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月考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月考试题(高二选择性必修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9年上学期高二月考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读音无误的一组是()A.曲肱(gōng)社稷(jì)稽首(jī)鲜克有终(xiǎn)B.熊蹯(fán)弑君(shì)信禀(ǐng)上下相蒙(mēng)C.衮职(gǔn)嗾使(sǒu)忿懥(zhì)观其辟丸(pì)D
试题预览
2009年上学期高二月考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读音无误的一组是(  )
A.曲肱(gōng)     社稷(jì)      稽首(jī)        鲜克有终(xiǎn)
B.熊蹯(fán)      弑君(shì)     信禀(bǐng)     上下相蒙(mēng)
C.衮职(gǔn)      嗾使(sǒu)     忿懥(zhì)       观其辟丸(pì)
D.孝悌(dì)       舟舆(yú)      布橐(tuó)       靡不有初(mǐ)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①盍各言尔志?(盍:何不)           ②天下归仁焉(归:赞许)
B.①愿无伐善,无施劳(伐:夸耀)       ②受国之垢,是谓之耻(垢:耻辱)
C.①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辟:偏爱)     ②法即一宗,人有南北(即:即使)
D.①愚人无智,空口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爽:败,伤)       
②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适合,符合)
3.下列各句和“欲洁其身,而乱大伦”中词类活用方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既来之,则安之            B.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C.甘其食,美其服            D.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4.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②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B.①子庶民,则百姓劝                     ②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C.①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②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D.①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     ②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
5.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诲女知之乎               B.宣子田于首山
C.上恤孤而民不倍             D.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
6.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也。  B.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C.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D.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7.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组是(  )
A.保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我们如果不加强廉政建设,就会祸起萧墙,自己搞垮自己。
B.比赛开始了,运动员们陈力就列,发令枪一响,就箭一般地向前跑去。
C.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社会主义思想阵营日益巩固,资产阶级思想阵营分崩离析。
D.片面追求升学率,只能培养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于国于民都有害处。
8.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他们既以儒家的理想为追求目标,以天下忧乐为忧乐,锐意进取,建立功业。同时,又用道家思想调节紧张心态,往往淡泊名利,洁身自好,超然通达,静观待时。
B.读书风气其实就是一个社会的文化风气,甚至也是一个社会的道德风气的反映。因为读书不仅使人获得知识,还可以使人变得安宁,减少浮躁气。
C.网络世界有一句“名言”: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但是,你自己知道你是什么。能否永远做光明磊落的人,关键也许就在你不为人注意的那一刻。
D.治学与做人应该结合成统一的整体。1998年北京大学校庆时,哈佛大学校长尼尔 陆登庭给北大学生做报告中就讲到,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认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了解生活的真谛,从而更好地享受生活。
9.下列各句中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国的文化典籍可以按照“经”、“史”、“子”、“集”分为四大部分,例如老子的《道德经》就收集在“经”部,《史记》就收集在“史”部。
B.《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共20篇,它和《大学》《中庸》《孟子》一起称为古代的“四书”。
C.《左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较为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同时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它和《公羊传》《谷梁传》一起称为“春秋三传”。
D.唐代禅宗六祖慧能弘法的《坛经》,是佛教史上汉人高僧所著的唯一被尊为“经”的著作,它记录的是慧能得法及传播教化的事迹。此书确立了唐以后禅宗发展主流的基本框架,把“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禅宗推到一个新的高峰。
10.下列各组中标点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她认真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
B.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C.每当疼痛发作,他就采用自己的“压迫止痛法”——用茶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顶住疼痛部位。 
D.“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
二、社科类文章阅读,完成11-13题(每小题3分,共9分)
绿色经济是一种新经济,它既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又是人类创造绿色财富的经济。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绿色经济包括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绿色消费。绿色经济以高科技为手段,一方面通过科技力量的巨大作用使高科技的绿色产品极大地占有市场,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主导部分,使广大低收入者能够买得起绿色产品,实现社会公平;另一方面,它又要在自然资源承载能力的范围内,把技术进步限定在有利于人类、有利于人类与大自然相互关系的轨道上,使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过程不损害环境与人的健康,即按照人类生活或生存的方式来求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绿色经济不仅包含生态文明和循环经济的内容,同时还追求以最小的资源耗费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在绿色、健康的基础上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最大限度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绿色经济以人为本,其主旨是服务于人的需要和发民,它兼顾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当代人利益与子孙后代的利益,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人类利己主义。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生态环境与资源的永久可利用性,而绿色经济终强调经济发展的生诚化,追求的不是简单重视自然资源的价值,而是从动态上强调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永久可利用。
作为一种超越“唯生态主义”的经济,绿色经济不会单纯地用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眼光来看待经济的持续发展,更不会以牺牲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改善来换取生态环境,而是希望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来更好地实现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
