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试题(1.2.5单元)含答案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试题(1.2.5单元)含答案(八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础知识及运用(每题2分,共10分)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真谛(dì)犀利(xī)执拗(ǎo)憔悴(jiāo)B、积淀(diàn)旸谷(yáng)稽首(jī)诘责(jié)C、折戟(jǐ)绮户(qǐ)匿名(nì)眼翳(yì)D、衔觞赋诗(shāng)经纶(lún)呻吟(shēng)屏障(pín
试题预览
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础知识及运用(每题2分,共10分)
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真谛(dì)         犀利(xī)     执拗(ǎo)     憔悴(jiāo)
B、积淀(diàn)       旸谷(yáng)   稽首(jī)     诘责(jié)
C、折戟(jǐ)         绮户(qǐ)     匿名(nì)     眼翳(yì)
D、衔觞赋诗(shāng)  经纶(lún)    呻吟(shēng)  屏障(píng)
2、下边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千山万合  鹤立鸡群  拖泥带水      B慷概激昂  花团锦簇  冥思暇想 
C油光可见  海誓山盟  相形见绌      D沧海桑田  莫衷一是  广袤无垠
3、对加点字解释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猛浪若奔(快速奔驰)             负势竞上(依仗地势)
窥谷忘反(同“返”,返回)        策之不以其道(驱赶,使用)
B、然后有千里马(这以后)           其能千里而食也(食物)
     不汲汲于富贵(忧愁的样子)       器宇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C、何似在人间(哪里比得上)         或置酒而招之(有的,有时)
     若人之俦乎(类)                 把酒问青天(端着酒杯)
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如果)         不敢稍逾约(约定的时间)
未尝稍降辞色(欢悦)             援疑质理(询问)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湍急的河流中,船工小心翼翼地撑着竹筏,以防被巨浪打翻。
B.近来他整天闷闷不乐,郁郁寡欢的,不知有什么事。
C.雨后初晴的湖面,晶莹澄澈,油光可鉴。  D.他引经据典的一番论述,把对方驳得哑口无言。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 
A.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二、课内文言阅读(每题2分,共10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四支僵劲不能动       B.欲辨已忘言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其真无马邪
7下列句子翻译完全正确的一句是(    )
A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子,一直看下去,可以没有妨碍。)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那急流像箭一样快,那迅猛的波浪比马还快。)
C好鸟相鸣,嘤嘤成韵。(美丽的鸟儿相向和鸣,嘤嘤地唱出和谐动听的歌。)
D夹岸高山,皆生寒树。(江边两岸的高山,都长满了寒带的树。)
8对课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述说旅行所见的书信,作者用简洁传神的文笔,描写了富春江两岸清明秀丽的景色,使人读后如身临其境,无限向往。
B作者写奇山异水的顺序是由近及远,先写近处的水,在写远处的山,说明了作者的观察顺序和游览顺序。
C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水,以“猛浪若奔”突出其汹涌气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山,用“负势竞上”“争高直指”表现出了群峰耸峙、一比高下的雄奇景象。
D全文最后四句,仍落在写景上,清幽淡雅,余音缭绕。
9本文与《三峡》中对夏季江水的描写“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相类似的一句是                                       
10“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志趣和情怀?
答:                                                                            
三、根据上下文或特定要求填写古诗文句。(8分)
11、用课文原句填空:
(1)、                 ,化作春泥更护花。(2)、劝君更尽一杯酒,                   。
(3)、不戚戚于贫贱,                   。(4)、人生自古谁无死,                 。 
(5)、长江后浪推前浪,社会总是在新旧的更替中不断发展,这种新旧更替的现象是一种必然。刘禹锡在他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对这种必然进行了形象的描绘,他在诗中写道:                  ,                     。
(6)、杜牧的《赤壁》: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                  ,                       。
(7)、李白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在酒酣之际,豪情大发,将求索之心化为奇妙遐想的诗句是:                            ,                          。
