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24中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辽宁省大连24中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大连24中2008—2009学年度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渐染(jiān) 苔藓(tái) 咫尺(zhǐ) 呶呶不休(nú) B.昵称(nì) 鱼鳔(iào) 烜赫(xuăn) 悬崖削壁(xuē) C.蓐草(rù) 镌刻(juān) 内讧(hòng)
试题预览
大连24中2008—2009学年度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33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渐染(jiān)   苔藓(tái)   咫尺(zhǐ)   呶呶不休(nú)
B.昵称(nì)   鱼鳔(biào)   烜赫(xuăn)   悬崖削壁(xuē)
C.蓐草(rù)  镌刻(juān)   内讧(hòng)   力能扛鼎(gāng)
D.攻讦(jié)   稔知(rěn)   淙淙(cóng)   家给人足(jǐ)
 2.下列词语中有一处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失言   痉挛   冻馁   鸾凤如鸣
B.摇曳   渲泄   辑录   变本加利
  C.匡正   佛像   怃然   死皮癞脸
  D.福祉   荣膺   聚笼   漉漉饥肠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1995年岁末,内地观众因为一部《红番区》知道了贺岁片,此后,这个新兴事物就被各种媒体炒得满城风雨,电影市场的这块大蛋糕也被做得越来越大。
  B.经济不景气是开展经济基本建设的最低成本时期,也是韬光养晦、培育知识名牌和打造特色工业体系的大好机会。
  C.近期表现神勇的巴塞罗那队延续了良好的势头,虽然有四个主力队员因伤病或停赛只能作壁上观,但他们还是在主场凭借亨利的帽子戏法4:0大胜瓦伦西亚。
  D.神舟七号在人航天飞天代表团访澳期间,3位航天员与澳门学生真情对话,他们的金玉良言让学生深受鼓舞。     
 4.下列语句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
  A.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做好婴幼儿奶粉事件处理工作。
  B.今天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的第一天,一早,淫雨霏霏,给干燥的京城平添了几分潮润。
  C.它们不停地奔跑着,翻过一道道山,穿过一片片戈壁滩,游过一条条河,其间,不时遭到猛兽的袭击与追捕,或撞死于山崖、淹死于激流。
  D.在这次大会检查中,环境保护检查大队人员的工作人员发现这家工地存在多种扰民行为,当场就给相关单位发放了限期整改的通知单。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距离引出美感来 (节选)
     一个远客他乡的游子,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而真的有了这么一刻闲静,他便会潜入回忆的境界,摒除溢满胸臆的芜杂记忆及故乡的亲切温暖。鲁迅先生南下至中山大学执教时每每在夜阑人静之时屡次忆起曾在家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这些风物之所以成为思想的诱惑,并非在于它们有特别的使人留念处,而大抵因 
 了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漠,才引起特别的牵挂和眷顾来。 
     距离引出的美感实在是深刻而持久的。尤其在用情专一的人,沉湎深曲,心情郁结,如春蚕作茧, 愈缚愈紧。平常的风物,因了难得一见,只在记忆里翻滚搅动,往往生发出超越原物的美妙。距离造成 的美感实是高层次的审美享受,深味审美三昧的心灵,总是在不断充实、丰富、成长的过程,所以美也 不会只停留在一点上逡巡不前。
     距离造成的美感往往在审美鉴赏上固执地表现出来。白居易《问杨琼》谓“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唯唱声。”刘长卿《听弹琴》谓“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这便是因时间距离久远所造成的美感,并非他们所处的唐代缺少佳歌妙曲,碍于近视罢了;而我辈隔着千余年看唐代歌、曲,又觉得那般典雅高逸,不可多得了,盖距离使我们思维空间疏朗,促发想象,而想象的沉浮往往过滤实际的功用,显露新的感知和体验,并以此为媒介,使审美心灵自由而充实。 
     所以《晏子春秋》中说“衣莫如新,人莫如旧”。其实衣裳何尝不是“莫如旧”呢?在异乡江中的游 子,吟出“忽听邻舟故乡语,纵非相识也关情”的诗句,是那样的恰如其分,自然而深刻了。故乡的人和事、江山与风物,都在游子的魂萦梦绕中,简直是心有千千结。 
     空间的距离也引发出非同寻常的美感来。据说王安石爱看水中影,大抵也是距离和投影的缘故才造成朦胧的颇耐揣想的情状,他的《桃花》诗“晴沟涨春绿周遭,俯视红影移鱼叨”,即观其影。一般地说,只有隔着一定距离才能见出美,距离本身能美化一切。即如平常的山石泉涧,梵刹园亭,在月光下会别有一番深远溟蒙之状,即使惨悴之容,在月下,也陡显奇净,山河大地,渺若荒古,皆因距离而成美的意象。 
