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高三模拟测试卷(五)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试卷
试题
名称
2009高三模拟测试卷(五)(高三下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9高三模拟测试卷(五)一、(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舐(shì)犊 诳(kuáng)语 璞(pú)玉 要(yāo)挟 B.摹(mó)本 盘桓(huán) 毗(pí)邻 癖(pǐ)好C.歼(jiān)灭迢(tiáo)远畏葸(xǐ) 披露(lòu)D.手谕(yù) 遑遑(huáng) 落泊(ó) 瓦砾(lì)
试题预览
2009高三模拟测试卷(五)
一、(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舐(shì)犊 诳(kuáng)语 璞(pú)玉 要(yā o)挟
B.摹(mó)本 盘桓(huán) 毗(pí)邻 癖(pǐ)好
C.歼(jiā n)灭 迢(tiáo)远   畏葸(xǐ) 披露(lò u)
D.手谕(yù) 遑遑(huá ng) 落泊(bó) 瓦砾(l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弹劾           梦寐已求         脚踝          貌合神离
B、缥渺           好高骛远         重叠          闻过饰非
C、冒然           飞短流长         噩梦          乔妆打扮
D、通牒           至高无上         坐落          轻歌曼舞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
A、高考阅卷时间紧、任务重,许多阅卷教师只能是一目十行,没有时间去含英咀华。
B、父亲收藏的那些产于不同时代、具有不同造型、来自不同国家的玩具汽车,把小小的书房挤得满满当当,间不容发。
C、赵国平表示,日本艾礼富自进入中国内地,一直使用这个商标,希望艾礼富的商标纠纷早日水落石出。
D、不论在月白风清还是在九级风浪的夜里,他都全神贯注地盯着宽阔的海域。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不断上涨,引起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下降,给世界经济复苏蒙上了一层阴影,造成工农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
B.保障市场供给,规范价格秩序,防止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对于保持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C.清明节承载着非常丰富的文化,涉及伦理、美学、民俗等诸多领域,兼备祭祀、农事、赏春、游艺等许多功能,是不可或缺的传统节日。
D.2008年3月24日,对中国观众很陌生而在希腊却家喻户晓的女明星玛利亚•娜芙普利,在古奥林匹亚遗址为北京奥运会采集了圣火。
4、下面一段文字中,介绍了“古代史分期”的主要学说及其代表人物,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不超过50个字)
中国何时进入封建社会,争论了几十年。中国历史博物馆落成时,“中国通史陈列”按照从战国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观点布展。在这个问题上,范文澜、翦伯赞表现出豁达的态度,对扩大这一学说的知名度起了很大的作用。翦伯赞在撰写《中国史纲要》教材时,曾有过犹豫和为难,甚至准备采用郭沫若的学说,以使教材表述与“中国通史陈列”体系相一致。后来,上级部门鼓励翦伯赞按照他们素所主张的观点来写,于是中国从西周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学说写进了教材。但尚钺(音“月”)的学说一直不受重视,曾遭重点批判。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位权威学者仍将“魏晋封建论” 与其他两论并列,实属难能可贵。 
                                                                           
                                                                           
                                                                           
