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3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中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200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3(九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3Yunping7811(暮千里)一、积累与运用:(12分)1、用诗词原句填空。(每题1分,共6分)①、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②、,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④、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⑤、野芳发而幽香,。(欧
试题预览
200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3
Yunping7811(暮千里)
一、积累与运用:(12分)
1、用诗词原句填空。(每题1分,共6分)
①、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②、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④、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⑤、野芳发而幽香,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⑥、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            ,                。” ,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用《 <论语> 十则》 中的语句填空)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奥运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B、 语文素质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C、看到这张照片,仿佛把我带回到那充满无限乐趣的童年世界。
D、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进一步增强。
3、为下面的新闻拟写一则标题(不超过25字)(2分)
新华社南京2009年1月5日电  (梅世雄、陈国玲)历时117天、总航程超过2.3万海里的远望五号航天远洋测量船5日下午顺利抵达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港口。至此,圆满完成神七海上测控任务的5艘远望号测量船全部凯旋,标志着中国航天远洋测控史上最大规模行动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圆满结束。





4、朝阳文学社,拟开展一次“人物形象塑造方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从下面书目中推荐两本给该社同学参阅:① 《水浒传》② 《三国演义》③ 《呐喊》④ 《西游记》(2分)
( l)你推荐的图书是:                                (工整的写出书名)
( 2)选择两个文学形象中的一个作一句话点评。
    示例:曹操:雄才大略,乱世奸雄。(要求:句式应与示例同)
你的点评: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一)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3分)


6、诗歌第四联抒写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2分)

(二)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当余之从师也,负箧②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③,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④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注]①怠:懈怠。②箧:书箱。③舍:学舍,书馆。④媵人:服侍的人。
    (乙)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③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④,削荆⑤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⑥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⑧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③或:有时。④庵:茅草小屋。⑤荆:这里指荆的枝条。⑥麻蒿:一种植物,点燃后可照明。⑦悦:敬佩。⑧易:交换。
7.请用“/”为下面两个句子标明朗读停顿。(2分)    
  (1)手 指 不 可 屈 伸           (2)夫 人 好 学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媵人持汤沃灌  汤:            (2)以衾拥覆  衾:         
  (3)负笈从师     负:             (4)编茅为庵  为:         
9.翻译下列两个句子。(4分)
  (1)录毕,走送之。                        
  (2)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10.〔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哪些共同点?(3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
⑴经过大量研究之后,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影响全球性气候变化有三个关键性因素:一是           ;二是           ;三是            。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南极大陆的存在对这三个关键性因素都有着很大的控制作用。
⑵首先,南极冰盖对于太阳辐射来的能量的变化是非常敏感的。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观测结果估计,结果太阳辐射出来的能量减少1%,南极冰盖就会往外延伸1100千米,这将导致地球表面的温度下降5℃,因而引起全球的气候发生灾难性的变化。而如果太阳辐射出来的能量减少1.6%,则整个地球就将被冰层所覆盖,这对人类来说,无疑是一种灭顶之灾。
⑶另外,南极冰盖的存在就像是在地球的表面安装了一个巨大的反射镜,将太阳辐射到这一地区的能量的绝大部分都反射回去。再加上南极高原的空气稀薄而干燥,灰尘极少,所以被冰层反射来的能量很难被空气所吸收,因而白白地散射到太空中去,致使地球损失了相当一部分热能。南极冰盖覆盖了南大洋很大一部分面积,这就大大地减少了大气和海洋之间的热交换,因而严重地影响了地球上的气候变化。
⑷更加重要的是,南极冰盖季节性的胀缩又把上述的这种效应大大地放大了。我们知道,冰对来自太阳的能量的反射率大约是水的5~16倍。而在冬天,冰盖的面积是夏天时的5倍,最大时覆盖了整个南半球面积的8%,因此,南极冰盖的存在和胀缩对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影响之大就可想而知了,这无疑是一种至关重要的制约因素。
⑸还有,若从全球范围来看,海洋和大气循环系统就像是一台巨大的热动力机,其热能主要来自被太阳光加热了的地球表面,特别是善于吸收热量的海洋表面,在这里,海水将太阳能吸收并贮存起来,为这个热动力机准备了取之不尽的燃料供应。于是,在地球的表层形成了两个互相影响的循环系统,这就是大气对流和海水环流。一方面,赤道附近的热空气上升,从高空分流向地球的两极,在那里释放出所携带的热量而变冷变重,下降到地面以后又从两极吹回到赤道,形成了大气的全球性对流;另一方面,太阳将赤道附近的海水加热之后,从大洋表层流向两极,在那里冷却以后,又从洋底流回赤道,组成了另外一种连续不断的热交换,形成了全球性的大洋循环系统。
11.根据⑵⑶⑷⑸段的大意,第①段中说的三个关键因素应该:(6分)
一是                                          ;
二是                                          ;
三是                                          。
12.解释第⑵段和第⑷段中加点词在文中所表达的意思。(4分)
①灭顶之灾:                                          
②可想而知:                                          
13.说明⑴⑵段中“大量”一词在文中的作用。(3分)
 

