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21中2008-2009学年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一)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自贡21中2008-2009学年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一)语文试题(七年级下册 语文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自贡21中七年级2008-2009学年(下)期末测试(一)语文试题题号 一 二 总分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0分)1、用行楷书写下面的诗句(4分)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2、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2分)A、奇崛(juè)猥鄙(weī)绮丽(qí)贻误(dài)B、威慑(ni
试题预览
自贡21中七年级2008-2009学年(下)期末测试(一)
   语 文 试 题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0分)
1、  用行楷书写下面的诗句(4分)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2、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2分)
        A、奇崛( juè )   猥鄙( weī )    绮丽( qí )    贻误(dài)
        B、威慑(niè)     嶙峋( nín )    涟漪(qí)      剽悍(piāo)
        C、萦回yíng)     蜿蜒(wān)      丘壑(hè)      枯瘠( jí )
        D、辟易(pì)      隽妙(jùn)      滂沱(páng)       对峙( sì ) 
                                                          答:(       )
3、下列解释中有错的一项是(2分)
A、无可言喻:无法用比喻来说明。    不解之缘:难以分开的缘分。
B、跃跃欲试:形容心里急切想试试。  言归于好:彼此重新和好。
C、乐不可支:形容快乐到了极点。     束手无策:形容遇到问题拿不出办法解决。
D、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孤单困苦。  无济于事: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
                                                    答:(       )
4、为下列句子空白处选一组恰当的词(2分)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           ,讲究假山池沼的              ,讲究花草树木的               ,讲究近景远景的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A、布局   层次   配合     映衬        B、布局   配合    映衬    层次 
C、映衬   布局   层次     配合        D、层次   配合    布局   映衬 
答:(       )
5、请参照下面例句,以“微笑”为话题仿写一个句子。(2分)
   例句:假如生命是绿叶,我要让生命的绿叶永远富有活力;假如生命是红花,我要让生命的红花开遍人生的旅途。
   仿句:                                                                        。
6、默写填空(4分)
A、                      ,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B、                        ,恨别鸟惊心。(《春望》)
C、                      ,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爱莲说》)
7、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4分)
  A、《石榴》的作者郭沫若是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四川乐山人(    )
       B、《口技》节选自《虞初新志》,《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写的一部笔记小说集。(   )
       C、传记可分两类:一类是自述生平的,叫“自传”,一类是用别人撰写的,称“传”或“评传”,《第一千个球》是评传(      )
       D、《地毯下的尘土》的作者是英国作家莫德•林赛,课文选自《美德书》。  (     )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石榴》的几段文字,回答下列的问题(15分)
①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    a      ,清新而不   b    。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
②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辟易的深红色的花。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贵,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
③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任你用怎样    c    的劈刀也都劈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
④单瓣的花虽没有双瓣者的豪华,但它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经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剌变为中国式的金罍——殷周时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锈彩,它都是具备着的。
⑤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罍吗?它会笑你呢?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妒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
⑥我本来就喜欢夏天。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                  d  。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
8、解释下列词语。(3分)
      陆离:
      妙幻:
      忍俊不禁:
9、给文中加序号a b c d的四个空白处选一组恰当的词语(2分)
A.枯瘠  柔媚  锋利  约束                B.枯瘦  妩媚  犀利  束缚
C.枯萎  妖媚  锐利  拘束                D.枯瘠  柔媚  犀利  束缚
                                                             答:(       )
10.《石榴》全文层次分明,选文从哪些角度对石榴的可爱作了生动的描绘?(4分)
一是写石榴的                        。   二是写石榴的                     。
三是写石榴由骨朵到化的演变。             四是写石榴的                     。
五是写石榴                           。
11、选文第二段和第六段都把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脏”,但它们的含义是不一样的。请分别指出它们是从什么角度打的比方。(4分)
答:第二段是从                                        的角度打的比方;
第六段是从                                        的角度打的比方。
12、选出对文段的分析错误的一项(2分)
A、文中的“梅柳之长”是指“奇崛”、“ 清新”。
B、“那不是夏季的心脏吗?”中的“那”指代石榴的花
C、“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这里的“演艺”是指石榴的骨朵到花的演变过程。
D、从作者描写石榴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到了作者对石榴由衷的喜爱之情。
                                                              答:(       )
(二)阅读下面《秋尽》这篇文章,完成13—17题。(15分)
秋     尽
    (1)晚秋的日子,高原空旷了,新播的麦垄,+缕缕地淡绿,大地飘落着黄的秋叶。
    (2)病危的母亲,闯过了五黄六月麦收天,酷暑三伏天。当进入凉秋之后,她连翻转身子
的气力也没有,连拿饭勺的一点握力也没有了。
    (3)可她每天总要在后院空旷处躺d会。她不再同我谈及文史、围城或西安事变,她那枯瘦的脸和失去光泽的眼睛便老是望着院空。那高远的秋空、浮动的薄云以及飘落着黄叶的青槐树枝织成的网,是她在回味和细研着人生不尽的大书么?
