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安庆三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09安庆三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三选择性必修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安徽省2009年安庆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第Ⅰ卷阅读题(66分)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论述类文章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瓷的中国心对只是浅浅地面对过它的人们来说,应该是还有一些的。譬如瓷的形制,看得出人们对于自然的依恋。譬如柳叶瓶,就像柳叶给人的感觉,这线条清新中总有些凄婉。这柳
试题预览
安徽省2009年安庆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
第Ⅰ卷 阅读题(66分)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论述类文章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瓷的中国心
对只是浅浅地面对过它的人们来说,应该是还有一些的。譬如瓷的形制,看得出人们对于自然的依恋。譬如柳叶瓶,就像柳叶给人的感觉,这线条清新中总有些凄婉。这柳叶就不仅有对自然界的柳叶的临摹,还有柳叶在中国人心里的晓风残月杨柳岸的凄婉回味。再如海棠碗,曾见过唐越窑的一个海棠碗,那种雍容和大度,怎么看也感觉它只能出生在盛唐了。大抵有花瓣口的碗,往往唐代是四瓣,五代是五瓣,宋代是六瓣。有时细细想来,这四、五、六的区分,还是有心迹可寻的,那就是人心在渐渐变得细致了。再譬如斗笠碗。斗笠是古人和自然交往中最贴己的产物。古人对斗笠的依恋,其实就是对自然的依恋。斗笠作为碗的形制,吃饭喝茶都不必扬起脖子就可以把碗中的饭和茶吃喝干净。不扬起脖子就可以保持正襟危坐的端庄,这是古人把斗笠作为碗的形制的又一种依恋的原因。还有如橄榄瓶、蒜头瓶、凤尾尊、鱼篓尊、马蹄杯、菊瓣盘、梨壶、秋叶洗,真是举不胜举,中国瓷在和自然的因缘上,实在是密不可分。
还譬如瓷的釉色。青花是对青色和花容的认同。青花之前,是先有单色釉。单色釉的单纯和清澈的美,是中国文化纯美境界的一种表达,或许也可以说,单色釉甚至比青花更接近瓷的本意。单色釉有燕支水、豇豆红。燕支也就是胭脂,从草中提炼出来,是古代女子用来抹口红的。豇豆红红中带紫,这种美色在自然界也就是豇豆才有,而这么美的颜色,瓷上还真有了。单色釉中黄鼬为贵,黄是帝王的颜色。藤黄是色彩中的名贵。而瓷让许多的黄都上了釉面。有意思的是鳝背黄,活脱是鳝背的黄色,只是这黄现今的鳝背上很难见到了。只有在野生的黄鳝背上才能见到了。瓷上的鳝背黄,黄釉中依稀可见墨纹和散点,而且这黄厚道和沉稳。物是人非,黄鳝背上的这点美意,如今也没了。还有青色。青色可以说是瓷的本色。宋影青,釉上的划花,或是草或是鱼,都像真的活在水天之间。越窑是青瓷的重镇。晋时清峻,唐代肥润,之后真可以说是宋元青未了。梅子青,粉青,都是刻骨铭心的气色。蚕豆青,从蚕豆的出落到最后的干枯,所有经历过的青色,在瓷上都留下了痕迹。最让人心动的大概是雨过天晴的那一种青色,那时最名贵的宋代汝窑的釉色,也是所谓秘色瓷的釉色。人居住在天空之下,头上的天空永远让人敬畏,也永远让人向往。而瓷正是以敬畏和向往之心,临摹着雨过天晴的青色。
瓷对自然的依恋,还在于它关系着天意人心。哪怕一个瓷杯,也要经历七十二道工序。然而这样的流水作业,还是少不了天意的参与。譬如釉色在烧制过程中的所谓“窑变”,这种釉色只能归之于天生地养。这样的釉色不能复制,是永远的唯一。宋代五大名窑中的哥窑,就是在烧制过程中,出现了冰裂的纹路,之后也就有了哥窑的冰裂面貌。瓷在英语里就是中国的意思。全世界后来早早晚晚都有瓷的制作。然而瓷毕竟在中国生成了它最美的形象。瓷对自然的依恋,除了上述的天意,还有就是人心。中国人对釉色和形制的感觉,无一不在中国人审美的范畴里。譬如釉色,无一不在中国人的生活和风景里可以找到;譬如形制,大大咧咧或者精致入微,和中国人端庄谦和的模样完全一致。观看瓷器,如果感觉釉色不舒服,到不了心里去,很大可能是外销瓷。如果是形制看上去不舒服,哪怕是一处线条有些别扭,就可能是东洋瓷。中国瓷旷世无双,因为它凝聚的是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思想。
