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浙江绍兴市高三教学质量调测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2009年浙江绍兴市高三教学质量调测语文试题(高三下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9年绍兴市高三教学质量调测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朝廷雷霆舰艇亭亭玉立B、栖息沏茶契约休戚与共C、凫水符合俘虏自叹弗如D、桂冠纶巾东莞鳏寡孤独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杨维祯人称“文妖”,其文章遣词造句及风格均有些怪异
试题预览
2009年绍兴市高三教学质量调测
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朝廷   雷霆     舰艇   亭亭玉立
B、栖息   沏茶     契约   休戚与共
C、凫水   符合     俘虏   自叹弗如
D、桂冠   纶巾     东莞   鳏寡孤独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杨维祯人称“文妖”,其文章遣词造句及风格均有些怪异,这从《游分湖记》中即可略见一般,这就增加了后人阅读的难度。
B、从来不想参与这场关于巴蒂的论战,本以为事情已经过去,无须在提起,可一看到这样的言论再次出现,心里实在不是滋味,如梗在喉,不吐不快!
 
C、某些人丧失了客观认识历史、理性思考现实的能力,以至于在涉及国家主权这样大是大非的问题上陷入了一个混乱而又难以自拨的怪圈。
D、眼下,无论是专业的评论期刊还是非专业的媒体书评,吹捧多、批评少、颠倒黑白,文过饰非,是文学批评被人诟病的又一顽症。
3、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准确的一项是
 
A、昆明第十届樱花节在圆筒山公园如期举行,樱花与海棠同时盛放的罕见景象,引得无数游客趋之若鹜。
B、先生买书,不是摆设,二是认真地读,所以与他交谈,无不感受到他学养深厚、知识渊博,令我如坐春风,每有启发。
C、很难找出第二个产业像房地产一样,既与百姓生活休戚相关,又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既关系到万千居民的安居梦,又涵盖着50多个行业的庞大产业群。
 
D、我们只看到姚明风光的一面,其实在NBA打球,压力是很大的,如果训练不刻苦,发挥不稳定,那么秋扇见捐的事是可以预见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小李对诗歌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
B、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文化产业特别是文艺演出市场及对外文化艺术交流领域呈现出发展疲软,前景堪忧。
C、美国最新一项研究报告说,南亚一些地区雨量减少后,地表径流也会随之减少,农业灌溉、水力发电、生产生活用水等都可能遇到困难。
 
D、太多名实不符的驰名商标遍地开花,既在市场上快速稀释着驰名商标的市场价值,也在市场上弱化着企业自身品牌的信任度下降。
5、将下列标序号的句子续在横线处,使语意连贯。(3分)
中华文明最灿烂的时代是春秋战国时期。
 
①除了思想成果外,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实用技术和劳动生产率也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
②中国是一个缺少思想家的国度,五千年文明史只出了十位真正的思想家,但春秋战国时期就占了八位。
③那时虽然四分五裂,战争是最经常的政治生活,但却是思想大解放的时期。
 
④可见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取得了多大的进展。
⑤在异常宽松的政治文化环境下,中华文明短短五百年取得的文明成果比两千二百年的极权专制社会文明成果的总和还要多。
6、仔细阅读下面一首小诗,在揣摩语意、领会构思的基础上,对诗作进行补充创作,要求与每一组的上一句结构一致,修辞相同。(4分)
 
