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第三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职高第三册第四单元测试卷(高二必修三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第三册第四单元测试卷班级姓名得分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共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山坳ào执拗niù前仆后继pú风尘仆仆pūB.暴露ào一暴十寒pù湖泊pō淡泊óC.矿藏cáng宝藏zàng首创chuàng重创chuāngD.颤动chàn颤栗zhàn屏风píng屏息ǐng2.下列成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振聋发
试题预览
第三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共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山坳ào      执拗 niù       前仆后继 pú     风尘仆仆pū
B.暴露bào      一暴十寒pù    湖泊pō         淡泊bó
C.矿藏cáng    宝藏zàng      首创chuàng     重创chuāng
D.颤动chàn    颤栗zhàn      屏风píng       屏息bǐng
2.下列成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
B.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好事)。
C.气宇轩昂:形容气度高昂。
D.冰清玉洁:比喻高尚纯洁。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缘分  缅怀  专业课  人才倍出
B.象棋  融恰  辩护人  明辨是非
C.气慨  浏览  珊瑚礁  按部就班
D.蜕化  琐屑  概念化  惨无人道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是(       )
古代动物中有一类动物叫晰螈,它     具有两栖动物的特征,      具有爬行动物的特征。      古生物学者不容易弄清楚它到底是两栖动物还是爬行动物,   
过去把它放在爬行动物中,     现在又把它放在两栖动物中。
A.不   而    因此    尽管    而
B.既   又    不过    既然    于是
C.既   又    因此    以致    而
D.不   而    不过    以致    进而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教师应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所有的知识都毫无保留地、无私地传授给学生。
B.中山陵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
C.我们曾以为湿地无用而一次次向它宣战。
D.焦裕禄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初步找到了治理沙害的办法。
6.下列各句不是比喻的一项是(      )
A.巍巍中山陵已经成为中华历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B.这庄严的法令,是他们伟大的希望之灯塔,是他们遭受奴役的长夜终于破晓的欢乐之曙光。
C.只有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D.在一百年之后的今天,黑人依旧生活在贫困的孤岛上,四周被浩瀚的物质财富的汪洋大海所包围。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书的写作有短文式和条文式。短文式多用于程序性内容的说明,条文式多用于介绍性内容的说明。
B.产品说明书是说明产品的性质和使用方法的文字,有助于使用者了解产品性能和正确使用产品。
C.广告词的写作只要做到语言生动,富有鼓动性即可,不必拘于形式。
D.《古代服装及其他》是一篇说明文,作者是汪曾琪,当代作家。
8.下面是某一取暖器的使用注意事项,但顺序以被打乱,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取暖器不得直接安放在电源插座下面,且必须使用可靠的接地三芯电源插座。
②首次使用前,请确认您所使用的电源有良好的接地。
③使用完毕后,先关掉器具电源,再拔下电源插头。
④取暖器严谨覆盖,适用时0.5米范围内不能有易燃物品。
⑤擦拭和检修取暖器时,应先拔下电源插头,待产品冷却后,再行擦拭和检修。
⑥使用时不要碰触取暖器前面的金属部分以免烫伤,尤其对儿童要特别注意,勿使其接近取暖器。语言运用
A.①⑥②④⑤③                          C.④②③①⑥⑤
B.②①⑥④③⑤                          D.⑥①②③④⑤
9.依据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将这几个词组成一段不少于30字的生动的话。
候鸟   游船    稀薄
答:

10.请拟一条以“环保”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态度真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在10~20个字之间。)
答:

二、现代文阅读与理解(30分)
(一)阅读下边一段文字,完成11—13题。(8分)
祭堂是陵慕的主体建筑,这是一座融和中西建筑风格的宫殿式建筑,长约28米,宽约22米,堂基至屋顶高约26米。墙用香港花岗岩贴面,顶为蓝色琉璃瓦,显得古朴典雅。祭堂有三个拱门,门额分别刻有“民族”“民权”“民生”。民生门上端刻孙中山手书“天地正气”匾额。堂顶呈穹隆状,堂中央供奉着孙中山坐像,高约5米,由当时世界著名雕刻家波兰人保罗•阿林斯基在巴黎用意大利白石雕琢而成。坐像周围镌刻着孙中山革命事迹的浮雕六幅:正面为“如抱赤子”;东面两幅,一为“出国宣传”,一为“商讨革命”;西面两幅,一为“振聋发聩”,一为“讨袁护国”;背面一幅为“国会授印”。四壁黑色大理石护墙上,刻着孙中山手书《建国大纲》全文及遗嘱等。
11.这段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祭堂的?(4分)
答:
12.文中画线的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3分)
答: 
13.文中画线的词语 “分别”“约”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二)阅读下边一段文字,完成14—17题。(18分)
永远的蝴蝶
那时侯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
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我默默点头,把信交给她。
“谁叫我们只带来一把小伞哪。”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马路去帮我寄信。从她伞骨滑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眼镜玻璃上。
随着一阵拔尖的煞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冷的街面,好象一只夜晚的蝴蝶。 
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深秋了。
她只是过马路去帮我寄信。这简单的动作,却要叫我终身难忘了。我缓缓睁开眼,茫然站在骑楼下,眼里裹着滚烫的泪水。世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下了,人潮涌向马路中央。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这时她只离我五公尺,竟是那么遥远。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
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
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了。她是要帮我寄信的,那,那是一封写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我茫然站在骑楼下,我又看到永远的樱子走到街心。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而那封信是这样写的,年轻的樱子知不知道呢?
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
14..小说以“雨”开篇,并以“雨”贯穿全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至少答出两点)(4分)
答:

15.小说最后再次描写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6.开始写“小雨点”溅到眼镜上,之后写“更大的雨点”溅到眼镜上,其作用是什么?(4分)
答:


17.下面说法中错误的两项是(       )(6分)
A.小说三次写到“站在骑楼下”,作用是显示“我”的思绪的流程和层次。
B.文中最能够表露“我”的悔恨的一句话是“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
C.“虽然是春天,好象已是秋深了”,表现了“我”失去恋人的痛苦、凄凉的心境。
D.把樱子比喻成蝴蝶有两个原因,一是飞的动作,二是樱子长得象蝴蝶一样的外貌。
E.题目叫“永远的蝴蝶”,就是谁蝴蝶是永恒的,“我”爱蝴蝶,“我”也爱樱子。
F.小说最后交代给母亲信的内容,增加了小说的悲剧色彩。