(选自《解放日报》2007年7月3日,作者:陈鹏举)
1、不属于“瓷的中国心”含意的一项是( )
A.中国瓷器反映的中国人对自然的留恋。
B.中国瓷的釉色和形制丰富多彩,举不胜举。
C.中国瓷蕴含的中国人独特的生活追求和审美理想。
D.中国瓷凝聚的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思想。
2、最后一段中,“观看瓷器,如果感觉釉色不舒服,到不了心里去,很大可能是外销瓷。如果是形制看上去不舒服,哪怕是一处线条有些别扭,就可能是东洋瓷。”对这两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两句从瓷的釉色和形制两个方面说明了外来瓷的特点,目的在于和中国瓷对比。
B.“就可能是东洋瓷”反映了语言的严密性,因为形制的别扭不排除是国内的劣质产品。
C.这两句话都是推测语气,推测的肯定程度有差异,前一句的语气更肯定些。
D.这两句话从反面说明了正宗中国瓷的独特性。进一步验证了全文的说明主旨。
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唐代到宋代,花瓣口的碗花瓣数量的变化,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心渐渐变得细致了,由此可以寻查到人的心迹。
B. 生活中,人们喜欢“斗笠碗”形制,是和追求“保持正襟危坐的端庄”心理一致的,这其实就是对自然的依恋。
C.“物是人非,黄鳝背上的这点美意,如今也没了”这句话,隐含了作者对这种“美意”丧失的伤感。
D. 宋代“哥窑的冰裂面貌” 实际上是在烧制过程中出现的“冰裂”纹路,是自然天成的杰作,体现了天意的参与。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花儿与少年
梁晓声
有一少年,刚上小学六年级,班主任老师多次对他妈妈说:“做好思想准备吧,你儿子考上中学的希望不大,即使是一所最最普通的中学。”同学们也都这么认为,疏远他不说,还给他起了个绰号“逃学鬼”。
是的,他经常逃学。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贫穷。贫穷使他交不起学费,买不起新书包。都六年级了,他背的还是小学一年级时的书包。那书包太小了,而且,像他的衣服一样,补了好几块补丁。这使他自惭形秽,也使他的自尊心极其敏感。往往是,其实并没有谁成心伤害他,他却常常因为别人的某句话、某种眼神或某种举动而遭暗算了似的。
妈妈不止一次向他指出:“家里明明穷,你还爱面子!早知道你打小就活得这么不开心,不如当初不生你。”老师当着他的面在班上说:“有的同学,居然在作文中表示对别人穿的新鞋子如何如何羡慕。”一片肃静中,他低下了头,那从破鞋子里戳出来的肮脏的大脚趾,顿时模糊不清……
于是,他曾打算以死来向妈妈赎罪。于是他敌视老师,敌视同学,敌视学校。
某日,他正茫然地走在远离学校的地方,两个大人迎面过来。他们是一对新婚夫妻,正在度蜜月。那男人说:“咦,这孩子像是我们学校的学生!”他欲跑,手腕已被拽住。他认出了对方是学校的少先队辅导员老师,姓刘。刘老师组织了小记者协会,他曾是小记者协会的一员……
刘老师向新婚妻子郑重地介绍了他,刘老师温和地说:“我代表我和我的妻子,邀请你和我们一起去逛公园。怎么样,肯给老师个面子吗?”他摇头,挣扎,没挣脱,不知怎么,居然又点了点头……
顺从,让他得到了作为奖品的一支奶油冰棒。虽然刘老师为自己和妻子也各买了一支,但他还是愿意相信是得到了奖励。三人坐在林间长椅上吮奶油冰棒,对面是公园的一面铁栅栏,几乎被爬山虎的藤叶完全覆盖住了。在稠密的鳞片似的绿叶之间,喇叭花争先恐后,开得热闹。
刘老师说:“记得你当小记者时,写过两篇不错的报道。”他很久没听到过称赞的话了,差点儿哭了,低下头去。待他吃完冰棒,刘老师说:“老师想知道喇叭花是骨朵的时候,究竟是什么样的,你能替老师去仔细看看吗?”他困惑,然而跑过去了。片刻,他回来告诉老师,所有的花骨朵都像被扭了一下,必须反着那股劲儿,才能开成花朵。