     在审美鉴赏方面,心理距离也同样造成真正的审美欣赏。《鲁迅全集》第七卷十三页尝谓“书上的人物大抵比实物好一点,《红楼梦》里面,像贾宝玉、林黛玉这些人物,都使我有异样的同情,后来,到北京后,看看梅兰芳、姜妙香扮的贾宝玉、林黛玉,觉得并不怎么高明”。                            (选自2007年6月16日《南方日报》) 
 5.下面事例不是说明“距离引出美感来”的一项是  (    )
     A.鲁迅先生在中山大学执教的时候,常常想起在家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 
     B.白居易说“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唯唱声”,刘长卿也说“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C.在异乡的游子吟出“忽听邻舟故乡语,纵非相识也关情,显得非常恰切自然。
     D.王安石爱看水中影的传说和鲁迅先生关于“书上的人物大抵比实物好一点”的有关论述。
 6.下列理解与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
 A.如果同时存在空间和时间的双重距离,那么即使并不是特别使人留念的事物,也可能会引起人们的特别牵挂和眷顾。
 B.能够引出美感的“距离”有三种:一是时间的距离.二是空间的距离,三是心理的距离。
     C. 正是因为时间距离,才使得“衣莫如新,人莫如旧”;距离本身能美化一切,只有隔着一定距离才能见出美。
     D. 鲁迅对梅兰芳、姜妙香德表演水平持否定态度。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    )
 A.一些平常的风物,由于只能出现在记忆里而难得一见,通常能生发出超越原物的美妙,这种美感往往会很深长。
 B.“三米之内无芳草”,失去距离就无法产生美感,最理想的审美距离是远观。
     C.现实中的苦难无疑是悲哀的,但距离能够美化苦难,在文学创作中可以化悲为美,运用艺术形式来产生审美愉悦。
     D.从窗户看山水、黑夜笼罩下的灯火街市,都是在距离化、间隔化条件下诞生的美景。
 三、(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赵彦深,自云南阳宛人,彦深幼孤贫,事母甚孝。年十岁,曾候司徒崔光。光谓宾客曰:“古人观眸子以知人,此人当必远至。”性聪敏,善书计,安闲乐道,不杂交游,为雅论所归服。昧爽辄自扫门外,不使人见,率以为常。
 初为尚书令司马子如贱客,供写书。神武在晋阳,索二史,子如举彦深。征补大丞相功曹参军,专掌机密,文翰多出其手,称为敏给。神武每谓司徒孙腾曰:“彦深小心恭慎,旷古绝伦。”
 及神武崩秘丧事文襄虑河南有变仍自巡抚乃委彦深后事转大行台都官郎中。临发,握手泣曰:“以母弟相托,幸得此心。”既而内外宁静,彦深之力。及还发丧,深加褒美,乃披郡县簿为选,封安国县伯。从征颍川,时引水灌城,城雉将没,西魏将王思政犹欲死战。文襄令彦深单身入城告喻,即日降之,便手牵思政出城。
 文宣嗣位,仍典机密,进爵为侯。天保初,累迁秘书监。以为忠谨,每郊庙,必令兼太仆卿,执御陪乘。转大司农。帝或巡幸,即辅赞太子,知后事。文宣玺书劳勉,征为侍中,仍掌机密。河清元年,进爵安乐公,累迁尚书左仆射、齐州大中正、监国史,迁尚书令,为特进,封宜阳王。武平二年拜司空,为祖珽所间,出为西兖州刺史。四年,征为司空,转司徒。丁母忧,寻起为本官。七年六月暴疾薨,时年七十。
彦深历事累朝,常参机近,温柔谨慎,喜怒不形于色。自皇建以还,礼遇稍重,每有引
见,或升御榻,常呼官号而不名也。凡诸选举,先令铨定,提奖人物,皆行业为先,轻薄之徒,弗之齿也。孝昭既执朝权,群臣密多劝进,彦深独不致言。孝昭尝谓王晞云:“若言众心皆谓天下有归,何不见彦深有语?”晞以告,彦深不获已,陈请,其为时重如此。常逊言恭己,未尝以骄矜待物,所以或出或处,去而复还。齐朝宰相,善始令终唯彦深一人。        (《北齐书•赵彦深传》有删节)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曾候司徒崔光   候,探望
 B.乃披郡县薄为选  披,拿来
 C.城雉将没   城雉,城墙
 D.善始令终唯彦深一人  令,好的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辄自扫门外。   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B.①以母弟相托。   ②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C.①子如言于神武   ②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D.①晞以告,彦深不获己。  ②皆白衣冠以送之
 1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从侧面表现出赵彦深忠诚、恭谨的一组是 (    )
 ①昧爽辄自扫门外,不使人见
 ②以母弟相托,幸得此心。
 ③即日降之,便手牵思政出城。
 ④每郊庙,必令兼太仆卿,执御陪乘
 ⑤每有引见,或升御榻,常呼官号而不名也。
 ⑥群臣密多劝进,彦深独不致言
 A.①④⑤   B.③⑤⑥   C.①②③   D.②④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赵彦深自幼丧父,家境贫寒,但他天资聪慧,十岁就很受司徒崔光的赏识。
 B.文襄帝攻打颍川时,赵深请缨与西魏大将王思政和谈,并最最终劝降成功。
 C.文宣帝每次到郊外祭庙,赵深都骑马陪着,当文宣外出巡游时,也常让他辅佐太子。
 D.赵侍奉高氏几代帝王,大多被委以重任,掌管国家机密,经常参与国家重大决策。
 
