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中毕业会考模拟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学考试卷
试题
名称
2009年高中毕业会考模拟试题(高二必修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9年高中毕业会考语文模拟试题第一部分(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曲折(qǔ)参差(cī)乘凉(chéng)B.捭阖(ǎi)伎俩(liǎ)粗犷(guǎng)C.模样(mó)勾勒(lē)颁布(ān)D.氛围(fēn)摇曳(yè)庇佑(ì)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使用的不是比喻义的一
试题预览
2009年高中毕业会考语文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曲折(qǔ)    参差(cī)    乘凉(chéng)
    B.捭阖(bǎi)   伎俩(liǎ)   粗犷(guǎng)
    C.模样(mó)    勾勒(lē)    颁布(bān)
    D.氛围(fēn)   摇曳(yè)    庇佑(bì)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使用的不是比喻义的一项是(    )
    A.李泽厚的《美学三书》将现代哲学观念与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其中提出的“儒道互补”的观点更是耐人咀嚼。
    B.人生苦短,读书的时间就更有限。我们要在沙粒一样众多的书中选择那些具有金子般质地的珍宝,欣赏、品味。
    C.在奥运火炬抵达北京前,火炬传递花车亮相国家体育场“鸟巢”,经过短暂彩排后,花车将于当日抵达八达岭长城。
    D.盛唐孕育了一位狂傲不羁的诗人,他以超脱世俗的智慧,谱写了盛唐的最强音。政治上的失意苦痛,铸就了其飘逸洒脱、傲岸不拘的诗仙风格。
3.为画线处选择恰当句子,使上下文衔接。(    )
    秦朝军队分中央常备军和地方武装两种。________________,或驻京师,或戍守边疆;地方军则由都尉掌管。估计当时全国军队的数量至少在百万人以上。
    A.皇帝委派的大将直接统率中央常备军
    B.由皇帝直接委派大将统率中央常备军
    C.中央常备军的统帅是由皇帝直接委派的大将
    D.中央常备军由皇帝直接委派的大将统率
4.下列句子,与原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齿学于师。
    C.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则暮山紫。
    D.吾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先秦诸子中老子、孔子、墨子、韩非子分别是道学、儒家、墨家、法家的创始人和其思想的代表者。
    B.盛行于宋代的词,有许多不同的词调,每种词调各有特定的名称,称之为词牌,如《西江月》、《念奴娇》、《永遇乐》等。
    C.20世纪30年代前后,中国话剧走向成熟,出现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其中曹禺的《雷雨》《茶馆》尤其引人注目。
D.东方文学以其特有的魅力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奇葩,代表作有《红楼梦》(中国)、《飞鸟集》(印度)、《一千零一夜》(阿拉伯)等。

二、阅读《师说》(节选),完成1_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日师日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或师焉,或不焉  或,或者
    B.句读之不知      读,句中停顿
    C.官盛则近谀      谀,阿谀奉承
    D.术业有专攻      攻,学习,研究
7.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小学而大遗              于其身也
     (1)                     (2)
          群聚而笑之              吾未见其明也
    A.两个“而”字相同,两个“其”字不同。
    B.两个“而”字不同,两个“其”字相同。
    C.两个“而”字相同,两个“其”字也相同。
    D.两个“而”字不同,两个“其”字也不同。
8.下列句子中,“师”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或师焉,或不焉
    C.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D.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9.对下面两句话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圣人无常师    ②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A.①圣人没有普通的老师。②三人同行,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B.①圣人没有普通的老师。②三人同行,里面一定有曾当过我老师的人。
    C.①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②三人同行,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D.①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②三人同行,里面一定有曾当过我老师的人。
10.在“从师”问题上,属于作者批评的对象的一项是(    )
    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士大夫之族
    ③圣人    ④君子      ⑤郯子之徒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②⑤

