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一中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学段模块考试(高一语文)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日常阶段测试
试题
名称
福州一中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学段模块考试(高一语文)(高一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福州一中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学段模块考试高一语文学科必修二模块试卷(完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座号姓名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及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愀然(qiǎo)癸丑(guǐ)商榷(què)扣舷而歌(xuán)B.庐冢(zhǒng)修禊(xì)砥砺(dǐ)束之高搁(g
试题预览
福州一中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学段模块考试
高一语文学科必修二模块试卷
(完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座号          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及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愀然(qiǎo)  癸丑(guǐ)    商榷(què)    扣舷而歌(xuán)
B.庐冢(zhǒng) 修禊(xì)     砥砺(dǐ)     束之高搁(gé)
C.嫠妇(lí)    酾酒(shī)    诽谤(huǐ)    沧海一粟(sù)
D.桂棹(zhào)  窈然(yǎo)    讣告(fù)     道义相勖(xù)
2.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干禄(工作)             义愤填膺(胸)          群贤毕至(全)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平坦) 
B.弭谤(消除)             安之若素(平常)        少长咸集(都)有怠而欲出者(怠慢)
C.肄业(学习)              訾詈诋毁(指责)       修短随化(长) 何可胜道也哉(尽)
D.溘然(突然)              妖童媛女(美丽)       崇山峻岭(高) 独其为文犹可识(记住)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每题2分,共6分)
墨池记  曾巩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岂信然邪                              果真
B.尝极东方                              至,达
C.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  高举
D.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          推崇,尊重
4.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于是饮酒乐甚,扣弦而歌之
B.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C.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                犹不能以之兴怀
D.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  其孰能讥之乎?
5.通读全文,下列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章从墨池落笔,结合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指出要想有“所能”不能依赖所谓天赋。
B.王君让作者写记,作者推测他是想让王羲之的“一能”加以发扬光大,而作者认为没有必要因为爱好王羲之的长处而连王羲之的遗迹一并重视。
C.文章认为后世的书法不如王羲之的原因,是他们所下的学习功夫比不上王羲之。
D.文章指出仁人君子们留下来的风尚和思想将会对后世的人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文后的问题。(共8分)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6.翻译以上划线的句子(4分)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选文中“仁”的含义是什么?“礼”与“仁”有怎样的关系?(4分)
                                                                            
                                                                       
四、翻译下列句子。(每题3分,共6分)
8.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共5分)
赠别•其二
唐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尊前1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注】
1尊前:尊,通“樽”,酒杯。尊前指的是宴会上。 
 
