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三模拟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2009年高三模拟试题(高三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9年高考模拟卷语文(一)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和短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歆羡言筌锱铢必较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B.风姿伛偻自惭形秽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C.坍弛攒射焕然冰释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D.杜撰窥伺理屈词穷千里之行,驶于足下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
试题预览
  2009年高考模拟卷

语文(一)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和短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歆羡  言筌  锱铢必较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B.风姿  伛偻  自惭形秽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C.坍弛  攒射  焕然冰释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D.杜撰  窥伺  理屈词穷    千里之行,驶于足下
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只是在夜间,他把小院的门关好,__________他的“五虎断魂枪”。
②自南北朝以来日益兴盛的佛教,特别是经过武则天的_______,确实达到了发展的         最高峰。
③两国划定边界,如果是河流,往往以河流或主航道的中心线为两国边境的________。
A. 熟悉  扶植 界限               B. 熟习  扶植 界线
C. 熟习  扶持 界限               D. 熟悉  扶持 界线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反恐战争到底该怎么打?中国有句老话:“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用武力打击恐怖主义当然必要,但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应认识产生恐怖主义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B.就算美国是一心推进民主吧,常人都懂这个道理:“一帖药治不了百病。”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尊重处在不同发展阶段、适合不同国情的民主,要比强行推进某一种民主明智得多。
  C.2003年,中国人民战胜了“非典”。那是一段令人揪心,又展现中华民族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的难忘岁月。
  D.有的人向党向人民伸手要官要权,这种不情之请决不答应。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负责人埃格兰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印度洋地区发生的海啸已经造成十多万人死亡。
    B.2004年是国家实施振兴东北战略的第一年,东北三省经济开始提速,东北也有望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之后中国第四个经济增长极。
    C.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天下无贼》这样一部以小偷为主角的影片上映仅八天就赢利5000多万元的票房a
    D.网络运作的自如、开放,使得网络小说在语言、风格和结构等方面明显有别于传统小说,因此,网络小说越来越多地引起了年轻一代的兴趣与共鸣。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5—7题。
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究竟有什么与众不同呢?我看到的一个方面是互联网对于人类社会话语权的影响——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描述人类社会话语权的发展历程。人类社会的早期,话语权掌握在代表世俗权威的“君”和宗教权威的“神”手中。无论是出于维护自身的统治或其他什么样的目的,“君”和“神”都决不会放弃对话语权的掌控,这个时代姑且称之为话语权的“君神时代”。非官办媒体出现之后,话语权扩散到了世俗和宗教之外的媒体手中,更多的人有了话语权,几乎任何人都可以向媒体“投稿”的形式行使自己的话语权,但话语权始终没有泛滥,是因为“编辑”作为话语权的“签证官”控制了拥有话语权的人的数量,这个时代我们可以称之为话语权的“编辑时代”。互联网出现之后,话语权没有了编辑的控制,从此流失到每个人的手中,一股“投稿赤潮”(亦称“红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由海藻等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和高度密集所引起海水变色的有害生态现象。)顿时湮没了整个网络,任何一个能够连接到互联网上的人都能够最便捷的把自己的话语传播给其他的人,话语权被无限度分散,造就了这个话语权的“滥言时代”。
