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高级中学2008秋期末高二年语文模块水平测试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惠安高级中学2008秋期末高二年语文模块水平测试(高二选择性必修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惠安高级中学08秋期末高二年语文模块水平测试(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选择题(每小题2分)1.选出下列成语空白处的字音、字形与所给例句加点的字完全一致的一组( )例句:歌数阕,美人和之A.曲高( )寡    一唱一( )B.( )盘托出    ( )衷共济C.珠联璧( )    貌( )神
试题预览
  惠安高级中学
08秋期末高二年语文模块水平测试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
选择题(每小题2分)
1.选出下列成语空白处的字音、字形与所给例句加点的字完全一致的一组( )
例句:歌数阕,美人和之
A.曲高( )寡    一唱一( )
B.( )盘托出    ( )衷共济
C.珠联璧( )    貌( )神离
D.随声附( )   ( )蔼可亲
2.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 )
A.长篇历史小说《北京法源寺》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一向狂放的作者李敖更是踌躇满志,认为胜券在握。
B.沙尘暴的形成,与人们对森林的乱砍滥伐有关。因此,那种目无全牛,忽视整体利益,只顾眼前利益的行为是要不得的。
C.长江大桥他都能设计,设计这种小桥还不游刃有余?
D.不可一世的敌人已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面临彻底灭亡的下场。
3.选出下列句子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组( )
A.骑皆伏曰     善刀而藏之
B.技盖至此乎    砉然向然
C.技经肯綮之未尝  乌江亭长木义船待
D.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4.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组( )
A.与江山相发挥    可怜焦土
B.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色泽莹润,亦与他石迥异
C.视为止,行为迟   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D.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六宫粉黛无颜色
5.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成语中加点字的意义不一致的一组( )
A.势拔五岳掩赤城——出类拔萃
B.持短兵接战——秣马厉兵
C.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悬梁刺股
D.吾数击杀响马贼——数典忘祖
6.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
A. 技盖至此乎
恢恢乎其于游刃有余必地矣
B.视为止,行为迟    吾见其难为
C.项王乃大惊      汉军乃觉之
D.骊山北构而西折    谁得而族灭也
7.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法不同的一组( )
A.辇来于秦      掠江东南去
B.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鼎铛玉石
C.项王军壁垓下    刀刃者无厚
D.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微雨
8.选出下列句式不同的一组( )
A.信造化之尤物也   吾知公长者
B.其人家有好女者   骑能属者百余人
C.多于南亩之农夫   不忍杀之,以赐公
D.然今卒困于此    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
9.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15分)。
(1)回眸一笑百媚生,                 。(白居易《长恨歌》)
(2)吴楚东南坼,                。               ,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
(3)                 ,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⑷春水碧于天,               。垆边人似月,                。(韦庄《菩萨蛮》)
⑸细草微风岸,                  。              ,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⑹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              ?杜牧《阿房宫赋》
⑺熊咆龙吟殷岩泉,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⑻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⑼                     ,江月年年望相似。                    ,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⑽。                  ,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10.语言运用
(1)请运用相关知识,把下列短语组合成一副赞颂我国南宋一著名诗人的对联(2分)
池馆重新接草堂   宦游西蜀世   烟尘誓扫还金阙    志复中原    诗继少陵
派开南宋   更入清风明月加     高吟铁马铜驼
答:                                                                                                                                                                      
(2)根据下面的例句,运用比喻仿写两个句子。(以下三个句子,任选其一)(3分)
山水田园诗是乡村牧童的一支短笛,清新而幽雅,绿林、青山、落日、孤烟,尽收眼底。
边塞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名著阅读
⑴面对名著《三国演义》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三国演义中“官渡之战”,曹操扫除北方最强劲的对手袁绍,一统北方;“赤壁之战”,孙刘联盟完胜曹操。
B.《三国演义》中写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曹胜袁败主要原因是袁绍不听许攸袭击许昌的建议,反而认为许攸是奸细,致使许攸投奔曹操,曹操采纳了许攸的建议,烧了袁绍囤积在鸟巢的粮草。
C.《三国演义》中,东吴屡次讨要荆州未果,遂采用鲁肃之计,设下鸿门宴,邀关羽来吴国赴宴。席间关羽借与孙权多年未见叙旧为由,拉着孙权不放手,互相敬酒 。埋伏刀斧手见状不敢轻易下手,关羽因此安全脱身。
D.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的过程中,充分运用了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以及其他一些史籍,凡涉及重要历史事件的地方,多求与史实相符;另一方面,大量采录话本、戏剧、民间传说的内容,在细节处多有虚构。所以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事,三分虚假”。E.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这是孙策临死时留给孙权的忠告。事实也验证了他的准确性,张昭主外事时主张投降袁绍;周瑜主内事时把孙权的妹妹嫁给了刘备。
⑵锦囊妙计”“舌战群儒”这两个成语均出自名著《三国演义》,请选择其中的一个写出相应的人物与故事。(100字左右)(5分)
                                                                        
