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三语文三轮系列模拟试卷(十)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2009届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三语文三轮系列模拟试卷(十)(高三下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9届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三语文三轮系列模拟试卷十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每组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 A.佣工/佣金 间道/间杂 悄寂/悄然 堡垒/瓦窑堡 B.晕车/月晕 孱头/孱弱 杉树/杉木 甲壳/金蝉脱壳 C.姓解/解数 露头/露骨 关卡/卡壳 场院/一场透雨 D.喷薄/喷香 扎堆/包扎 撇脱/撇嘴 吐血/扬眉吐气2.
试题预览
2009届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三语文三轮系列模拟试卷十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每组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
    A.佣工/佣金 间道/间杂 悄寂/悄然 堡垒/瓦窑堡
B.晕车/月晕 孱头/孱弱 杉树/杉木 甲壳/金蝉脱壳
C.姓解/解数 露头/露骨 关卡/卡壳 场院/一场透雨
D.喷薄/喷香 扎堆/包扎 撇脱/撇嘴 吐血/扬眉吐气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他的发言,头绪纷繁,逻辑混乱,听来听去,始终叫人不可理喻。
B.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靠全国人民长期的艰苦奋斗,不可能一挥而就。
C. 我狙击部队经过三天三夜的浴血奋战后,伤亡十分惨重,而敌人的攻势却更加猛烈,眼看阵地就要失陷,就在这间不容发的时候,增援部队终于赶到了。
D.珠宝专卖店的柜台里各种各样的名贵宝石俯拾即是,吸引了许多的顾客。
3.选出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高速磁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
导向、驱动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B.美国在伊朗周边的军事部署正显现“包抄”态势。另据披露,以色列军方已经制定了打击伊朗核设施的秘密计划,以军还演练了针对伊朗的长距离突袭。
C.他没有听取旁人的劝告,对那个不法的外商提出控告,要求赔偿。
D.教育部实施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即将推行,这将会结假文凭以致命一击,使假文凭无藏身之地,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4.用一句话概括出下面文段蕴含的主要信息。(标点不计在内,不超过15个字)(4分)
新的浦口区已确定把旅游业作为全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来培育和发展,并制定了
全区旅游业发展目标:今年将加大旅游资源的整合力度,建设以老山、珍珠泉、琥珀泉和汤
泉为主体的“一山三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一山三泉”面积达149平方公里,是南京市
生态环境和景观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

5.以“王维”为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不得改变原意。(5分)
        绝句是一种最能展示人的性情、气质、素养和才思却又最难出珍品的诗歌体裁,王
维把它运用得出神入化,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
答:王维                                                                   
                                                                           
