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三年级语文模拟考试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学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初中三年级语文模拟考试(九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9年中考模拟测试(一)语文一、积累及运用(共20分)1、请根据语境及拼音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字。(2分)烦恼yōu_______愁时,不妨读读唐诗宋词。这样,春风秋雨会渐渐冷却你急zào______的情绪;小桥流水能慢慢松弛你紧张的神经。那溪头卧剥莲蓬的小儿,那见人羞sè-的村姑,无不使你yí_______然自得,超然物外。 2、
试题预览
2009年中考模拟测试(一)
语   文
一、积累及运用(共20分)
1、请根据语境及拼音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字。(2分)
   烦恼 yōu_______愁时,不妨读读唐诗宋词。这样,春风秋雨会渐渐冷却你急zào______的情绪;小桥流水能慢慢松弛你紧张的神经。那溪头卧剥莲蓬的小儿,那见人羞sè                               -       的村姑,无不使你yí_______然自得,超然物外。



2、根据提示,填写句子(共5分)
(1)古诗文中有许多体现作者关注国家命运或民生疾苦的名句,请你写出上下连续的两句(课内外均可):
                         ,                         。
(2) 《饮酒》诗中最能体现陶渊明怡然自得、恬淡相适的句子是“                     ,                        ”。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胸襟,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千古名句是“                  ,_____   ___     _  ”。
(4) 毕业在即,纪欣在班级纪念册上写下留言:“今日毕业,奔赴前程;他日相聚,剪烛西窗。”留言中的成语“剪烛西窗”出自李商隐《夜雨寄北》的诗句“                      ,                     ”。(2分) 
(5)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人们经常借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                      ,                         。”来勉励自己。
3、“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成了路。”此段文字是课文《              》的结尾,其作者是             。(1分) 
 4、目前中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的现象比较普遍,学校对此比较关注,校学生会准备进行引导教育活动。(2分)
1)请就学生在学校如何正确使用手机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3)在调查过程中,有位同学说:“那么多人带手机到学校,我如果不带,会被别人瞧不起的!”这时你会说:

                                                                                                                                                                                                                                     
 5、某地拟建一条高速公路,一棵千年古柏正巧处于高速公路的必经之处,须砍伐,各界人士闻讯后纷纷上书有关部门,要求修改设计方案。请根据人物身份,各拟一句话,说明他们反对砍伐的理由。(2分)
   历史学家说:                                                       。
   美学家说:                                                         。
6、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初中阶段你读过不少中外名著吧?现请你从你读过的名著中任选一部,谈一谈阅读这部小说最深的一点感受,并简要介绍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情节。(3分)
   名著:《                    》
   感受:                                                             。            
   情节:                                           。           
7、阅读下面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3分)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①这是一首王维奉命出使边塞慰问将士们的边塞诗,具体表现边塞特色景物的词是                              。(至少两种)具体表现边塞地域的地点是                                      。(至少两处)。(1分)
 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誉为千古名句。该诗句表现了                                                                                                            。的意境(2分)
8、仿写句子。(2分)
文学是一副意境高远的中国画,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文学是                       
       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文学是                                                                                     
你尽可把玩品评。
二、现代文阅读(共40分)
(一)(共9分)
 ⑴美国能源部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利用柠檬清除土壤和垃圾中污染物的新方法,它能够清除几乎所有的普通有毒金属镉、铅、锌以及放射性物质,比如铀、钍、铂、钴、绝和缌。用这种方法处理后的土壤有害物质大大减少,并被转变成有用物质。此技术已申请专利。
   ⑵使用这种技术处理废物时首先用柠檬酸溶液“清洗”受到污染的土壤。这种酸能够附着到普通金属和放射性物质上形成化合物。使用柠檬酸的好处是它对土壤破坏性很小,而且不会长久地停留在土壤里,土壤细菌能够降解几种柠檬酸化合物,使这些金属从土壤的柠檬酸溶液中分离出来以达到回收利用的目的。
   ⑶这些土壤细菌不能降解柠檬酸与放射性物质形成的化合物,因此人们将溶液过滤后就能够把普通金属与放射性物质分离。对于溶液中柠檬酸与放射性物质的化合物,科学家则采取了另外一个步骤,即用阳光照射。比如溶液中的柠檬酸双氧铀经阳光照射后就会分解,使铀以一种浓缩的方式被分离出来。
   ⑷这种方法使用过的柠檬酸还能再次利用。利用这种方法能够清除污染土壤里99%的铀、95%的铅和其他有毒金属。
   9、从全文看,人们为什么要用柠檬酸清除土壤和垃圾中污染物?(1分)
     