    (4)秋叶悄悄地飘落,落在母亲的被祷上。母亲便叹息着自语:“天冷了,还能挖到去片绿
莱么?“
    (5)在她卧床不起的大半年里,在她动了手术之后,儿子们都期望她多吃点补养品,以便很快康复。或者至少可以给她生命的延续力。但是,她却不愿,诸如牛奶、羊奶、鸡蛋、水果之类,她常常念叨着绿菜叶搓的绿面条、蒸的菜馍及白面糊糊中的几片绿叶。像马芝莱、刺筋菜、苕叶儿——几乎是高原上所有从前吃过的野菜都百吃不厌。
     (6)病到这种程度,她也烦,有村也昏迷,但她对于高原上各种野菜的生长季节,却记忆犹新。在北风嘶吼的正月里,她就记着地里的猫眼净能桃了,后来便是齐儿莱、米高高,清明便挖嫩刺荆,擀绿面;在六月刚动了手术醒过来,就想着吃马芝菜合儿;而在这秋深的日子,她预感到了高原绿的消失,那脸便如一片枯黄的绿叶。
    (7)“地里还能摘一把苕叶么,吃绿面。”她歪过脸儿,可怜巴巴地乞求说。
    “你昨日才吃了”。
    “寒露都过了,霜降快到了,怕就吃不上了……以后,怕吃不上了……”
    母亲低低地,带着一种凄伤的声息。
    (8)其实,在这寒风扫落叶,一天冷似一天的十月,庄户人为秋播早将红苕挖了。为了母亲的心愿,小弟在种麦时,留下席大那么一丁点儿苕地。隧着日月渐深,那苕地的绿叶变黄、变老,远远望去,在灰淡土黄的高原上,如一片黄了的落叶。我和弟妹常常在这片老苕地掐一点叶心儿,眼看着这博大的高原,很难挤出一片新绿,维系母亲的生命了。
    (9)在风寒阴沉沉的那日,母亲一直昏睡不醒,呼吸也很微弱。第二天,她便让弟弟去唤大姐,大姐风尘仆仆地赶来,母亲第一句就问:“你没从卧虎山掐一把苜蓿芽,我想吃绿面。”
    (10)姐平日一直守在母亲身边,趁我从省里回来,才顾得赶回远在卧虎山西的山村去。母亲好点的时候,她来了,常从卧虎山畔掐了苜蓿芽,或白蒿,或一把花椒叶。但是,在母亲病危的这些日,一听“发紧”,就惊惧万状,哪想到还掐一把苜蓿芽儿呢!
    (11)幸好,在我这天为母看墓地的时候,胃着黄昏冷雨,在高原那片苕地里掐了一把苕心小叶。姐就立即搓了绿面。母亲吃得特香,还一再询问,我吃了没有。
(12)姐来了,我又要匆匆地走了。姐送我出门时,悄声说:“妈老想叫你再住几天——妈急着叫我来,就是想叫我给你做几项菜面、菜馍,就她做不成了,做不成变样饭了,娃在外面,难得吃一顿野菜搓的面食……可,你又走了。”
    (13)我听到这里,心中一酸,泪水默默地糊了眼一一母亲已经是垂危之人,到了这样的时侯,念念不忘的,却是为儿做一顿变样的绿菜饭!