6.将下面打乱了语序的六个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文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②人人生而平等
③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中间建立政府
④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
⑤而政府的正当权利,则是经被统治者同意所授予的
⑥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
A.①⑥④③⑤② B.⑥④③⑤②① C.⑥②④①③⑤ D.⑥③②④①⑤
7、对下面广告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瑞士钟表公司广告:“本公司在世界各地的维修人员闲得无聊。”——运用反语手法说明钟表质量可靠。
B.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广告:“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运用引用、夸张的手法说明汽车数量多、性能好。
C.美国柯达公司广告:“你只需按一下快门,余下的一切由我来做。”——运用拟人的手法说明相机的使用方便。
D.阿里山的瓜子,一嗑就开心。——运用双关的手法说明瓜子质量好,好嗑又好吃。
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
鲍勋字叔业,泰山平阳人也,建安十七年,太祖辟勋丞相掾。二十二年,立太子,以勋为中庶子,出为魏郡西部都尉。太子郭夫人弟为曲周县吏,断盗官布,法应弃市。太子数手书为之请罪,勋不敢擅纵,具列上。勋前在东宫,守正不挠,太子固不能悦,及重此事,恚望滋甚。会郡界休兵有失期者,密敕中尉奏免勋官,久之,拜侍御史。文帝受禅,勋每陈“今之所急,唯在军农,宽惠百姓。台榭苑园,宜以为后。”文帝将出游猎,勋停车上疏。文帝手毁其表而兢行猎,中道顿息,问侍臣曰:“猎之为乐,何如八音也?”侍中刘晔对曰:“猎胜于乐。”勋因奏:“刘晔佞谀不忠,阿顺陛下过戏之言。请有司议罪以清皇朝。”帝怒作色,罢还,即出勋为右中郎将。黄初四年,尚书令陈群等并举勋为御史中丞。帝不得已而用之,百僚严惮,罔不肃然。六年秋,帝欲征吴,勋面谏。帝益忿之,左迁勋为治书执法。帝从寿春还,屯陈留郡界。太守孙邕见,出过勋。时营垒未成,但立标,邕邪行不从正道,军营令史刘曜欲推之,勋以堑垒未成,解止不举。大军还洛阳,曜有罪,勋奏绌遣,而曜密表勋私解邕事。诏曰:“勋指鹿为马,收付廷尉。”廷尉法议:“正刑五岁。”三官驳:“依律罚金二斤。”帝大怒曰:“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太尉钟鲧等并求请勋罪。帝不许,遂诛勋。勋内行既修,廉而能施,死之日,家无余财。后二旬,文帝亦崩,莫不为勋叹恨。
[注]标埒:标记
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子数手书(书信)为之请罪   B.密敕(下令)中尉奏免勋官 
C.刘晔佞谀(巧言谄媚)不忠     D.勋奏绌遣(通“黜”,罢免)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鲍勋“守正不挠”的一组是
①立太子,以勋为中庶子     ②勋不敢擅纵,具列上   ③文帝将出游猎,勋停车上疏     ④百僚严惮,罔不肃然     ⑤勋以堑垒未成,解止不举   ⑥勋内行既修,廉而能施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②③④
10.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鲍勋在文帝即位前曾在东宫任职,那时文帝就不喜欢鲍勋,后来鲍勋外出任职又拒绝了文帝的请托,就更被文帝厌恨。
B.文帝要去游猎,鲍勋犯颜直谏,文帝怒而拒谏。猎罢归来后,文帝却又不得已提升鲍勋为右中郎将。
C.文帝抓住私解孙邕一事,要泄私愤,但廷尉、三官都不主张从重判刑,这使文帝十分愤怒。
D.文帝不顾大臣们的请求处死了鲍勋,不久,文帝也死了,人们都为忠廉好施而屈死的鲍勋叹息和遗憾。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9分)
①太子固不能悦,及重此事,恚望滋甚。
                                                                                    