第二部分(共30分)
三、阅读《胡向文化》,完成11—13题。(11分)
    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胡同两边是若干四合院连接起来的。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不是最主要的部分。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犬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
    四合院是一个盒子。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远亲不如近邻”。“街坊里道”的,谁家有点事,婚丧嫁娶,都得“随”一点“份子”,道个喜或道个恼,不这样就不舍“礼数”。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除了有的街坊是棋友,“杀”一盘;有的是酒友,到“大酒缸”(过去山西人开的酒铺,都没有桌子,在酒缸上放一块规成圆形的厚板以代酒桌)喝两“个”(大酒缸二两一杯,叫做“一个”);或是鸟友,不约而同,各晃着鸟笼,到天坛城根、玉渊潭去“会鸟”(会鸟是把鸟笼挂在一处,既可让鸟互相学叫,也互相比赛),此外,“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我认识一个在国子监当过差,伺候过陆润庠、王垿等祭酒的老人,他说:“哪儿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五味神在北京。”五味神是什么神?我至今考查不出来。但是北京人的大白菜文化却是可以理解的。北京人每个人一辈子吃的大白菜摞起来大概有北海白塔那么高。
  11.节选的几段文字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北京的胡同文化?(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节选的几段文字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举例说说汪曾祺作品语言的主要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5题。(7分)
人造肺让人像鱼一样畅游
    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始终被鱼到底如何呼吸这个问l题所困扰。于是,传说中的美人鱼和其他的两栖动物就成了世界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今天,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一个由化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组成的科研小组终于可以让人们实现了像鱼那样在海洋中畅游的梦想,因为他们发明了两种分别可以模仿鲤鱼和巨头鲸呼吸的人造肺。现在,他们还在努力研制一种更加轻便的人造肺,预计这种人造肺的第一个原型将在3年内研制成功,在5至10年内投向市场。
    跟鱼类把水中的氧气直接输入血中有所不同的是,人造肺是通过嘴上的呼吸器把氧气送入人的肺中的。从海水中提取氧气的过程是通过成千上百根由特殊复合制成的管壁极薄的超细纤维管来实现。当海水流过像细面条那样的密密麻麻的网孔的时候,海水中已经被溶解的氧分子就会通过薄薄的管壁成为可供人呼吸的气体。
    目前人造肺的气体容量是10升。人造肺发明者之一松田法明认为,如果想把这种人造肺推广到市场上的话,那么其气体容量只需5升就可以了。海洋生物学家路易斯•威尔说:“人造肺的发明意味着人们在潜水的时候可以轻捷多了,用不着再背上笨重的氧气筒。在浅水中,带着人造肺的潜水者想在水中呆多久就可以呆多久。”但英国阿伯丁海洋实验室的海洋学家麦克•布莱恩对人造肺在深海商业潜水、比如说海底矿藏开发中的用途并不感到那么乐观,因为在海洋一定的深度,由于压力的关系,氧气变成毒气,危害人体健康。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才行。另外一些人担心人造肺在娱乐潜水中的运用会给环境带来不良的后果,海洋旅游资源已经受到过多业余潜水者的威胁。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就因为潜水游客过多而坏。现在不得不把游客限制在一定的海区内活动。不过,只要善加利用,相信这项新发明也必将能造福人类。
14. 人造肺之所以可以让人们实现了像鱼那样在海洋中畅游的梦想,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5. 试举例说说作者写澳大利亚的大堡礁的意图。(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8题。(12分)
中国式生命
王博
1. 精神总是要依附形体的,谈国学的精神和中国人的生命也是这样的。大家都知道《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编定的。如果我们把国学落实到一个形体上面,它就是个代表。所谓四库,就是经、史、子、集,也称四部。这四部基本上涵盖了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书籍,最重要的知识和学术。
    2.“经、史、子、集”这四部代表的不仅仅是书籍或者知识,更是古代中国人对于生命的理解。经典是什么? 就是生命的常态。经就是常,我们说“经常”,“常”就是日用伦常,就是生活中不断实践,永远不会忘记的东西,它构成了国人生命的根基。经典是生命的常态,而历史则是生命的经验。我们每个人经历的事情都是有限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史书去经历自己生命中不曾经历的事情。历史是拓展生命经验的东西。子部意味着什么? 子部可以让我们充分领略到生命样式的多元化,是生命多元的展现。经部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般的生活方式,诸子却给我们提供了不同的生命感觉。读儒学能使我们了解做人的伟大和快乐,读《周易》能使我们有一种顶天立地的生存感悟。读《中庸》,读《荀子》,都能使我们有一种人与天地相参的感觉。而道家让你产生另一种感觉。人是什么?
人在天地面前一无所有,太渺小了。不要说和天地相参了,人能够和天沾边就不错了。在儒家那里找到的是自豪感,是生命的健全,是伟大的感觉。在道家那里找到的则是生命的残缺,让你觉得自己其实没有那么伟大。墨家、佛教提供的也是完全不同的生活样式。集部的诗赋是什么?是生命的内涵。生命不仅仅有道德、有理性、还有情感。我们需要宣泄自己,需要这样的知识。我们不仅生活在白天,也要生活在夜晚,我们需要哭泣,这是情的发泄。生命不仅是道貌岸然,也有脆弱,也有喜怒哀乐需要调整。
    3.我还想从比较的角度进一步来谈一下国学的精神或者特点。
    4.从经部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中国人的精神,看到圣人意识的发达和宗教意识的淡薄。中国人的经典是世俗化的经典,是来自于人的经验,而不是像《圣经》一样的神的启示。古代中国人不信上帝,信圣人。可以和经典划等号的是圣人,经典是圣人造就的。这是其一。其二,中国人即使信,也是兼收并蓄的。一个人可以同时相信三教,一个寺庙譬如安徽亳州的道德中宫,既有观世音菩萨,也有太上老君,这也是宗教意识淡薄的一种表现。
    5.从史部,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历史意识的发达。中国人从来都把历史看作生命中重要的根基,当下的根据。墨家讲三表法,第一条就是“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我们经常引经据典,但不是复古。中国人从来都是古为今用的。
    6.从子部,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宽容精神的突出。古代中国人从来不是只尊崇一个经典,而把其他统统砍头。譬如东汉的王充曾经这样讲经、子关系:“知经漏者在诸子”。诸子能够起到救经之弊的作用。经、子关系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宽容精神。
    7.从集部,我们可以看到对均衡生命的强调。中国人从来不认为生命是干枯的、单调的。古代人喜欢琴棋书画。琴棋书画不是专家之学,而是很多人都会的东西。因为这是生命,是均衡的生命的展现。集部要塑造培养的就是均衡的生命。
    8.总之,在国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古代中国人的形象。一个具备了经史子集所代表的精神的人,一个有均衡生命的人就是中国人。当四部的知识在你的心里融化时,一个中国人的形象也就出现了。
    (选自2006年1月10日《光明日报》,有删节)

