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本的阅读(选做)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实用文本的阅读(选做)
(高三下册 粤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实用文本的阅读(选做)复习前言:阅读题通用答题知识和答题的方法1.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散文和小说,新闻和传记的文体特征概述见后);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
试题预览
实用文本的阅读(选做)复习
前言:阅读题通用答题知识和答题的方法
1.阅读: 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 :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散文和小说,新闻和传记的文体特征概述见后);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
2.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 暗示答题区域; 暗示答题思路; 暗示答题方法; 暗示答案本省。审题时注意:
◆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 ◆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
◆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 ◆ 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
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 如问:
“为什么对作者来说这是一次短暂而愉快的旅行?” 则:
(1)题眼(答题重点)是: 短暂而愉快 ;
(2)要点(回答的内容)应包括:“短暂”和“愉快”两点;
(3)设问的角度: 以“这”作陈述对象,而不是“作者”;
(4)句式应为: 两个句子,且构成并列关系。
3.答题: “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
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
(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 。
(二)常用写作手法(技巧)(加横线的为高考常考手法)
第一类: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第二类:表现手法:对比、衬托(反衬),变换人称,联想想象, 象征,类比,虚实结合 渲染烘托
第三类:结构方式:前后照应、铺垫,过渡(承上启下)、设置悬念、卒章显志,欲扬先抑、制造波澜 , 特定线索、 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等),
第四类:修辞手法:比喻、反复、对比、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借代:
第五类:描写手法:
描 写 角 度: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三)基本题型及解答思路
题型1: 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和表现力
A.语句的含义题:还原修辞句的本义;揭示警策句的哲理;转化深奥含蓄句的意思;揭示句子的双关意;
B.语句的作用题:要回答该句子在文章结构与内容主题两个方面起的作用。
1文首句:⑴照应标题(开篇点题); ⑵渲染气氛(定下情感基调); ⑶埋下伏笔
⑷设置悬念; ⑸为下文(中心)作辅垫; ⑹总领下文;
2文中句:⑴ 前后照应,⑵承上启下(过渡);⑶总结上文;开启下文;⑷为下文作辅垫
3文末句:⑴总照应开头或标题,结构紧密;⑵卒章显志,揭示中心;⑶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题型2: 整理文章思路并归纳文章的内容
本题重在弄清文章是怎么写的和写了什么:文章各段说的是什么内容,是从哪些角度说的;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相并,相承,相属),它们之间是如何照应的,又是如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各段与中心的关系)。只要你把作者起承转合的行文思路看出来了,把文章的领起段、过渡段、中心段、归旨段、结语段分辨清楚了,文章的脉络层次与主要内容就在你眼前了。
▲叙述性文体的线索:看时间的变化,看空间的变化,看情感的变化,
看故事情节的变化,看事物发展阶段的变化。
▲论述性文体的结构: 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 总分式。
▲说明性文体的顺序: 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题型3: 分析手法及作用(见前四大类13小类).这里主要举例说明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拟人:化物为人,拉近距离,亲切自然; 便于对话,交流情感。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语气强劲,抒情强烈。
7.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情感;承上启下,层次清晰;多次强调,增强感染力。
题型4: 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归纳主旨
解题思路:⑴快速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记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⑵跳出文章外,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⑶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⑷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