“滥言时代”注定是“话语暴民”的时代。正如民主选举会发展到竞选人比赛谄媚民众一样,被极度分散的话语权为了扩大其影响必然也会谄媚其他的话语权拥有者以换取几声廉价的喝彩。当一个话语权的拥有者以谄媚为发展手段的时候,在事实上必定成为理性的敌人、成为秩序的破坏者,从而堕落为“话语暴民”。
秩序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话语暴民”是话语秩序的终结者。当我们访问网上任何一个“群言堂”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所有偏激的、狂妄的话语总有无数的喝彩者,相反,理性的声音在那里却显得无比微弱。邪说在这里找到了滋生的土壤,如同经济学上的“劣币排斥良币”一样,邪说的“赤潮”在这里到处弥漫,真理和公正被亵渎。无论是“君神时代”还是“编辑时代”,话语权都是具有理性意识的集团的话语权,从而也就使这个话语权成为维护秩序的工具。而当话语权纯粹成为个体的话语权之后,个体理性的不能保证也就使话语权的理性尽丧,成为具有更大随意性的个体的玩具,成为破坏秩序的刀斧。话语权的个体化就是“政出私门”的肇端,也是一个社会混乱的充分条件。
5、下列对“话语暴民”所作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话语暴民”造就了话语权的“滥言时代”。
B、“话语暴民”是话语权个性化的必然结果。
C、“话语暴民”占据了网上“群言堂”,这里只出产邪说,排斥真理与公正。
D、“话语暴民”是话语秩序的破坏者,是当一个话语权的拥有者发展到以谄媚为手段、以理性为敌人时堕落而来的。
6、下列对“话语暴民是话语秩序的终结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话语暴民以偏激狂妄的话语换取无数的喝彩,动摇了理性的权威。
B、话语暴民是话语权纯粹个体化的结果,是一个社会混乱的充分条件。
C、话语暴民的理性不能保证,使得个体话语权的理性尽丧。
D、话语暴民把话语权作为个体的玩具,这种随意性破坏了话语秩序。
7、根据原文所提供的有关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四媒体空前扩大了个体的话语权,使网上“群言堂”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发展态势。
B、话语暴民破坏了话语秩序,因此互联网上不存在任何真理和公正的话语。
C、话语权的理性意识和集团性才能有效维持话语秩序。
D、互联网是话语暴民的盛筵,可以做到全力遍罚,让法律完全把“暴民”变“良民”。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温人也。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母老,唯在诸君!”贼曰:“此孝子也,杀之不义。”遂得免害,以鹿车推载母。居南方十余年,躬耕守节。
    太祖平荆州,以芝为菅长。时天下草创,多不奉法。郡主簿刘节,旧族豪侠,宾客千余家,出为盗贼,入乱吏治。顷之,芝差节客王同等为兵,掾史据,白:“节家前后未尝给徭,若至时藏匿,必为留负。”芝不听,与节书曰:“君为大宗,加股肱郡,而宾客每不与役,既众庶怨望,或流声上闻。今调同等为兵,幸时发遣。”兵已集郡,而节藏同等,因令督邮以军兴诡责县,县掾史穷困,乞代同行。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太守郝光素敬信芝,即以节代同行,青州号芝“以郡主簿为兵”。
    迁广平令。征虏将军刘勋,贵宠骄豪,又芝故郡将,宾客子弟在界数犯法。勋与芝书,不著姓名,而多所属托,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后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
    迁大理正。有盗官练置都厕上者,吏疑女工,收以付狱。芝曰:“夫刑罪之失,失在苛暴。今赃物先得而后讯其辞,若不胜掠,或至诬服。诬服之情,不可以折狱。且简而易从,大人之化也。不失有罪,庸世之治耳。今宥所疑,以隆易从之义,不亦可乎!”太祖从其议。历甘陵、沛、阳平太守,所在有绩。
   黄初中,入为河南尹,抑强扶弱,私请不行。会内官欲以事讬芝,不敢发言,因芝妻伯父董昭。昭犹惮芝,不为通。芝为教与群下曰:“盖君能设教,不能使吏必不犯也。吏能犯教,而不能使君必不闻也。夫设教而犯,君之劣也;犯教而闻,吏之祸也。君劣於上,吏祸於下,此政事所以不理也。可不各勉之哉!”於是下吏莫不自励。
    后为大司农。芝奏曰:“王者之治,崇本抑末,务农重谷。方今二虏未灭,师旅不息,国家之要,惟在谷帛。臣愚以为专以农桑为务,於国计为便。”明帝从之。
    芝性亮直,不矜廉隅。与宾客谈论,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无异言。卒于官,家无余财,自魏迄今为河南尹者莫及芝。 (《三国志•魏书》卷十二 有删节 )
     注:①太祖:指魏武帝曹操。②菅长:菅县县令。③主簿:县令的下属,主管文书。④掾吏:县令的属官。⑤督邮:代表太守督察地方的官员。
