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石首市博雅高级中学高二语文第三单元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湖北省石首市博雅高级中学高二语文第三单元试题(高二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博雅高中2008—2009学年下学期单元测试高二语文第三单元一、(15分,每小题3分)1.选出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淘汰(tài)徘徊(huái)血(xuè)缘涔涔(chén)混(hún)蛋B.虐待(nuè)撤(chè)退藏匿(nì)一盅(zhōng)踉跄(qiàng)C.倔(juè)强污秽(huì)灵犀(xī)洗涮(shuàn)藐(miǎo)
试题预览
博雅高中2008—2009学年下学期单元测试
高二语文第三单元
一、(15分,每小题3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淘汰(tài)   徘徊(huái)  血(xuè)缘   涔涔(chén)   混(hún)蛋
B.虐待(nuè)   撤(chè)退   藏匿(nì)    一盅(zhōng)  踉跄(qiàng)
C.倔(juè)强   污秽(huì)   灵犀(xī)    洗涮(shuàn)  藐(miǎo)视
D.伺机(sì)    谛(tì)听    沉吟(yín)   吞噬(shì)    骄横(héng)
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A.烦躁    婆娑    提防    非难    莫谈国事    共商国事
B.伺候    缜密    坟茔    搭讪    兵慌马乱    尽善尽美
C.洗涮    输赢    藐视    赔偿    随机应变    惊惶失措
D.造蘖    摧残    窥伺    骚动    老气横秋    别出心裁
3.下列各句中使用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杨长雄拿起棋子又放下,他放弃了纸上谈兵,转而对吴嫂的话发表起议论来。
B.下了自习,同学都跑着出了教室,他是硕果仅存的一个,还在自习。
C.蜡烛在行将熄灭的一瞬间,会突然亮一下,可能这就是回光返照吧?
D.课堂中师生之间应该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双向互动,才能使课堂沸沸扬扬。
4.下列各句中使用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不是有一件?在右袖襟上有个烧破的窟窿,后来用丝线绣成一朵梅花补止的?
B.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日——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照着你嫁过周家的人看。
C.这真是一群强盗!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儿子?
D.请你问问她,花瓶是不是她打破的,是不是她答应了愿意赔钱?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就是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是人物心理、动作的外现。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1937年发表《骆驼祥子》。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有《龙须沟》《茶馆》等。
C.曹禺,现、当代剧作家,原名万家宝,1933年创作了处女作四幕剧《雷雨》,另创作有《日出》《原野》《蜕变》等剧本,创作有小说《北京人》。
D.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诗人和剧作家,代表作品有著名的“四大悲剧”《李尔王》《哈姆雷特》《奥塞罗》《麦克白》。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
永远的《雷雨》  王  蒙