                                                                         。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杨洪字季休,犍为武阳人也。先主定蜀,太守李严命为功曹。严欲徙郡治舍,洪固谏不听,遂辞功曹,请退。严欲荐洪于州,为部蜀从事。先主争汉中,急书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以问洪,洪曰:“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时蜀郡太守法正从先主北行,亮于是表洪领蜀郡太守,众事皆办,遂使即真。w.w.w.k.s.5.u.c.o.m
先主既称尊号,征吴不克,还住永安。汉嘉太守黄元素为诸葛亮所不善,闻先主疾病,惧有后患,举郡反,烧临邛城。时亮东行省疾,成都单虚,是以元益无所惮。洪即启太子,遣其亲兵,使将军陈曶、郑绰讨元。众议以为元若不能围成都,当由越嶲据南中,洪曰:“元素信凶暴,无他恩信,何能办此?不过乘水东下,冀主上平安,面缚归死;如其有异,奔吴求活耳。敕曶、绰但于南安峡口遮,即便得矣。”曶、绰承洪言,果生获元。
五年,丞相亮北往汉中,欲用张裔为留府长史,问洪何如?洪对曰:“裔天姿明察,长于治剧,才诚堪之,然性不公平,恐不可专任,不如留向朗。朗情伪差少,裔随从目下,效其器能,于事两善。”初,裔少与洪亲善,裔流放在吴,洪临裔郡,裔子郁给郡吏,微过受罚,不特原假。裔后还闻之,深以为恨,与洪情好有损。及洪见亮出,至裔许,具说所言。裔答洪曰:“公留我了矣,明府不能止。”时人或疑洪意自欲作长史,或疑洪知裔自嫌,不愿裔处要职,典后事也。后裔与司盐校尉岑述①不和,至于忿恨。亮与裔书曰:“君昔在陌下,营坏,吾之用心,食不知味;后流迸南海,相为悲叹,寝不安席;及其来还,委付大任,同奖王室,自以为与君古之石交也。石交之道,举仇以相益,割骨肉以相明,犹不相谢也,况吾但委意于元俭,而君不能忍邪?”论者由是明洪无私。                             
(选自《三国志•蜀书》)
    注:①岑述:字元俭。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亮于是表洪领蜀郡太守       表:上表
B.才诚堪之             堪:胜任
C.不愿裔处要职,典后事也      典:掌管
D.同奖王室,自以为与君古之石交也  奖:获得褒奖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汉中则益州咽喉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B.敕曶、绰但于南安道口遮      不拘于时,学于余
C.裔后还闻之,深以为恨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举仇以相益,割骨肉以相明    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洪竭力劝谏太守李严,不要搬迁郡府,建制房舍,李严不听,杨洪于是请求辞职。之后李严又想推荐杨洪做蜀郡从事。
B.汉嘉太守黄元举郡反叛,攻成都不克,占据南中,杨洪启奏太子刘禅,派大将在南安峡口设伏,生擒黄元。
C.杨洪少年时与张裔关系亲密,但张裔之子犯小错,杨洪也并不特别宽容他,张裔返蜀后,对这件事耿耿于怀。
D.诸葛亮欲用张裔为长史,杨洪表示不赞同,别人猜疑是杨洪怕张裔身居要职对己不利,最后这些人终于明白杨洪是正直无私的。
9. 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先主争汉中,急书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以问洪。(3分)
译文:                                                                   
(2)时亮东行省疾,成都单虚,是以元益无所惮。(3分)
译文:                                                                  
(3)及洪见亮出,至裔许,具说所言。裔答洪曰:“公留我了矣,明府不能止。”(3分)
译文:                                                                   
三.古诗鉴赏
10.阅读下面的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寄夫
陈玉兰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1)全诗四句的写法有一个共同之处:每句都包含两层相对或相关的意思。请具体分析诗
的第二句。(4分)
答:                                                                     
                                                                           