二、阅读与鉴赏
12.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题目(4分)
              长安秋望  (唐)赵嘏                          水村闲望  (宋)俞紫芝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翡翠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在芦花。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注解】两首诗均为七言律诗,赵嘏的诗为宦游长安时所作,而俞紫芝的诗为仕宦失意后隐逸扬州时所作。翡翠:翠鸟。
两诗均按“望”字组织题材,景中寓情。赵嘏诗紧扣“秋”字,绘出了一幅深秋拂晓图:云雾飘游,残星寥落,归雁横天,长笛悠怨,红莲凋谢,显出一派凄迷清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内心孤寂伤感的愁思。而俞紫芝的诗                                        
                                                                                  
                                                                                                                                                         。
13.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诗,完成题目(6分)

小孤山①  
[宋]谢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 65公里 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无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问: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答:                                                                                           
14.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题目。(每小题3分)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父松字乔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主泉州同安簿,选邑秀民充弟子员,日与讲说圣贤修己治人之道,禁女妇之为僧道者。
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
会浙东大饥,宰相王淮奏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即日单车就道。复以纳粟人未推赏,辞职名。纳粟赏行,遂受职名。即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其征,及至,则客舟之米已辐凑。熹日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凡丁钱、和买、役法、榷酤之政,有不便于民者,悉厘而革之。于救荒之余,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有短熹者,谓其疏于为政,上谓王淮曰:“朱熹政事却有可观。”
庆元二年,沈继祖为监察御史,诬熹十罪,诏落职罢祠,门人蔡元定亦送道州编管。四年,熹以年近七十,申乞致仕,五年,依所请。明年卒,年七十一。
⑴.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      讫:终了,完毕。
B. 为《学规》俾守之              俾:并且。
C. 单车屏徒从                    屏:使……退避。
D. 有短朱熹者,谓其疏于为政      短:诋毁,指摘。
⑵.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A. 独端坐以指画沙                皆以杏仁澄之
B. 日与讲说圣贤修己治人之道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C. 禁女妇之为僧道者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D. 五年,依所请                  臣之所好者道也

⑶.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朱熹从小就聪慧过人,刚能讲话时所提出的问题就让父亲觉得惊奇。后来跟从老师学习《孝经》,他就用“不若是,非人也”这句话表明了自己的人生志趣。
B. 朱熹对教育非常重视。在同安县任职时,他挑选本县德才优异的人作为自己的学生加以教育。在南康军任知军时经常到郡学里去与学生讲论学问,他还重修了白鹿洞书院。
C. 朱熹政绩显著,曾得到皇帝肯定。他能采取灵活合理的措施应对灾荒,帮助百姓渡过难关。他还能做到只身一人深入民间,察访百姓疾苦。
D. 朱熹在庆元年间被监察御史沈继祖上书诬告十罪,结果皇帝却免掉了沈的职务,取消了他的俸禄,连沈的学生蔡元定也遭到流放。
15.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7分)
   惠子谓庄子曰:“人故无情乎?”庄子曰:“然”。惠子曰:“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之人?”惠子曰:“既谓之人,恶得无情?”庄子曰:“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惠子曰:“不益生,何以有其身?”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今子外乎子之神,劳乎子之精,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
【注释】坚白:“坚白”论是古代名家的著名言论,它以石为喻,指石之白色与石之坚质都独立于“石”。庄子对于这一类辩论极不赞赏,斥之为无稽之谈。
⑴、翻译划线句子。
① 不益生,何以有其身?(2分)
                                                                       
② 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2分)

                                                                          
⑵、庄子所说的“无情”和我们现在所说的“无情”有什么区别?(3分)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共8分)