 
 
 
 
 第Ⅱ卷
 
 四、(24分)
 12.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用“/”断句。(4分)
 及 神 武 崩 秘 丧 事 文 襄 虑 河 南 有 变 仍 自 巡 抚 乃 委 彦 深 后 事 转大 行 台 都 官 郎 中。
 13.将下面句中画线的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为祖珽所间,出为西兖州刺史。(3分)
 
 ②提奖人物,皆行业为先,轻薄之徒,弗之齿也。(5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和李上舍冬日书事
韩驹
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
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月堕孤音。
推愁不去如相见,与老无期稍见侵。
顾藉微官少年事,病来那复一分心?
①陆游曾指出“韩子苍(韩驹的字)喜用‘拥’字,如‘车骑拥西畴’、‘船拥清溪尚一樽’之类”,但这两例的“拥”字皆不如本诗“日暮拥阶黄叶深”的“拥”字用得精彩,请具体分析本诗的“拥”字好在哪里。(2分)



②统观全诗,请从景与情的角度具体赏析本诗的特点。(6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一题)(4分,每空1分)
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             。《屈原•离骚》
问君西游何时还?               。               ,雄飞雌从绕林间。(《蜀道难》)
②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             ,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望海潮》柳永

五、选考题
请从以下(一)、(二)两大题中选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作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随风吹笛
林清玄
微微的雨。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
侧耳仔细听,那像是一种音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笛子的声音,因为箫的声音没有那么清晰,也没有那么高扬。
由于来得遥远,使我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有什么人的笛声可以穿透广阔的平野,穿过雨声,在天地间扩散呢?笛声好像没有那么悠长,何况只有简单的几个音节。
我站的地方是一片乡下的农田,左右两面是延展到远处的稻田,我的后面是一座山,前方是一片竹林。音乐显然是来自竹林,而后面的远方仿佛也在回响。
竹林里是不是有人家呢?小时候我觉得所有的林间,竹林是最神秘的,尤其是那些历史悠远的竹林。因为树林再密,阳光总可以毫无困难地穿透,唯有竹林的密叶,有时连阳光也无能为力,有时走进其间就迷途了。我看天色尚早,遂决定到竹林里去走一遭——我想,有音乐的地方一定是安全的。
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撼了,它像一片乐海,波涛汹涌,声威远大,那不是人间的音乐,竹林中也没有人家。
竹子本身就是乐器,风是指挥家,竹子和竹叶的关系便是演奏者。我研究了很久才发现,原来竹子洒过了小雨,上面有着水渍,互相摩擦便发出尖利如笛子的声音。而上面满天摇动的竹叶间隙,即使有雨,也阻不住风,发出许多细细的声音,配合着竹子的笛声。
每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譬如夏夜蛙虫的鸣唱,春晨雀鸟的啾唧,甚至刮风天里滔天海浪的交响。凡是自然的声音没有不令我们赞叹的。
我有一个朋友,偏爱蝉的歌唱。孟夏的时候,他常常在山中独坐一日,为的是要听蝉声,有一次他送我一卷录音带,是在花莲山中录的蝉声。送我的时候已经冬天了,我在寒夜里放着录音带,一时万蝉齐鸣,使冷漠的屋宇像是有无数的蝉在盘飞对唱,那种经验的美,不逊于在山中听蝉。
但是我听过许多自然之声,总没有那一次在竹林里感受得那么深刻。原来在自然里所有的声音都是独奏,再美的声音也仅弹动我们的心弦,可是竹林的交响整个包围了我,像是百人的交响乐团刚开始演奏的第一个紧锣密鼓的乐章。那时候我才真正知道,为什么中国许多乐器是竹子制成的,因为没有一种自然的植物能发出像竹子那样清脆、悠远、绵长的声音。
可惜的是我没有能录下竹子的声音,后来我去了几次,不是无雨,就是无风,或者有风有雨却不像原来配合得那么好。原来要听上好的自然声音是要有福分的,它变化无穷,每一刻全不相同,如果没有风,竹子只是竹子,有了风,竹子才变成音乐,而有风有雨,正好能让竹子摩擦生籁,竹子才成为交响乐。
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一幅画”时,境界便低了,因为画是静的,自然的风景是活的、动的;而除了目视,自然还提供各种声音,这种双重的组合才使自然超拔出人所能创造的境界。世上有无数艺术家,全是从自然中吸取灵感,但再好的艺术家,总无法完全捕捉自然的魂魄,因为自然是有声音有画面,还是活的,时刻都在变化的,这些全是艺术达不到的境界。
最重要的是,再好的艺术一定有个结局。自然是没有结局的。人能绘下长江万里图令人动容,但永远不如长江的真情实景令人感动;人能录下蝉的鸣唱,但永远不能代替看美丽的蝉在树梢唱出动人的歌声。
那一天,我在竹林里听到竹子随风吹笛,竟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等我走出竹林,夕阳已徘徊在山谷。雨早停了,我却好像经过一场心灵的沐浴,把尘俗都洗去了。
我感觉到,只要有自然,人就没有自暴自弃的理由。
1983年5月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鸳鸯炉》有删节)
16.文章以“微微的雨”开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17.风雨中的笛声有什么特点。(4分)


18.简析文中穿插朋友“偏爱蝉的歌唱”故事的用意。(4分)


