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复习专题训练小试卷(四)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文言文复习专题训练小试卷(四)(高三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文言文复习专题训练小试卷(四)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湮(yān)没汝识(zhì)之乎缇(tí)骑砌石为磴(dèng)B.矫(jiǎo)诏石穴罅(xià)钟磬(qìng)周景王之无射(shè)C.噌(zēng)敛赀(zī)财楯(dùn)以欹(qī)为美D.渗(shèn)漉异爨(cuàn)逡(qūn)巡扶(chí)而仆之2.下列加点词语的
试题预览
文言文复习专题训练小试卷 ( 四)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湮(yān)没     汝识(zhì)之乎     缇(tí)骑       砌石为磴(dèng)
       B.矫(jiǎo)诏      石穴罅(xià)     钟磬( qìng)    周景王之无射(shè)
       C.噌( zēng)        敛赀(zī)财       楯(dùn)       以欹(qī)为美
       D.渗( shèn)漉       异爨(cuàn)       逡(qūn)巡      扶(chí)而仆之
    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火尚足以明也    明:照明
       B.始速祸焉    速:迅速
       C.视五人之死    视:比较
D.乳二世    乳:用乳汁喂养
 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一尊还酹江月       B.亦曷故哉
    C.至莫夜月明       D.镜中衰鬓已先斑
    4.下列句子从句式的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A.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B.此余之所得也
    C.今以钟磬置水中
    D.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要求,写出相对应的古文名句。
    (1)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____,以趋于亡。____!
    (2)夫夷以近,____;____,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3)三五之夜,____,桂影斑驳,____,珊珊可爱。
    (4)梅以曲为美,____;____,正则无景;____,密则无态。
  7.填空。
    (1)《六国论》选自____,作者是____,他与苏轼、苏辙都以文学著名,后人并称他们为__________   。
    (2)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____,著有文集____,并编写两部史书《新唐书》和____。
    (3)姚鼐,清代____派古文家,《登泰山记》是一篇冬日登泰山的游记,重点记泰山的景色,观日出一段尤为精彩。
8.用斜线(/)给下面画线部分的文言文断句。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圃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日于传有之日若是其大乎日民犹以为小也日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日:“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二、古诗阅读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①行穿竹,卷罢《黄庭》②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③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①玉瀣:美酒。  ②《黄庭》:道家经典。③元:同“原”。
    (1)这首词上阕描写了哪些生活画面?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最后两句“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有何深意?它在词中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文阅读
         送石昌言为北使引
            苏洵
    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昌言举进士,日有名。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后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不相闻。吾日以壮大,乃能感悔,摧折复学。又数年,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问如平生欢。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吾晚学无师,虽日为文,中心自惭;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今十余年,又来京师,而昌言官两制①,乃为天子出使万里之外强悍不屈之虏庭,建大旆②,从骑数百,送车千乘,出都门,意气慨然。自思为儿时,见昌言先府君
旁,安知其至此?
    富贵不足怪,吾于昌言独自有感也。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日:“既出境,宿驿亭,闻介马③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及明,视道上马迹,尚心掉不自禁。”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中国之人不测也。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以为夷狄笑。呜呼!何其不思之甚也!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健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城之役。今之匈奴,吾知其无能为也。孟子日:“说大人,则藐之。”况于夷狄?请以为赠。
