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学年第二次月考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2009学年第二次月考试卷(高三必修三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9学年第二次月考试卷语文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热衷(zhōng)茶卤(lú)葫芦籽(zǐ)溘然长世(kè)B.汲取(jī)薪水(xīn)寒栗(1ì)战战兢兢(jīng)C.摩擦(cā)隐瞒(mán)纵使(zòng)风声鹤唳(lì)D.啁啾(jiū)颤抖(zhàn)模糊(mó)妍媸毕露(chī)2.下
试题预览
2009学年第二次月考试卷
语 文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热衷(zhōng)      茶卤(lú)        葫芦籽(zǐ)       溘然长世(kè)
B.汲取(jī)         薪水(xīn)       寒栗(1ì)         战战兢兢(jīng)
C.摩擦(cā)         隐瞒(mán)      纵使(zòng)       风声鹤唳(lì)
D.啁啾(jiū)         颤抖(zhàn)     模糊(mó)         妍媸毕露(chī)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有人将明明是怄心沥血所得来的作品,却要告诉人们是信手拈来的,如“依马万言”那样容易。
  B.经过隋唐五代民间作者和文人作者的共同努力,词业已由发源时仅可滥觞的一泓清泉,嬗变为初具波澜、力能浮舟的溶溶流川。
  C.父亲的一番话,使我有了再接再励的勇气,一个人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不应该灰心气馁和自怨自艾。
  D.老家过春节都有贴春联的习俗,一副副春联使得节日充满了祥和喜庆的气氛,让人备感温馨。
3.依次填人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美国次优抵押贷款市场问题形成的危机已经殃及全球,受其影响,近日国际黄金价格也开始大幅度         。
  ②随着集成度的大幅度提高,微电缆的线宽越来越小,电阻也会        提高。
  ③未来学家的警语很可能是言者谆谆,听者        。
  A.震荡   相应   了了    B.振荡   相对    寥寥
  C.震荡   相应   寥寥    D.振荡   相对    了了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面对四川强震造成的巨大损失,同学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你五十,我一百,二一添作五,不一会工夫,就捐了三千多元钱。
  B.大腕云集、娱乐名人竞相亮相是该剧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没有我们的鼎力相助,引起这么大的轰动也是不可能的,可没想到导演竟对我们如此冷漠。
  C.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不尚雕琢,浑然天成,如行云流水,令人赏心悦目。
  D.登上山顶。遥望江水从苍茫中迤逦而来,又奔流不息地融入苍茫的远方,真有一种
回肠荡气的感觉。
5.下列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改革公费医疗制度,实施医疗保险的问题,对于广大人民群众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够愉快接受的,这需要政府部门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B.能否从制度设计上保证2009年高考更公平、更公正、更准确地评估考生的学习成绩,更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将直接给首次实施新高考的我省带来积极的影响。
  C.由于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源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容易为人民群众所掌握,所以用它很容易查验领导干部的品格。
  D.据悉,这次西湖整治的主要工作将围绕西湖十景、湖心亭、“六个辅景”,历史文化遗存,遗产环境的整治和植物调整四个方面展开。
6.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良友香茗,幽窗默对,不禁使人心中生出“好雨知时节”的感慨。    
  B.“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结束一个漫长的暑假,再次与同学们相逢,别提有多开心了。
  C.每逢周末,公园里总是人流如潮,摩肩接踵,“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人们都渴望从中获得与大自然的片刻亲近。