19.文章结尾说“只要有自然,人就没有自暴自弃的理由。”请解释这句话的含义,并结合学过的作品举一个例子来具体分析。(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臧克家:诗比人更长寿
念过中学的人,没有谁不熟悉这么一段诗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中国当代诗坛大师臧克家的《有的人》教育了几代人追求真善美,以耐人寻味而深深“烙印”在亿万国人脑海里。臧克家从小生活在一个诗的王国,家庭的文化空气很浓。父亲和祖父都好诗,他的庶祖母给他讲《聊斋》,说《水浒》,话《西游记》,“这些故事,常引出我同情的眼泪和美好的幻想。”臧克家永久也不能磨灭这些在心上打上深深的印记。
小克家喜欢整天跟穷人的孩子在一起,“我同情他们,热爱他们。童年的一段乡村生活,使我认识了人间的穷愁、疾苦和贫富的悬殊。同是,纯朴、刻苦、良善……我的脉管里流入了农民的血。我高兴,有人说我是‘农民诗人’。不错,我是‘泥土里的人’。”
1923年,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臧克家接受到“五四”新文学思潮的影响。这时期,他读的新诗很多,如饥似渴地吞咽下去;也写了不少诗作。1930年,臧克家被国立青岛大学破格录取。这期间,在闻先生的指导下,他以难民、洋车夫、渔翁等一些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为着笔点,创作了不少好诗。并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朱自清评曰:“从臧克家开始,我们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农村为题材的诗。”王统照称道:“(臧克家的出现)真像在今日的诗坛上掠过一道火光。”
臧老经历了20世纪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的全部过程,入过学,做过战,随军采访,主编杂志……这种生活境地、职业的变更,令诗人有了更丰富更鲜活的生活素材,也正是这些,触发了诗人的灵感。也正是这样,他在诗中抒发一个热血诗人的沸腾之情。激情勃发的臧克家,由“农民诗人”成了“人民诗人”。臧老的床头高高的排放着一摞摞书刊,上面少不了他的圈圈点点或评论。他历来嗜书如命,到老年却自觉心里空虚,因此更以补课的心情拼命读书。他每天用于读书的时间不少于全部活动的三分之一,孤灯夜读,思接千载,名篇佳作,会心动情,是他生活的又一大乐趣。
他不仅读,而且写。其中,不少文章文情并茂,精辟独到颇有见地。臧克家从不想自己“来日无多”,只是笔耕不辍,依旧诗涌成潮,虽在文坛已耕耘了60多年,但他那颗跳动的诗心充满活力。他从未停止过写作,就是在病魔缠身、卧床不起的情况下仍不放下手中的笔。他把写作视为与病魔斗争的一种手段,进入九秩仍坚持天天定时伏案工作。近年,他还出版了《臧克家古典诗文欣赏集》、《臧克家序跋选》、《放歌新岁月》,并主编了《毛主席诗词鉴赏》等书籍。尽管因为年长,作品数量大为减少,但诗的内涵却愈加醇厚。诗作《我》寥寥10字,却滚热发烫:“我,/一团火。/灼人,/也将自焚。”这诗是他性格、人格的写照。