1.杜牧在这首诗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共11分)
秋天•秋天
张晓风
满山的牵牛藤起伏,紫色的小浪花一直冲击到我的窗前才猛然收势。
阳光是耀眼的白,像锡,像许多发光的金属。是哪个聪明的古人想起来以木象春而以金象秋的?我们喜欢木的青绿,但我们怎能不钦仰金属的灿白。
对了,就是这灿白,闭着眼睛也能感到的。在云里,在芦苇上,在满山的翠竹上,在满谷的长风里,这样乱扑扑地压了下来。
在我们的城市里,夏季上演得太长,秋色就不免出场得晚些。但秋是永远不会被混淆的——这坚硬明朗的金属季。让我们从微凉的松风中去认取,让我们从新刈的草香中去认取。
已经是生命中第二十五个秋天了,却依然这样容易激动。正如一个诗人说的,“依然迷信着美。”
是的,到第五十个秋天来的时候,对于美,我怕是还要这样执迷的。
那时候,在南京,刚刚开始记得一些零碎的事,画面里常常出现一片美丽的郊野,我悄悄地从大人身边走开,独自坐在草地上,梧桐叶子开始簌簌地落着,簌簌地落着,把许多神秘的美感一起落进我的心里来了。我忽然迷乱起来,小小的心灵简直不能承受这种兴奋。我就那样迷乱地捡起一片落叶。叶子是黄褐色的,弯曲的,像一只载着梦的小船,而且在船舷上又长期着两粒美丽的梧桐子。每起一阵风我就在落叶的雨中穿梭,拾起一地的梧桐子。必有一两颗我所未拾起的梧桐子在那草地上发了芽吧?二十年了,我似乎又能听到遥远的西风,以及风里簌簌的落叶。我仍能看见那些载着梦的船,航行在草原里,航行在一粒种子的希望里。
后来,到了柳州,一城都是山,都是树。走在街上,两旁总夹着橘柚的芬芳。学校前面就是一座山,我总觉得那就是地理课本上的十万大山。秋天的时候,山容澄清而微黄,蓝天显得更高了。
“媛媛,”我怀着十分的敬畏问我的同伴。“你说教我们美术的龚老师能不能画下这个山?”
“能,他能。”
我望着她,然后又望着那座山,那神圣的、美丽的、深沉的秋山。
“不,不可能。”我忽然肯定地说,“他不会画,一定不会。”
媛媛,你呢?你现在承认了吗?前年我碰到一个叫媛媛的女孩子,就急急地问她,她却笑着说已经记不得住过柳州没有了。那么,她不会是你了。没有人能忘记柳州的,没有人能忘记那苍郁的、沉雄的、微带金色的、不可描摹的山。
秋季旅行,相片册里照例有发光的记忆。还记得那次倦游回来,坐在游览车上。
“你最喜欢哪一季呢?”我问芷。
“秋天。”她简单地回答,眼睛里凝聚了所有美丽的秋光。
而现在,你在中部的深山里工作,像传教士一样地工作着,从心里爱那些朴实的山地灵魂。今年初秋我们又见了一次面,兴致仍然那样好,坐在小渡船里,早晨的淡水河还没有揭开薄薄的蓝雾,橹声琅然,你又继续你山林故事了。
“有时候,我向高山上走去,一个人,慢慢地翻越过许多山岭。”你说,“忽然,我停住了,发现四壁都是山!都是雄伟的、插天的青色!我吃惊地站着,啊,怎么会那样美!”
我望着你,芷,我的心里充满了幸福。分别这样多年了,我们都无恙,我们的梦也都无恙——那些高高的山!不属于地平线上的梦。
而现在,秋在我们这里的山中已经很浓很白了。偶然落一阵秋雨,薄寒袭人,雨后常常又现出冷冷的月光,不由人不生出一种悲秋的情怀。你那儿呢?窗外也该换上淡淡的秋景了吧?秋天是怎样地适合故人之情,又怎样的适合银银亮亮的梦啊!
随着风,紫色的浪花翻腾,把一山的秋凉都翻到我的心上来了。我爱这样的季候,只是我感到我爱得这样孤独。
我并非不醉心春天的温柔,我并非不向往夏天的炽热,只是生命应该严肃、应该成熟、应该神圣,就像秋天所给我们的一样——然而,谁懂呢?谁知道呢?谁去欣赏深度呢?
远山在退,遥远地盘结着平静的黛蓝。小溪从小夹缝里奔窜出来,在原野里写着没有人了解的行书,它是一首小令,曲折而明快,用以描绘纯净的秋光的。
而我的扉页空着,我没有小令,只是我爱秋天,以我全部的虔诚与敬畏。
愿我的生命也是这样的,没有大多绚丽的春花、没有太多飘浮夏云、没有喧哗、没有旋转的五彩,只有一片安静纯朴的白色,只有成熟生命的深沉与严肃,只有梦,像一样红枫那样热切殷实的梦。
秋天,这坚硬而明亮的金属季,是我深深爱着的。
                                       (有删节)
12.“秋色就不免出场得晚些”包含作者怎样的情绪?(2分)
                                                                        
                                                                                
13.本文通过哪些记忆中的片段写秋?分别写出了秋的什么特点?(请分点回答)(6分)
                                                                        
                                                                                
                                                                                
                                                                                
14.“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主要特征,请问本文的“神”是什么?(3分)
                                                                        
                                                                                
七、语言应用题。(共6分)
15.仿照划波浪线句子的句式,改写横线上的句子。(2分)
有人说,塔太招摇,总是标榜着自己的存在;桥却谦恭,永远承受着别人的重踏。而我说,塔最勇敢,总是挺直了坚实的腰板:桥却怯懦,始终屈服于狭窄的河道。也有人说,轻浮如塔,稳重如桥,天真的塔以为它向上可以进入美丽的天堂,其实还在原点;桥却忠诚而默默地工作,运送往来的人们到达幸福彼岸。而我说,塔很坚强,剧烈的震动不能把他摧毁;桥却脆弱,行进的队伍便可将它踩垮。然而,如果塔和桥能携手共勉,互补短长呢?假如塔是领航员,那么桥就是奋力划桨的水手;假如桥是士兵,那么塔就是指挥若定的将军。
                                                                        
                                                                                
16.找出下面文段中使用不当的加点成语(写出序号即可)。(4分)
商品大潮的冲击使得一些小说样式显出空前的萧条,像《变形记》这样在内容与表达方面不可理喻①的作品,一般的读者往往对其敬而远之②。网络小说却大行其道③,网络小说大多情节变幻莫测④,出神入化⑤,着实吸引了不少的青年读者。他,一个高一学生,在读了许多网络小说之后,心血来潮⑥,见猎心喜⑦,也学写了一篇网络小说,并向文学刊物投稿。他认为,他的这篇小说题材新鲜、构思新巧,虽然未必有什么值得大家反复推敲的微言大义⑧,但能给人许多启发,如果能受到许多读者的喜爱,他会连篇累牍⑨地写下去。可我认为,他这小说下的功夫不够,情感投入太少,读了让人索然寡味⑩。
不当之处:                                                       
                                                                 