②文帝手毁其表而兢行猎。
                                                                                              
③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 
                                                                                              
1、阅读下面唐诗,完成文后两个小题(6分):
春夕旅怀
崔涂(唐)
水流花谢两无情, 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 杜鹃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 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 五湖烟景有谁争?
12、诗歌首联渲染了怎样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13、前人认为,“蝴蝶梦中家万里, 杜鹃枝上月三更”在诗中最具表现力,请做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前几年,我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设想,这是我的心愿。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并不容易。比如当今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历史上大多遭受过西方殖民主义的欺凌,这些国家的民众,由于受一种被扭曲的心理的影响,容易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倾向:一种是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一种是闭关排外,甚至极端仇视西方。目前,这种仇视西方的状况似乎已经酝酿成一股社会潮流。从另一方面说,作为强势文明的发达国家,容易妄自尊大,热衷于搞“传教”,一股脑儿地推销自己的“文明”,其实这样做会蒙住自己的耳目,成了不了解世界大势的井底之蛙。在中国的历史上,也出现过“盲目崇拜”和“闭关排外”的现象。希望今天的中国学术界,能够彻底拋弃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或者妄自尊大、闭关排外的心理。
中华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积聚了无数先人的聪明智慧和宝贵经验,我想我们今天尤其需要下大力气学习、研究和总结。面对今天这种“信息爆炸”、形形色色“异文化”纷至沓来的时代,我们需认真思考怎么办。全盘接受、盲目排斥都不是好的方法,我们应该用一种理智的、稳健的,不是轻率的、情绪化的心态来“欣赏”它。要知道,不论哪种文明,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有精华和糟粕,因此对涌进来的异文化我们既要“理解”,又要有所“选择”。
为了人类能够生活在一个“和而不同”的世界上,从现在起就必须提倡在审美的、人文的层次上,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树立起一个“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这是人们文化观念上的一场深刻大变革,它可能与当前世界上很多人习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相抵触。在这场变革中,一定会因为不被理解而引起一些人的非议甚至抵制,特别是当触动到某些集团的利益的时候,可能还会受到猛烈的攻击。但是,当我们看到人类前进的步伐已经迈上全球化、信息化的道路;已经到了一个必须尽快解决全球化和人类不同文明如何相得益彰、共同繁荣的紧要关头,这些抵制和攻击又算得了什么。
(选自《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费孝通,有删节)
14.下列对“‘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在文中含义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就是要下大力气学习、研究和总结经历了几千年、积聚了无数先人的聪明智慧和宝贵经验的中华文化。
B. 面对今天的“信息爆炸”纷至沓来的形形色色的“异文化”,我们需认真思考怎么办。
C. 这是一种理智的、稳健的,而不是轻率的、情绪化的心态。
D. 这是一种对涌进来的异文化既“理解”又有所“选择”的心态。
15.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天下大同”即人类能生活在一个“和而不同”的世界上,不同文明相得益彰共同繁荣。
   B. 当今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仇视西方的状况似乎已经酝酿成一股社会潮流。