 10、人们是怎样解决“土壤中的细菌不能降解柠檬酸与放射性物质形成的化合物”这一问题的?(2分)

  11、找出选文使用的两种种说明方法,并各举一例。(2分)


  12、下列句中加点的“几乎”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2分)
   “它能够清除几乎所有的普通有毒金属镉、铅、锌以及放射性物质”

 13、你觉得人类除了寻找清除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新方法以外,还可以采用怎样的方法防止土壤污染?(提一至两条建议)(2分)


(二)习惯成自然(9分)
   ①“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很有意思。
   ②我们走路为什么总是左脚往前,右脚往前,两只胳膊跟着动荡,保持身体的均衡,不会跌倒在地上?我们说话.为什么总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句,一直连贯下来,把要说的都说明了?因为我们从小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而且“成自然”了。什么叫做“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像那样子的意思。
   ③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推广开来,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勉勉强强地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如果连勉勉强强做一做都不干,当然更说不上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了。
   ④听人家说对于样样事物要仔细观察,才能懂得明白,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观察的能力。听人家说劳动是人人应做的事,一切的生活资料,一切的文明文化,都从劳动产生出来,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劳动的能力。听人家说读书是充实自己的一个重要法门,书本里包含着古人今人的经验,读书就是向许多古人今人学习,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读书的能力。听人家说必须做个好公民,现在是民主时代,个个公民尽责守分,才能有个好秩序,成个好局面,自己幸福,大家幸福,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做好公民的能力。
   ⑤这样说下去是说不完的,就此打住,不再列举吧。
   ⑥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的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的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的去把书本打开。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的去做公民应做的一切事情。在相信人家的话很有道理的时候,只是个“知”罢了,“知”比“不知”似乎好些,但仅仅是“知”,实际上与“不知”并无两样。到了真的去观察去劳动去读书的时候,“知”才会渐渐化为我们的习惯,习惯成自然,才是我们的能力。
   ⑦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譬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譬如说李四发表力不强,就是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写出来的习惯。
   ⑧习惯养成的愈多,那个人的能力愈强。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
   ⑨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教育不限于学校,也不限于读书。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读书这门事也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种种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己教育,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孔子一生“学而不倦”,就是看透了这个道理。
  14、文章第②段以走路、说话为例,引出了下文什么观点?(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1分)

15、第④段列举了哪些事例?意在阐明什么? (2分)   

16、第⑥段加点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请说说理由。 (2分)   

17、文中在阐述了习惯与能力的关系后,得出了什么结论? (2分)   

18、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第⑨段学校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的认识。(2分)