历史的脚步变幻无端:
时而沉重,时而轻盈;
轻盈时如柳叶飘飞,
 
沉重时             
 
 
因此,
上天给了我们解读的慧眼:
从沉重里读出希冀,

从              。
 
 
答:沉重时               从                    

 
7、某校学生自发开展为寝室命名的活动,“致远室”、“明志居”等健康、阳光的寝室名号纷纷涌出。请你也为自己的寝室名一个名号,并说明之一命名的理由。(理由至少两条,不超过60个字)(5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
当一种文化受另一种更具优势的文化影响时,这种文化就开始失掉原有文化的个性,原有文化的语言渐渐退化并最终消失,被优势文化的语言所取代。当然,语言濒危禾消亡的原因比较复杂,随着近现代文明的交流和冲突,大量土著、少数民族语言面临退出历史舞台的危险。某些弱小民族虽然得以幸存,但它们的语言却因文化同化而消失。当原语者因为各种原因而遭遇种族灭绝时,语言也就消亡了。导致种族灭绝的原因大致有:战争杀戮、外来疾病、自然灾难等。现在的全球化市场使地理位置上的隔绝已不复存在。城市化和全球化导致了全球化的语言和支配性的文化模式,年轻一代会觉得自己的土语已经没有什么用处了,于是他们放弃母语,开始学习主流语言。同时族群的离散和迁移可以迅速摧毁一个语言部落。
 
语言是文化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人类千万年创造的文化资源包括他们的各种知识和经验,都沉积、蕴含在他们的语言中,并依赖语言代代相传。任何一种语言的消失都将是人类思想和知识宝库的损失,都意味着当地人民世代相传的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永远丧失,科学家们就无法探索人类尚不清楚的文化现象,人类也就永远摧毁了尚未了解的东西。正如奇异的植物往往具有罕见的药物价值。濒危语言往往蕴藏着独特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基因。语言消亡了,那种文化特有的知识就丧失了,观察世界的一扇独特窗户就关上了。
语言的多样性有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只有多样性,才有稳定性。就像生物多样性对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一样,丰富的语言充分展示人类的天性和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可使人的思想意识更加开放、更加包容。不同族群语言文化的差异会产生彼此间的新奇感和吸引力。同时每一门语言都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植根于它所处的社会环境中,一个群体的语言是同他们的自我认同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不亚于他们的宗教。丧失了母语的人会找不到文化的归属感和群体的自我认同感,反而更难融入强势文化,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从而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语言是民族的象征,是民族的核心要素。一种民族语言就是一个独立的精神体系,它提供给人类观察和思考世界与自身的独特角度。当一种语言消失了,使用它的族群就会失去自身特征,产生认同危机。
 
8、下列不属于语言濒危和消亡原因的一项是
A、处于弱势文化的语言被强势文化的语言同化。
B、战争残杀、外来疾病与自然灾害导致种族灭绝。
 
C、城市化全球化背景下的主流语言的介入。
D、族群语言的世代传承功能有待进一步加强。
9、文中“奇异的植物往往具有罕见的药物价值”中的“药用价值”在文中的含义是
 
A、具有重要的只是经验
B、独特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基因
C、文化精神中特有的知识价值
 
D、独具特色的民族思想和文化传统
10、下列说法不能作为“语言的多样性有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这一语句论据的一项是
A、一种语言的消失,会导致本组人群产生认同危机,从而导致民族文化精神的危机。
 
B、多样化的语言课程先人类的天性和丰富的心灵世界,可使人的思想更开放更包容。
C、语言多样化可增加不同族群之间的新奇感和吸引力,有利于族群之间的和谐性。
D、丧失母语的人会失去文化精神的皈依感与群体的自我认同感,更难融入强势文化。

1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论述的主要内容。(3分)(15字以内)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20分)
两个好朋友   【俄】叶赛宁
 
 
住在村边的波贝尔老头,拥有一件自己的小屋和一条狗。他到处行乞,以残羹冷炙聊以糊口。……
 
 
 
12、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波贝尔与德鲁克是“两个好朋友”?请概括说明。(3分)
 
13、第5节中划线语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14、请结合全文概括波贝尔这一人物形象。(3分,不超过40个字)
 
 
15、请分析第11节的语言特点。
 
16、小说标题“两个好朋友”能否改为“一个人和一条狗的动人故事”?为什么?请你联系小说的主题,谈谈理由。(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完成17—21题。(18分)
圬者王承福传            唐   韩愈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叁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衣食,余叁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以偿之;有余,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市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吾特择其易为无傀者取焉。  
“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叁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死而归之官也。”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将富贵难守,薄宝而厚飨之者邪?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  
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石可为也。  