  D.当记者问及即将赴国外参加比赛是否有些担心时,这位初出茅庐的小将信心十足地说:“‘……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没什么事情能使我退缩!”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孔子是爱惜生命的。殷商是奴隶社会,但那时以活奴隶殉葬的风气孔子未必知道。自从生产力有所发展,奴隶对奴隶主多少还有些用处、有些利益以后,奴隶主便舍不得把他们活埋,而用木偶人、土俑代替殉葬的活人了。在春秋,也有用活人殉葬的事。秦穆公便用活人殉葬,殉葬的不仅是奴隶,还有闻名的贤良的三兄弟,秦国叫他们做“三良”。秦国人谴责这一举动,《诗经•秦风》里《黄鸟》一诗就是哀悼三良、讥刺秦穆公的。足见春秋时代一般人不以用活人殉葬为然。孟子曾经引孔子的话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孟子•梁惠王上》)在别处,孔子从来不曾这样狠毒地咒骂人。骂人“绝子灭孙”、“断绝后代”,在过去社会里是谁都忍受不了的。用孟子的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孔子对最初发明用木俑土俑殉葬的人都这样狠毒地骂,对于用活人殉葬的态度又该怎样呢?由此足以明白。在孔子的仁德中,包括着重视人的生命。
    孔子说仁就是“爱人”。后代,尤其现代,有些人说“人”不包括“民”。“民”是奴隶,“人”是士以上的人物。“人”和“民”二字,有时有区别,有时没有区别。以《论语》而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5),“人”和“民”对言,就有区别。“逸民”(18•8)的“民”,便不是奴隶,因为扎子所举的伯夷、叔齐、柳下惠等都是上层人物,甚至是大奴隶主,“人”和“民”便没有区别。纵然在孔子心目中,“士”以下的庶民是不足道的,“民斯为下矣”(16•9),但他对于“修己以安百姓”(14•42)“博施于民而能济众”(6•30)的人,简直捧得比尧和舜还高。从这里又可以看到,孔子的重视人的生命,也包括一切阶级、阶层的人在内。
    要做到“修己以安人”,至少做到“不以兵车”、“一匡天下”,没有相当地位、力量和时问是不行的。但是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以为比较容易。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便拈出一个“恕”字。实际上在阶级社会中,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但极难,甚至不可能,只能是一种幻想,孔子却认为可以“终身行之”,而且这是“仁”的一个方面。于是乎说能“为仁由己”(12•1)了。
    有论者武断地说孔子所要“复”的“礼”是周礼.是奴隶制的礼,而撇开孔子其他论“仁”的话不加讨论,甚至不予参考,这是有意歪曲。《论语》“礼”字出现七十四次,其中不见孔子对礼下任何较有概括性的定义。孔子只是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3•3)还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17•11)可见孔子认为礼乐不在形式,不在器物,而在于本质。其本质就是仁。没有仁,也就没有真的礼乐。春秋以及春秋以上的时代,没有仁的礼乐,不过徒然有其仪节和器物罢了。孔子也并不是完全固执不变的人。他主张臣对君要行“拜下”之礼,但对“麻冕”却赞同实行变通(9•3),以求省俭。他不主张用周代历法。由此看来,有什么凭据能肯定孔子在复周礼呢?孔子曾经说过自己,“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18•8),孟子说孔子为“圣之时”(《万章下》),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孔子!
7.下面各项陈述中,不能作为“孔子是爱惜生命的”这一论断理由的一项是
  A.孔子作《黄鸟》诗讥刺秦穆公用活人殉葬的做法,哀悼贤良的三兄弟。
  B.孔子用断子绝孙这样狠毒的咒语痛骂最初发明用木俑土俑殉葬的人。
  C.孔子特别推崇那些能“修己”以安民济众的人,把他们捧得比尧和舜还高。
  D.孔子倡导仁德,“仁”的核心就是爱人,包括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人。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做到这一点,孔子认为需要相当的地位、力量和时间。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本质就一个字“恕”,所以孔子以为比较容易。
  C.作者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能是一种幻想”,因为没有相当的地位、力量和时间是不行的。
  D.作者认为在阶级社会中不可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存在阶级剥削和压迫。
9.下列对“仁”与“礼”关系的解释,最正确的一项是
  A.“为仁由己”,仁取决于自己,礼取决于社会。    
  B.礼的本质是仁,周代没有仁,徒然有其仪节和器物。
  C.仁决定礼,礼体现仁,没有仁,就不会有礼乐。
