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09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09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高三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09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试卷语文命题:长沙市-中高三语文备课组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A.酗酒(xù)创伤(chuàng)谙熟(ān)胴体(dòng)B.悲恸(tòng)恫吓(dòng)沏茶(qī)打烊(yàng)C.按捺(nà)悭吝(qiān)连累(1èi)胡诌(zōu)D.字
试题预览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09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试卷
语  文
命题:长沙市-中高三语文备课组
时量: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A.酗酒(xù)    创伤(chuàng)   谙熟(ān)     胴体(dòng)
B.悲恸(tòng)  恫吓(dòng)     沏茶(qī)     打烊(yàng)
C. 按捺(nà)    悭吝(qiān)     连累(1èi)    胡诌(zōu)
D.字帖(tiè)   挟制(xiá)      症结(zhèng)  僧侣(sēng)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这片承载着梦想的神奇土地,2008年9月25日再次鉴证了中国航天人的壮举:神州七号飞船成功发射。
B.关于未来,我们总有无尽的想象,然而剧情总是被现实纂改。
C.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党中央、国务院近日作出决定,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各地区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和部暑。
D.清华大学2009年保送生与自主招生将在考试内容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做出较大调整,综合素质全面的学生和在某领域有突出特长的学生都有机会脱颖而出。
3.下列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由于一到长沙就受到人们的追捧,大熊猫“公主”受宠若惊,居然一晚上都躲在树上,怎么都不肯下来。
B.诚然,这样并不意味着所有烦恼,只需哈哈一笑,便能涣然冰释,笑只不过是改变情绪的一种方式。
C.李明因此陷入了众人的唾骂声中,在大街上都不敢抬起头来。每当遇到责问的人,他便一语不发,墨守成规。
D.又到了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求职高峰季节,不期而至的国际金融风暴无疑加大了他们的就业难度。
4.下列有语病的一项是
A.已经使整整一代人沦落于空虚之中的互联网,即便是那些相当理智的人也会承认,一旦他们上了瘾,就会无法自拔,整天沉迷于网络。
B.海协会常务副会长郑立中在两岸会谈结束后指出,11月4 日是两岸关系史上值得记载的日子,会谈成果将促进两岸经济文化的交流。
C.奥巴马如何从引发两场战争的前任手中接管国防事务,已经成为总统竞选结果揭晓后的一大看点。
D.如果只是追求优秀,一枚奥运金牌已足以说明问题。但是想成为伟大的运动员,时间的磨砺就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时间是多么无情,在它面前,四年一届的奥运会相隔实在过予漫长;时间又是多么有情,它让精彩成为经典,瞬间成为永恒。
5.下列语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
②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④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
二、现代文(一般社会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人与自然是哲学的两个最基本的范畴。但中西哲学不论在自然的研究或人的研究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重大差别。
首先,在研究人的方面:应该肯定,西方哲学也是关心、重视研究“他人”的,不过在他们那里的“他人”,不是与自我具有同等独立地位异质于自我的他人,而是依附于自我的或者说是从自我的内心体验中推演出来的“他人”。德国著名哲学家莱维纳斯称此为“同质于自我的他人”或“从属于自我的他人”、“他我”。他指出:这种同质于自我的“他人”理论,早在古希腊时期巴门尼德的“同一哲学”中就已经初见端倪了。他的“存在是一”,“一外无他”的理论,就是这种理论的开端。后来笛卡尔的“自我”理论、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先验统觉”理论,黑格尔的“绝对观念”理论,无不是这种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当今盛行于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潮则是这种理论的延续。比如:尼采的意志主义、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等都常谈论“他人”或“他人的意志”,“他人的生命”,然而它们都不是独立“自我”之外的他人的意志、他人的生命,而只是“自我”、“自我意志”、“自我生命”的“扩大”或“膨胀”。应该肯定,西方哲学中的许多流派是十分重视关于人与人关系的伦理学的。但是,不论是边沁等的功利主义伦理学还是康德等的先验理性(良心)主义伦理学,它们都把人与人之问的普遍性的伦理原则建立在个人的功利主义或自我的良心主义的基础上。
中国传统哲学,是十分重视研究人的,但是它们研究的偏重点不是个人而是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儒家哲学的核心思想是“仁”。“仁学”是“人学”,是“人与人的关系”之学。他人的社会存在是个人的一切言行的出发点。只有承认,重视、关怀他人,处理好个人与他人关系,才能有个人的幸福和自我的生存价值。因此这不是一种从个人利益出发的个人主义或功利主义的伦理学,也不是一种从自我先验理性出发的自我的良心主义伦理学;而是一种强调个人与他人社会关系的社会责任主义伦理学。应该指出的是,这几十年来,由于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高度复杂化,边沁等的功利主义伦理学、康德等的先验主义伦理学已不再能与新的社会形势相适应,于是强调社会责任的责任主义伦理学在西方开始逐渐受人们关注;而这早在2500余年前,孔子就已经提倡了。