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蓄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世者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业之      业:以…… 为职业        B、约而尽      约:简要

C、承君之化者也       化:教化          D、然吾有讥焉    讥:讥笑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若市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B、吾之心悯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吾以是观之                           吾从而师之
D、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属于活用的一项是
A、舍于市之主人                          B、乐宝贵而悲贫贱           
C、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                  D、不肯一动其心以蓄其妻子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作者借一个弃官操镘、自食其力的圬者之口,提出“各致其能以相生”和“独善其身”的主张。B、本文作者出于维护封建制度的需要,主张“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这一观点,其实是不足取的。
C、本文肯定自食其力的人,鞭鞑“多行可愧”“食焉而怠其事”的“富贵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
 
D、本文先叙事后议论,简于叙事,重在议论,表面上是传记体,实际上是一篇借传记展开议论的杂文。
21、把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以偿之;
 
(2)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22——23题(6分)
江上早秋        明   袁凯
 
靡靡菰蒲已满陂,菱花菱叶更参差。
即从景物看身世,却怪飘零枉岁时。
得食野鸥争去远,避风江鹳独归迟。
 
干戈此日连秋色,头白犹多宋玉悲。
注:1、此诗为袁凯于丙申年(公元1356年)所作,此时诗人正好四十岁,人到中年,时局动荡,战乱绵绵。
2、宋玉,战国时诗人,曾因悲秋而作《九辩》,其中有“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等语。
 
22、诗人用            和              作为意象来点明江上早秋之景。(2分)
 
23、指出“悲”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尾联在写法上的特点。(4分)
(三)、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24、*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1)从上面材料可以看出孔子主张建立一个                 的社会。(1分)

(2)在《论语》中孔子多次称颂尧舜禹,有人说是孔子对“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社会朴野生活的向往,在这一点上和老庄思想是相同的,对此你怎么认为?  (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下列各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昨夜西风凋碧树。                 ,                         。   
(2)                 ,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3)弟子入则孝,                 ,谨而信,                         。
(4)丰草绿缛而争茂,                 ;                    ,木遭之而叶脱。
(5)沧浪之水清兮,                 ;                       ,可以濯吾足。
 
四、作文(60分)
 
26、请以“生动”为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1、立意自定,角度自选。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
 
2009年绍兴市高三教学质量调测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C(A“艇”读作“tǐnɡ”,余皆读作“tínɡ”,B“契”读作“qì“,余皆读作“qī”,C皆读“fú”,D“东莞”的“莞”读作“ɡuǎn”余皆读作“ɡuān”)
    2.D(A “略见一般”中的“般”应为“斑”;B “如梗在喉”中的“梗”应为“鲠”,C“难以自拨”中的“拨”应为“拔”)
    3.B(A不合感情色彩;C不合语境,应为“息息相关”;D不合对象)

    4.C(A表意不明,B成份残缺,“呈现出……的态势”,D项不合逻辑)
    5.(3分)③⑤②①⑥④(根据句子语意关系,抓住①过渡来展开)
6.(4分)示例:如大山压顶(如病牛拉犁……);轻盈里读出深刻(轻盈里读出庄严……)(符合情境2分,结构相同1分,语意顺畅1分)(第一空运用比喻,结构上无需字字工对,基本一致即可;第二空必须以“轻盈”为对象进行创作,并套用上一句句式,“读出”两字后面所用词语如“深刻”、“庄严”,必须与“轻盈”在语意上构成相对或相反关系)
 
7.(5分)“命名”1分,要求健康、阳光;“理由”说明每一条2分,要求言之成理,表达简明准确。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12分)
    8.D(D项是防止语言濒危与消亡的建议,无中生有,不合题干信息)
    9.B
 