刘老师笑了,夸他观察得很仔细,说喇叭花骨朵那种扭着股劲儿的状态,是在开放前自我保护的本能。每一朵花,都只能开放一次,为了唯一的一次开放,自我保护是合乎植物生长规律的。他说花瓣儿越多的花,骨朵越大,也越硬实,是一瓣包一瓣,一层包一层的,所以,越大越硬的花骨朵,开放的过程越给人以特别紧张的印象。若将人与花比,人太幸运了。花儿开好开坏,只能一次。人这一朵花,一生却可以开放许多次。前一两次开得不好不要紧,只要不放弃开好的愿望,一生怎么也会开好一次的。
刘老师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家贫,小学没上完就辍学了,是一边放猪一边自学才考上中学的。一联系到人,他就听出,教诲开始了。他却没太反感。因为刘老师那样的教诲,他此前从未听到过。刘老师话锋一转,说星期一他要到他的班级去讲一讲怎样写好作文。他小声说,自己决定不上学了。老师问:“能不能为老师再上一天?明天你可以不去学校去。在家写作文吧,关于喇叭花的。如果家长问你为什么不上学,你就说在家作文,是老师给你的任务。”刘老师说:“我星期一第三节课到你们班级去,希望你第二节课前把作文交给我,老师需要有一篇作文可分析、点评。”
老师那么诚恳地请求一名学生,不管怎样,都是难以拒绝的啊!他从没那么认真地写过一篇作文。星期一,他鼓足勇气,迈入了学校的门,在第一节课前,他就将作文交给了刘老师。他为作文起了个很好的题目——《花儿与少年》。他写到了人生中的几次开放——刚诞生,发出第一声啼哭是开放;咿呀学语是开放;入小学,成为学生的第一天是开放;每一年顺利升级是开放;获得第一份奖状更是心花怒放……他写道:每一朵花骨朵都是想要开放的,每一个小学生都是有荣誉感的。如果一个学生像开不成花朵的花骨朵,那么,给他一点儿表扬吧,对于他,那等于水分和阳光啊!刘老师读他这篇作文时,教室里异乎寻常的肃静。
后来,他考上了中学;再后来,考上了大学;再后来,成为大学教授,教古典诗词,讲起词语与花,一往情深……
他是我的友人,一个温良宽厚之人。
他那位刘老师,成为我心目中的马卡连柯①。
(注)①马卡连柯(1888——1993),苏联早期著名的教育实践活动家和富于创新精神的教育理论家。
4、小说以“花儿与少年”为题,有何好处?(5分)
答:
5、“他”在准备自暴自弃的时候,遇到了刘老师,命运发生了转向,最终走上了正轨,成就了自己的美好人生。刘老师成功转化“他”的秘诀在哪里?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一下。(分条作答)(6分)
答:
6、小说中多处使用了对比手法,请举出两例,并分别说明其作用。(6分)
答:
7、有人认为小说结尾两段有画蛇添足之嫌,你认为呢?请说明理由。(8分)
答
二、古诗文阅读(32分)
(一)名句名篇默写(5分)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
(1)闾阎扑地, ;舸舰迷津, 。虹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 。 ,响穷彭蠡之滨; ,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东船西舫悄无言,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把吴钩看了, ,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太学生何蕃传
韩 愈
太学生何蕃,入太学者廿余年矣。岁举进士,学成行尊,自太学诸生推颂不敢与蕃齿,相与言于助教、博士①,助教、博士以状申于司业、祭酒②,司业、祭酒撰次蕃之群行焯焯者数十余事,以之升于礼部,而以闻于天子。京师诸生以荐蕃名文说者,不可选纪。公卿大夫知蕃者比肩立,莫为礼部;为礼部者,率蕃所不合者,以是无成功。
蕃,淮南人,父母具全。初入太学,岁率一归,父母止之。其后间一二岁乃一归,又止之,不归者五岁矣。蕃,纯孝人也,闵亲之老不自克,一日,揖诸生归养于和州。诸生不能止,乃闭蕃空舍中。于是太学六馆之士百余人,又以蕃之义行,言于司业阳先生城③,请谕留蕃。于是太学阙祭酒,会阳先生出道州,不果留。
欧阳詹生言曰:“蕃,仁勇人也。”或者曰:“蕃居太学,诸生不为非义,葬死者之无归,哀其孤而字焉,惠之大小,必以力复,斯其所谓仁欤!蕃之力不任其体,其貌不任其心,吾不知其勇也。”欧阳詹生曰:“朱泚之乱③,太学诸生举将从之,来请起蕃,蕃正色叱之,六馆之士不从乱,兹非其勇欤!”