绿色经济与循环经济不同,二者虽然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循环利用等方面有着共同之处,但绿色经济是以科技手段来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等内容,在动态中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虽然循环经济也强调“以人为本”,但是,循环经济最主要是通过资源和环境的关注和改善来实现的,它并不具有绿色分配的内容——保证最低收入的人能够购买和消费绿色产品,而绿色经济理论则在强调社会公平方面比循环经济的内容要丰富得多。
11.下列对“绿色经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绿色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如何利用高科技手段开发自然资源。
B.绿色经济围绕以最小资源耗费换取最大经济效益这一中心,使人与自然和谐。
C.绿色经济把技术进步规范在一定的轨道上,这与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并不矛盾。
D.绿色经济的突出待征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12.下列表述不符合本文意思的一项是
A.“唯生态主义”为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可以牺牲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改善。
B.绿色经济服务于人的需要和发展,并不反对个人利益,它体现的其实是一种高层次的人类利己主义。
C.循环经济主要通过对资源和环境的关注、改善来实现以人为本的追求。
D.作为一种以知识为基础且能创造绿色财富的新经济,绿色经济涵盖并超越了“唯生态主义”和循环经济。
1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发展绿色经济意味着即使是最低入的人也能够购买和消费绿色产品。
B.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绿色消费,可求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C.绿色经济既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又可更好地实现个人利益,实现双赢。
D.绿色经济是一种较理想的经济形态,在社会公平的内容方面比循环经济更全面。
三、阅读《晋灵公不君》,回答14-17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唯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锄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呜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孤,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1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患之,使锄麑贼之                贼:刺杀
B.宣子骤谏,公患之。                骤:急骤,强烈
C.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入:纳,指被接纳。
D.秋九月,晋候钦赵盾酒……           饮:给……喝
15.下列四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②食之,舍其半
B.①使妇人载以过朝                    ②遂扶以下
C.①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②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D.①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②问其故,而患之
16.下列内容可以反映赵盾是“古之良大夫”项是(  )
(1)盛服将朝           (2)宣子骤谏         (3)见灵辄饿,问其病  
(4)宣子曰:“呜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A.(1)(2)(3)    B.(2)(3)(4)   C.(1)(2)(3)(4)   D.(1)(2)(4)
17.翻译下列句子(每句3分,共9分)
(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2)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3)董孤,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18.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2)题。(8分)
从军行       陈羽                          从军行       王昌龄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海”指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
(1)这两首诗中征人的形象有何不同?(4分)
(2)两首诗在刻画人物的技巧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做简要分析。(4分)
19.按要求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           。
(2)甘其食,美其服,         ,乐其俗,邻国相望,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3)大学之道,               ,在亲民,                 。
(4)博学之,审问之,          ,           ,笃行之。
四、现代文阅读表达题
思念是人生的彩虹
丛维熙  
①思念是一种享受。比如,在冬日里思念起小花萌芽的早春,在春日里思念起十月的枫红;闷热如煮的夏日里,忆起冬日飞舞的雪片;或是在冰河封冻的严冬,突然记起百花争艳的盛夏,都会给人的精神上带来一丝慰藉。如果把春夏秋冬比作人生四季,那么思念就是人生四季精神上的彩虹。 
  ②思念有个前提,那就是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电子时代的到来,人类好像变得无所不能。天与地之间距离浓缩到方寸之间,固然给人类生活带来许多意外的惊喜,但是将其放在感情的天平上去衡量,却也会发现,这对人类精神上的思念,形成了一种撕裂。 
  ③不久前,孩子从美国打来电话说:“您在电脑上安上一个录像设备,我们通电话时,就可以面对面地看见彼此的形影了。”我说:“别,还是让我留下点想象和思念的空间吧!”之所以这么回答儿孙,因为我不想让电子光波破坏了思念的情怀。如果,电脑屏幕上出现了儿孙们的肖像,那固然有瞬间面对面的快乐,但是思念与想象之苦与乐,便会随之化为泡影。假如溶解了这种距离,感情的天平永远在平衡点上,会让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淡化;更有甚者,会使感情霉变而生菌,继而发生病变。 
  ④古代诗词中的“长相思”,来自于“久别离”。台湾余光中老先生的一首《乡愁》的诗章,所以那么撕裂肝肠,就是因为“久别离”而后孕生出来的“长相思”。这种《乡愁》点燃起的思念之火,将是海峡上架起飞虹的力量。民族情愫如此,亲情与爱情的真谛,又何尝不是如此?中国民谚中“久别胜新婚”的成语,不就是对思念的最好的诠注吗?常常见到一些时尚中的小儿小女,像蜜蜂巢居那般形影不离;殊不知没有空间没有思念,没有彼此守望的情感田园,感情田园中的绿茵会褪色的;没有精神空间的人生厮守,久而久之是会变味的――虽然伊人仍旧,但实质上已是无色无味的白开水了。 
  ⑤古人说的“大爱无形”与“大音稀声”,不是空对空的坐而论道,而是实对实的感情界定。记得,1998年中国作家出访宝岛台湾时,王安忆在回答读者问及如何面对纷繁的时尚表演时说:“我向往古典。”此话一出口,立刻获得满堂彩声。之所以如此,全然在于时尚中人,太少了曲径通幽之美,什么都像阿拉伯数字中的“1”那么快捷,但却没有了九曲回环的享受。人类感情世界的精神数码的含金量,是难以跟随手指在电脑键盘上的动作而翩翩起舞的,凡是把感情变为时尚的脂粉和唇膏者,多为轻浮浪子感情的装点或死了灵魂的泼皮游戏。如果将此延伸至文化领域,快捷的“读图时代”和“娱乐致死”之风,都意味着将中华含蓄而深邃的文化,引向“肥皂剧”般的精神墓场。 
  ⑥当然,电子时代给予我们许许多多前人无法想象的方便,因而我们常为生在这个世纪而庆幸,天上的飞机,地下的地铁,一直到笔记本电脑和无所不能的手机,给了我们生活“直达车”的快捷;但这些生活载体的飞跃进步,不仅无法取代人间感情的价值定位——正好相反,越是飞船上天,人们更要警觉人类的真情坠地。因为太多的方便和直达,致使将真情的思念与肝肠寸断的牵挂,化为宇宙间之乌有。看看春运时人头攒动的车站吧,那是思念井喷的绝妙写照,如果人间死了这种思念,还会有这种情致的画面吗? 
  ⑦保留一点思念与想象的空间吧!那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所独有的精神彩虹。
20.如何理解第①段中“思念是人生四季精神上的彩虹”?(4分)
21.解释下句中加点词语在本文中的特定含义。(3分)
凡是把感情变为时尚的脂粉和唇膏者,多为轻浮浪子感情的装点或死了灵魂的泼皮游戏。
22.从全文看,第⑤段中写王安忆赴台一事有何作用?(6分)
23.你如何看待“读图时代”对现代人的影响.(4分)
五、作文(60分)
“独”很常见,也很复杂。“一枝独秀”固然动人,似乎不及万紫千红美丽;“独当一面”诚然神勇,似乎不如众志成城牢固。人们需要团结合作。却也似乎离不开“独处”;世界需要沟通交融,却也少不得“特立独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是寂寞,也是自在;“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高风亮节,又何尝不是悲怆……
“独”有时不太完美,有时是一种需要,有时又是一种应该追求的境界。
你对“独”有怎样的感受或见解?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009年上学期高二月考语文答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7.翻译(9分)
(1)                                                                
(2)                                                                 
(3)                                                                 
18.诗歌欣赏(8分)
(1)                                                                 
                                                                      