                                                                           
(2)这首诗是如何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来表现主题的?请具体分析。(4分)
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小楼一夜听风雨,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节选)》)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李白《蜀道难》)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李清照《声声慢》)
(3)庄生晓梦迷蝴蝶,                         。(李商隐《锦瑟》)
    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吾尝终日而思矣,                         。(荀子《劝学》)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落花枝头    
谢大光
  ①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清晨推窗望去,雨却停了。天顶上,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空中还飘浮着若有若无的雨丝;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漉漉、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院子中,一丝绿树被染得浓荫如墨。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宛如一阕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一管清脆、欢跃的笛音,给这雨后空朗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气。 
  ②咦,已是春花红褪的初夏,为什么花开得这般热烈? 
  ③循着被雨中润白的碎石小路走去,我猛地记起了杨万里的初夏即事诗:“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近前一看,果然是石榴花。这是四株石榴树,分列在窄窄的甬道两侧,枝丫交错,搭起了一座花红叶绿的天然门楼。树只有一人高,花却开得十分繁茂。低头钻进树丛,真像是上元之夜徜徉于灯市之中,前后左右,俯仰四顾,都是火苗一样燃烧着的石榴花。 
  ④早就听说石榴树是边开花边结果,花与子并生枝头,十分壮观。如今看去,果真如此。这满树密密层层的花果,真像是一个姊妹比肩的大家庭,在从花到果的生长过程中,呈现出变化微妙的千姿百态--有的蓓蕾婷立,含苞待放;有的半开半合,微露金蕊;有的翩然怒放,喷红流彩;有的花瓣已落,子实新萌;也有花萼圆鼓鼓地胀起,果实已初具规模,挺在枝头随风摇曳。 
  ⑤啊,这些正在开放的花朵、正在成熟的果实,多像一群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孩子。可是,一阵微风吹过,我感到点点水珠洒落下来。这是花儿果儿们的泪水吗?水珠洒落地上,地上是一片落花的世界。是了,花果洒泪是在向落花依依惜别,是在感激花落的深情。落花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那么坦然,那么安宁,火红的花瓣在雨水中浸得发胀,将黑黑的泥土染成一片绯色。我第一次注意到落花景象是这般壮丽,一种内在的美好情操震颤着我的心。“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定庵的心和落花可谓相通。人常说:开花结果。殊不知,花落了,果实才能成熟。据说有一种火石榴树,开起花来复瓣繁英,十分好看,却是从来不结果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落花正是新生的标志,实在值得大书特书。 
  ⑥然而,千百年来,关于落花的诗却多是伤感的,哀婉的。黑暗的时代,狂暴的风雨常令未果之花备受挫磨而夭谢,于是,“流水落花春去也”、“无可奈何花落去”……就成了千古名句。它们的作者,或是伤春怨女,红颜薄命,或是落魄文人,怀才不遇,只好将花喻已,抒解愁肠。君不见,《红楼梦》中“埋香冢飞燕泣残红”,黛玉小姐的一首葬花词,哭痴了多少人的心。对于摧残人才、践踏新生的社会,这是一个曲折的控诉和抗争。今天,这样的时代应该是过去了。 
  ⑦细微的簌簌声打断了我的遐想,又是几片飞红飘落下来。“落花辞树虽无语,别倩黄鹂告诉春”。多情的落花委托黄鹂向春天嘱咐什么呢?请明年再向枝头上看吧,那满树的繁花硕果就是答案。 
12.文中加点的“未果之花”从字面看是什么意思?在本段中应如何理解?(4分)
答:                                                                       
                                                                               
13.第①段中加有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收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4分)
答:                                                                       
                                                                               
14.文章的第⑤自然段是作者对“落花”的礼赞,“落花”究竟有哪些品格值得作者礼赞的呢,请分条概括。(6分)
答:                                                                       
                                                                               
15.文章的③④两个自然段,作者浓墨重彩地描写了石榴花果满枝的景象,而文章的标题却是“落花枝头”,这样写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何在?(6分)
答:                                                                       
                                                                               