16.文章第2段阐释了“四部”对中国人生命的意义,请对此作出分条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第2段画线部分说“墨家、佛教提供的也是完全不同的生命样式”,试参照作者对“儒家”、“道家”生命样式的阐释,对“墨家”、“佛教”或“诸子”中的其他学派的生命方式作一阐释。(任选一种)(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5分)
(1)作者在文中既阐述了“国学”对“经”的态度,也阐述了“西学”对“经”的态度,试比较其不同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末段说:“一个具备了经史子集所代表的精神的人,一个有均衡生命的人就是中国人。”该句中的“中国人”应指怎样的人?试结合全文作具体阐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共50分)
六、作文。(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主人在花园的中央种了一棵栎树,在靠墙的地方种了一株常春藤。栎树长得很慢,每天都在稳固根基,强壮茎干;而常春藤长得很快,没过多久就把枝条伸到了屋顶。“我的栎树朋友,你好吗?”一天早上常春藤问道。
    “我很好。”栎树回答。
“告诉我为什么你永远达不到我的高度?”常春藤口气里带着嘲讽,“从上面能看到完全不同的景色。看着你总在下面,我真替你感到难过。”
    “朋友别笑我,”栎树平静地回答,“根基牢固比长得快更重要。”听罢,常春藤哈哈大笑。时间在流逝,一个可怕的夜晚,猛烈的骤风刮过这片园子,栎树靠结实的根基抵御狂风,常春藤也贴住老墙,不让自己倒下。天亮了,主人看到常春藤被大风从墙上扯下来,散落在栎树脚下。
    现实生活中,既有许多像常春藤一样的人,也有许多像栎树一样的人。你欣赏哪一种人呢?请根据你对上述故事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一、(每小题2分,共10分)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D D D A C

二、(每小题2分,共10分)
题号 6 7 8 9 10
答案 A B C C C

第二部分(共30分)
【说明】本卷题目的答案,在表述上不要求一律,意思对即可。
三、(11分)
11.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北京的胡同文化;
    (1)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安土重迁”;
    (2)北京人很讲究“处街坊”;
   (3)北京人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3分)
12.对北京小胡同的怀念、对传统文化的眷恋。(4分)
13.举例(略)。(2分)特点:平实、朴素、口语性强,富于表现力。(2分)
四、(7分)
14.成千上百根超细纤维管能从海水中提取氧气,使海水中被溶解的氧分子通过薄薄的管壁成为可供人呼吸的气体。(4分)
15.举例说明(1分)人造肺的应用可能会给环境带来不良的后果。(3分)
五、(12分)
16.(1)“经”为中国人提供了一般的生活方式。
    (2)“史”拓展了中国人的生命经验。
    (3)“子”为中国人提供了不同的生命感觉。
    (4)“集”宣泄了中国人的内心情感。(4分)
17.本题为开放型试题,但必须揭示出所作答的其一学派的生活样式的内涵和特点。
    示例一:在墨家那里找到的是生命的硬度,让你体味生命的另一番风景——无论风吹雨打,生命之伞都可撑起一片蔚蓝的晴空。
    示例二:在道家那里找到的是生命的超越,让你觉得自己就是众生,众生就是自己,从而心生宽容和仁慈。
示例三:在兵家那里找到的是生命的智慧,让你顿生万物皆为我驱、万物均为我运的豪气。(3分)
18.(1)①“国学”信圣人,“西学”信上帝。
    ②“国学”在信仰上兼收并蓄,“西学”在信仰上较为单一。
    (2)指具备了圣人意识、中国历史意识、突出的中国宽容精神和均衡生命的人。(5分)

第三部分(共50分)
六、作文
    按2008年春季普通高中语文会考作文评分标准评阅。 (60.6.228.55)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必修二 学考试卷


上一个『2009年高考《考试大纲》调研卷语文(一)』  下一个『2009年高考摸拟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