(三)父亲的眼神(12分)
一个背影,让朱自清潸然泪下;一个眼神,让我终身悚然汗下。
那是在我上中学时,因为有“瘸腿科”,加上当时传说文理不再分科,所以,尽管我的语文、英语成绩居班里前几名,但是数理化成绩却出奇地差。这样的恃况下,肯定高考无望。因此,高一期未考试前,我彻底失望,回到家里。
因自觉惭愧,回到家听说父亲正在田里拔草,我赶紧戴上草帽,到田里帮忙。学都上不好,再不勤快一点,会被人骂为“二流子”的。顶着烈日,到了田里,我告诉父亲,不想再上学,反且学不妤了,还不如回家种田。
我以为父亲会勃然大怒,他对我寄子很大的希望,当了一辈子的“睁眼瞎”,他不想我走他的老路。但是,父亲始终埋着头,并不理会我,好像并没有听进去我的话。我不怕父亲发火,却怕父亲的沉默。我不敢再说话了,只好随着他卖力地拔草。近晌午的太阳很毒,汗水在身上像虫一样爬,衣服贴在身上,抬起头,父亲仍然在埋头拔草,我怎好意思停下来……
中午,回家吃过饭,父亲仍然没有就我退学的事发表意见。让我说什么好?情况很不妙,我知道,越是在闷热干燥的夏日午后,越会有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这沉默,让我忐忑不安。
吃过饭,父亲说:“走吧,去地里把瓜秧翻一下,要不然今年地瓜就收不到了。”我拿起锄头就走。我就不信,父亲能干,我就不行。
夏日午后的太阳实在太厉害,汗水把我弄的睁不开眼晴,要在学校,现在正是午睡的时侯,我早已经呵欠连天了——看父亲,光着黑黝黝的脊梁,仍在埋头翻秧——趁着父亲不注意,我跑到树阴底下枕着锄头就睡着了。
好像没过多大一会儿,我就被父亲推醒。睁开眼,我看到父亲冷冷的眼神,那眼神很复杂,既有不屑、鄙夷,也有悲哀、绝望,还有许多我一下子说不出的内容……
“当庄稼人你也不够格,躺在地头睡觉庄稼就会长出来?你那个样,二流子也比你强。你哄庄稼一天,庄稼就哄你一牟。赶快起来!”
父亲的眼神让我受不了,找的后脊早巳经汗流下来了,不是热汗,是冷汗。
当天晚上,回到家,我觉得浑身骨头都散了。提着胳膊上巳经晒脱了皮的地方,我的心乱成一锅粥。
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父亲又把我推起来。一睁眼,又是那眼神……我坐起来,恶狠狠地说了一句:“我要上学!”
后来的事情变得很简单。高考后,我上了大学中文系。再后来,到电视台当上了一名记者。    
尽管远离家乡,远离了父亲,但那眼神始终占据了我的记忆,回想起来就让我不忘。
时至今日,我最喜欢的歌还是蔡琴《你的眼神》。这首歌的旋律很美,很忧郁,很沉静,很悠远,父亲的眼神不这祥,但我想起来却抑制不住自己汹涌的感情。走到院子外,望着满天的繁星,我不由喃喃自语:“山一样沉默的父亲,我忘不了你的眼神!”
(选自《青年博览》 作者黄赋,有改动)
19、“一个背彤,让朱自清潸然泪下;一个眼神,让我终身悚然汗下。”从全文看,这句话有什么作用?(2分)
                                      。
20、“我坐起来,恶狠狠地说了句:‘我要上学”中的“恶狠狠”体现了“我”什么心理?(2分)
                                                       。      
21、“你哄庄稼一天,庄稼就哄你一年。”“父亲”用朴素的话道出了深刻的生活哲理,从中你感悟到什么?(2分)
                                                               。
22、“那眼神始终占据了我的记忆,回想起来就让我不安。”请根据文煮说说
为什么父亲的眼神会使我不安?  (2分)
                                                      。
23、文中“瘸腿科”和“睁眼瞎”分别比喻什么?(2分)
                                                            。
24、“我的心乱成了一锅粥”一句表现了“我”复杂的内心情感。请揣摩“我”当时的心理,写一段表示心理活动的文宇。(字数在30字左右)(2分)
                                                              
(四)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短文,完成下列各题。(10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慰问、吊唁)。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品行不好),使臣受吏民之垢(谦虚的说法,意为担任楚国的宰相),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患祸隐伏在那里)。”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越把自己看得低),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选自《贾谊集》)
25、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
  C.一国吏民/皆来贺 D.今/齐地方/千里
2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2分)
  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②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③孙叔敖为楚令尹 ④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
2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②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28、邹忌向齐王、“老父”向孙叔敖进言分别用了什么方法?在与人交往中,你更欣赏哪一种?请说说理由。(3分)                                                         
                                                                                