实用类文本阅读分类指导与练习
一.考纲要点:
1.分析综合C: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⑵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⑶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D:⑴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⑵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⑶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 究F:
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⑵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⑶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第一讲 传记的阅读
1.明确概念 :
传记和新闻一样都属于纪实类作品。它是遵循真实性的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活
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传记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1)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如:鲁迅写的《鲁迅自传》,沈从文的《沈从文自传》。后者是他人撰写的,如:《华罗庚》、《“布衣总统”孙中山》、《我的父亲邓小平》等。
(2)从创作方法看,传记可分为史学性传记和文学性传记。
(3)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一类传记则记叙与评论各半,叫评传。评传是人物传记夹杂着作者评述的一种带有文学评论色彩的体裁。它由传主、本事、作者的思考与评析三要素构成。“传中有评,评中有传,评传结合”是其特点。“传要真实,评要中地”是评传写作基本要求。
(4)从篇幅的长短来说,它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
2.文体特征
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传记一般有以下三个特点:
(1)真实性。传记首先必须以真人真事为依据再现人物、叙述事件,这是传记的生命;离开了这一点,传记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当然,传记的真实性并不排斥适当的艺术加工,但这种加工均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生活逻辑及事物发展的趋势。
(2)文学性。传记是介于史学与文学之间的一种边缘性文体,既有历史特征,尊重历史与事实;又有文学特征,运用白描等手法刻画人物。因此,优秀的传记作品往往注重文学性与真实性、形象性与审美性的结合。
(3)通俗性。作为一种叙事文体,传记一般要求作者在语言表达方面简明易懂,便于读者阅读。同时,语言风格讲究多样化、个性化,如评传是全面介绍和评论人物的生活和贡献,语言兼有叙述性、概括性、议论性色彩;而小传则主要介绍人物的社会经历、思想轨迹、兴趣爱好、主要著述或功过事迹等,文笔简短集中,往往是粗线条的。
3.阅读要领:阅读传记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传记的有关知识,体会传记与小说和散文等文体的区别;
2. 抓住文中叙事和描写中展示出的人物个性,把握主任公复杂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品质;
3..对时间性较强的传记,可列表整理文章思路;
4.评传中要注意作者的情感倾向和直接评价。
传记阅读提升练习
(一) (08年山东卷)阅读下列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我所认识的梁漱溟 牟宗三
我是在梁先生于重庆北培创办“勉仁学院”时(1948年)认识他的。“勉仁”是梁先生的斋名,取儒家“勉于行仁”的意义;先前他也以“勉仁”办了一所中学。我是在建校以后去的,在那里待了一年多,所以对梁先生的学问与人格也有一些了解。
他是个了不起人物,从性情、智慧、个人人格各方面来讲,在这种时代,要找这种人,已经不太容易了。他的议论不管是对是错,都有真知灼见。他和一般社会上的名人、名流不同,他对中国有极深的关怀,平生所志都在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寻出一条恰当的途径,例如“乡村建设运动”,就是梁先生思想见之于行动的具体表现,不只是讲说学问而已。
“乡村建设”的实践,就他思想的渊源来看,可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代表。这本书是梁先生应王鸿一之邀,在山东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题的演讲稿合辑而成的。那时他还很年轻,不到30岁。这是当时非常了不起的一本著作,思辨性非常强,自成一家之言,不是东拉西扯,左拼右凑出来的,而是一条主脉贯串而下,像螺丝钉钻缝入几的深造自得之作,可说是第一流的。
梁先生没出过洋,又不是什么翰林学士,但一样可以讲中西文化问题;黑格尔没到过中国,也不认识中国字,但到现在为止,讲中西文化问题的,没有一个超过黑格尔的,谁能够像黑格尔了解到那种程度的?这就是哲学家的本事了。梁先生讲中西文化,完全出自于他对时代的体认及民族的情感,而这又是承续自他家庭中关心国事的传统。梁先生的父亲梁济(字巨川),在民国七年时,为抗议象征着固有文化的清朝之灭亡,而自杀身亡。这是一个时代的问题,也是梁先生格外关注的文化问题。
究竟,中国文化该何去何从?中国文化在满清统治了三百年之后,从辛亥革命到现在,一直难以步上正轨,而源始于十七、八、九世纪近代文明的西方文化,就摆在眼前,应该如何作个抉择?