    10.A(A项属于语言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从语境看属于文末一段的信息内容)
    11.(3分)语言濒危和消亡的后果。(意思相近、表达简明即可)
(二)(20分)
    12.(3分)①波贝尔与德鲁若克形影不离,相依为命;②德鲁若克能倾听波贝尔诉说不幸的身世;③德鲁若克为主人之死哀嚎,寸步不离;④德鲁若克在主人的墓地悲痛忧伤至死。(写出一点给1分,写出其中三点即可)

    13.(4分)交代时间,同时也说明春天来临,会给人带来希望(2分);推动情节发展,起反衬作用:春天的到来并没有给波贝尔带来希望,反而使波贝尔生活更加艰辛,生存状况更加不幸(2分)。
    14.(3分)孤苦伶仃,以狗儿为伴(1分);生活艰难,以乞讨为生(1分),被遗忘被冷落,是一个不为人所需的“多余者”形象(1分)。
    15.(4分)运用拟人手法,虚实结合,连花鸟都在为波贝尔与狗而哀恸,足见波贝尔的人生何其凄凉,何其悲苦,人与狗的感情又何其深厚(2分);用反衬手法,有情动物反衬无情人间(1分);渲染了悲剧气氛,揭示了悲剧的根源(1分)。
 
    16.(6分)示例一:不能改,原题好,原题中的“两个”颇含深意,给人以悬念,启人思考,没有第三个或更多一些的人成为朋友,只是“人与狗”结成了一对好朋友,对比反讽世态的凉薄与社会的无情,周围人没有温情、没有同情、没有爱心,从而使小说具有强大的批判性,深化了作品的主旨。示例二:可以改。显得具体、客观、明白,直接表明了本文的内容,题中“动人”一词表明了波贝尔与狗之间的挚情,狗对主人的亲情,以此凸显周围人的漠视态度,像陌生人一样,连一小块面包也不会施舍给波贝尔;寓意深远,可使作品具有深刻的批判性。(观点明确1分,言之成理3分,表达流畅2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18分)
    17.D(讥,责备)
 
    18.B(均为兼词,“于之”。A项,至于,连词/如果,表示假设关系连词;C项,这件事,代词/他,代词;D项,而,表示承接关系/来,目的关系连词)
    19.D(A项名作动,B项意动用法, C项使动用法)
    20. A(“独善其身”的主张有误)
 
21.(6分)(1)(3分)根据当时房租、伙食费的高低,来增减他粉刷墙壁的工价,归还给主人。(译出“视”“上下”“佣”各1分)
(2)(3分)干体力活的人被人役使,用脑力的人役使人,也是应该(合理)的。(译出大意1分,译出被动句式1分,译出“宜”1分)
 (二) (6分)
    22.(2分)⑴菰蒲 菱(花、叶)(一空1分)
 
    23.(4分)内容:①身世飘零之苦;②穷途落魄,光阴蹉跎、功业无成之伤感;③战祸连年、社会动荡不宁之忧患。(答出其中两点给2分)写法特点:①触景生情,以眼前的秋景联想到战祸连年,个人生活不安定之叹惋;点明了江鹳所避之“风”。②用典,以“宋玉悲”点明题旨。(只要答出其中一点,且有适当分析,即给2分)
(三)(4分)
    24.(4分)(1)(1分)有道/有德/为政以德
    (2)(3分)在《论语》中孔子虽然多次称颂尧、舜、禹、稷,但他赞美的主要是他们高尚的个人品德和德政,并非“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社会朴野生活。在这一点上孔子与老庄思想是不同的,孔子反对的不是文明的进步,而是道德的退化,他希望通过恢复周礼,通过道德教化来积极地建设理想社会。优秀高尚的道德是人类的本质特征,它应该成为人类的永恒精神。因此,在孔子学说保守的现象后面,包含着对人类永恒精神的追求。(观点1分,分析说明2分)
 