14.请从环保的角度出发,简要谈谈你对开发南极的看法。(4分)


(二)
春天的声音
                                       (台湾)王家祥 
①生命发生的声音有些是听不见,却看得见的。某些声音可以在心中滋长,甚至变得很喧嚣,很庞巨,耳畔却没有任何声响。 
②走在春日迷人的山林小径上,耳朵里很安静,鸟叫虫鸣,风拂雨斜,这些,是不吵人的声音。可是,你要静下心来让真正的声音在心头滋长,流动,仔细倾听!没有一种生命是可以暂时停止运转的,停止在生命之河里流动。 
③泰国的禅坐大师阿姜查,教导弟子要学习“静止的流水”的心境。弟子们怀疑,世界上哪里有静止不动的流水呢?既然是流动的水,便无法同时保持静止呀!是啊!既然是声音,便不能有听不见的声音呀!听不见的声音又如何叫做“声音”呢?阿姜查说,那是一种心灵状态。保持心灵的静止、安详,并不表示生命与外在的互动会暂时停止;思考仍然在心灵中流动着,智慧容易在其中受孕生成。 
④我想,世间的表面不能决定所有的状态。在你心中响起的声音,别人听得见吗?别人心中的声音你又听得见吗?是否有许多的声音不是自耳畔响起,而是自心田深处某个被遗忘的角落,偶尔满溢,或时时回荡于脑海中。某些时空触动起回忆的声音,未来的声音,理想的声音,思考流转的声音。你的心灵的土地上是繁杂吵闹,亦是空荡冷清,毫无声响。也许你是学习安静而易于感受,然后让你的心田喧嚣热闹,充满意志的能量,而不是吵闹得无法倾听。 
⑤走在春日喧嚣的山林小径上,耳畔清静,蹲下来,却能看见热闹鼎沸的声音。 
⑥一株株细嫩的幼苗刚从柔软的黑泥中探出绿色的新芽。在接受雨水的充分滋养之后,它们迸发出来的生命能量是何等磅礴和温柔。未及等待泥土由寒转暖,一株,两株,三株,一百株,一千株纷纷破土而出,铺满每一处柔软的土地。 
⑦植物发芽的声音也许听不见,却看得见,领受得到。仔细低头探视每一处被去年的老株残枝所掩盖的角落,假如你听得见那微弱幼苗群起探头的声音:那多如波浪、不断涌向海岸的声音,在亘(   )古的时代它们便未曾止歇,一直向未来发音,掀起生命的意志。 
⑧我们在春季间上山无意便会踩死这些探头的意志。即使已经极力小心,审慎避开每一步可能的错误;然而那些美丽的小生命所展现的强大意志遍布于土地的每一处隙缝,使人不胜其扰。仿佛它们正群集喧嚣地叫着:“小心呀!不要踩死我们呀!不要踩死我们呀!”而我则是被不忍之心逼迫得进退不能,懊恼不已。 
⑨从内心里涌现的那一股不忍之心,在近年来愈加强烈,使得春季雨水充沛之后的上山日子变得有点令人不适与心疼。除非必要,或者春日某些特定的华丽太吸引人。否则我宁可满心欢喜地待在家里感谢今年的春雨适时到来,解放我那群干渴一整季长冬的朋友。 
⑩日本有一段关于春天狐狸嫁女儿的传说,警告人们春天不要进入森林打扰狐狸的婚礼,否则会遭到厄运。印度有支最古老的宗教在数千年前即体会出春天尽量不出门,若不得已也要打赤足外出的教义。印第安人则在春天时卸下马的蹄铁,也不驾马车出门,以免影响大地的胎气;因为他们相信,春天是大地怀孕的季节。 
⑾我则庆幸自己有了这样谦虚的心境,要向大地表示谦敬是一段不容易体会的人生修行。当你听得见春天幼嫩的生命发出的声音而去在意它时,是比辛勤ling(     )听深奥的道理更接近善念吧!
15、给下面的字词注音或写字。(4分)
亘(     )                    ling(     )
16、认真阅读全文,说说题目“春天的声音”具体指什么?怎样才能听到“春天的声音”?(4分)