为纪念曹禺先生逝世一周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重新上演《雷雨》。我有幸被邀去看,距上一次看《雷雨》,倏忽四十余年矣。上一次是一九五六年,召开全国第一次青年创作积极分子会议时。那时为了防止我们这一伙人骄傲,不让叫青年作家。至今我记得儿童文学作家刘厚明看完于是之、胡宗温、朱琳、郑榕、吕恩等演的戏后对我说的话:“我感到了艺术上的满足。”如今,厚明亦作古八年矣。
我从上小学就看《雷雨》,加上电影,看了不下七八次,许多台词——特别是第二幕的一些台词我已会背诵。我特别喜欢侍萍回忆三十年前旧事时说的“那时候还没有用洋火”这句话,我觉得现在的演员不是朱琳,没有把这句话的沧桑感传达出来。我知道《雷雨》的情节与人物家喻户晓。我的缠足的、基本不识字的外祖母,在我七岁时就向我介绍过戏里的人物,她说鲁大海是一个“匪类”,而繁漪是一个“疯子”。
《雷雨》表现了人的与旧社会的罪恶,毫不客气,针针见血。戏里表现出来的罪恶主要来源有二,一是阶级,二是性。不但周朴园是剥削压迫工人“下人”的魔王,繁漪也是张口闭口下等人如何如何,把繁漪说得如何富有革命性乃至这样的人可以成为共产党员(请参看拙著《踌躇的季节》)怕只是一厢情愿。《雷雨》是猛批了资产阶级的,比《子夜》揭露更狠,是现代文学史上突出地批判资产阶级的为数不太多与反封建主题相比较的重要作品之一。《雷雨》里充满了压抑、憋闷、腐烂、即将爆炸的气氛,这种气氛主要是由于周朴园的蛮横专制造成的。与憋气与闷气共生的,则是一股乖戾之气——早在明朝就有人注意到了弥漫于中华大地上的一股戾气。《雷雨》里的人物,多数如乌眼鸡,一种仇恨和恶毒、一种阴谋和虚伪毒化着一个又一个的心灵。周朴园、繁漪、周萍、鲁贵、鲁大海,无不一身的戾气。当然,大海的戾气是周朴园逼出来的,你也不妨说旁人的戾气也应由周老爷负责——这就是戏之为戏了。实际上,找出了罪魁祸首直至除掉了罪魁祸首之后,各种问题并不会迎刃而解。但是压抑和憋闷再加上乖戾,就是在呼唤惊雷闪电,呼唤血腥,呼唤死亡——有了前边的那么多铺垫,你甚至会觉得不在最后一场死他个一串就是世无天理。从阶级斗争的角度来看,这种情势实际上是在呼唤革命。而从民主主义的观点来看,你也可以说是在呼唤民主 ——只有民主才能消除憋闷与乖戾二气。
戏里的阶级矛盾非常鲜明。每个阶级都有极端派或死硬派,有颓废派、天真派乃至造反派之类属。这种类属的配置,既是阶级的,又是戏剧——通俗戏剧的。有了这种配置,还愁没有戏吗?所缺少的,大概就是黑社会和*女了,果然,到了《日出》里,这两类人物便也粉墨登场。
周朴园与鲁大海都很强硬。解放后的处理,加强了对于大海的同情,而减弱了他的“过激”的一面。但曹氏原著,似乎无意将其写成一个工人阶级的代表,他的工人弟兄的叛卖,也不符合歌颂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要求。即使如此,整个压抑异常的戏里,只有大海拿出枪来整他的后老子一节令人痛快,令人得出麻烦与压迫还得靠枪杆子解决的结论。曹禺当时似乎还不算暴力革命派,但是从曹禺的戏里可以看到整个社会的矛盾的激化程度与激进思潮的席卷之势,连非社会革命派的作品里也洋溢着社会革命的警号乃至预报。呜乎!革命当然是必然的与不可避免的了。不管革命会付出多少代价,走多少弯路。不这样认识问题,就有向天真烂漫的周冲靠拢的意味了。
6.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艺术上的满足”的原因不准确的一项是
A.许多台词传达特定的思想情感而能让人记忆深刻。
B.作品对主题的表达毫不客气,针针见血。
C.人物性格随着戏剧冲突的发展而发展,具有必然性。
D.从阶级斗争的角度来看,这种情势实际上是在呼唤革命。
7.作者特别特别喜欢“那时候还没有用洋火”这句话的原因是
A.因为作者对《雷雨》中的一些台词已会背诵。
B.因为作者认为这句话饱含沧桑感,让观众能感受到世事的变迁。
C.因为作者在七岁时外祖母就向他介绍过《雷雨》里的人物。
D.因为作者特别喜欢《雷雨》,看了不下七八次。
8.对作者说“戏之为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一部成功的戏剧体现在戏剧冲突的多样性上。
B.戏剧的主要人物连接着多种冲突,无冲突就不能称之为戏。
C.《雷雨》里即将爆炸的气氛,主要是由于周朴园的蛮横专制造成的。
D.强烈的戏剧冲突往往能体现戏剧的紧凑性。
9.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写外祖母向作者介绍《雷雨》中的人物,意在强调“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B.作者反对把繁漪说成如何富有革命性乃至这样的人可以成为共产党员的观点。
C.“你甚至会觉得不在最后一场死他个一串就是世无天理”意在说明《雷雨》的戏剧冲突的发展具有必然性。
D.作者认为曹禺的《雷雨》中不可避免地反映了特定时代和社会的革命潮流。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2题。 
干文传,字寿道,平江人。祖宗显,宋承信郎。父雷龙,乡贡进士。宗显之先世以武弁入官,而力教其子以文易武,故雷龙两举进士,宋亡,不及仕。及生文传,乃名今名以期之。文传少嗜学,十岁能属文,未冠,已有声誉,用举者为吴及金坛两县学教谕、饶州慈湖书院山长。仁守诏举进士,文传首登延祐二年乙科,授同知昌国州事,累迁长洲、乌程两县尹,升婺源知州,又知吴江州。