六、现代文阅读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内的小题。(18分)      
(一)、论述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粗犷与细腻
    ①偶然翻阅齐白石的画册,从中得到很大的启示。
    ②画册中有不少粗犷的意笔和精细的工笔相结合的画幅。这类作品白石老人画了不少。它们大抵是某种植物和一两只草虫结合在一起。植物用意笔,草虫用工笔。那些莲叶、树丛,大抵像泼墨似的,粗犷豪放,好像是用大笔饱蘸了墨汁随便挥洒而成;而那些蝉、蚱蜢,则画得精细极了,那真是刻意求工画出来的。纤细的触须、翅膀上的脉纹、虫脚上的钩齿都历历可辨。这些粗犷和细腻的笔墨结合在一起,使它们互相衬托,相得益彰。
    ③在齐白石的画册中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有一些这类的作品,只画好了一半。这一半不是人们想象的那“容易画”的泼墨植物,而是那些工笔的草虫。显然在画家的心目中,寥寥几笔的泼墨,有时要比工笔画还难得多,他要留待精神特别好的时候才下笔,不幸有一些还没画成,画师就弃世了。
    ④粗犷和细腻,意笔和工笔,概括和精巧,辽阔的背景和清晰的事物相结合,是艺术上一项重要的表现方法。以这些画为例,由于有泼墨而成的植物存在,就使人觉得那翅脉毕现的草虫不是活动在一张白纸上,而是藏身在茂密深邃的草莽和树丛中间,而这一切又使草虫显得更加玲珑小巧。
    ⑤像这一类的表现方法,常常被许多深知此中奥妙的人贯穿到艺术各部门中去。在表现层峦叠嶂、境界深远的画幅中,我们有时会看到一个须眉可辨的老人立在近处;在音乐中,有“   A   ”的音节,也有“   B   ”的旋律;在戏剧中,有匆匆忙忙打斗几下就过场的戏,也有一生一旦唱它半天的精工片断……那道理,原是相通的。在文学中,这种例子不胜枚举。杜甫的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前两句多么细腻,后两句多么粗犷!把这首小诗和白石老人的草虫画放在一起,你不禁惊异地发现:他们生活的时代虽然相距千年以上,所致力的艺术门类也不相同,但他们在掌握艺术法则的精髓上却是完全一致的。
    ⑥既概括而又细腻,这是一种艺术表现方法。
    ⑦从这么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我想到:艺术要求强烈,因此概括要粗放,刻画要细腻。唯有如此,才能干净利落而又形象饱满。事物是辩证的,因此用来反映事物的艺术方法也应该是辩证的。
⑧简要概括和精雕细刻都要求我们不惜功夫,有时在简要概括上所用的劲也许比精雕细刻还大些。
16.从齐白石画册一些只画好一半的作品中,本文作者得到了什么启示?选出回答正确的一项。(3分)                                        (     )
   A.在人们的想象中,泼墨画比工笔画容易画。
   B.在画家的心目中,泼墨画比工笔画难画得多。
   C.简要概括和精雕细刻都要求我们不惜功夫。
   D.有时在简要概括上所用的劲也许比精雕细刻还大些。
17.选出对第⑤段的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               (     )
  A.在表现层峦叠嶂、境界深远的画幅中,立在近处的须眉可辨的老人属画中的工笔。
B.在戏剧中,既有过场戏,又有精工的片段,这与绘画中既有意笔、又有工笔的道理是相通的。
C.在杜甫的小诗中,前两句细腻,后两句粗犷,可见后两句的作用是衬托前两句的。
D.处于不同的时代、从事不同的艺术门类、并且经历也大不相同的艺术家却可以掌握相同的艺术法则。
18.如将“大珠小珠落玉盘”和“四弦一声如裂帛”两句分别填入文中的A、B两处,那么,它们各自应填入哪一处?为什么?(6分)
                                                                 
                                                                  
                                                                  
19.根据文意,概括说明运用既概括而又细腻的表现方法能够到达怎样的艺术效果。(6分)
                                                                             
                                                                           
                                                        