以往每年,请求题词、题诗、题名、作序、写评论的接连不断,来访者络绎不绝,这可忙坏了我们的臧老先生,挤占了本来很忙的诗人时间。然而,热心肠的臧克家只是尽最大的能力“应酬”,再累也心甘情愿。在臧克家的心目中,感情这座天平上,友情的砝码是重于亲情的——他对朋友的满腔热情真像火一般炽烈。诗人还有一个特别而又不特别的爱好,那便是喜爱跟孩子在一块。老先生已经走过了99个人生历程,99个春秋使他经历了世间沧桑,饱览了人生百态,晚年的他依然童趣不失、笑声爽朗。以前每次散步,小朋友见到了他,总是老远就“臧爷爷”喊个不停。他们的臧爷爷也乐于与他们在一起捉迷藏或踢沙包,这时候,臧老也变成了“老天真”。当小孩有什么不快的事时,也乐意哭着找臧爷爷说个痛快。这时,臧老只得边哄小孩别哭边给些糖果他们吃。在孩子们中间,他成了“孩子王”,童心十足。他在散文《我和孩子》中写道:“我喜欢这许许多多的小朋友,自己好似变成了他们当中的一人。”同时,诗人甚为关心儿童事业的发展。“年景虽云暮,玮光犹灿然”,他的诗句唱出了自己的夕阳情,从中可以感到老诗人一颗年轻的心在搏动。在“希望工程”刚开始启动时,他便长期资助甘肃武威市失学女孩常清玉;一次,某地“希望工程”向他求字,他二话没说,当即写了“爱心如火”4个大字,表现出诗人的激情和爱心;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破土动工,他得知后无偿捐献自己刚收到的10000元著作稿酬…… 
臧克家当年为纪念鲁迅而作的《有的人》,今天,用来送别诗人自己仍是最好的挽歌:“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16.本文引用《有的人》中的诗句开篇、结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17.为什么说臧克家由“农民诗人”变成了“人民诗人”?(4分)


18.传记往往撷取传主的几个侧面加以介绍,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臧克家的?(6分)


19.思考臧克家的艺术人生,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诗人?(6分)


六、(13分)
20.把下面的句子组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只写出句子序号即可)(3分)
①像死水一般静止的趣味必定陈腐。
②我想不仅作者如此,读者也须时常创造他的趣味。
③死的趣味老是囿在一个狭窄的圈子里
④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道:“一个诗人不仅要创造作品,还要创造能欣赏那种作品的趣味。”
⑤先生不息的趣味才是活的趣味,
⑥这道理可以用于个人的文学修养,也可以适用于全民族的文学演进史。
⑦活的趣味时时刻刻在发现新境界,



21.请将下面的消息概括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个字)(4分)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记者 周婷玉)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10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卫生部9日收到国家粮食局提交的有关“停用面粉处理剂――过氧化苯甲酰”的申请材料,将提请全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化委员会按照有关规则进行讨论,再最后作出是否禁用的决定。
据介绍,国家粮食局提交的材料中指出,由于我国小麦品种改良及面粉加工工艺改进,要求在面粉加工过程中停用面粉处理剂――过氧化苯甲酰。
过氧化苯甲酰加到面粉中,具有改善面粉色泽和焙烤质量的作用,被人们俗称为“面粉增白剂”。
针对最近媒体报道的是否在面粉中禁用过氧化苯甲酰的问题,毛群安指出,我国食品添加剂目录是动态的,但添加剂的增加和退出管理有一个完善的机制,需经过严格的科学评估。