                                                                  
八、名著阅读。(共4分)
17.下列各项叙述中,有误的两项是(      )和(       )。
A.巴金的小说《家》里的主人公觉慧具有叛逆精神,对“家”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家,什么家!不过是一个‘狭的笼’!”
 
B. 《巴黎圣母院》中的副主教弗罗洛在遭到爱丝梅拉达拒绝后,便将爱丝梅拉达交给了隐修女看管,而这位隐修女便是爱丝梅拉达的生身母亲。最后,隐修女因为无法救助爱丝梅拉达而在官兵面前撞石而死。 
C. 《巴黎圣母院》中的女主人公爱丝梅拉达爱上了外貌英俊的弗比斯,但弗比斯被人刺伤后无法与她相见;此时,道貌岸然的副主教弗罗洛却指使人劫持了爱丝梅拉达,企图满足自己的私欲。最后,当卡西莫多找到弗比斯时,深爱爱丝梅拉达的弗比斯却因相思无望而命悬一线,死在了医院的病床上。
D. 《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的一部代表作。全书洋溢着一种现实的生活气息,具有一种抒情的叙事风格,其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是一个遗腹子,幼时受到了继父的虐待,而生身母亲则因为性格软弱也无力呵护他。
E. 鸣凤做了八年丫头,对冯公馆极有感情,并且与觉慧相爱,因此当听到周氏要把她送出去给人做姨太太时,极为痛苦,哭诉道:“我宁愿在公馆里做一辈子的丫头,服侍太太,服侍小姐,服侍少爷。……太太,我只求你不要送我出去,我在公馆里事情还没有做得够!……我才只做了八年。……太太,我年纪还轻,请你不要把我送出去。……” 
九、按照课文内容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8.桑之落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岁食贫。
19._________________,则游者众;_________________,则至者少。
20.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_____。
22.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_______________,目遇之而成色,___________,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十、作文。(共40分)
23.《刘子•正赏》中有这样一段话:昔二人评玉(从前有两个人评论同一块玉),一人曰好,一人曰丑,久不能辨(争论很久不能分清是非),各曰:“尔来入吾目中(请你到我的眼睛里来),则好丑分矣!”
你如何理解这段话的意思?请你任选一个角度,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福州一中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学段模块考试
高一语文学科必修二模块答题卷
(完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第一、二题             第三至九题             第十题             总成绩             
请将第一、二题答案填涂到机读卡上。(共10分)
三、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文后的问题。(共8分)
6.                                                                     
                                                                    (4分)     
7.                                                                     
                                                                            
                                                                    (4分)
四、翻译下列句子。(每题3分,共6分)
8.                                                                    
                                                                           
9.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共5分)
10.                                                                    
                                                                            
                                                                    (3分)
11.                                                                     
                                                                           
                                                                    (2分)
六、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共11分)
12.                                                                   
                                                                    (2分)
13.                                                                   
                                                                           
                                                                            
                                                                    (6分)
14.                                                                   
                                                                    (3分)
七、语言应用题。(共6分)
15.                                                                  
                                                                    (2分)
16.                                                                    
                                                                           