㈡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张承志:无援的思想
    “我要记下这暗夜的生活,记下那些降于我心的一瞬间的感觉。”
“我不能让这种日子磨钝了我的美感和灵性。美则生,失美则死——即使文明失败了,人们也应该看见:还有以美为生的中国人。”这是张承志写在他的随笔集《无援的思想》中的话。
2004年12月28日,被称为“美国公众良心”的作家苏珊•桑塔格去世,我负责我所供职的报纸一个纪念专题,很想做张承志的访问。不知为什么,我感觉张承志能够理解苏珊•桑塔格。
联系采访的时候,张承志不在北京。连着几天,电话打过去,一直没人接。
他是个天马行空的人,行踪无定。1989年冬季,张承志从他供职的海军政治部文艺创作研究室退职。成为自由作家的张承志每年的行程,多半时间是在宁夏西海固贫瘠的山岗,年复一年潜入民间底层,入住农家濡染和融入,间或赴海外游学,行迹远及日本、西班牙、摩洛哥及拉丁美洲国家。用他的话说是在锻打见识,丰满思想。
2002年,我曾两次去西海固采访,那里是一望无际的荒凉,遍野寸草不生,困苦中的人坚忍而明智。我在当地的回民家里看见张承志的《心灵史》①和《古兰经》摆放在一起。说起张承志的时候,那些回民是骄傲和尊敬的。
张承志在北京的时候少,但我知道他是可以收电邮的,我给他发了信件,讲明了采访的事由。
一直听说他的性情是暴躁的,待人接物苛刻,难以接近,我做好被拒绝采访的准备。
突然就接到他的电话,沉厚略有磁性的男中音。他很客气,礼貌而周到。他说他愿意写关于苏珊•桑塔格的纪念文章,而采访太仓促,他不愿意仓促地谈,他需要查找资料,研究背景,希望能有足够的时间研习。张承志的认真是我少见的,离发稿还有几天,我说好,我们可以等。
对苏珊•桑塔格的悼念是媒体的一个事件,海内外媒体开动了新闻的机器,缅怀这位杰出而独立的知识分子。
几天后我拿到了张承志应约而写的文章《他人的尊严》。
与别的作家和学者对苏珊•桑塔格的赞誉不同,张承志表达了他的质疑。他的切入点是苏珊•桑塔格关于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事件的文章《注目他人受刑》。
——“据说她被视为‘美国的良心’,是美国保守势力眼中的挖自家墙角的人。
——“她的美国批评者的形象大概是被确认了的,那么就很难得,就不是与我们无关。”
——“只是注视他人还不够,注视的目光若是太像救世主了,则会伤害被注视者的尊严。尊严和自尊,它是文明的自我认识,知识分子的良心永远要自律。”
张承志的论述深入而严谨,显示出他惯有的第三世界的思想立场和论辩锋芒。
然而拿到张承志的稿子最终并没能发表出来。在交版的最后时刻,他的文章被撤下来。
他的言说是利刃,锋芒毕现。而媒体所能接受的尺度有所规约。
我万分歉意,也无可奈何,退稿给张承志的时候,我担心他会发火,但是他宽厚地表示了理解。
他隐忍了我们的失礼。后来我看到他转发在《天涯》的这篇文章,他表达了对桑塔格的追念,也表达了对媒体的不信任感;“报纸上先是连篇累牍又瞬间偃旗息鼓,仿佛一轮时尚的押宝,廉价地兴奋,又归于放弃,或许死者会感到悲哀,因为她一生厌恶思想堕落为时尚。也许只有我们,对她提出异议的人在怀念她,如同自己家人一般地怀念她。我们为她祝福,因为当我们不得不沉默的时候,是她喊出了真想。”
因为秉持的思想立场,多年来张承志独自承担着孤独的境遇。他对媒体的不信任和对知识阶层的远离使他赢得赞誉也饱受攻击,使他孤立无援。然而他决绝坚强,并不被坏的境遇所屈服。
张承志在自述的文字中说:“我的微渺文学,不过是三片大陆的沙土石砾。我用一生履历,否定了寄生强权和屈从金钱的方式。”
①注:《心灵史》成书于1991年,是张承志取材于追忆中国信仰最坚贞怪异的伊斯兰教哲合忍耶回民立教殉教历程,并采取其书史体例手法写成的一部长篇小说。张承志的写作本意,是“做一支哲合忍耶的笔,写一本他们会不顾死活保护的书!”。
——(选自《中国青年报》07.10.17)
16.下列不属于文中“我感觉张承志能够理解苏珊•桑塔格”的依据的是(  )(3分)
A.作者眼中的张承志和苏珊•桑塔格在许多方面都有相似点;
B.他们两人都是具有“公众良心”的作家;
C.张承志写过《心灵史》,容易理解苏珊一样的宗教信徒的思想;但他们两人的性格不一致;
D.他们都是具有独立性的知识分子;
17.对文中当地的回民家里将张承志的《心灵史》和《古兰经》摆放在一起,说起张承志的时候,回民是“骄傲和尊敬的”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承志深入当地回民底层,了解他们的生活和精神,并与他们融为一体;
B.张承志是个以美为生的典型的中国人 
C.张承志的《心灵史》写出了当地回民坚贞的信仰;
D.张承志是个天马行空的人,他这样的生活与当地回民相同;
18.作者先写张承志 “他的性情是暴躁的,待人接物苛刻,难以接近”,这样写有何作用?(6分)



19.标题中作者称张承志的思想为“无援的思想”,为何这么说?请联系全文分析。(6分)