文传长于治剧,所至俱有善政。自其始至昌国,即能柔之以恩信,于是海岛之民,虽顽犷不易治,至有剽掠海中若化外然者,亦为之变俗。初,长官强愎自恣,文传推诚以待之,久乃自屈服。盐场官方倚转运司势,虐使州民,家业破荡,文传语同列曰:“吾属受天子命,以牧此民,可坐视而弗之救乎!”乃亟为陈理,上官莫能夺,民赖以免。长洲为文传乡邑,文传徙榻公署,无事未尝辄出,而亲旧莫敢通私谒。会创行助役法,凡民田百亩,令以三亩入官,为受役者之助。文传既专任其县事,而行省又以无锡州及华亭、上海两县之事诿焉。文传谕豪家大姓,以腴田来归,而中人之家,自是不病于役。其在乌程,有富民张甲之妻王,无子,张纳一妾于外,生子,未晬,王诱妾以儿来,寻逐妾,杀儿焚之。文传闻而发其事,得死儿余骨,王厚贿妾之父母,买邻家儿为妾所生,儿初不死。文传令妾抱儿乳之,儿啼不就乳,妾之父母吐实,乃呼邻妇至,儿见之,跃入其怀,乳之即饮,王遂伏辜。
丹徒县民有二弟共杀其姊者,狱久不决,浙西廉访司俾文传鞫之,既得其情,其母乞贷二子命,为终养计,文传谓二人所承有轻重,以首从论,则为首者当死,司官从之。婺源之俗,男女婚聘后,富则渝其约,有育其女至老死不嫁者;亲丧,贫则不举,有停其柩累数世不葬者。文传下车,即召其耆老,使以礼训告之,阅三月而婚丧俱毕。宋大儒朱熹,上世居婺源,故业为豪民所占,子孙诉于有司,莫能直,文传谕其民以理,不烦穷治而悉归之。复募好义者,即其故宅基建祠,俾朱氏世守焉。有富民江丙,出游京师,娶娼女张为妇,江既客死,张走数千里,返其柩以葬,前妻之子因苦之,既而杀之,瘗其尸山谷间。官司知之,利其贿不问,文传乃发其事,而论如法。文传莅官,其所设施多此类,故其治行往往为诸州县最。韩镛时佥浙西廉访司事,作《乌程谣》以纪其绩,论者谓其有古循吏之风。
至正三年,召赴阙,承诏预修《宋史》,书成,赏赉优渥,仍有旨四品以下各进一官。擢文传集贤待制。亡何,以嘉议大夫、礼部尚书致仕。卒,年七十八。(《元史•干文传传》)
10.下列各句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岁能属文,未冠                  未冠:没有戴帽子
B.乳之即饮,王遂伏辜                伏辜:伏罪
C.书成,赏赉优渥                    优渥:优厚
D.亡何,以嘉议大夫、礼部尚书致仕    亡何:没有多久
11.下列全都表现干文传“长于治剧”的一组是
①文传推诚以待之,久乃自屈服          ②上官莫能夺,民赖以免
③文传令妾抱儿乳之,儿啼不就乳        ④文传谕其民以理
⑤文传莅官,其所设施多此类
A.①⑤         B.②③           C.②⑤           D.①④
1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评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传的父亲前后两次考中进士,但由于宋朝灭亡,没有做任何官职。
B.文传针对盐场官仗势欺压百姓之事,愤然为民请命,为民寻求公正。
C.虽然二人共杀其姐,干文传在审案时,从案情出发,只判首犯罪过。
D.干文传揭发了官府因受贿隐匿轼父一事,并依法进行了处置。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文传谕豪家大姓,以腴田来归,而中人之家,自是不病于役。(3分) 
⑵文传下车,即召其耆老,使以礼训告之。(3分) 
⑶上世居婺源,故业为豪民所占,子孙诉于有司,莫能直。(4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东栏梨花  【宋】苏  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⑴诗人见“东南一株雪”而“惆怅”的原因是什么?(4分) 
⑵有人认为“梨花淡白”和“一株雪”重复,主张改“梨花淡白”为“桃花烂漫”。你同意他的主张吗?为什么?(4分)
15.填空。(6分) 
⑴大弦嘈嘈如急雨,      。嘈嘈切切错杂弹,      。(白居易《瑟瑟行》)
⑵吴丝蜀桐张高秋,      。    ,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凭箜篌引》) 
⑶万里悲秋常作客,       。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 
⑷但以刘           ,         ,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李密《陈情表》)
⑸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
⑹《三块钱国币》的作者是        ,他既是剧作家,又是          学家。
五、(18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6-19题。
娜  拉  照我现在这样子,我不能跟你做夫妻。