惜乎!蕃之居下,其可以施于人者不流也。譬之水,其为泽,不为川乎?川者高,泽者卑,高者流,卑者止。是故蕃之仁义,充诸心,行诸太学,积者多,施者不遐也。天将雨,水气上,无择于川泽涧溪之高下,然则泽之道,其亦有施乎!抑有待于彼者欤!故凡贫贱之士,必有待然后能有所立,独何蕃欤!吾是以言之,无使其无传焉。
【注释】①助教、博士:太学老师。②司业、祭酒:太学官员。③司业阳先生城:太学司业阳城;司业,官职。阳城,人名。④朱泚之乱:唐德宗建中四年,泾原军朱泚反叛唐朝。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京师诸生以荐蕃名文说者 ②吾是以言之
B.①其后间一二岁乃一归 ②乃闭蕃空舍中
C.①惠之大小 ②蕃之居下
D.①蕃,仁勇人也 ②施者不遐也
10、下列几组句子,能表现何蕃孝、勇的一组是( )
A. ①公卿大夫知蕃者比肩立 ②蕃,纯孝人也
B. ①岁率一归,父母止之 ②来请起蕃,蕃正色叱之
C. ①揖诸生归养于和州 ②蕃居太学,诸生不为非义
D. ①葬死者之无归 ②是故蕃之仁义充诸心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卿大夫知道何蕃的很多,但是都没有在礼部做官。在礼部的官吏又多与何蕃不合,所以最终何蕃也没能在礼部任职。
B. 何蕃因为双亲老迈,所以辞别诸生要想归家,众人请求国子太学的司业阳城挽留何蕃,却因为阳城出任道州,没有挽留得住。
C.有人并不认可何蕃是仁勇之人,欧阳詹生表示了反对,认为太学诸生想要跟从叛军作乱时,因为何蕃的叱责而止,所以认为何蕃是仁勇之人。
D.将要下雨,无论高低河川沼泽溪流的水气都会上升,即使处于低处的湖沼也会有施展抱负的一天。何蕃居于下位,他能替人作好事,却不能广及众人。可见贫贱之士也是需要时机的啊。
12、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闵亲之老不自克,一日,揖诸生归养于和州。
译文:
(2)蕃居太学,诸生不为非义,葬死者之无归,哀其孤而字焉。
译文:
(3)故凡贫贱之士,必有待然后能有所立,独何蕃欤!
