二题:在古人的眼里,秋天的景物一般都是凄凉肃杀的,用秋景最容易寄托自己的情感。因此,借景抒情,诗人很容易把秋景和自己的复杂情感结合 (116.19.50.221)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粤教版 高一 必修三 单元练习


上一个『湖南祁东县2009届高考押题卷』  下一个『2009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二)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