  D.仁是礼的本质内核,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和最终目的。
10.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提倡“爱人”,在他的心目中,社会上各阶级、各阶层的人都是平等的。
  B.《论语》中不见孔子对“礼”下过定义,这是因为他终身都在摸索中。    
  C.孔子不主张沿用周代历法,可见他不是完全固执不变的人。
  D.孔子在政治制度方面恪守礼节,在日常生活中比较随意,不怎么讲礼节。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短文,回答11一14题。    
    苏绰字令绰,少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从兄让为汾州刺史,周文(周文帝宇文泰)饯于都门外。临别,谓日:“卿家子弟中,谁可任用者?”让因荐绰。周文乃召为行台郎中。在官岁余,未见知。然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而后定。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式。台中咸称其能。周文与仆射周惠达论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乃召绰,告之以事,绰即为量定。惠达入呈.周文称善,谓曰:“谁与卿为此议者?”惠达以绰对,因称其有王佐才。周文日:“吾亦闻之久矣。”寻除著作佐郎。属周文与公卿往昆明池观鱼,行至城西汉故仓池,顾问左右,莫有知者。或曰:“苏绰博物多通,请问之。”周文乃召绰问,具以状对。绰既有口辩,应对如流。周文益嘉之,乃与绰并马徐行至池,竟不设网罟而还。遂留绰至夜:问以政道,周文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语遂达曙不厌。诘朝,谓周惠达日:“苏绰真奇士,吾方任之以政。”即拜大行台左丞,参典机密。自是宠遇日隆。周文方欲革易时政,务弘强国富人之道,故绰得尽其智能,赞成其事。又为六条诏书,奏施行之。其一先修心,其二敦教化,其三尽地利,其四擢贤良,其五恤狱讼,其六均赋役。周文甚重之,常置诸坐右。又令百司习诵之,其牧守令长非通六条及计账者,不得居官。绰性俭素,不事产业,家无余财。以海内未平,常以天下为己任。博求贤俊,共弘政道,凡所荐达,皆至大官。周文亦推心委任,而无间言焉。或出游,常预置空纸以授绰,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及还,启知而已。每与公卿议论,自昼达夜,事无巨细,若指诸掌。积思劳倦,遂成气疾。十二年,卒于位。
1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绰得尽其智能,赞成其事        赞成:帮助成就
  B.在官岁余,未见知                见知:被赏识
  C.属周文与公卿往昆明池观鱼        属:适逢
  D.绰又为之条式                    条式:条款格式
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海内未平,常以天下为己任      固以怪之矣
  B.因称其有王佐才                  因拔刀斫前奏案
  C.而无间言焉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D.顾问左右,莫有知者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
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周文帝对苏绰倚重信任的一组是
  ①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而后定。    
  ②即拜大行台左丞,参典机密。
  ③周文乃召绰问,具以状对。    
  ④其牧守令长非通六条及计帐者,不得居官。
  ⑤博求贤俊,共弘政道。    
  ⑥或出游,常预置空纸以授绰。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14.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绰先后受到他的堂兄苏让和仆射周惠达的推荐,周文帝起先并不很重视他,在去仓池之后开始重用他,使他的才能终于得以展现。
  B.苏绰好学多能,以至朝中许多公文,周文帝都让他来拟定。而苏绰也尽心尽力,帮助周文帝“弘强国富人之道”。
  C.周文帝致力于改革,苏绰辅佐,拟了“修心”“教化”等六条诏书,周文帝很重视,下令各部门官员必须熟读通晓。
  D.苏绰一生俭朴,日以继夜地忙于政务,长期思虑劳累,得了气血不通的疾病,最后病死于任上。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8分)
四、(18分)
15.(8分)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周文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2分)
                                                                              