8.对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贼至,以刃临芝      临:对着 
   B.芝差节客王同等为兵    差:缺少 
   C.若不胜掠,或至诬服    掠:拷打 
   D.太祖从其议      从:听从,同意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司马芝有远见卓识的一组是
   ①母老,唯在诸君 
   ②今调同等为兵,幸时发遣
   ③不失有罪,庸世之治耳
   ④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
   ⑤君劣於上,吏祸於下,此政事所以不理也。
   ⑥专以农桑为务,於国计为便
   A.②③⑤ B.②⑤⑥ C.①③⑥ 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文章看,司马芝为官一生经历复杂,但并不坎坷。从荆州到河南,从地方到朝廷,从为民到为官,他都能保持正直的本色。
   B.本文选取的材料虽然集中在司马芝为官的主要事迹上,然而开头写他避乱荆州,遇贼救母一事却很典型,不可或缺。
   C.这篇文章选取司马芝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处理政务的言行,塑造了一个忠孝正直,不徇私情,有远见卓识的官吏形象。
   D.以事写人,以小见大,是史传类文章常用的手法,这篇文章也是如此,以司马芝生活小事,凸现他的性格特征与精神品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勋与芝书,不著姓名,而多所属托,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盖君能设教,不能使吏必不犯也。吏能犯教,而不能使君必不闻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送魏万之京    
李  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①树色催寒近,御苑②砧声③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①关城:指潼关。②御苑:皇宫的庭苑,这里借指京城长安。③砧声:捣衣声。
(1)这首诗是如何抒发离别之情的?(4分)
(2)本诗以长于炼句而为后人所称道,请以“催’’字为例作简要评析。(4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
(1)“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此二句出自《____________  》。
(2)汉末建安时期,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的诗歌创作,体现了“慷慨以任气”的时代风格,开创了被后世誉为“____________”的优良传统。
(3)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岳阳楼》) 。
(4)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草木有本心
    读唐诗,读到这一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突然想:世上什么东西最惨?是次品。我怎么会从这一句唐诗想到次品呢?不知道,反正我就是想到次品了。
    说次品是婉转的说法,其实就是废品。废品与无用之物是不同的概念,无用之物就是无用,没有什么过错,也许是人们没有想出它的用处,也许是它并不想为人所用就装出一副全不起眼的样子,总之,无用不是褒义,也并不是贬义。但是废品就不一样了,它已经被按照某种希望、某种模式改造、加工(扭曲或者提炼),已经弄得面目全非了,却没有达到被改造的彼岸,没有达到改造者所希望的那种被用的要求,因此被扔在一边,不再被“用”。
    我看不起废品,觉得它很可悲。
    而无用之物有趣啊,它自然——春来草自青;它放任——纷纷开且落。保留了许多可能却引而不发,终于任其凋零如陨叶落花,以一无所有保全了天然。
    竹子是最中国化的草木,很有用。古代时用来做简,用来刻字,一烤会出汗的,所以史书又叫汗青。可以建竹楼,可以扎筏,还可以制家具,桌椅屏风还有床。
    想想许多熟悉的带“竹字头”的汉字:竿、竽、篱、笼……都在告诉我们竹子的用处”。雅一点的则是笠和笔,文人出门和在家随时相伴的。
    最风雅的自然是箫、笛、还有笙。
    人喜欢这些竹制的器物,是从人的立场出发的,若是从竹子的立场出发,被人如此看重是荣宠还是不幸则很难说。
    要被砍下来,接受挑选,然后或劈或凿,又削又磨,甚至千揉百烤,真是苦心志,伤筋骨,可伤可叹。何况还有那些被砍了下来,又因为形状不合要求,或者后来爆裂,或者凿错削坏了……弃而不用的,何等可悲!一旦次了,便什么都做不成了,它永远不能回到山间坡上,做自由自在沐雨栉风的竹子,而且连露水都不来打湿它,它连哭泣都不能够了。
它不再是竹子,而且什么都不是。它既不是竹,也不是竹制品,它没有姓氏,只有一个统称叫做“次品”。
    人总是这样,看到竹子就想到要做成什么,而且相信,经历的所有折腾劳苦都必然会有报偿,要奋斗就要牺牲,而牺牲了就会成功,至少有意义。似乎没有人肯正视一个真相,或者说因为对成功不可抑制的欲望而假装忽略了它:成功都是用牺牲换来的,而牺牲不一定与成功有联系。
    何况世界上并没有绝对的成功?现在所谓的成功,不过是按照大多数人的标准衡量
的,而按照他人的意志塑造自己,一出发就是错误的。    
一来本性就是错了,再努力就是错上加错,再不走运成为次品,那真是万劫不复。但是一竿竹子要有用,就是要冒这样的风险的。一个人要成功,是不是也一样?