(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屏弃了赠别诗常有的哀伤和悱恻,写得乐观开朗。其中劝慰友人,最能表现诗人宽阔胸襟的两句诗:                ,                       
 四、语言的实际运用:(每题3分,共12分)
    12、仿照划线句子的句式,在横线上另写一句,使文段的语意连贯流畅。
人生不是一张白纸,不是你想涂成什么色彩就可以是什么色彩,人生不是一块橡皮泥,不是你想捏成什么模样就可以是什么模样,                                       ,                    。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因为这些涂上的色彩、捏成的模样或装饰好的房子要想更改,会让你付出沉重的代价。
13、阅读下面一段话后回答问题。
据《世说新语》载:孔融十岁时,前往拜望名士李元礼。闲谈之中,众人都盛赞孔融奇才早慧,唯独一个叫陈韪的人不以为然地说:“小时候机灵,长大了未必就聪明。”孔融听后立即说道:“想你陈先生小时候一定很机灵。”
孔融的言下之意是:                                 。
14、读对联,要注意揣摩其中的寓意。下面是某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写的两副对联,请写出此人具有哪些兴趣爱好。
对联一:品韵方晓丝竹雅                         对联二:和二弦撷趣生旦净
            执毫始觉草纂情                                 调七彩寄情梅竹松
此人的兴趣爱好有:                                         
15、根据下面的表格,分析我国自然资源状况,完成问题。
自然资源 在世界的排位 人均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之比
陆地面积 3 1:3
矿产资源 3 1:2
耕地面积 4 1:3
河流年径流量 6 1:4
森林面积 6 1:5
(1)我国自然资源总的特点是什么? 
(2)从人口的增长、资源的利用、社会经济的发展等方面考虑,分析我国自然资源的趋势。
五、作文(60)
请在下面的两个作文题中任意选做一题。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古语说得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今人又说“天天拥有感恩之心是多么幸福、清净的境界”,“感恩不是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感恩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在你身边,小至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一家一户,大至团体、社会、国家,都有引发你发现美、欣赏美的瞬间。请以“感恩”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2)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的有时很多,有时很少。有的人需要无限的鼓励、关怀、理解和空间,有的人则只需要一张书桌,一个上学的机会;有的人渴望成长不惧挫折,有的人则害怕成长所付出的代价……
亲爱的同学,你认为成长需要什么?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认识和感受,在下面题目的横线上填入一个你自己认为合适的词语(如宽容、空间、挫折、成功、快乐、付出代价等),然后完成作文。
题目:成长,需要                     
B卷(50分)
一、诗歌鉴赏(每题2分,共6分)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这首词中表达出深沉哲理的句子是                                         。 
2.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阙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下阙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3.你还知道哪些和“月亮”“月光”有关的古诗词?请写出两句,并说说“月亮”“月光”在古诗词中通常蕴含的意义?
二、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10分)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宋濂尝与客饮,①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宋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②朕欺。”间问群臣③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选自《明史》)
    注: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    ②朕:皇帝自称。  ③臧:善  否:恶。
4.宋濂是明初著名的文学家。[甲]文写宋濂                            的故事;[乙]文写宋濂
                             的故事。(2分)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施八尺屏障于厅事之东北角   B.当余之从师也  益慕圣贤之道
    C.不敢出一言以复  濂具以实对                   D  或遇其叱咄    或王命急宜
6.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加点词语必须准确译出。(4分)
(1)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2)诚然,卿不朕欺。                                                
7.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读了[甲]文或[乙]文后获得的启示。(2分)