②又令百司习诵之,其牧守令长非通六条及计账者,不得居官。(3分)
                                                                              
(2)用斜线(/)完成下面文言文的断句。(3分)
      孔 子 曰 :君 子 有 三 戒 少 之 时 血 气 未 定 戒 之 在 色 及 其 壮 也 血 气 方 刚 戒 之 在 斗 及 其 老 也 血 气 既 衰 戒 之 在 得
16.阅读下面两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6分)

              望江南                         卜算子
          [唐]温庭筠                          [宋]李之仪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肠断白蘋洲。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1)这两首词均使用了          这一意象,刻画了一个               的形象。(2分)
(2)请简要赏析这两首词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4分)
                                                                              
17.完成下列名句和常识填空。(4分)
(1)《论语》中,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师说》中韩愈引述到这句话:
“子曰:           ,                     。”
(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感慨说:“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论语》中也有一位隐士高声对孔子说:“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             。”
(3)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197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其长篇小说《                 》曾获矛盾文学奖。
(4)梭罗,       (国家)作家、思想家。作品有《郊游》《缅因森林》等,他的代表作是《                》。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古道阳关
                                  朱金晨
    一首好诗的影响力足以穿越时间与空间的隧道,波及一代又一代人。   
    小时候读唐诗,王维的那首《送元二使安西》给我留下了太深的印象,“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才有了一到敦煌,便动了去阳关凭吊的念头。几乎所有的人来到这里.都先去莫高窟、月牙泉、鸣沙山游览参观。为此,为我接风的当地文友,脸上也充满疑虑地告诉我:那地方已没什么好看的,会让你失望的。只是为了不扫我的游兴,他们当即备了一辆车,很快就陪着我一起上道了。这地方人的厚道、淳朴、本色,一如车窗外掠过的那一株株长得茁壮、粗犷的白杨树,让人过目难忘。
    很难想象那些舒展大西北风韵的白杨,居然也能在缺水少雨的敦煌城郊蔚然成林。那
里,一派大漠风尘,少见草色的;关内是这般悲凉,关外更是可想而知了。无怪阳关在古代就已成了一个极伤感之地。身背关内万重乡情,面对关外的孤烟大漠。那些文人墨客伫立阳关下,自然多愁善感,留下许多不朽的诗章,那曲《阳关三叠》,如泣如诉,又抒发了多少人的离别情绪。谁又能说,阳关给后人留下的只是一个地名,而不是一部诗卷,一本史册!
    说来就是遗憾,车子开到一条岔道口,标着几个地名,却不见阳关的影踪,真让人心里十分纳闷。但像我这样的游人,千里迢迢来到大戈壁上,不就是为了一睹以往在诗中在画里才能相见的阳关吗?即便作为景点来说,阳关也决不让莫高窟、月牙泉、呜沙山。现在好,它不仅没有获得该有的“历史地位”,反而也成了无名之辈。我怎么能不为阳关叫屈呢?
    我实在是搞不明白当地人对阳关的冷漠、无视。到了阳关遗址,这个谜底才解开了。“日暮乡关何处是?”过往的阳关城堞荡然无存,新近才建起的一些复古建筑又怎么会有那些戍边军士的身影?唯一能惹起我的怀古情怀的是山上的一座残缺不堪的烽火台.实际上也就是一堆斑斑驳驳的黄土丘,孤独地兀立在灰蒙蒙的天底下。我的心里很不是味道.那么雄伟的一座关隘,就那样被无情的沙漠掩埋了,又何况人呢?在这茫茫的大戈壁上,我感到自己的弱小,以及人的生命的脆弱。
    朋友们都在我来时,力劝我不要来,否则会后悔的。我倒觉得.倘若听从他们的劝告不来,此生才会永远后悔,一丘黄土,大片遗址,我不是看到了一个真实的阳关了吗?对于稍远处那座新近矗立起的复古建筑,尽管建设者、设计者尽量在还阳关原有的风格.却让我不敢也不愿抬眼相看,因为阳关早已成为一段历史。即使仿造得再宏伟再瑰丽,终究只是历史的赝品。在意大利、希腊那些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几乎所有保留下来的遗址上.至今依旧是残垣断柱,让后人有着原汁原味的深切感受。若有一天,北京的圆明园遗址上,也来一番重建,说句不客气的话。是我们的无知,抹去了本来留给后人的那点残留在史书上的一些深重的文字。那天,望着空旷的新建的城墙,我陷入沉思。我是为儿时就能背诵的王维的那首诗而来,那是一种精神的向往,那是一次文化上的苦旅,倘若没有这样的寄托与探求,来了也等于没来。
    从阳关回来,我带回一种叫“埙”的乐器,那些叫卖的当地小贩放在嘴边,用力吹奏,发出了一种悲凉慷慨的声音,创造出一种让人感伤的艺术氛围,与当时的心情,以及当地的环境很是合拍。
    埙,是千里迢迢带回了上海,至今我也没学会去吹响它。它与阳关的遗址一样,在我看来,作为历史与艺术的一种象征,已经留下那么巨大的历史与艺术的空间,为我们带来太多太多的想象.何必再去企求它们更多呢?
    埙,本来只是古代的一种乐器,今天吹响它吹不响它,已无所谓了……
                                                    (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18.结合原文回答问题。(4分)    
  (1)对于作者来说,阳关是什么?
                                                                              
                                                                               
(2)“到了阳关遗址,这个谜底才解开了”一句话中“这个谜底”是什么?
                                                                            