译文:
(三)、古诗鉴赏(8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3——14题
卜算子• 片片蝶衣轻
(南宋)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 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 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13、“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想?(4分)
答:
14、作者曾因所作《落梅》诗中“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句遭到免官,并累废十年之久,仕宦生涯屡用屡废,历尽坎坷。联系作者人生经历,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4分)
答:
第Ⅱ卷 表达题(84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4分)
1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闭塞/塞翁失马 押解/浑身解数 辟谣/鞭辟入里
B. 勒索/悬崖勒马 湖泊/宁静淡泊 参差/差强人意
C. 萝卜/生死未卜 暖和/风和日丽 化纤/纤尘不染
D. 脊椎/椎心泣血 厌恶/彰善瘅恶 轻便/大腹便便
16、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大陆赠台大熊猫“团团”、“圆圆”于1月26日上午正式亮相,引得台湾市民趋之若鹜,台北市立动物园开园1小时,就涌入约5000民众抢看。
B.美国第一位非洲裔总统奥巴马的就职典礼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在他的故乡肯尼亚,人们更是载歌载舞,额手称庆。
C.面对社会上的种种丑恶现象,一些新闻工作者感到非常矛盾:一方面,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良知督促他们要站出来;另一方面,许多同行遭遇打击、报复的事实又让他们投鼠忌器。
D.最近有网友曝料,春晚之后一夜成名的小沈阳原是孝子。近日,他豪掷140万为其父母购置了一栋三层的别墅,真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狂妄自大的民族不喜欢聆听, , ;闭关自守的民族不喜欢聆听,他们只会坐井观天,浅陋和愚昧妨碍了他们的进取;急功近利的民族不喜欢聆听, , ;因此,只有喜欢聆听的民族,才是富有智慧的民族。
①他们只会穷兵黩武 ②浮躁和短视制约了他们的见识 ③他们只会浅尝辄止 ④贪欲和傲慢遮挡了他们的视线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①④
C. ①④③② D. ③④①②
18、下面是某校高一新生江小华向学校递交的一份住宿申请书,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不当之处,请找出来(只填序号)并改正。(4分)
学校宿舍管理办公室:
①因本人家庭地址离学校很远,②上学、放学途中均需转乘两趟公交车,③耗时大约2小时左右,十分不方便。④为能将精力投入更好地学习,在此特向学校申请住宿。⑤我保证遵守学校宿舍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做一个文明的住宿生。⑥请务必批准我的申请。
申请人:江小华
2008. 9. 1
19、阅读下面消息,根据要求作答。(5分)
中国投入4万亿的豪举引发世界热评: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说,这个大规模政府支出计划,将帮助全球经济度过金融危机。②美国财政部一位高级官员说,美国欢迎中国为促进内需以及帮助这个亚洲大国度过金融危机而采取的大规模政府支出计划。③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说,将注资近6000亿美元的中国大规模金融刺激计划对澳大利亚和该地区都是好消息。
请分析概括这些评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 (不超过10个字)
不同(分条):① ,② ,③ 。(每条不超过12字)
20、“名著导读”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新增的板块。必修一至必修五中出现的“名著导读”篇目为:《论语》、《大卫•科波菲尔》、《家》、《巴黎圣母院》、《红楼梦》、《高老头》、莎士比亚戏剧、《谈美》、《三国演义》、《唐吉珂德》。请为其中的一部名著写一段推介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80字。(6分)
四、写作(60分)
21、请以“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少于800字
2009年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三模)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1.(3分)B(“釉色和形制”丰富多彩属于表象,且釉色并非举不胜举。)
2.(3分)A(第一句话的“外销瓷”不是外来瓷。)
3.(3分)B(“保持正襟危坐的端庄”并非是对自然的依恋。)
4.(5分)(1)概括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刘老师让“他”观察花儿,并以此为契机,对“他”相机教诲,终于使“他”如花儿般绽放。(2)暗示了小说的主旨:少年如花儿,需要呵护,需要关爱。