梁先生曾说过一句话:要读他的《中国文化要义》,保存中国传统。保存文化是对的,那一个民族能否定自己的文化?但想了解中国文化并不容易,读《中国文化要义》恐怕不如读《东西文化其及哲学》。
《中国文化要义》是从他的《乡村建设理论》简约出来的,哲学味太重了,每一个项目都需要再加以申说,否则不易懂。而《乡村建设理论》虽是他最用心的著作,企图自农村风俗习惯的横剖面深刻剖析中,归结出中国文化的特征,但是纵贯性不够,在方法论上“从果说因”,是有问题的。这是梁先生一生吃亏的地方,也使他不可能真正了解到中国文化。
梁先生晚年观念已老,也有很多问题没有触及,尤其是文化上。
但是,在文革之时,他却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不屈不挠的风骨与气节,这是他最值得敬佩的地方。他被批斗时,家具和所有的藏书也都被摧残烧燬,他并没有反抗,只极力要求破坏者让他保留一部字典,因为那部字典是向朋友借来的,烧掉了会对不起他的朋友。虽然最后这部字典还是不能幸免,被烧掉了,但是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到他那来自传统知识分子的忠厚的一面。
梁先生在近代中国是一个文化的复兴者,不但身体力行地宣掦了传统的儒家思想,更可以说是接续了清代断绝了300年的中国文化。这是他的一生最有意义的地方,也正是梁漱溟先生象征“文化中国”的意义所在。 (文章有删改)
1.文章第二段说“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和社会上一般的名人、名流不同”。这样评说梁漱溟的具体理由是什么?(4分)
2.文章第四段写到了梁漱溟父亲自杀身亡,这段文字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3、作者在评述《中国文化要义》等著作特点的同时,也指出了梁漱溟的不足。他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4分)
4.作为一篇评传性,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梁漱溟的?这样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6分)
第二讲 新闻的阅读
新闻的内涵: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新闻包括消息(一般新闻)、通讯(特写)、新闻访谈等体裁。
第一版块:消息(一般新闻)的阅读
(1)消息文体知识
1、消息的定义: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具有新闻价值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消息的特点 :
(1)真——真实准确,有根有据,用事实说话。
(2)新——内容要新,新人新事,从新角度说话。
(3)活——生动活泼,鲜明生动,用形象说话。
(4)短——篇幅短小,中心一个,用重点说话。
2、消息的要素:消息(也叫新闻或报道)有五要素,又称“五个w”,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这五个“w”与记叙文的五要素是完全一致的,即: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消息的结构
一般写法都采用“倒金字塔”式。即先说结果,再说重要事实,最后说次要内容。特殊写法也可采用金字塔式,悬念式,并列式等。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①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标题。
多行——引题(引标):交待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
正题(主标):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②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写法常见的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③主体: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躯干。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④结语: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有的消息,事实说清楚了,就不需要结尾。它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发展趋势作预测;可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通讯(特写)文体知识
1.通讯的种类、特点和作用
通讯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详细深入而又生动形象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可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等。
2.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1)内容上,消息简略单纯,通讯详细丰富。 (2)形式上,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造性强。 (3)在写作技巧上,消息手法简单,通讯手法多样。 (4)风格上,消息朴实,通讯富有文采。