海尔茂  我有勇气重新再做人。
娜  拉  在你的泥娃娃离开你之后——也许有。
海尔茂  要我跟你分手!不,娜拉,不行!这是不能设想的事情。
娜  拉  要是你不能设想,咱们更应该分开。(走进右边屋子,拿着外套、帽子和旅行小提包又走出来,把东西搁在桌子旁边椅子上。)
海尔茂  娜拉,娜拉,现在别走。明天再走。 
娜  拉 (穿外套)我不能在生人家里过夜。
海尔茂  难道我们不能像哥哥妹妹那样过日子?
娜  拉 (戴帽子)你知道那种日子长不了。(围披肩)托伐,再见。我不去看孩子了。……
海尔茂  可是,娜拉,将来总有一天——
娜  拉  那就难说了。我不知道我以后会怎么样。
海尔茂  无能怎么样,你还是我的老婆。
娜  拉  托伐,我告诉你。我听人说,要是一个女人像我这样从丈夫家里走出去,按法律说,她就解除了丈夫对她 的一切义务。不管法律是不是这样,我现在把你对我的义务全部解除。你不受我的拘束,我也不受你的拘束。双方都有绝对的自由。拿去,这是你的戒指,把我的也还我。
海尔茂  连戒指都要还?
娜  拉  要还。
海尔茂  拿去。
娜  拉  好。现在事情完了。我把钥匙都搁在这儿。……
海尔茂  完了!完了娜拉,你永远不会再想我了吧?
娜  拉  嗯,我会时常想到你,想到孩子们,想到这个家。
海尔茂  我可以跟你写信吗?
娜  拉  不,千万别写信。
海尔茂  可是我总得给你寄点儿——
娜  拉  什么都不用寄。
海尔茂  你手头不方便的时候我得帮点忙。
娜  拉  不必,我不接受生人的帮助。
海尔茂  娜拉,难道我永远只是个生人?
娜  拉  (拿起手提包)托伐,那就要等奇迹中的奇迹发生了。
海尔茂  什么叫奇迹中的奇迹?
娜  拉  那就是说,咱们俩得改变到——托伐,我现在不相信世界上有奇迹了。
海尔茂  可我相信。你说下去!咱们俩都得改变到什么样子——?
娜  拉  改变到咱们在一块过日子真正像夫妻。再见。(她从门厅走出去)。
海尔茂(倒在靠门的一张椅子里,双手蒙着脸。)娜拉!娜拉!(四面望望,站起身来)屋子空了。她走了。(心里闪出一个新希望)啊!奇迹中的奇迹!——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                             (选自易卜生话剧《玩偶之家》)
16.剧中“你的泥娃娃”指的是谁?“生人”指的是谁?在剧中此二人为什么要这样称呼?(4分)
17.娜拉说的“奇迹中的奇迹”指的什么?(4分)
18.娜拉说:“我现在不相信世界上有奇迹了。”这句话向海尔茂表达的具体意思是什么?(4分)
19.联系剧情,说说舞台说明“穿外套”“戴帽子”“围披肩”“拿起手提包”的作用。(6分)
六、(12分)
20.下面这副对联明显对得不工稳,请分别调整上下联词语的顺序,使之对仗工稳,合乎对联要求,并将修改后的对联写在横线上。(4分)
上联:贵有恒,何必五更眠三更起        下联:最无益,只怕十日曝一日寒 
21.将下面的文字概括为“一句话新闻”。(4分)
本报讯“绿色需要你的呵护”“爱护绿色就是爱护生命”,昨日,园林部门在已绿化完毕的淮海路分车带绿岛内设置了40个“绿色警示牌”,时刻提醒市民关注生态、爱护绿化成果。
为增加淮海路的绿量,提高道路绿化覆盖率,市园林部门上月对淮海路有分车带的路段进行了重点绿化,栽植了350多棵直径10厘米以上的银杏树,1万余株构骨球及龙柏树。由于绿化带里是1米多深的营养土,土质十分松软,希望市民不要摇晃树木、踩踏绿草。
22.把下面几句话组成语意连贯一段话。(只填写序号,4分)
①《茶馆》结构戏剧冲突的方法和一般的戏剧不同
②但是作为阶级社会中的一员,必然分别隶属于社会矛盾的某一方,所以他们的言谈举止又无不反映着社会的矛盾
③为了表现人民与旧时代的矛盾,它以茶馆为统一的地点,集中了三个社会中的三教九流、各色人等
④他们相互之间也并非都存在着你死我活的具体矛盾和冲突
⑤这些人物和王利发茶馆的兴衰不一定都有直接的关系
23.作文。(60分)
题目:《        》人物谈
要求:在题目的横线上任意填写第三单元的剧作名,选择你感兴趣的一个或几个人物,就其思想性格作分析,写一篇文学评论性文章。
高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答题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总分
答案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                                                                  (4分)
⑵                                                                  (2分) 
⑶                                                                  (4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⑴诗人见“东南一株雪”而“惆怅”的原因是什么?(4分)
                                                                         