5.(6分)要点:(1)关爱(关心、爱护);(2)尊重(平等);(3)信任。
6.(6分)妈妈、班主任与刘老师对待“他”的态度对比;人与“花儿”开放的对比;班主任的“预言”与“他”最终的成就对比。(作用略)
7.(8分)[示例] 不赞成。“他是我的友人”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和主题的说服力;“一个温良宽厚之人”说明“他”变化之大,刘老师的教诲对“他”影响终生;“那位刘老师,成为我心目中的马卡连柯”则揭示了主旨,旗帜鲜明的表明了作者的倾向性。
赞成。虚构性是文学作品的基本特性,短篇小说(微型小说)应当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不宜太“实”太“满”。去掉之后,不影响结构的完整、主题的阐述,戛然而止反而留有余韵,耐人寻味。
8.(5分)(1)钟鸣鼎食之家 / 青雀黄龙之舳 / 秋水共长天一色 / 渔舟唱晚 / 雁阵惊寒
(2)周公吐哺 / 唯见江心秋月白 / 谈笑有鸿儒 / 一蓑烟雨任平生 / 栏杆拍遍
9.(3分) A(两个“以”,都是介词,因为。 B项,“乃”,①副词,才;②连词,就。C项,“之”,①定语后置的标志;②结构助词,取消主谓结构独立性。D项,“也”,D助词,表判断;②助词,表感叹)
10.(3分)B(A项,①非孝非勇,②孝;B项,①孝,②勇;C项,①孝,②仁;D项,①仁,②仁)
11.(3分)A(何蕃“无成功”是指不被录用,而不是指在礼部任职)
12.(10分)
(1)忧虑双亲年老而不能克制自己(的心情),一天行礼告别诸生要回到和州供养父母。(“闵”、“揖”各1分,整体意思1分)
(2)何蕃在太学,诸生不做不仁义的事,埋葬无家可归的死者,怜悯那些遗孤把他们养育起来。(“居”“字”各1分,倒装句1分,整体意思正确1分)
(3)所以凡是贫贱的士子,必须等待时机然后有所成就,哪里只是何蕃啊!(“立”、“独……欤”,各1分,整体意思1分)
13.(4分)对偶、比喻。示例:花开花落终有时,“万物兴歇皆自然”;花开之际想花落,“劝君惜取少年时”。(关于感想,意思对即可得分。)
14.(4分)这首词写惜花而又不止于惜花,具有味外之旨。明写惜花,实际是用比兴手法,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词人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愁苦情怀,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人才的不满。
15.(3分) D (A项,sè/sài jiè/xiè pì;B项,lè pō/bó cī/chā;C项,bo/bǔ huo/hé xiān;D项,zhuī/chuí wù/è biàn/pián)
16.(3分)C(投鼠忌器:比喻欲除恶而又有顾忌,不敢放手干。A项,比喻许多人争相追逐不正当的事物,含贬义。B项,将手放在额头上,表示庆幸。不符合句意。 D项,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含贬义。)
17.(3分)C
18.(4分)第①句,改为“本人住处离校很远”。第③句,删除“大约”(或“左右”)。 第④句,把“更好地”调到“投入”之前。 第⑥句,删除“务必”。(找出一个病句并改正得1分;只找出病句,没有改正或改错,该句不得分)
19.(5分)相同:世界欢迎中国的“好消息”。(2 分,意思对即可;超过字数扣1分 )
不同:①着眼此举对全球经济的作用。②只提对中国的作用。③立足澳洲,热情夸赞。(3分,每条1分,意思对即可;超过字数扣1分)
20.(6分)【示例】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雨果代表作,它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巴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既有对上流社会黑暗内幕的揭露,更有对社会底层民众痛苦磨难得展示;既有全景式的社会生活的描摹,也有特写式的弱小群体的呼号。美丽的吉普赛女郎埃丝美拉达、外表丑陋内心炽热的敲钟人卡西莫多,是世界文学画廊中焕发着人性光辉的不朽形象。
《红楼梦》一曲红楼多少梦?情天情海幻情身。林黛玉为爱情熬尽最后一滴眼泪,含恨而死;贾宝玉终于离弃“温柔富贵之乡”,遁入空门;薛宝钗虽得偿所愿却没有赢得爱情,孤苦终生。“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朋友,让我们走进曹雪芹苦心经营的红楼世界,体会人间弥足珍贵的情与爱。
21.(略)参照2009年高考安徽卷《考试说明》作文评分标准。
附录:文言文阅读材料译文
太学生何蕃进入太学有二十多年了。年年应进士考,学问深厚,品行尊贵,众多太学生尊崇称誉他,不敢和他相比较,共同向助教、博士说起何蕃,助教、博士把情况向司业、祭酒陈述申报,司业、祭酒编写何蕃的众多品行中昭然的事情,多达几十件,把它们上报给礼部,又借此让天子知道。京师的太学生们因为荐举何蕃而写文章的人多到无法计算。知道何蕃的公卿大夫多得不得了,但无人在礼部当官;在礼部为官的,大多与何蕃不合。何蕃因此不被录用。
何蕃,淮南人,父母都健在。刚入太学的时候,大约一年回家一次,父母阻止了他。这之后间隔一两年才回家一次,父母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人教版
高三
选择性必修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
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  下一个『
重庆市璧山2009届高三4月月考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