19.作者对敦煌城郊的白杨树的描写,有什么用意?(4分)  
                                                                              
                                                                              
20.结合原文,说说作者为什么不赞成在名胜古迹的遗址上建造复古建筑。(4分)   
                                                                               
                                                                               
                                                                    
21.简析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的含义及表达上的作用。(6分)
                                                                               
                                                                               
六、(12分)
22.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横线上写出四个关键词(可以是短语)。(4分)
    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说,要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对水源、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重点搞好“三河三湖”(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南水北调水源及沿线、三峡库区、松花江等流域污染防治。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强工业废水治理工程建设。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和重点城市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综合防治农业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继续实施自然生态保护工程。强化环境和生态保护执法检查,健全环境保护的监测体系、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①               ②              ③               ④              
23.根据下文所述消息。将其中一句与报道中心无关的话删去,并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2个字;4分)
    在近年内地港口业引进折合人民币约350亿元的外资中,香港各大财团的投资占了将近九成,遍及天津、南京、宁波、厦门、武汉等10多个港口。当地政府还鼓励外商、侨胞和市民以股份形式投资港口建设。
    港商投资内地港口的趋势是由试探性投资港口边缘业务转向大举投资港口主体业务;由沿海地区开始向广阔的腹地挺进;融资渠道多样化,直接投资迅猛增长。
(1)删去:                                                                     
(2)标题:                                                                      
24.阅读下面这则关于“正龙拍虎”的新闻材料,回答问题。(4分)
    陕西镇坪农民周正龙宣称拍摄到了华南虎,此事从一开始便在网络上引起强烈的质疑。而在某些政府官员的袒护卞,周正龙始终坚持认为虎照并非造假。直到9个多月后,有关方面终于证实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惊天骗局。随着十多个当事人的被查处,一场闹腾了快一年的滑稽戏终于收场。
有人说,“正龙拍虎”有可能会成为一个新的成语,如果真的如此,这个成语的意思应该是:                                                                         
                                                       。(不超过20个字)(2分)
请按照你的释义,用“正龙拍虎”造一个句子。(2分)
                                                                            。   
七、(60分)
2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哲人说:“一个人赚得了整个世界,却丧失了自我,又有何益?”由此看来,真正的救世主便是那个拥有坚定的精神核心的自我,拥有这个精神的坐标轴,守住自我,我们就不会随波逐流。
        另一个哲人说:“生命如一泓清水,需要流动。”他告诉我们,要打开心灵的堤坝,溶入江海,改变自我,这样的生命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在大千世界中,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自我呢?请以“守住自我与改变自我”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009学年第二次月考
语 文 答 题 卷
题次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第Ⅰ卷(42分)
一、(每小题3分,共18分)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二、(每小题3分,共12分)
题号 7 8 9 10
答案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第Ⅱ卷(108分)
四、(18分)
15.(8分)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                                                                       
②                                                                       
(2)用斜线(/)完成下面文言文的断句。(3分)
        孔 子 曰: 君 子 有 三 戒 少 之 时 血 气 未 定 戒 之 在 色 及 其 壮 也 血 气 方 刚 戒 之 在 斗 及 其 老 也 血 气 既 衰 戒 之 在 得
16.(6分)
(1) 意象:           (1分)     形象 :              (1分)
(2)简析两首词艺术表现手法的不同。(4分)
                                                                              
                                                                              
17.完成下列名句和常识填空。(4分)
(1)子曰:           ,                     。
(2)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               。
(3)作家:               作品:《                 》
(4)国家:               作品:《                 》
五、(18分)
18.(4分) 
 (1) (2分)                                                                     
                                                                             
(2) (2分)                                                                     
                                                                              
19. (4分)  
                                                                              
                                                                              
20. (4分)   
                                                                              
                                                                              
21. (6分)
                                                                              
                                                                              
六、(12分)
22.(4分)①               ②              ③               ④              
23.(1)删去:(2分)                                                             
(2)标题:(2分)

24.含义:(2分)



造句:(2分)
                                                                              
七、(60分)
请以“守住自我与改变自我”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2009学年第二次月考试卷
语文试卷评分标准
1.答案C。【解析】A项,“茶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必修三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2009实验学年第三次月考试卷』  下一个『福建省永春第五中学2009年春季高二年语文期中考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