(三)阅读下边一段文字,完成18—22题。(8分)
两人互相看了看,忽然悟到,说:“盲棋?”王一生点一点头。两人立刻变了态度,笑着说:“我们没下过盲棋。”王一生说:“不要紧,你们看着明棋下。来,咱们找个地方儿。”话不知怎么就传了出去,立刻嚷动了,会场上各县的人都说有一个农场的小子没有赛着,不服气,要同时与亚、季军比试。百十个人把我们围了起来,挤来挤去地看,大家觉得有了责任,便站在王一生身边儿。王一生倒低了头,对两个人说:“走吧,走吧,太扎眼。”有一个人挤了进来,说:“哪个要下棋?就是你吗?我们大爷这次是冠军,听说你不服气,叫我来请你。”王一生慢慢地说:“不必。你大爷要是肯下,我和你们三人同下。”众人都轰动了,拥着往棋场走去。到了街上,百十人走成一片。行人见了,纷纷问怎么回事,可是知青打架?待明白了,就都跟着走。走过半条街,竟有上千人跟着跑来跑去。商店里的店员和顾客也都站出来张望。长途车路过这里开不过,乘客们纷纷探出头来,只见一街人头攒动,尘土飞起多高,轰轰的,乱纸踏得嚓嚓响。一个傻子呆呆地在街中心,咿咿呀呀地唱,有人发了善心,把他拖开,傻子就依了墙根儿唱。四五条狗窜来窜去,觉得是它们在引路打狼,汪汪叫着。
18.这段描写的手法是(2分):
19.谈谈文中叠词使用的特点及语言效果。(2分)
答:
20.准确理解下列各句的含义。(6分)
(1)理想没有了,只剩下目的。
答:
(2)觉得是它们在引路打狼。(这句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答:
(3)人还要有点儿东西,才叫活着。(“东西”指的是什么?)
答:
21.对比阅读下面甲、乙两个语段,并回答问题。(5分+2分+2分)
甲、人是越来越多。后来的人拼命往前挤,挤不进去,就抓住人打听,以为是杀人的告示。妇女们也抱着孩子们,远远围成一片。又有许多人支了自行车,站在后架上伸脖子看,人群一挤,连着倒,喊成一团。半大的孩子们钻来钻去,被大人们用腿拱出去。数千人闹闹嚷嚷,街上像半空响着闷雷.
乙、王一生孤身一人坐在大屋子中央,瞪眼看着我们,双手支在膝上,铁铸一个细树桩,似无所见,似无所闻。高高的一盏电灯,暗暗地照在他脸上,眼睛深陷进去,黑黑的似俯视大千世界,茫茫宇宙。那生命像聚在一头乱发中,久久不散,又慢慢弥漫开来,灼得人脸热。
(1)①甲文重点写    (动、静)而乙文则重点写    (动、静)。
②甲文在情境上侧重    ,而乙文在情境上侧重    ,相比而言甲文写   
 (实、虚)而乙文写  (实、虚)。
③甲文中的“众人”代表了    。而乙文中的“王一生”代表了    。
④甲文对乙文有   作用。乙文清晰的表现出    。
(2)用一句话概括出甲文所描写场面的特点:        。
(3)请找出甲文中具体表现出场面特点的词语          。
22.对下面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我心里忽然有一种很古的东西涌上来,喉咙紧紧地往上走。读过的书,有的近了,有的远了,模糊了。平时十分佩服的项羽、刘邦都在目瞪口呆,倒是尸横遍野的那些黑脸士兵,从地下爬起来,哑了喉咙,慢慢移动。一个樵夫,提了斧在野唱。
A.这段心理活动反映了“我”在当时情况下,不知干什么,只好回忆历史,借此平静一下自己的心情。
B.这段心理活动与当时情景关系不大,只是表现了“我”的紧张心情,也从侧面表现出王一生的冷静与棋艺。
C.应该说这段心理活动是“闲散”之笔,将现实生活的景象与古远幽深的历史画面结合起来,使棋王的形象更加丰满。
D.这段心理活动虽是“闲散”之笔,但它通过“我”将现实生活的景象与古远幽深的历史画面联系起来,不仅起到接续、反思传统文化的作用,而且使文章增添了别具韵味的审美感受。

四、作文(20分)
观察你周围流行的服饰,请你写一写其流行的原因。(150字左右)









第三册第四单元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
1.A  2.B  3.D  4.C  5.A  6.C  7.B  8.B  9. 早来的候鸟常常一群群落在浮水上,像乘载游船,欣赏着日渐稀薄的冬意。  10.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是人类的眼泪。
二、现代文阅读与理解。
11. 由整体到局部,由外到内。  12.作解释、列数字、摹状貌。  13.不行,去掉“分别”则会误认为每个门上都有三个匾额。却掉“约”字不能准确说明坐像的高度。  
14.①交代“雨”是悲剧的起因;②以“雨”为泪水和痛苦的象征;③造成笼罩全文的阴冷氛围。
15.这样写,既使樱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更能表达“我”对樱子的深切怀念和爱恋。  16.两个细节基本一致,但前一个细节无感情色彩,后一个看似写景,实是写情,写“我”的内心痛苦。  17. DE
18.(1)白描
19.文中的叠词从词性上分,一类是副词,如“纷纷”;另一类是象声词,如“嚓嚓”。文中大量使用叠词,更形象地表现出当时的杂乱场面,同时也从侧面表现出人们对这场比赛的关注。
20. (1)表现出已失去对精神境界的追求时,人的悲哀。
(2)使用了夸张的手法为象棋赛造势,反映了那时人们对精神生活的渴望。
(3)“东西”指的是精神上的追求。
21.(1)①动静
②群体环境描写,个人神态描写,实,虚
③广义上的精神追求,对更高的精神境界的追求
④衬托,王一生在追求理想时作出的巨大努力
(2)描写了一个杂乱而拥挤的观棋场面
(3)多拼命挤闹嚷嚷
22.D (218.108.24.230)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必修三 单元练习


上一个『苏教版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下一个『初一语文创新能力竞赛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