【注】①两制:宋指翰林和中书两部门。②大旆:  大旗。③介马:披甲的战马。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始数岁,未学也    始:开始
    B.又以亲戚故,甚狎    狎:亲近
    C.察其意甚恨    恨:遗憾
    D.说大人,则藐之.    藐:轻视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昌言关心后进和  苏洵折节向学的一组是
    A.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吾后渐长,亦稍知读  书
    B.昌言举进士,日有名//相与劳问如平生欢
    C.虽不言,察其意甚恨//乃能感悔,摧折复学
    D.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虽日为文,中  心自惭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本文是篇赠序,有临别赠言的性质。作者在  文中表现出了对石昌言官场有为及出使虏庭的赞  叹。
    B.作者在文中描写了石昌言出使虏庭时出京  的盛况,“从骑数百,送车千乘”,流露出对这种富贵  排场的反感。
    C.文章前半部分着重叙述了石昌言与作者家  的渊源,及几十年来他对作者学业上的关心、勉励和  影响,流露出作者的感激之情。
    D.文章后半部分属劝慰之辞,借彭任随富公出  使的事例及孟子的言论,提醒石昌言千万不要被虏  庭的气焰所惑而有辱使命。
 13.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问如平生欢。
    译文:————————————————————————
    (2)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 矣。
    译文:——————————————————————————
    (3)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中国之人不测也。  
   译文:——————————————————————————

(四)参考答案
    1 A (B射yì  C噌chēng楯shǔn D抶chì)
    2. B(速:招致)
    3. D(A“尊”通“樽”B“曷”通“何” C“莫”通“暮”)
    4. C(C项是省略句,其他三项是判断句)
    5.(1)(如果)用向秦求和的土地封赏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诚心礼遇天下的奇才。(2)(如果)尽了自己努力却不能到达,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有谁能讥笑他吗?(3)我还记得周公被逮捕,(是)在丁卯年三月十五日。(4)敲打时能发出铿铿声音的石头,到处都是,可是这座山偏偏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6.(1)日削月割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2)则游者众  险以远  (3)明月半墙  风移影动  (”直则无姿以欹为美  以疏为美
    7.(l)《嘉祐集》苏洵三苏(2)六一居士《欧阳文忠公集》《新五代史》  (3)桐城
    8.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麇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9.(1)描写了诗人读书、饮酒、竹林漫步、卧榻看山等生活画面,表明诗人喜欢过一种不问世事、超然物外的隐逸生活。(2)这两句诗表面是说本来知道上天另有一种心肠,不把英雄衰老当一回事,实则是对统治者不重用人才,致使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懑。在语意上与上文相反,收到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在感情上饱含讥讽和悲愤,动人心魄。
    10.A(始:才)
    11.C(A中昌言表现是说二人的亲近;B中一说昌言举进士后的名气影响,一说苏洵进京游学与昌言相见后的情景;D中“虽日为文……”言苏洵很晚才求学,虽每天写文,但心中自惭)
    12.B(没有反感之意,作者认为石昌言的富贵是情理之中的事)
    13.(1)到京城游学,在长安见到石昌言,互相慰问如同平常一样高兴。
    (2)大丈夫活着不做将军,能够做使者,凭口舌在外交上取胜,也足够了!
    (3)大凡敌人用来向中原夸耀的方法大多像这样,中原人不能看透这一点。
    【参考译文】
    昌言应进士科考时,我才几岁,还没有上学。回忆当时同一群小孩在父亲身边嬉戏,昌言从旁边拿枣子和板栗给我吃,我们俩相距很近,又因为是亲戚的缘故,我同他很亲近。昌言应进士科考后,一天天地有名气。我后来渐渐长大了,也稍微懂得读书,学习断句、对对子及声音格律,没有学成功就荒废了。昌言听说我荒废了学业,嘴上虽然不说,但看他的意思很是遗憾。此后十多年,昌言中了第四名进士,在四方做官,彼此就不通音讯了。我一天天地长大,就有所感而悔悟,改变过去的旧习重新学习。又过了几年,我到京城游学,在长安见到昌言,互相慰问如平常一样高兴,我拿出十多篇文章,昌言见了很高兴,称赞写得好。我很晚求学又没有老师,虽然每天写文章,但自己心里很惭愧,等听到昌言的称赞,才稍微有点自喜。现在过了十多年,我又来京城,可是昌言已在翰林和中书两部门做官了,竞替天子出使到万里之外强悍不屈的虏庭,(出发前,)树起了大旗,有几百名随从,前来送行的车子有上千辆,送出都门外,昌言意气是何等的慷慨激昂啊!我自思孩提时,在父亲身旁见到昌言,哪里料想到他今天有这样显赫呢?
    富贵没有什么稀奇,我对昌言独自有此感慨。大丈夫活着不做将军,能够做使者,凭口舌在外交上取胜也足够了!往年,彭任随富弼出使契丹回来,给我讲,出边境以后,住在驿亭里,听到几万匹披甲的战马奔驰而过,剑矛彼此撞击,整夜听到响声,跟随的人害怕得变了脸色,等到早晨起来,看到路上战马跑过的痕迹,还胆战心惊,情不自禁。大凡敌人用来向中原夸耀的方法大多像这样,中原人不能看透这一点,因此有的人以至于震惧而失言,被夷狄笑话。唉!他们多么不会思考问题啊!从前奉春群出使匈奴,匈奴把壮士健马藏匿起来,不让它们显露.因此才有平城之战。现在的匈奴,我知道他们没有多大能耐了。孟子说:“游说大人物时,要藐视他们。”何况对于夷狄呢?请让我将这句话作为赠言。 (119.184.172.33)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上一个『文言文复习专题训练小试卷(三)』  下一个『文言文复习专题训练小试卷(五)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