三.现代文阅读  (34分)
(一)、阅读《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完成8—12题。(共17分)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  何祚庥
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
④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里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⑥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
⑦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
8.本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个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9.第③段中,作者说,“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他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3分)
10.第④段中,作者说,“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来自人类自身”的威胁指什么?(3分)
                                                                                 
11.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语。(4分)
(1)“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这一过程”指什么?(2分)
                                                                                  
(2)“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说说“控制人类自身”的含义。(2分)
                                                                                  
12.读本文后,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请列出两条。(4分)
(1)                                                                           
(2)                                                                            
(二)阅读《三袋米》一文,回答问题。(17分)
三  袋  米       王恒绩
大约十五六年前,湖北省某县一中有这样一个真实故事。
这是个特困家庭。儿刚上小学时,父亲在一个凄风苦雨的夜晚溘然长逝,留下两间残破不堪的瓦房给娘俩。当苍白冷清的夕阳滚下山崖,刺骨的北风推着枯黄发白的草浪起伏摇曳时,娘俩相互搀扶着,用一堆黄土轻轻送走了父亲。
    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过着“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的孤寂生活。
    那时村里没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朗朗,写写画画,母亲拿着针线,轻轻、细细地将母爱密密缝进儿子的衣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一张张奖状覆盖了两面斑驳陆离的土墙时,儿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长。望着高出自己半头的儿子,母亲眼角的皱纹涨满了笑意。
    当满山的树木在黛绿中泛出秋意时,儿子考上了县重点一中。母亲却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干不了农活,有时裹腹之粮都没有。那时的一中,学生每月都得带三十斤米交给食堂。儿知道,母亲拿不出,便说:“娘,我要退学,帮你干农活。”母亲摸着儿的头,疼爱地说:“你有这份心,娘打心眼里高兴,但书是非读不可。放心,娘生你,就有法子养你。你先到学校报名,我随后就送米去。”儿固执地说不,母亲说快去,儿还是说不,母亲挥起粗糙的巴掌,结实地甩在儿脸上,这是十六岁的儿第一次挨打……
儿终于上学去了,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母亲在默默沉思。
没多久,县一中的大食堂迎来了姗姗来迟的母亲,她一瘸一拐地挪进门,气喘吁吁地从肩上卸下一袋米。负责掌秤登记的熊师傅打开袋口,抓起一把米看了看,眉间就锁紧了,说:“你们这些做家长的,总喜欢占点小便宜。你看看,这里有早稻、中稻、晚稻,还有细米,简直把我们食堂当杂米桶了。”这位母亲臊红了脸,连说对不起。熊师傅见状,没再说什么,收了。母亲又掏出一个小布包,说:“大师傅,这是五元钱,我儿子这个月的生活费,麻烦您转给他。”熊师傅接过去,摇了摇,里面的镍币叮叮当当。他开玩笑说:“怎么,你在街上卖茶叶蛋?”母亲的脸又红了,支吾着答个谢,一瘸一拐地走了。又一个月初,这位母亲背着一袋米走进食堂。熊师傅照例开袋看米,眉头又锁紧,还是杂色米。他想,是不是上次没给这位母亲交待清楚,便一字一顿地对她说:“不管什么米,我们都收。但品种要分开,千万不能混在一起,否则没法煮,煮出的饭也是夹生的。下次还这样,我就不收了。”母亲有些惶恐地请求道:
“大师傅,我家的米都是这样的,怎么办?”熊师傅哭笑不得,反问道:“你家一亩田能种出百样米?真好笑。”遭此抢白,母亲不敢吭声,熊师傅也不再理她。
第三个月初,母亲又来了,肩上驮着一袋米,她望着熊师傅,脸上堆着比哭还难看的笑。熊师傅一看米,勃然大怒,用几乎失去理智的语气,毛辣辣地呵斥:“哎,我说你这个做妈的,怎么顽固不化呀?咋还是杂色米呢?你呀,今天是怎样背来的,还怎样背回去!”
母亲似乎早有预料,双膝一弯,跪在熊师傅面前,两行热泪顺着凹陷无神的眼眶涌出:“大师傅,我跟您实说了吧,这米是我讨、讨饭得来的啊!”熊师傅大吃一惊,眼睛瞪得溜圆,半晌说不出话。
母亲坐在地上,挽起裤脚,露出一双僵硬变形的脚,肿大成梭形……母亲抹了一把泪,说:“我得了晚期风湿病,连走路都困难,更甭说种田了。儿子懂事,要退学帮我,被我一巴掌打到了学校……”
她向熊师傅解释,她一直瞒着乡亲,更怕儿子知道伤了他的自尊心。每天蒙蒙亮,她就揣着空米袋,拄着棍子悄悄到十多里外的村子去讨饭,然后捱着天黑掌灯后才偷偷摸进村。她将讨来的米聚在一起,月初送到学校……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熊师傅早已潸然泪下。他扶起母亲,说:“好妈妈啊,我马上去告诉校长,要学校给你家捐款。”母亲慌不迭地摇着手,说:“别、别,如果儿子知道娘讨饭供他上学,就毁了他的自尊心。影响他读书可不好。大师傅的好意我领了,求你为我保密,切记切记!”
母亲走了,一瘸一拐。
校长最终知道了这件事,不动声色,以特困生的名义减免了儿子三年的学费与生活费。三年后,儿子化蛹成蝶,以627分的成绩翩翩飞进了清华大学。欢送毕业生那天,县一中锣鼓喧天,校长特意将母亲的儿子请上主席台,此生纳闷:考了高分的同学有好几个,为什么单单请我上台呢?更令人奇怪的是,台上还堆着三只鼓鼓囊囊的蛇皮袋。’此时,熊师傅上台讲了母亲讨米供儿子上学的故事,台下鸦雀无声。校长指着三只蛇皮袋,情绪激昂地说:“这就是故事中的母亲讨得的三袋米,这是世上用金钱买不到的粮食。下面有请这位伟大母亲上台。”
儿子疑疑惑惑地往台下看,只见熊师傅扶着母亲正一步一步往台上挪。我们不知儿子那一刻在想什么,相信给他的那份震动绝不亚于惊涛骇浪。于是,人间最温暖的一幕亲情上演了,母子俩对视着,母亲的目光暖暖的、柔柔的,一绺有些花白的头发散乱地搭在额前,儿子猛扑上前,搂住她,嚎啕大哭:“娘啊,我的娘啊……”
儿子现在在中国外交部工作,母亲前些年作古了,不过,她是在北京逝世的。
多年过去了,母亲的故事还在传说。
13.本文记叙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20字以内)(2分)