四、作文(40分)
2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吉姆•罗恩总喜欢向周围人传授一条简单但叉非常实用的方法——向蚂蚁学习,因为它们有四部关于成功的哲学。
第一部:深谋远虑。
蚂蚁从不天真地认为夏天会永远持续下去,所以即使在盛夏,蚂蚁也积极地为自己储备冬天的食物。
第二部:从不放弃。
如果蚂蚁在行进时遇到阻碍,它们就会开始寻找另一务路线,且从不放弃,直到它们找到一蒂新的路线,奔向想去的地方。
第三部:全力以赴。
蚂蚁在整个夏天会为冬天准备多少食物呢?答案是:全力以赴,竭尽全力储备尽可能多的食物。
第四部:积极进取。
整个冬天,蚂蚁都在提醒自己,“冬天不会持续太久,我们很快就能到外面去。”于是,蚂蚁永远会在气温变暖的那一天出去。
这就是伟大的蚂蚁哲学的全部:深谋远虑,从不放弃,全力以赴并积极进取。
要求:
    ①请根据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篇文章;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
    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附:
2009中考模拟考试(一)参考答案
1-8(略)
9、因为柠檬酸对土壤的破坏性很小,而且它不会长久停留在土壤中,土壤中的金属能通过细菌从柠檬酸的溶液中分离出来以达到回收利用的目的。   
10、⑴人们用将溶液过滤的方法使普通金属与放射性物质分离。⑵用“阳光照射”的方法使放射性元素从溶液中分离。  
 11、使用这种方法能够清除污染土壤里99%的铀、95%的铅和其他有毒金属。用这种方法处理后的土壤有害物质大大减少,并被转变成有用物质。   
12、不能去掉。“几乎”表示大部分,但并非所有,如果去掉,就变成能清除全部的有毒金属,语言太绝对与实际不符。   
13、只要办法合理、科学即可。如:集中处理有害金属,不能让它们流失到土壤中污染等。    
14、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15、①列举了观察、劳动、读书、做好公民四个事例;②阐明懂得了事物的道理并非具备了相应的能力。(意思对即可得分) 
16、不能去掉。一般而言,“知”比“不知”好;但在这里,作者用“似乎”强调了“知”与“不知”并无两样,因为“知”仅仅是懂得了道理,并没有化为习惯,形成能力。   (答“不能去掉”得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17、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 (意思对即可得分)   
18、要点:学校教育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习惯、培养能力。   (答出要点得,结合实际、表述清楚得,意思对即可得分)
19、结构上总领全文;内容上点明题意(表明父亲的眼神对“我”影响之大)。
20、写出了‘我”痛下决心、发愤求学的心理。
21、有耕耘就有收获,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
22、害怕自己没有理想,放弃追求;怕对学习、工作等还不够尽力;怕愧对父亲。
23、偏科,数理化出奇地差;不识字,是文盲。
24、此题答案开放。可以写因承受不了田间劳作所带来的肉体上的痛苦,无法承受回校求学而高考无望的精神折磨,愧对亲人的愧疚心理,想要赌气争气又不能的无奈,要求上进、奋发努力的决心等等交织在一超的复杂心理。
25、(D)
26、①偏爱 ②实在、确实 ③担任 ④离开 
27、①几个月过后,不时有人偶尔来进谏。 ②地位高而独揽大权的人,国君厌恶他。
28、邹忌运用设喻的方法进谏齐王,含蓄委婉又形象生动,让对方易于接受自己的观点或意见。 “老父”运用从反面讲道理(或直言不讳),向孙叔敖进言。直接陈述利害,可以产生“苦口良药”的劝说效果。
29、略。 (218.89.83.205)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学考模拟卷


上一个『常州市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下册期中质量调研试题』  下一个『高一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