其次,在研究自然方面:西方哲学强调研究人对自然的利用或征服,忽视研究自然对人的制约或反作用。尤其是西方的经验主义--科学主义哲学,偏重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强调科学技术对自然的改造。而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道家哲学则不同,它们强调的不是人与自然的对立,而是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人与自然的依存性;强调两者的和谐相处、平衡发展。然而它相对地忽视人对自然的改造,以至主张“无为而治”,这是它的消极面。
从上可见,一个是崇尚团结合作、和平共处、互利双赢的友谊精神,一种是崇尚自我奋斗、坚强不屈、开拓上进的进取精神,它们是中西方哲学及其文化的核心和精华。不言而喻,这两种伟大的传统精神不是彼此对立、彼此排斥,而是相互包容、相互辅补,即相互融通的。
(选自《新华文摘》2008年第l2期,有删改。)
6.本文谈论的核心问题是
A.哲学研究的基本范畴         B.中西哲学及其文化的核心和精华
C.中西哲学的差异性与融通性    D.中西哲学在研究人方面的不同之处
7.下列对西方哲学所研究的“他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是指依附于自我的或者说是从自我的内心体验中推演出来的“他人”。
B. 是“自我”、“自我意志”、“自我生命”的“扩大”或“膨胀”。
C.是相对“自我”而存在的,是区别于“自我”的他人。
D.“他人”的本质是一种自我意识的体现,是“同化于自我”的他人。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西方哲学偏重研究个人或自我,而中国传统哲学则偏重研究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B.在研究自然方面,中西哲学都重视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C.巴门尼德、笛卡儿、康德、黑格尔等人的理论无不是莱维纳斯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D.强调社会责任的责任主义伦理学在西方开始逐渐受人们关注,这也正是中西哲学融通性的体现。
9.要把原文的信息,下别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都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体现。
B.人类的发展需要每一个人的自我奋斗,社会的安定与进步需要人与人的团结合作,因而,对中西哲学的差异性与融通性的研究,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还是一个颇有现实意义的重要问题。
C.“人定胜天”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我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突出体现。
D.中国传统哲学为维护中华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巩固与繁荣,以及维护世界和平方面都起了积极的作用。西方传统哲学对西方乃至全世界的社会发展与物质文明进步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三、文言文阅读(21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9分,简答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①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②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乎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予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③,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予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日:“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日:“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日:“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选自《中国历代散文选》北京出版社l980年12月版)
注:①文同:字与可,宋代著名画家,擅长画竹。他与苏轼是表兄弟。筼筜:yún dāng,是一种竿粗节长的大竹。筼筜谷:地名,在洋州,谷中多筼筜竹,故名。②蜩,是蝉。蛇蚹,是蛇腹下的横鳞。蜩腹蛇蚹,指竹笋节节环生的形状,好像蝉腹下的条纹和蛇腹下的横鳞。③彭城:即徐州。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    与:连词,和,同。
B.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遂:完成
C.袜材当萃于子矣    萃:会集   
D.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口实:话柄
ll.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 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予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C. 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独不怜公子姊邪
D. 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写出了文同高明的画沦、高超的画技和高尚的画品,写出了作者自己与文同的友谊之深,情感之厚;文章看去好像随笔挥写,却是形散神凝。
B.文章的第一段,高度评价文同的画竹主张和画竹实践。接着由第二段的“并得其法”引出文章的第三段,叙写作者与文同关于画竹的书信、诗歌往来的故事,进而高度评价文同的画品、画德。
C.文章前半部分侧重于叙事,后半部分侧重于说理,全文是以画竹为线索来组织安排材料的。整篇文章生活气息浓厚,感情色彩强烈。
D.作者引用有关曹操的典故,体现的是他与文同之间的“亲厚无间”。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
(1)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
译文:
(2)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译文:
(3)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译文:
14.本文题为绘画记,而它实际上是一篇纪念文章,请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他对文与可这位诗人兼书画家的朋友、亲戚的追怀、悼念的?