14.将文中“三年后,儿子化蛹成蝶,以627分的成绩翩翩飞进了清华大学。”改成“三年后,儿子考取了清华大学。”好不好?为什么? (2分)

15.儿子理解母亲,决意停学帮助母亲维持生计,母亲却为什么第一次狠狠地打了他一巴掌? (3分)

16.根据下面对母亲的描写,分别用一句话摹写母亲的心声。(3分)
①母亲臊红了脸,连说对不起。
母亲心想:“                                     。”
②遭此抢白,母亲不敢吭声。
母亲心想:“                                      。”
③母亲望着熊师傅,脸上堆着比哭还难看的笑。
母亲心想:“                                      。”
17.本文塑造了一位伟大的母亲的形象,本学期我们学习了胡适的《我的母亲》试比较两篇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4分)
相同点是:
不同点是:
18.文章的结尾为何要交代母亲是在北京逝世的?作者说“多年过去了,母亲的故事还在传说。”这说明了什么? (3分)



八年级下期语文半期考试答题卡
A卷(30分)
一、二、基础知识及运用及课内文言阅读(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9本文与《三峡》中对夏季江水的描写“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相类似的一句是:                    ,                         (2分)
10“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志趣和情怀?
答:                                                                              (2分)
三、根据上下文或特定要求填写古诗文句。(每题1分,共8分)
11、用课文原句填空:
(1)、                  ,化作春泥更护花。   (2)、劝君更尽一杯酒,                       。
(3)、不戚戚于贫贱,                   。    (4)、人生自古谁无死,                       。 
(5)、                    ,                        。
(6)、                    ,                        。
(7)、                    ,                        。
(8)、                    ,                        。 
 四、语言的实际运用:(每题3分,共12分)
    12、仿照划线句子的句式,在横线上另写一句,使文段的语意连贯流畅。
人生不是一张白纸,不是你想涂成什么色彩就可以是什么色彩,人生不是一块橡皮泥,不是你想捏成什么模样就可以是什么模样,                                       ,                    。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因为这些涂上的色彩、捏成的模样或装饰好的房子要想更改,会让你付出沉重的代价。
13、孔融的言下之意是:                                 。
14、此人的兴趣爱好有:                                       
15、(1)我国自然资源总的特点是:                                                         
(2)                                                                                     
                                                                                     。
B卷(50分)
一、诗歌鉴赏(每题2分,共6分)
1.这首词中表达出深沉哲理的句子是                                         。 
2.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你还知道哪些和“月亮”“月光”有关的古诗词?请写出两句,并说说“月亮”“月光”在古诗词中通常蕴含的意义?
                                                                                         
                                                                                        
二、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10分)
4.宋濂是明初著名的文学家。[甲]文写宋濂                            的故事;[乙]文写宋濂
                             的故事。(2分)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6.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加点词语必须准确译出。(4分)
(1)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2)诚然,卿不朕欺。                                                             
7.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读了[甲]文或[乙]文后获得的启示。(2分)
                                                                                            
                                                                                            
三.现代文阅读  (34分)
8.另一个方面是                                                                   (3分)
9.第③段中,作者说,“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他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3分)
10.第④段中,作者说,“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来自人类自身”的威胁指什么?(3分)
                                                                                      
11.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语。(4分)
(1)“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这一过程”指什么?(2分)
                                                                                      
(2)“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说说“控制人类自身”的含义。(2分)
                                                                                       
12.读本文后,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请列出两条。(4分)
(1)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八年级下册科普说明文阅读(含答案)』  下一个『2009年巴彦淖尔市初中毕业与高中招生考试语文样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