C. 我们不仅要欣赏本民族的文化,还要发自内心地欣赏异民族文化。
D. 在树立“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这场文化观念上的变革中,我们要警惕因为不被理解而引起的一些人的非议甚至抵制,特别是当触动到某些集团的利益的时候,可能遭到的猛烈的攻击。
16.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要想处理好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首要的条件应该是各自能够保持一种平和、谦逊的态度。
B. 作为强势文明的发达国家,现在已经成了不了解世界大势的井底之蛙。
C. 我们不要以本民族文化的标准,去衡量异民族文化的“优劣”,断定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
D. 要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还要走很长的路,甚至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17、默写(4分,任选两小题,每题1分)
1、不义而富且贵,            。
2、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其文约,                    ,其志洁,其行廉。(《屈原列传》)
5、想当年,金戈铁马,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尽是他乡之客。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27分):
梦中,总听到那山的呼唤。
    从小,热爱山,热爱水,热爱大自然那渺无边际、不可捉摸的神奇与旖旎。
    童年时,在故乡湖南的乡间,曾有那么一座山,使我喘息过,使我迷惑过,使我喜悦而又使我沉迷。至今,那山仍清晰地萦绕于我的脑际。那山并不高.遍布着松树.高大的直入云霄,小的只有半个人高。泥土是红色的,土质松而软,没有杂草,没有荆棘,只是遍地撒布着一颗颗的松果。而我穿梭于那松林间,奔跑着,呼喊着,收集着那些松果,竟日流连,乐而不疲。玩累了,我会选择一棵巨大的松树,倚着它坐下来,让那如伞般的松枝遮蔽着我。闭上眼睛,我静静地倾听那风声穿过松林发出的簌簌声响,幻想着它在诉说些什么。我一直是个爱做梦的孩子,我就在那儿制造着、酝酿着、堆积着我最初的、童稚的梦。长久长久地听着那山的倾诉、山的声籁和山的呼唤。
    这座童年时期影响着我的山,始终活在我的心中。它带着一股烧灼般的力量压迫着我。一座山!我总觉得自己要攀一座山。而我也总觉得自己在攀一座山。我开始写作.迫切地想写出我对山的那份感觉,我写了很多以山为背景的小说,像《深山里》,像《苔痕》,像《船里的卡保山》……而真正能写出我那份感觉的,只有一篇《幸运草》。于是,两年前,随着拍摄《幸运草》的外景勘察队,我上了一座山,我这一生真正地爬上了一座 “山”,再度感受到那份令人喘息、令人迷惑、令人喜悦而又令人沉迷的滋味。那座山,那座高不可攀、深入云霄的山,那座远离尘嚣、没有丝毫人间烟火味的山! 那座半是梦境、半是幻境、半是仙境的山!    
    那山海拔高达一万三千多英尺,名叫“玉山”。    
    再没有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觉更踏实,也再没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觉更虚幻,那山半在云封雾绕中,半在氤氲迷离中。岩石高插入云,松树伸展着枝丫,像一只只巨人的手,托住了整个的天空。
     站在那儿,世界在你的脚底,寒意深深的云层包围着你。浓密的松树,高大,挺拔,苍劲,树枝上全挂着一串一串的苍苔,云所带来的水汽凝聚在苍苔上,成为一颗颗晶莹的水滴,顺着苍苔向下滴落。云飘浮在脚下,在眼前,在身边,忽而来,忽而去,忽而凝聚,忽而飘散。太阳的光芒透过树梢,透过云层,像一条条闪烁的光带,遍撒在整个山头。一会儿,你会沐浴在阳光的灿烂里,一会儿,你又会置身在岩石的阴影下。你身边所有的一切景象,瞬息万变,使你不能不一次又一次地惊叹,惊叹那造物的神秘与神奇。
    夜里,寒月当头,流星数点。山沐浴在月光下,一片清幽、一片朦胧。处处是岩石与巨木的幢幢黑影,给人一份说不出的震慑与肃穆的感觉。山中的夜并不宁静,风在林中穿梭,时而尖啸,如一声壮烈的呐喊;时而低吟,如一支柔美的清歌。除了风声,有隔山的飞瀑,在不停不休地飞泻奔流。有不知名的鸟啼,此起彼应地互相唱和。有树枝偶然的断裂声,有小虫的唧唧,有草丛中不明原委的簌簌……这种种的声浪,汇合成了一股“山的呼唤”,那样让人震慑,让人感动,让人迷惑。似乎在不住地低喊着:
    “来吧!来吧!来吧!来上一座山,看看山会带给你什么。来吧!来吧!来吧!”
    这就是那山的呼唤。
    梦中,我总听到那山的呼唤。我知道,我将重去,我将攀登,一次又一次。因为,那山在呼唤着我。(《山的呼唤》琼瑶)
[注] 琼瑶(l938---),湖南衡阳人,台湾当代言情小说家,1949年离开大陆赴台湾。此文写于1970年,当时作者已阔别故乡21个年头。
18、第二段“长久长久地听着那山的倾诉、山的声籁和山的呼唤”其中“倾诉”“声籁”“呼唤”在文中各指什么?(4分)