22.如今,从各大网站、论坛到视频,无不充斥着一个字——“囧”(音jiǒng)。上囧博客晒晒“囧”人“囧”事。玩玩游戏“囧星大大冒险”,进“囧”贴吧发发“囧”言,就连学生的作文、造句都不放过这个字。这个原本只存在于甲骨文中、鲜有人问津的古字,通过“望形生意”复活了。网友形象地把这个字诠释为带着八字眉的方块脸、其中的小方块是张口结舌的嘴,基本上就是“窘”的表情,而这个自发音又和“窘”字一样,所以在网络上,“囧”字可以代表悲伤、无奈、尴尬等情绪。
“囧”早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现,原为表现日神崇拜的漩涡焰纹,后演化为阴阳鱼图案。也有学者认为,“囧”字外面的大方块表示房子,里面的小方块表示窗户,窗户能引进光照,故“囧”字有光明之意。但作为时下流行的火星文,不仅仅是一个读音,而是用汉字或字母的形象来表达更为丰富、复杂的含义。
对时下这种万民奔赴“囧国”、争做“囧民”的现象你是怎么看的?请就此现象发表你自己的见解,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语言流畅。不少于60个字。(6分)



七、作文。(60分)
不经意间,我们身边免费的东西越来越多。人们可以惬意地欣赏免费的音乐会、书画展,免费下载各种网络资源和使用免费的油箱,得到商家各种赠品和免费的服务,享受免费的亲请和大自然无私的赐予……稍加留意,生活中免费的东西着实不少,诸多的“免费”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呢?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1、角度自选,2立意自定,3、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

1.B
2.C死皮赖脸/A无错误 B宣泄  变本加厉 D荣膺 聚拢 辘辘饥肠
3.B/A满城风雨:一般指坏事,感情色彩不符。C作壁上观: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D金玉良言:指有价值的劝告的话。
4.C/A应为“以……精神”。B自相矛盾。D“发放限期整改通知单”搭配不当
5.A文中提到“蔬果”的目的是引出下文,这些“蔬果”并不是“审美欣赏”的对象
6.B
7.B
8.B披:打开、翻阅。
9.A:就。/B①偏指一方 ②互相。  C①对  ②在。 D①把  ②来。
10.D
11.B(请缨不妥)
12.及神武崩,秘丧事,文襄虑河南有变,仍自巡抚,乃委彦深后事,转大行台都官郎中。(错一处扣1分)
13.①(赵彦深因)被祖珽离间,出任兖州刺史。(“为……所”1分,“间”1分,大意1分)
②(赵彦深)提拔和奖励人物,都是以在事业上有所作为的人为先,行为轻薄的人,根本就不提及。(“提”1分,“奖”1分,后三句大意各1分)
14.①此诗的“拥”字用得生动形象,与“深”字紧密配合,(1分)画出落叶满阶,紧贴阶前的情景。(1分)
②首联景中含情,描绘了一幅黯淡凄寒的冬暮图景。(2分)颔联借景作比,冬夜无枝可依的倦鹊和月下哀鸣飞鸿,可以看成在贬谪中诗人孤孑无依身世的象征。(2分)前两联已经蕴含诗人的愁绪,颈联、尾联发 展为直接胸臆,抒发了诗人困顿失意、愁病交侵心情。(2分)
15.略
16.①引出悬念,(1分)谁在吹能够“穿过雨声”“在天地间扩散”的“笛声”(2分)以后文照应,(1分)“竹子洒过了小雨”,与风配合,摩擦生籁,成为交响乐;(2分)
③语意双关,(1分)雨,不仅是自然的微雨;还能沐浴心灵,洗去尘俗。(2分)(回答两点即可给满分)
17.在风雨中竹林前听竹,笛音清晰、高扬、悠长、波涛汹涌、声威远大。(2分)这不是人力所为,是大自然的杰作,使风雨竹合奏的交响乐。(2分)
18.深化主旨,“自然的声音”令人“赞叹”,人应亲近、感悟自然;(2分)进行比较。用“万蝉齐鸣”来凸显风雨竹林之声才成交响乐,让人感受更为深刻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黄冈市09届高三第二轮复习交流试题(6)』  下一个『安徽省凤阳荣达学校复读学校第二学期周考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