(2)                                                                                                                                               
                                                                       
                                                                       
19.按要求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                   ,                 。
(2)                ,                          ,
(3)                    ,                      。
(4)               ,              ,
四、现代文阅读
20.(4分)                                                                             
                                    
21.(3分)                                                                        
22.(6分)                                                                            
                                                                                  
23.(4分)                                                                             
                                                                                 
                                                                                
 


答案
1.B   2.C   3.D   4.C    5.D   6.C   7.B  8.D  9.A    10.C 
11.C   12.D   13.C   14.B    15.B    16.C
17.略
18.诗歌欣赏
(1)陈诗中将士们不畏严寒,勇登天山,精神振奋,豪情万丈,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情绪;
  王诗中征人都是背井离乡,心中充满离愁别恨,感情苍凉,悲怆.
(2)陈诗通过对环境的描写,突出环境的恶劣,以反衬戍边将士的无所畏惧的精神,用“横笛”、“红旗”等典型事物烘托征人的壮志豪情;
 王诗没有直接抒写征人的离愁别恨,而是用凄清的“新声”“秋月”等景物来烘托感情,写得深沉感人。
19.略
20.用比喻的修辞表达对未来,对亲人的想念如同雨后的彩虹一般令人产生美感,在人生历程中给人精神上的希望和慰藉.
21.一种流于表面的装饰.浅薄之徒对感情不认真不严肃的行为.
22.王安忆赴台一事,表现作者崇尚含蓄而深邃的古典美,自然引出下文对当今人类感情的议论,为深化主题奠定基础.
23.示例一:
持赞成态度:“读图时代”和“娱乐致死”让人用简单的方式表达感情,现代科技虽然提供了便利的生活方式,却使人失却了精神空间,久而久之,感情变成了一种游戏,多了此浮躁,少了些含蓄深邃的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示例二:
持否定态度:电子时代给予我们许多前人无法想象的方便,让我们表达感情更加便利。生活载体只是一种形式,它的飞跃进行,无法取代人间感情,更不必担心现代科技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24.作文(按高考阅卷标准) (222.222.192.216)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选择性必修 月考试卷


上一个『高二中国古代诗歌与散文模块期末测试题』  下一个『必修4第一、二单元月考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