(四)(6分)

    25.(1)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3)出则弟 泛爱众而亲仁  (4)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  (5)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
(每小题2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四句都填则批前三句)
 
四、作文(60分)
 
    26.(60分)略
 
 
【参考译文】
粉刷墙壁作为一种手艺,是卑贱而且辛苦的。有个人以这作为职业,样子却好像自在满意。听他讲的话,言词简明。意思却很透彻。问他,他说姓王,承福是他的名。祖祖辈辈是长安的农民。天宝年间发生安史之乱,抽调百姓当兵,他也被征入伍,手持弓箭战斗了十三年,有官家授给他的勋级,但他却放弃官勋回到家乡来。由于丧失了田地,就靠拿着馒子维持生活过了三十多年。他寄居在街上的屋主家里,并付给相当的房租、伙食费。根据当时房租、伙食费的高低,来增减他粉刷墙壁的工价,归还给主人;有钱剩,就拿去给流落在道路上的残废、贫病、饥饿的人。
 
    他又说:“粮食,是人们种植才长出来的。至于布匹丝绸,一定要靠养蚕、纺织才能制成。其他用来维持生活的物品,都是人们劳动然后才完备的,我都离不开它们。但是人们不可能样样都亲手去制造,最合适的做法是各人尽他的能力,相互协作来求得生存。所以,国君的责任是治理我们,使我们能够生存,而各种官吏的责任则是秉承国君的旨意来教化百姓。责任有大有小,只有各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好像器皿的大小虽然不一,但是各有各的用途。如果光吃饭不做事,一定会有天降的灾祸。所以我一天也不敢丢下我泥馒子去游戏嬉戏。粉刷墙壁是比较容易掌握的技能,可以努力做好,有确实有成效,还能取得应有的报酬,虽然辛苦,却问心无愧,因此我心里十分坦然。力气容易用劲使出来,并且取得成效,脑子却难以勉强使它获得聪明。这样,干体力活的人被人役使,用脑力的人役使人,也是应该的。我只是选择那种容易做面又问心无愧的活来取得报酬哩!
    “唉!我拿着镘子到富贵人家干活有许多年了。有的人家我只去过一次,再从那里经过,当年的房屋已经成为废墟了。有的我曾去过两次,三次,后来经过那里,也成为废墟了。向他们邻居打听,有的说:‘唉!他们家主人被判刑杀掉了。’有的说:‘原主人已经死了,他们的子孙不能守住遗产。’也有的说:‘人死了,财产都充公了。’我从这些情况来看,不正是光吃饭不做事遭到了天降的灾祸吗?不证实勉强自己去干才智达不到的事,不选择与他的才能相称的事却要去充数据高位的结果吗?不正是多做了亏心事,明知不行,却勉强去做的结果吗?也可能是富贵难以保住,少贡献却多享受造成的结果吧!也许是富贵贫贱都有一定的时运,一来一去,不能经常保有吧?我的心怜悯这些人,所以选择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干。喜爱富贵,悲伤贫贱,我难道与一般人不同吗?”
    他还说:“贡献大的人,他用来供养自己的东西多,妻室儿女都能由自己养活。我能力小,贡献少,没有妻室儿女是可以的。再则我是个干体力活的人,如果成家而能力不足以养活妻室儿女,那么也够操心的了。一个人既要劳力,又要劳心,即使是圣人也不能做到啊!”
 