3、通讯的主要作用
(1)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新闻细节;(2)使新闻具有感染心灵的艺术品格;(3)在消息不能有所作为的地方发挥作用。
(三)访谈文体知识
1.文体特征:“访谈”主要指的是对个人或某一事件或者某个问题,进行专题性访问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其基本特征:
(1) 针对性。由于访谈主要是通过对一定的对象、一定的事件或一定的问题,在现实的情景中提问的,因此它的针对性是十分明确的。
(2) 专题性。对要访谈的问题需要经过高度的提炼,突出某一方面的问题,集中在某一个点上,不能求大求全,否则会影响问题的深入,体现不了新闻的价值。专访的问题多半是带有现实意义的,突出了一定的主题思想内容。
(3) 典型性。访问的对象、设定的问题、谈论的事件当有一定的典型性,也就是说访谈的内容必需具有代表性。它应该是在一定的起点或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对可以成为“话题”的、新鲜的事实的报道,对大众普遍关心的、能引起共鸣的问题而进行的专访。
2.提问方式:
(1)一般提问方法:要么直接问,要么旁敲侧击。可以细分为:
①趣问:采用一些诙谐有趣、形象生动的话题或提问方式进行发问,以消除陌生感,拉近双方的距离。
②直问:不转弯抹角,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来。
③推问:运用逻辑推理,提出问题。
④旁问:有意岔开,先谈点别的事情,以此来制造轻松的气氛。
(2)访谈对象的回答有时会出现一些新情况,访谈要及时抓住新情况,调节控制好访谈过程。使访谈访谈顺利、深入地进行下去。
①追问:对访谈对象刚刚陈述的疑点或没有充分说明的地方进行追问,使访谈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予以回答。
②延伸:对访谈对象没有涉及的领域进行引导,可以拓宽领域,避免片面性。
③对比:有时侯,访谈对象就某一问题在回答时的陈述不尽相同,如果发现这样的疑点可以进行对比提问。也可以引入一些其他人同一问题的观点进行对比提问。
(一)07华师附中题:阅读下列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
参演万余人 不见几个兵
“铁拳——2004”演习彻底摆脱我军传统作战模式 张乡林 王宏林
当兵20多年,记者参加过多次种类军事演练。提到大型战术演习,脑海里立即浮现的是“漫山遍野都是兵,冲声杀声破天”的景象。可是,9月25日,军区组织的“铁拳——2004”机步师山地进攻作战演习,却彻底改变了记者的“演习印象”。
10时20分,随着3颗红色信号弹升空,“红军”阵地上突然传来低沉的马达轰鸣声,“蓝军”无人侦察机临空“偷窃”“红军”阵地。侦察监视、电子干扰、精确打击,“蓝军”率先向红军发起攻击。“蓝军”的“三板斧”,并未能迟滞“红军”快速机动的步伐。多次演练过“新三打三防”课目的“红军”部队,巧妙周旋,与“蓝军”的攻击一次次“擦肩而过”。与此同时,在空中、地面各种火力的支援下,“红军”部队迅速向预定地域集结。只见百余辆涂满迷彩的坦克,数百辆满载战斗员的战车,披裹着层层伪装的火炮,在弥漫硝烟掩护下,消融在秋色斑斓的演习场。短暂的沉默之后,战火骤起。各型炮弹以排山倒海之势倾泻在敌纵深目标上,一枚枚导弹精确射向“蓝军”“死穴”。空中,歼击机、强击机穿云破雾、呼啸而来,攻击直升机成编队俯冲射击,炸得“蓝军”阵地四处开花。
“铁甲奔流,空地协同,电磁对抗,精确打击……万余人参加的大型演练,整个战场却不见几个兵,好一派现代作战的新景观,传统的作战模式难觅踪影了。”置身这样的战场,记者热血喷涌,感慨万千。
演习指挥部的专家介绍说,这次“铁拳——2004”实兵实弹演习,动用新装备比较多,参演兵种比较全,增强了演习的复杂性、针对性和对抗性,演习中的战术情况具有像、活、动、抗等特点。
担负此次演习任务的某机步师,曾是我党掌握的“第一支武装”,是北伐战争中的先锋,素有“铁军”之称。“铁军”铸“铁拳”,军演展军威。他们着眼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将战场感知、指挥控制、火力运用、陆空协同、信息对抗,贯穿演习全过程,重点演练了“动得快、打得准、破得开、突得进、攻得下”等作战行动、指挥协同和综合保障,全面检验和提高了机械化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演习结束,官兵们激动地说:“今天,我们不再是喻义上的铁军,而是真正意义上的铁军、铁拳了!”
据悉,“铁拳——2004”演习,是我军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对外展示军事演习,“16个国家的60余名军队领导、军事观察员,在现场观摩了演习。
1.这则消息,标题引人入胜。请简要鉴赏评价。(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则消息,导语别具一格,它具有哪些特点?请分三条简要回答。(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天,我们不再是喻义上的铁军,而是真正意义上的铁军、铁拳了!”这句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不少于三点。(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07广东高考:阅读下列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访钢琴演奏家傅聪
傅聪,钢琴演奏家,生于1934年,著名翻译家傅雷之子。1955年获得肖邦国际钢琴
比赛的第三名和“玛祖卡”演奏最优奖。他以“钢琴诗人”的称号闻名于世。
你很小就开始学习钢琴了吗?