七、作文(7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70分)
有了自尊的脖子,才能支撑起自信的头颅;有了不屈的脊梁,才能支撑起刚直的身体;
有了无私的胸怀,才能支撑起无畏的抉择;有了无敌的信念,才能支撑起压顶的泰山。
一位创下奥运会200米和400米跑双料冠军的短跑老将说:“我用了十年的训练才仅仅
加快了一秒多。”原来,那一秒之瞬间是用十年辛苦支撑起来的。
一位打破世界记录的举重运动员说:“我举得起世界记录,但举不起我平时流下的汗水。”
原来那世界记录是由那点滴汗水支撑起来的。
请你以“支撑”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或叙写经历,或抒发情感,或展开议论,或编述
故事等,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⑤不得抄袭。

语文试题十参考答案
1.C(A.yōng/yòng   jià  qiǎo  bǎo/bǔ   B.yùn  càn/chán  shān/shā  qiào
C.xiè  lù  qiǎ  cháng    D.pēn/pèn  zhā/zāo  piē/piě  tù/tǔ)
2.答案C(不可理喻:针对“态度蛮横,不讲理”而言,此处不合语境。一挥而就:笔一挥就成了。形容文思敏捷。俯拾即是:只要低下头来拾取,到处都是。形容多。)
3.B(A.“靠的是……来实现的”,句式杂糅。C.有歧义,“旁人”是劝告他“提出控告”还是劝他不要“提出控告”,他“控告”与否,意思均不明确。D.残缺宾语中心语,应为“实施……制度”)
4.浦口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或:浦口将打造“一山三泉”度假区(“浦口”给1分,“打造”或“建设”1分,“国家级”或“一山三泉”给1分,“旅游度假区”给1分;语句不通顺适当扣分)
5.王维把绝句这种最能展示人的性情、气质、素养和才思,最难出珍品的诗歌体裁运用得出神入化,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或:王维把绝句运用得出神入化,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尽管绝句是一种最能展示人的神情、气质、素养和才思却又最难出珍品的诗歌体载。)(内容不少,语句通顺即可给分)
6.D(奖:辅助)
7.D(A、是;连词,就。B、在;向。C、代词,这件事;结构助词,用于中心词与补语之间,可译为“得”。D、连词,来)
8.B(“围成都”,“据南中”,只是众人推断,并未成为事实)
9.①先主争夺汉中时,写急信要求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向杨洪询问此事。
②当时,诸葛亮正东往永安探望先主,成都朝廷势单力薄,黄元因此更加肆无忌惮。
③到诸葛亮出成都赴汉中后,杨洪来到张裔府第,把他对诸葛亮所说的话全都告诉了张裔。张裔回答说:“丞相已决定留我任长史,杨郡守您再说也无用了。”
译文:
杨洪,字季休,犍为武阳人。先主定蜀后,犍为太守李严任杨洪为功曹。李严要搬迁郡府建制房舍,杨洪竭力进谏劝阻。李严不听,杨洪就辞去功曹,请求退职。(之后)李严又想推荐杨洪到州府做事,任蜀郡从事。先主争夺汉中时,写急信要求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向杨洪询问此事,杨洪说:“汉中是益州的咽喉之要地,存亡之关键,若无汉中也就无蜀地,魏军屯兵汉中,这是家门口的祸害。现在争夺汉中之事,男子应参战,女子应运粮,发兵还有什么犹豫呢”。当时蜀郡太守法正跟随刘备北行,诸葛亮于是上表让杨洪代理蜀郡太守。他在代理期间,把各项事务都办理得很好,于是变代理为正式职务。
先主刘备称帝号后,征讨东吴没有获胜,退驻永安。汉嘉太守黄元一向不被诸葛亮重用,听说先主得了重病,唯恐时局有变而对自己不利,便带领全郡反叛,火烧临邛(qióng)城。当时,诸葛亮正东往永安探望先主,成都朝廷势单力薄,黄元因此更加肆无忌惮。杨洪立即启奏太子刘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2009届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三语文三轮系列模拟试卷(十一)』  下一个『2009届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三语文三轮系列模拟试卷(九)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