    我刚听到这些话,感到迷惑不解,又接着想了一下,这大概是一个有德行的人,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独善其身”的人啊。不过我还有意见,认为他替自己想得太多,为别人想得太少,该是个学“杨朱之道”的人吧?杨朱的学说是不肯拔掉自己一根毫毛去造福天下。这王承福认为有个家是劳心,竟不肯开动脑筋去养活妻室儿女,那还肯操劳心思去为别人吗?虽然这样,他比世上那些患得患失,只求满足自己的生活欲望、贪婪邪恶、没有道德以至丢掉性命的人,可要好得多了!加上他的话有些是可使我警惕的,所以我给他写了这篇传记,作为自己的鉴戒。
 
 
自选模块语文部分
 
 
题号: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模块
 
阅读下面的散文,回答文后问题。
到京师   (元)杨载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
柳梢听得黄鹂语,此是春来第一声。
五月十九日大雨(明)刘基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注]①杨载自幼博览群书,期待“应有声明达帝前”,但直到四十多岁才以布衣召为国史编修官。此诗为世人初到京师所作。
    ②刘基,元末明初人,通经世之学,尤精天文及兵法,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创立基业,是诗人,更是政治家。
 
③殷,震动。
古人作诗,有所寄托,或借景抒情,或结晶明理,请比较分析这两首诗的思想情感与艺术手法。(不少于150字)
 
 
题号:2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鉴赏”模块
阅读下面的散文,回答文后问题。
田野之死   谷禾
   ……田野的死是一种过程
   一旦毁灭的飓风击到所有站立的东西

   树,草地,乃至盆景,都可以回归土地
   都市,你是哪里也去不成的
   你是死的最后祭品
 
   ——录自苏历铭《田野之死》
在我们的念想里,和田野住在一起的,必然是错落的村庄。有土坯的或砖砌的房子,有篱笆墙里传出的狗吠和鸡鸣,有依依缠绕绿阴的黑老鸹和灰雀群,袅袅的炊烟升起在黄昏的雾霭里,有母亲的呼唤在模糊的灯影里飘来飘去。
在我们的念想里,和田野住在一起的,必然是闪亮的河流。不知道它从哪里来,也不知道它到哪里去,但那清凉的河水却是始终如一的,河水里纠缠的杂草是始终如一的,杂草间蜿蜒游动的青蛙和鱼儿是始终如一的,把青蛙和鱼儿惊得四散逃开,那凫水的孩子也是始终如一的。清凉的河水穿过堤岸流向田野,在起伏的麦浪的根部奏出了丁丁冬冬的乐音,没有人能看清它怎样流向每一片麦叶,但当月光升起来,你分明从每一片夜风中摇曳的麦叶上都看到了河水粼粼的波纹。

在我们的念想里,和田野住在一起的,必然是无边无际的庄稼。金黄的麦浪一波推着一波涌向天边,接着是豆荚开门,玉米吐穗,棉桃“噗”地咧开绷了一个盛夏的笑脸,红薯秧子密密地绞缠着,贴地扎根,仿佛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村爱情,潜藏在薯叶下孕育小生命的云雀突然飞起来,欢叫着,盘旋着,越升越高,把你痴痴的目光一直带向无限透明的蔚蓝。
在我们的念想里,和田野住在一起的,必然是斑驳混杂的树林和明灭的野草。树木的品种无一例外的低贱,野荆,曲柳,苦楝,白蜡条,山茱萸。春去秋来,野花寂寞地开,野果寂寞地红,对应着贴着地面寂寞生长的野草的明灭。如果恰好有一对男女走进来,一直走向树林和野草深处,然后神秘的消失,你可以想象接下来的故事,也可以想象没有任何故事发生。
是啊,对应着这如花似玉的田野,什么样的故事能一点点沉淀在心里呢?
 
在我们的念想里,和田野住在一起的,必然是数不清的、道不出名字的动物和昆虫。麻雀和田鼠当然是最不客气的一族。秋风来临,麻雀们密密麻麻地在头顶红米的高粱地盘旋飞翔,全然忘记了稻草人的驱赶。田鼠则昼伏夜出,目标盯准了鼓胀的豆荚,它忘了身后的草丛里,黄鼠狼和红花蛇正伺机而动。野兔则竖直了耳朵,一边偷青,一边警惕地四下张望,似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山西省平遥县2009年4月高三高补质检(语文)』  下一个『辽宁省抚顺市重点高中协作校0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