我的父亲钟情于法国文学,还把巴尔扎克等人的作品翻译介绍到中国来,他是罗曼•
罗兰和其他许多法国艺术家的密友。在我只有5岁的时候,他就影响乃至强迫我学习钢
琴。不过,到我17岁去波兰学习钢琴的时候,我已经真正爱上弹奏钢琴了:
你最喜爱的作曲家是谁?
喔,太多了:像肖邦、贝多芬、舒伯特、瓦格纳……他们的每一部作品都是流传后世
的杰作。我们永远不能用“完美”来形容音乐上的造诣,每种探索都是阶段性的,每个新
的时期对杰作都有新的定义。
我觉得,肖邦呢,就好像是我的命运,我的天生的气质,就好像肖邦就是我。我弹他
的音乐,我就觉得好像我自己很自然地在说我自己的话。莫扎特是什么呢?那是我的理
想,就是我的理想世界在说话,他是我追求的理想。舒伯特像陶渊明,舒伯特的境界里头
有一些我觉得就像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文人传统上特有的那种对人生的感慨?
我听说现在数量惊人的中国家庭送孩子去学钢琴,你怎么看这件事?
假如他们觉得这是一个成名成家的捷径,那他们是不可能做到的!假如他所追求的就
是这些的话,他所得到的价值就不是我认为的音乐艺术里面的价值,而是世俗观念里面的
价值,那是一种很危险的价值。假如不具备对音乐那种“没有它就不能活”的爱,那还是
不要学音乐,学电子、学医、学法律成功的机会都要大得多!学艺术一定要出于对精神境
界的追求,有“大爱之心”,然后愿意一辈子不计成败地献身。假如有这样一个出发点,
即使孩子不能够成为一个专业的音乐家,可是他有了一个精神世界让他可以在那儿神游,
这也是一种很大的幸福!
你认为追求音乐更高境界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我在各国讲学时经常举个例子,那就是黄宾虹说的“师今人,师古人,师造化”。他
拿庄生化蝶做一个比喻,说“师今人”就好像是做“虫”的那个阶段,“师古人”就是变
成“蛹”那个阶段,“师造化”就是“飞了”,也就是“化”了……伟大的作曲家写的作
品完成后还会不断地发展,它会越来越伟大越深刻越无穷越无尽,所以“造化”跟自然一
样生生不息,不断复活、再生、演变:真正的“造化”是在作品本身?
对一个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天分?勤奋?一颗敏感而善良的心?还是
思想?
可能这些都需要……但是现在我觉得,也许最重要的是勇气,能够坚持黑就是黑,白
就是白,永远表里如一:这在音乐上也很难做到:
你经常提到“赤子之心”这四个字,这是不是你做人、弹琴的原则?
是呀,如果你的琴声很纯洁地发自内心,就会天然有一种感染力=我父亲经常说,真
诚第一:感人的音乐一定是真诚的,有的人可以弹得很华丽很漂亮,你也会欣赏,但被感
动是另外一件事:科尔托就是这样,他有很多毛病,但是他真实感人:
什么是你说的好的音乐?
对音乐内涵有真正的理解,而且真正有个性,有创造性:这种创造性并不是随心所
欲,而是有道理的,是真正懂了音乐之后的创造?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辈子的
学问。
(节选自[法国]多米尼克•夏代尔《音乐与人生》)
1.统观这篇访谈,采访者所提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哪几个方面? (4分)
2.傅雷曾对傅聪说:“做人,才做艺术家。”从全文看,傅聪认为艺术家应该怎样做人?(5分)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粤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上一个『
近三年全国各地高考语言运用创新题型汇编
』  下一个『
2009年九年级第二次月考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