17、作者引用春天狐狸嫁女儿等三则材料,用意是什么?(5分)

18、本文语言生动形象,试对第⑧段画线句子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角度赏析。(4分)

19、作者带我们倾听了“春天的声音”,相信你也曾经有过对不断滋长、流动的声音的独特感受,请将这种声音及感受描述出来。(100字左右)(6分)






四、作文
20、从出生到现在,你一定收到过许多礼物。有有形的,如图书、玩具……也有无形的礼物,如爱、信念、勇敢……有的礼物给你带来瞬间的欣喜,有的则成为永恒的记忆……请以“礼物”为话题写作。
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1、①、悠然见南山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
③、千树万树梨花开
④、谁家新燕啄春泥
⑤、佳木秀而繁阴
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填写诗句有一处错别字或词序颠倒,该小题则不得分)
2、B (A、乱用否定,“严防安全不出问题”•中应删去“不”;C、缺主语,删去句首的“看到”; D、缺主语,在“有效利用资源”后加上“的意识”) 
3、圆满完成神七海上测控任务远望号船队全部凯旋
4、示例( l) 《呐喊》或《水浒传》
( 2 )孔乙己:迂腐麻木,命运悲惨。鲁智深:嫉恶如仇,不畏强暴。(共2 分,点评言之有理,符合人物性格即给l 分,句式1 分)
二、5、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
6、对故乡无限依恋(对故乡思念)
7.(1)手指/不可屈伸  (2)夫/人好学  
8.(1)汤:热水  (2)衾:被子  (3)负:背(背着)  (4)为:做(做成)
9.(1)抄完了,赶紧(或跑着)把书还给人家。  (2)人如果不好好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
  (成就事业)?(关键词翻译准确,语言通顺。)
10.都表现了人物勤奋好学(嗜学、勤学)和求学不怕险阻(艰辛)的精神。(答到一个方面给2分,答到两个方面给3分。只答“从师学习”给1分)
三、(一)11.一是地球从太阳所吸收的能量的变化;二是从地球表面反射回太空的能量的多少;三是大气对流和海洋环流的相互作用。(不必是原字原句,意思对即可。)  12.①被水淹死的灾难,比喻致命的灾难。②可以从想象或推想中知道(或比喻道理很浅显、明白,想想就可以知道。)  13.用“大量”一词既准确又科学,说明科学家们的认识和结论不是随随便便得出的,也不是通过少量的研究和观测就得出的,“大量”一词,既说明了科学家们的慎重态度,也说明了认识和结论的可靠性。(答案不唯一,意思对即可)  14.(题目是开放型的,没有固定答案,不管同意与否,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要考虑到南极的变化对整个地球和全人类的影响。)
(二)15、gèn  聆
16、植物发芽时迸出的磅礴而温柔的生命能量和强大的生命意志。
要保持心灵的静止、安详,让真正的声音在心头滋长、流动,仔细倾听,感受,才能听到“春天的声音。
17、告诉人们要听得见春天幼嫩的生命发出的声音并在意它;引出下文作者对大地表示谦敬的感悟 。
18、该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植物发芽时迸出的磅礴而温柔的生命能量和强大的生命意志,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的敬重生命。
19、要求要有对声音的具体描述得2分,有自己的感受的2分,语言流畅1分,有表现力1分。
四、作文
20略 (123.232.182.206)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上一个『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第一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高一语文)』  下一个『荣县一中2009年春季学期半期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