                                                                    (4分)
八、名著阅读。(共4分)
17.(              )(             )
九、按照课文内容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8.桑之落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岁食贫。
19._________________,则游者众;_________________,则至者少。
20.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___      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1.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_____。
22.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_______________,目遇之而成色,___________,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十、(共40分)
23. 作文(写在作文纸上)
福州一中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学段模块考试
高一语文学科必修二模块参考答案卷
(完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分)
1.D  A.扣舷而歌(xián) B.束之高阁(gé)      C.诽谤(fěi) 
2. C  A.干禄(求取)      B.有怠而欲出者(懈怠) D.妖童媛女(美丽) 独其为文犹可识(辨认)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每题2分,共6分)
3.C(揭:标志,标明。)
4.B(B项“之”都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而”,前者是连词,表并列;后者是连词,表修饰。C项“以”,前者是连词,相当于“而”,表目的;后者是介词,“因”。D项“其”,前者代词,“他”;后者是表反问的语气副词,相当于“难道”。)
5.B(“作者认为没有必要因为爱好王羲之的长处而连王羲之的遗迹一并重视”错。)
【参考译文】
临川郡城的东面,有块地高高突起,并且下临溪水,名叫新城。新城上面,有一口低洼的又方又长的水池,称为王羲之墨池。这是南朝宋人荀伯子在《临川记》里所记述的。王羲之曾经仰慕东汉书法家张芝,在此池边练习书法,池水都因而变黑了,这就是他的故迹。难道真的是这回事吗?
当王羲之不愿受人勉强而做官的时候,他曾到越东各地游览,泛舟东海之上,来使自己在山光水色之中获得快乐。难道当他逍遥遨游,尽情游览的时候,又曾经在此地休息过吗?王羲之的书法到了晚年才渐入佳境,看来他所以能有这么深的造诣,是因为他刻苦用功所达到的结果,而不是天才所致。但后世没有能及得上王羲之的,恐怕是他们所下的学习功夫不如王羲之吧?看来学习的功夫怎么可以少化吗!更何况对于想要在道德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的人呢? 
墨池旁边现在是抚州州学的校舍。教授王君深怕关于墨池的事迹被湮没无闻,就写了“晋王右军墨池”这六个大字悬挂在门前两柱之间标明它,又对我说:“希望有篇叙记文章。”我推测王君的心意,莫非是因为爱好别人的长处,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肯让它埋没,因此就连他的遗迹一并重视起来吗?或者是想推广王羲之临池苦学的事迹来勉励这里的学生吗?人有一技之长,使后代人尊崇到这般地步,更不用说仁人君子们留下来的风尚和思想会怎样地影响到后世人呢!
三、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文后的问题。(共8分)
6.抑制自己,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就是仁。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4分)
7.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仁“包含两层含义即“克己”和“复礼”,要做到“仁”就必须抑制自己使得自己的言行都合于礼。 
“仁” 与“礼” 的关系:“仁”是目的,“礼”是手段。在孔子看来,通过“克己复礼”可使“天下归仁”。 “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4分)
四、翻译下列句子。(每题3分,共6分)
8.借以(或用来)纵展眼里,开畅胸怀,足能够用来极尽视听的娱乐,实在是令人快乐啊!
9.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共5分)
10.(1)拟人。(2)“蜡烛”本有烛芯、烛泪,拟人化之后,变作了“蜡烛有心”、“垂泪”;而“惜别”、“替人”更是一种拟人化的动作。它生动形象地将作者那种不忍分离,痛苦缠绵的感情表现了出来。(3分)
11.这首诗表现出了作者惜别、痛苦缠绵的思想感情。(“惜别”系诗中关键词;“痛苦缠绵”系概括得来,每个要点各1分。有相似意思词语亦可) 
六、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共11分)
12.作者对秋天有着特别的喜爱,期盼着秋天早点来到。(共2分,每一要点1分)
13.⑴在南京,秋色有着如梦般的美感,是充满希望的;⑵到了柳州,秋山是神圣的、美丽的、深沉的(或“苍郁的、沉雄的、微带金色的、不可描摹的”);⑶秋季旅行倦游回来,与朋友“芷”谈心,秋山有着“雄伟的、插天的青色”,有着令人惊羡的美。(共6分,每一要点2分,地点或对象各1分,秋的特点各1分)
15.作者用诗一般的笔调描绘和赞颂了秋色、秋景与秋光(1分),表现了生命的深沉、成熟、神圣与严肃(2分)。

七、语言应用题。(共6分)
16.塔太轻浮,天真地以为可以进入天堂;桥却稳重,忠诚地运送人们到达彼岸。
(或:塔太轻浮天真,以为可以进入天堂;桥却稳重忠诚,运送人们到达彼岸。)
17.①⑤⑦⑨(共4分,找出一处给1分)
“不可理喻”,指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蛮横。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不适合用来形容小说的情节。
“见猎心喜”,特指一个人旧习难忘,一旦触其所好,便有跃跃欲试之意。
“连篇累牍”,是个贬义词,形容文章篇幅冗长,语言罗嗦,内容重复。
八、名著阅读。(共4分)
18.D 弗比斯是一个逢场作戏的花花公子,当卡西莫多找他时,他早已经丢下爱丝梅拉达另寻新欢去了,并没有因相思无望而病死在医院的病床上。
F 鸣凤是因为要被送往冯公馆才跳湖自杀的,并没有在冯公馆生活过八年。
九、按照课文内容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9.其黄而陨;自我徂尔
20.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2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22.寄蜉蝣于天地;羡长江之无穷
23.耳得之而为声;取之无禁
十、作文。(共40分)(略) (218.66.20.214)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日常阶段测试


上一个『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与评估』  下一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3单元基础知识复习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