答:
四、古诗文赏析和古诗文默写(11分)
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5分)
郡圃舂晚
韩琦①
溶溶春水满方塘,栏槛风微落蕊香。
尽日杨花飞又歇,有时林鸟见还藏。
沉疴不为闲来减,流景知从静处长。
欲战万愁无酒力,可堪三月去②堂堂。
注:①韩琦一生以天下为己任,这是诗人晚年闲置相州时的作品。②堂堂:公然地。毫无顾及地。
(1)诗的颔联中“又”“还”有何表达作用?(2分)
答:
(2)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诗人“愁”的内涵。(3分)
答:
16.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l分)
(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            。(柳永《雨霖铃》)
(2)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           。(李贺《李凭箜篌引》)
(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杜甫《蜀相》)
五、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7~20题。
爱晚亭
谢冰莹
①萧索的微风,吹动沙沙的树叶;潺潺的溪水,和着婉转的鸟声。这是一曲多么美的自然音乐呵!
②枝头的鸣蝉,大概有点疲倦了?不然,何以它们的声音这样断续而凄楚呢?③溪水总是这样穿过砂石,流过小草,轻软地响着,它大概是日夜不停的吧?④翩翩的蝶儿已停止了它们的工作躺在丛丛的草间去了。惟有无数的蚊儿还在绕着树枝一去一来地乱飞。
⑤浅蓝的云里映出从东方刚射出来的半边新月,她好似在凝视着我,睁着眼睛紧紧地盯望着我——望着在这溪水之前,绿树之下,爱晚亭旁之我——我的狂态。
⑥我乘着风起时大声呼啸,有时也蓬头乱发地跳跃着。哦哦,多么有趣哟!当我左手提着绸裙,右臂举起轻舞时,那一幅天真娇憨而又惹人笑的狂态完全照在情澄的水里。于是我对着溪水中舞着的影儿笑了,她也笑了!我笑得更厉害,她也越笑得起劲。于是我又望着她哭,她也皱着眉张开口向我哭。我真的流起泪来了,然而她也掉了泪。她的泪和我的泪竟一样多,一样地快慢掉在水里。
⑦有时我跟着蛤蟆跳,它跳入草里,我也跳入草里,它跳在石上蹲着,我也蹲在石的上面,可是它洞然一声跳进溪水里,我只得怅惘地痴望着它很自由地游行罢了。
⑧更有时鸟唱歌。我也唱歌;但是我的嗓子干了,声音嘶了。它还在很得意很快活似的唱着。
⑨最后,我这样用了左手撑持着全身,两眼斜视着衬在蔚蓝的天空的那几片白絮似的柔云,和向我微笑的淡月。
⑩我望久了,眼帘中像有无数的针刺着一般,我倦极了,倒在绿茸茸的嫩草上悠悠地睡了。和煦的春风,婉转的鸟声,一阵阵地,一声声地竟送我入了沉睡之乡。
○11梦中看见了两年前死去的祖母,和去腊刚亡的两个表弟妹。祖母很和蔼地在微笑着抱住我亲吻,弟妹则牵着我的衣要求我讲《红毛野人的故事》,我似趣非醒地在觉伤心,叹了一声深长的冷气。
○12清醒了,完全清醒了;打开眼睛,满眼春色,于是我又忘掉了刚才的梦。
○13然而当我斜倚石栏,倾听枫声,睨视流水,回忆过去一切甜蜜而幸福的生活时,不觉有时“清泪斑斑襟上垂”了。
○14唉!  
○15我愿以我这死灰,黯淡,枯燥,无聊的人生,换条欣欣向荣,生气蓬勃的新生命。
○16我愿以我这烦闷而急躁的心灵,变成和月姊那样恬淡,那样幽闲。
○17我愿所有的过去和未来的泪珠,都付之流水!
○18我愿将满腔的忧愤,诉之于春风!
○19我愿将凄切的悲歌,给与林问鸣鸟!
○20我愿以绵绵的情丝,挂之于树梢!
○21我愿以热烈的一颗赤心,浮之于太空!
○22我愿我所有的一切,都划归乌有,划归乌有呵!