    所以我喜欢这句诗: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不论是次品还是成品,都不是它的本心。它的本心是做一竿不被理会的竹子,钻出土,解开带绒毛的笋衣,拔节,抽枝,在风里婆娑,在雨中瑟瑟,如果没有葬身熊猫之腹,那等待着它最后结局的是开花,死去……远离欣赏和利用,也远离扭曲的企图,这样自然就避免了厄运。
    无用的竹子应该是快乐的。
    作为竹子,没有比这更好的命运了。不想有用,就不被扭曲,更永远避免了沦为次品的悲惨。
    在无用中保全了自己,这样就不用为了实现一种可能而舍弃生命内在的九百九十九种可能。不是不能,是不忍,不愿,不甘。
生命是一朵千瓣莲花,如果我的“本心”拒绝盛放,那么也就拒绝了枯萎和零落。
14.文中“废品”和“无用之物”的含义是什么?
    废品:                              (3分)
无用之物:                            
                                                                 (4分)
15.作者说的本心是什么?(4分)
                                                                        
16. 请概括出作者喜欢“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这句话的理由。(4分)
                                        
                                                                    
17.如何理解文中的“成功都是用牺牲换来的,而牺牲不一定与成功有联系”?(3分)
    你怎样评价文中作者对成功的看法?(4分)
    (1)                                  
(2)                                   
六、(15分)
1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简要概括该实验得出的结论。(不超过25字)(3分)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实验,称为“迟延满足”实验。实验者发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可以吃两块。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通过克制自己的欲望,迟延满足而多吃到了糖。研究人员进行跟踪观察,发现那些吃到两块软糖的孩子,长大工作后,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自信心和独立自主精神,往往在事业上取得成功;而那些经不住软糖诱惑而只吃到一块软糖的孩子则往往屈服于压力而逃避挑战。


19.根据提供的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使其与前后文组成一段协调完整的话。(6分)
海潮,放远了谛听才觉得深邃,
山峰,                                        。
忠告,放远了品味才觉得亲切,
                                              。
  20.把下面的长句改写为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不得改变原意,可添加必要的词语。
(6分)
曾把母鸡下蛋的啼叫和诗人的歌唱相提并论说都是“痛苦使然”的尼采的这个家常而生动的比拟恰恰符合中国传统里一个痛苦比快乐更能产生诗歌的意见。
①                                                                                                                                                   
②                                                                                                                                                 
③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只狐狸失足掉到了井里,不论他如何挣扎仍没法爬上去,只好呆在那里。公山羊觉得口渴极了,来到这井边,看见狐狸在井下,便问他井水好不好喝,狐狸觉得机会来了,心中暗喜,马上镇静下来,极力赞美井水好喝,说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并劝山羊赶快下来,与他痛饮。一心只想喝水信以为真的山羊,便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当他咕咚咕咚痛饮完后,就不得不与狐狸一起共商上井的办法。狐狸早有准备,他狡猾地说:“我倒有一个方法。你用前脚扒在井墙上,再把角竖直了,我从你后背跳上井去,再拉你上来,我们就都得救了。”公山羊同意了他的提议,狐狸踩着他的后脚,跳到他背上,然后再从角上用力一跳,跳出了井口。狐狸上去以后,准备独自逃离。公山羊指责狐狸不信守诺言。狐狸回过头对公山羊说:“喂,朋友,你的头脑如果像你的胡须那样完美,你就不至于在没看清出口之前就盲目地跳下去.”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三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A(B.常一长,  C.焕一涣,  D.驶一始)
2. B(熟悉,清楚地知道,知道得清楚;熟习,熟练掌握。扶植,扶持培植,使成长发展,其对象比扶持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2008年度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考试试卷』  下一个『2009届江苏省百校高三样本分析考试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