    (14)我走了,高原静静的,铺满了消尽了绿的黄叶。那坦露的风寒的土原,如母亲的怀。我就爬伏在这宽厚的怀里,吮尽了那给我以爱怜,给我以血肉和灵魂的生命绿,站了起来的;而留给母亲的却是这一片枯黄的落……
    (15)待我再一次归来的时候,母亲已默默地躺在北原的荒坟场了。我遥望高原,小弟留给母亲的那一片苕地,也同土黄的原坡融为一色了,都静静地在苍穹下,期待着母亲心中的生命绿。
  13.(1)段是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下面的选项中,对上述问题分析错误的是(2分)
    A环境描写,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         B环境描写,照应文章题目。
C环境描写,烘托悲凉的气氛。             D环境描写,交代事情的起因。
                                                           答:(       )
  14.文中(3)段划线处是什么描写?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2分)
    答:是        描写  作用是                                               。
  15.本文(4)—(11)段记叙了几件典型事例表现母亲对野菜的偏爱。判断下面是否属于这一内容,是在括号内打“√”,不是打“×”。(4分)
    A动了手术后什么营养品都不要,偏偏对从前吃过的野莱百吃不厌。(     )
    B病情严重,甚至昏迷,但对于高原上各种野菜的生长季节,却记忆犹新。(     )
    C母亲己直昏迷不醒,呼吸微弱,当姐姐赶来看她时,她第一句就问:“你没从卧虎山掐一把苜蓿芽,我想吃绿面。”(     )
    D母亲好点的时候,她来了,常从卧虎山畔掐了苜蓿,或白篙,或一把花椒叶。(   )
  16.分析填空. (5分)
①(11)段划线句对后文记叙的内容起             的作用。
②母亲临终前最遗憾的事情是                                      .
③本文中的绿叶有双重含义:一指     , 二指    。
④本文标题是秋尽,除了指事情发生的时间之外,还            .
17、(14)段划横线处语句的深层含义是                                         
                                                            。(2分)
(三)、阅读《黔之驴》,完成18—21题(10分)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8.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3分)
 蔽林间窥之    蔽             
虎大骇,远遁   远遁
  觉无异能者    异能
19、翻译句子。(2分)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荡倚冲冒                                                    
20.《黔之驴》通篇采用             的手法,细致入微地刻画出                      
    的驴的形象和                                  的虎的形象。(3分)
21.本文通过一头驴子被一只老虎吃掉的故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答;                                                                           
                                                                             .
三、作文(40分)
人们在生活中,有时会注意到别人没有注意到的东西,这就是“发现”。例如:发现一个好玩的去处;发现一个人身上的闪光点;发现一个事理或道理……不同的“发现”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
请以“发现”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语 文 试 题 参 考 答 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略     2、C     3、A     4、B    
5、示例:  假如微笑是春风,我要让微笑的春风吹拂每一个人的心田;
假如微笑是阳光,我要让微笑的阳光撒满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6、 A忽如一夜春风来    B感时花溅泪    C明月别枝惊鹊    D濯清涟而不妖 
    7、√  √   ×    ×
  8、略
  9、B
 10、枝叶  花   花到果实的变化   果实
 11、色彩和外形   热情并充满活力
 12、C
《秋尽》 
13、D 
14、肖像描写。表现母亲的生命将尽。 
15、D√  √  √  ×
16、①铺垫   
②不能亲手做面给儿子吃        
③一指野菜,二指“生命”
④指母亲生命将近。
17、母亲给了“我”生命和爱,而人生给了母亲的却是死亡。
18、略
19、略
20、拟人化  
21、略 (61.188.123.116)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语文版 七年级 下册 期末试卷


上一个『08—09学年下学期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下一个『自贡21中2008-2009学年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二)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