⑵有人认为“梨花淡白”和“一株雪”重复,主张改“梨花淡白”为“桃花烂漫”。你同意他的主张吗?为什么?(4分)
                                                                         
                                                                         
15.填空。(6分) 
⑴大弦嘈嘈如急雨,                  。嘈嘈切切错杂弹,                 。
⑵吴丝蜀桐张高秋,                  。                 ,李凭中国弹箜篌。
⑶万里悲秋常作客,                  。艰难苦恨繁霜鬓,                 。
⑷但以刘                      ,                   ,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⑸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舟,                  。
⑹《三块钱国币》的作者是           ,他既是剧作家,又是            学家。
16.“你的泥娃娃”是谁?“生人”是谁?在剧中此二人为什么要这样称呼?(4分)
                                                                         
                                                                         
17.娜拉说的“奇迹中的奇迹”指的什么?(4分)
                                                                         
                                                                         
18.“我现在不相信世界上有奇迹了。”这句话向海尔茂表达的意思是什么?(4分)
                                                                         
                                                                         
19.说说舞台说明“穿外套”“戴帽子”“围披肩”“拿起手提包”的作用。(6分)
                                                                         
                                                                         
20.将修改后的对联写在下面横线上。(4分)
上联:                                                                   
下联:                                                                   
21.将下面的文字概括为“一句话新闻”。(4分)
                                                                         
22.把下面几句话组成语意连贯一段话。(只填写序号,4分)
                                                                         
23.将作文写在作文本上。(60分)


高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总分
答案 B C A B C D B C A A D C 36分

一、1.B(A chén─cén;C juè─jué;D héng─hèng)  2.C(A共商国事—是;B 兵慌马乱--荒;D 蘖─孽)  3.A 比喻夸夸其谈,不切实际。也比喻只是空谈,不能成为现实。此处运用恰当 (B“硕果仅存”比喻存留下来的稀少可贵的人或物,这里大词小用了;C“回光返照”比喻旧事物灭亡之前暂时兴旺的现象,此处形容不当;“沸沸扬扬”意为沸水蒸腾翻滚,形容众人议论沸腾传播,形容课堂不当)  4.B(A项中的第一个问号改成逗号;C项在“你是萍”后加逗号;D.项“打破的”后改成问号)  5.C(《北京人》是剧本)
二、6.D  7.B  8.C  9.A
三、10.A (应该解释为“还没有成年”)  11.D(②是结果,⑤说的是结论)  12.C(并非是干文传审案) 
四、13.⑴文传晓谕富有人家,把肥沃的田地纳给官府,因而中等人家,从此不再担心服役  ⑵文传到任以后,立即召集年老之人,让他们用礼法教化民众  ⑶(朱熹)的上代居住在婺源,旧有的家产被富有之民霸占,(朱熹)的子孙向官府申诉,没有得到匡正  14.⑴感伤春光易逝、慨叹人生短促  详解:柳树由浅绿变深青,暗含春色已暮,梨花盛开满城漾白,也暗伏盛极将衰,一、二两句写景中满蕴了伤春之情;最后一句直抒胸臆,抒发了人生短促之慨  ⑵不能将“梨花淡白”改为“桃花烂漫”,如果改首句为“桃花烂漫”,“花满城”就当属桃花,那么一、二句即咏桃花,不仅与题目无关,而且与咏梨花的“惆怅东栏一株雪”相互割裂  15.略(错一字该小题分全扣)
五、16.娜拉  海尔茂  前者是因为娜拉在丈夫眼中没有独立人格,只是一个玩物;后者因为海尔茂与娜拉之间缺乏沟通,形同路人  17.两人都要改变自己,相互尊重,平等相待  18.建立真正夫妻关系只是一种幻想,而现在幻想已经破灭  19.表示娜拉与海尔茂交谈过程中,一直在做出走的准备,说明出走决心坚定
六、20.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21.淮海路上40个“绿色警示牌”提醒市民爱护绿化成果  22.①③⑤④②  23.略 (121.41.236.254)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下册 单元练习


上一个『安溪八中2009届高中毕业班语文质量检测』  下一个『2009年上海市中考模拟卷一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