19、“这座童年时期影响着我的山”,为什么“始终活在我的心中”?(4分)


20、文章多次出现“山的呼唤”,其作用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21、任选一题:(15分)
(1)冰心有一首小诗“满蕴着温柔,微带着乡愁,欲语又停留”,这篇散文的写法是否也有这样的特点,试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赏析文。


(2)“来上一座山,看看山会带给你什么”,结合全文写一篇赏析文回答这个问题,300字左右。


六、(5分)
22、《论语》里有很多句子演变为今天的成语或熟语,请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或熟语。(共2分,每词0。5分)
(1)不担任那种职务,就不考虑那方面的事情。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表示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应该推委。            
(3)形容举动慌乱,或没有办法应付。            
(4)比喻内部发生祸乱。祸起萧墙            
23.有人写过下面这样一首诗,但思想太悲观了,请你变换“时间”和“生命”的喻体,再仿写一首,要求思想内容积极向上。(3分)
时间是一根铁鞭,                                             ,
生命是一树繁花。                                             。
一朵一朵地击落,                                             ,
等到击完的时候,                                             ,
把满地残红踏入泥沙!                                         !
七、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痕迹
把每一个黎明看作生命的开始/把每一个黄昏看作生命的小结/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都能为自己留下一点儿可爱的事业的脚印/和你心灵得到实质的痕迹
请以“痕迹”为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答  案
1.C  2.D  3.B  4.B  5. 关于“古代史分期”,范文澜、翦伯赞持“西周封建论”,郭沫若持“战国封建论”,尚钺持“魏晋封建论”。 6.C(本段文字选自美国《独立宣言》) 7、A(反语应为夸张) 8. A(动词,“写书信”)  9. D(①太祖封勋官职 ⑤鲍勋私解邕事 ⑥鲍勋廉而能施)10. B(猎罢归来后,文帝外放鲍勋为右中郎将,黄初四年,因陈群等并举,帝不得已而任勋为御史中丞。) 11. ①太子本来就不喜欢他,等到加上这件事,怨恨更加厉害。②文帝亲手撕毁他的奏章,仍然专心打猎。③鲍勋没有活的名分,可是你们竟敢放纵他!12、渲染了一片暮春景色:春水远流,春花凋谢,春光消逝。表达了作者凄楚的惜春情怀。13、诗人运用新奇的造语,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创造出一种曲折幽深的情境。上句巧写梦境。由于游子日有所思,夜间便结想成梦,梦见自己回到万里之外的家园,由此获得片刻的回乡之乐。梦醒之后,却发现自己依旧孤眠异乡。此时夜深人静,月光如水,子规鸟在月下哀哀啼唤。诗中蝴蝶梦与家万里,一虚一实;蝴蝶梦与子规啼,一乐一悲;子规啼与三更月,一声一色,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虽没有直接点出思乡之情,而一片思乡之情却荡漾纸上。14.D (A项是对本民族文化的欣赏即“自美”的文化心态;BC两项是概括和比较概括地阐述面对纷至沓来的的形形色色的“异文化”我们需持的态度;D项阐述具体恰当。)
15.B (仇视西方的对象范围不当,应该是“当今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中的历史上大多遭受过西方殖民主义欺凌的国家的民众”。A项对“天下大同”的理解,符合原文第三段首尾有关内容概括的文意;C项符合原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和“中华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积聚了无数先人的聪明智慧和宝贵经验,我想我们今天尤其需要下大力气学习、研究和总结”、对涌进来的异文化要“欣赏”“理解”等意思;D项符合原文“……这些抵制和攻击又算得了什么”的意思。)
16.B (“已经成了”推断无据,应该改为“容易成为”。AC两项推断依据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面对今天这种‘信息爆炸’、形形色色‘异文化’……全盘接受、盲目排斥都不是好的方法,我们应该用一种理智的、稳健的,不是轻率的、情绪化的心态来‘欣赏’它”“对涌进来的异文化我们既要‘理解’,又要有所‘选择’”等;D项的推断依据是“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并不容易”和“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树立起一个‘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这是人们文化观念上的一场深刻大变革,它可能与当前世界上很多人习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相抵触。在这场变革中,一定会不被理解而引起一些人的非议甚至抵制,特别是当触动到某些集团的利益的时候,可能还会受到猛烈的攻击”。)
 17、(1)于我如浮云 (2)剑阁峥嵘而崔嵬(3)申之以孝悌之义(4)其词微(5)气吞万里如虎(6)萍水相逢 18、风穿过松林发出的簌簌声响;山林中种种互相唱和的声浪;希望我一次又一次,继续攀登的声音。 19、因为这座山一直以烧灼般的力量压迫着我,成为了我攀登、写作、成功的原动力。20、运用反复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这座山的无限眷恋,从而引出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引发了作者对故乡浓烈的思念,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21(1)文章起于“那山在呼唤”,反复吟咏,又结于“那山在呼唤”,着笔温柔,意境朦胧而含义隽永。
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写了两座山。童年故乡的一座山,因为“堆积着我最初的梦”而“始终活在心中”,这就为下文埋下了思乡的种子和热爱自然的根,接着作者着力用她那枝生花妙笔细腻而有序地描绘了玉山的优美景色,表达出对神奇的大自然的惊叹和沉迷。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摄取了清晨和夜里两个反差极大的特写镜头。清晨,“太阳……遍撒在整个山头”,“使你不能不惊叹那造物的神秘与神奇”。夜里,“山沐浴在月光下,一片清幽,一片朦胧”,语言委婉含蓄,中间多用排比和反复,显得隽永玲珑。最后,结尾与开头照应,更使文章显得言短意长,余韵无穷。
冰心的这首小诗恰好可以用来概述这篇散文的特点。
(2)文章以《山的呼唤》为标题,通过写两次关于山的经历,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眷恋故土的情怀,结尾“来上一座山,看看山会带给你什么”,正表现了这一主旨。
作者从小热爱自然,因此一座故乡布满松树、红泥、松果的小山,竟让人流连、沉迷,以至“活”在心中。就是这样一座山,激励着作者不断写作直至成功;而两年前最终登上的玉山,那瞬息万变、清幽朦胧,让作者“一次又一次的惊叹”,再度感受到了那份令人喘息,令人沉迷的滋味。可见,山带给你的不仅是自然的美好,更是对故乡的怀念。
山中种种声浪,汇成山的呼唤,在作者心中低喊,“来吧,来吧,来吧!来上一座山”,它能让人震慑,让人感动,让人迷惑,带给你思念家乡的慰籍。
22.(1)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当仁不让 (3) 手足无措   (4)祸起萧墙23.略 24.略 (61.175.242.117)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试卷


上一个『2009高三模拟测试卷(三)』  下一个『2009高三模拟测试卷(四)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