菊是一副画,浸在秋韵柔情里的画,浸在秋实丰满里的画。
有月的夜,朦胧的月如水,静静地泻下,妙妙曼曼,情情柔柔,天地间挂着一帘轻盈的纱裙;而菊立在空旷里:黄的、紫的、蓝的、粉的;是典雅,是富贵,是浪漫,是迷梦。在月光下,显得丽丽艳艳,楚楚动人。月光在朵朵菊之间,穿过来,穿过去,菊与月便成了一幅精工细雕的画。远处湖水辉映着月色,波光亲吻着月亮,菊的倩影便画在水里了。
风裹着菊香,夹着秋果的甜味,穿过姑娘的发梢,拂过小伙的脸庞,跳跃在纷纷飘落的树叶之中。菊,清清雅雅的味道,柔柔地侵入心脾。天地之间展开了无与伦比的臂膀,迎接着菊给予秋景里最美丽的吻。菊在舞动,菊在展颜,菊的多姿多彩,是这温柔秋画里最和谐的色彩。菊的美丽便画在眼眸里了。
霜趁着夜色,为菊盖上了一层透明的曼纱。菊就那么含蓄地默默地立在原野里,给人别样的感受。感受菊的,亭亭玉立,风姿绰约;感受菊的,在寒冷里静静地绽放,为大地注入温暖的血液。片片黄叶坠落,已经找寻不到往日的模样,而菊为这分别的季节带来了活力与希望。尽管严霜是那么的无情,菊依然傲立,用自己的容颜就这样揉碎一秋的寒冷。菊的灿烂便画在阳光里了。
菊是一本书,穿越三千年厚重的书,穿越古人今韵的书。
菊不随秋叶飘舞,寒深露重,香味依然弥漫,与月共醉,与霜共舞。秋思因三千年的情结赋予菊花香满枝。菊是儒家、道家、佛家的缘。菊的超凡脱俗的品质,菊的高尚独立的品格,与“仁”,与“隐”,与“悟”融入了灵魂之中;菊的空灵,菊的绝俗,菊的清姿,已经融入了灵魂之中。“雪清玉瘦”是写菊的高洁,“暗香盈袖”是写菊的情怀。菊,清静无为,与那山野之中不媚世好,翻阅了三前年,依然铿锵有声。
菊,在文人墨客,才子佳人的笔下竟然是那么美丽,写尽三千年的风华绝代。菊花寓豪气,“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来百花杀。”菊花寓恬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花寓思念,“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菊花寓品格,“堕地良不忍,抱枝宁自枯。”菊花寓洒脱,“抛书人对一枝秋。”读不尽的古人古韵,品不够的菊姿菊容,翻阅了三千年,依然不可诠释。
从古到今,人们赋予菊,太丰满的内涵,太宽阔的外延。看到菊,就想起豪杰;就想起画家;就想起佳人;就想起才子。
菊,是画,是书,更是一颗淡然的心。人淡如菊,日淡如菊。
我喜欢这样一首小诗“月华似水/我用花瓣儿小心地记忆/以盛开的姿势容纳/整个季节的冷酷/接受黑夜的盛宴/有风路过时/我在枝头微笑/或者,在寂寞的墙角/保持沉默,站立一生。”菊,其实不是那么彰显,不是那么展露自己的个性,只是简单而平淡地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季节里独自悄悄地盛开。菊,开在这秋风秋雨秋霜直逼的季节,只想简单而快乐吧!她并不想把高雅富贵美丽清韵融与一身,默默而执着地做着自己。
菊开在寒冷里,凋谢的过程也伴着寒冷。人淡如菊,是一种平和执着、拒绝霸气的心境。有人说“这样的淡,淡在荣辱之外,淡在名利之外,淡在诱惑之外,却淡在骨气之内。这样的淡,能够让我们在物欲横流的滚滚红尘中,击破纷扰,洞察世事,谢绝繁华,回归简朴,达到‘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心素如简’的境界。”这就是对菊的最高奖赏吧!也是人淡如菊的最高境界。
有风的日子,菊轻轻摇落一身的清香;有雨的日子,菊和滴答的节拍一起歌唱;有月的无月的夜空,菊伴着寒露入眠;菊的千姿百态,菊的五光十色,都是抱着一个淡定的心,装点一秋的色彩。
是啊:
何不在房前屋后遍栽黄菊?会晤陶渊明,悠然之间见到另一个世界的南山?
何不以落英残云酿几坛花雕,邀夕阳对饮,大醉方休?
何不拥有一张奢侈为铺满菊花的眠床,而我竟是庄周梦中的蝴蝶,穿走了菊花的衣裳?
从战国时代的篱前,缓缓回过头来。触目十分眼熟,却不识谁是那副逸笔水墨里拈花扫去的闲人。
正是: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16.“菊是一副画,浸在秋韵柔情里的画,浸在秋实丰满里的画。”作者是如何描绘这幅秋菊图的?(3分)          &nbs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选择性必修 期末试卷


上一个『必修一第三专题单元测试试卷』  下一个『方洲阅读解题之筛选信息类(1)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