○23淡淡的阳光,穿过丛密的树林,穿过天顶,渐渐地往西边的角上移去,归鸦掠过我的头顶,呜呀呜呀地叫了几声;蝉声也嘈杂起来,流水的声音似乎也洪大了,林间的晚风也开始了它们的工作,我忽而打了一个寒噤,觉得有些凉意了,站起来整理了衣裙,低头望望我坐着的青草,已被我蹂躏得烘热而稀软了。
○24“春风吹来,露珠润了之后,它该能恢复原状吧?”我很悲伤地叹息着说。
○25我提起裙子,走下亭来,一个正在锄土的农夫,忽然伸了伸腰,回转头来目不转晴地望着我——一直到我拐弯之后,他才收了视线。
一九二六春于麓山之崐  涛亭
注:①爱晚亭,四周皆枫树,深秋枫叶红艳,别有佳趣。亭得名于唐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句。②谢冰莹(19062000)湖南新化县人。“五四”时期崛起的女作家,小时随父读四书五经,十五岁就见锋芒。后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一女校,未毕业即投笔从戎,十九岁时逃避家中为她安排的婚姻.毅然于l926年冬考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
17.“清醒了,完全清醒了;打开眼睛,满眼春色,予是我又忘掉了刚才的梦。”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4分)
答:

18.文中作者以多情的笔写自己的“狂态”,这一部分内容与后面“我愿”领起的八个排比句,在抒发的情感和抒情方式上有何相同之处?(4分)    
答:
19.文中插入一段疲倦的“我”进人甜蜜的梦境的描写,这段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
20.文章全篇未着一字描摹爱晚亭这座闻名遐迩的古亭台。但标题却为“爱晚亭”。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以“爱晚亭”为标题的原因。(5分)
答:
六、文章赏析(14分)
21.请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个,自拟正标题,写一篇三百字左右的赏析文章。
(1)——简析《爱晚亭》中“我”与自然的关系;
(2)——筒析《爱晚亭》的抒情艺术;
(3)——简析《爱晚亭》的主旨揭示。    
七、作文(60分)
22.请以“等”为标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卷面整洁,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高三第四次月考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
1-5.BDDAD  6-l0.CCCCA  11-12.DC
13.(1)所以画竹必定要心里先有完整的竹子形象,拿起笔来仔细看,就看到了他所想画的竹子。 
  (2)既然心里明白这样做的道理却不能做到这样的原因,是由于内外不一,心与手不相适应,没有学习的过错啊。 
  (3)子由不曾作过画,所以只得到了他的意蕴。象我这样的人,哪里仅仅是得到他的意蕴,并且也得到了他的方法。
14.(1)文章写了文同高明的画论、高超的画技和高尚的画品,从而体现出作者对友人逝去的沉痛悼念。    
  (2)文章又写到他们写文章赠答,用诗歌唱和,表明了作者与文同的友谊之深,情感之厚,也是以当初的诙谐笑乐反衬今日追怀、悼念的沉痛与悲哀。
  (3)文末写到苏轼晾晒书画,看到了文同送给他的《筼筜谷偃竹》,感伤故旧不禁痛哭失声。
15.(1)前以“尽日””有时”加以修饰,紧扣诗句中的“闲”字,表现景物的不断重复、单调可厌,(1分)表达出诗人心境的烦闷、孤寂。(1分)(或答:“又”、“还”,表现花鸟由飞而歇,先见后藏,突出了景物的衰飒、寂寞,体现了诗人心境的烦闷、孤寂。)
  (2)春水满塘,春花坠地,浩荡春光正堂堂逝去,有伤春之愁;(1分)诗人桑榆晚景,因病戒酒,终日闲置,是一种难耐的折磨。(2分)
16.(1)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2)女蜗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17.满眼春色激励了“我”的意志(1分),让“我”痛下决心(或“彻底明白”之类)(1分):“我”必须从失去亲人的伤感中摆脱出来,(1分),必须割舍亲情甜蜜幸福的牵绊(1分),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后两点可概括为“抛却对家人的眷恋和割不断的情感”等类似意思。分析时要扣住“完全”“忘掉”等关键词语)
18.都表达了抛却“死灰,黯淡,枯燥,无聊的人生”的坚决;都表达了一位新女性挣脱束缚走向自由之路的热切愿望;(3分)寓情于景与直抒胸臆相结合。(1分)(或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19.从梦境中透露出我离家出走后对家人的眷念和割不断的情感;结构上有张有弛,形成一个小小的起伏。为后面情绪高涨作了铺垫。(每点2分)
20.文中描绘的爱晚亭周围的环境氛围是我情感变化的催化剂;(2分)作者取题为“爱晚亭”,所写的并不是秋天之景,而是春天之景,两相比照,突出盎然勃发的青春气息。(3分)
21.略  22.略 (218.76.167.215)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泰州市2009年九年级语文达标检测题(六)』  下一个『2009高考专题科技说明文阅读训练题(一)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