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学科网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北京市东城区学科网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北京市东城区学科网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学科网语文试题学科网学科网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学科网学科网注意事项:学科网1.考生作答第I卷和第II卷时,务必将答案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答题均无效。学
试题预览
  北京市东城区学科网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学科网语文 试 题
学科网
学科网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学科网
学科网注意事项:
学科网1.考生作答第I卷和第II卷时,务必将答案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答题均无效。
学科网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答题纸上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的签字笔填写,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学科网2.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定的答案后,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选中涂满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为准。如需改动,用橡皮擦除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项。
学科网答第II卷时,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按题号顺序答在黑色框答题区域相应位置内,未在对应的答题区域作答或者超出答题区域作答均不得分
学科网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学科网
学科网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学科网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学科网 A.谙练(ān) 裹挟(xiá 胡诌(zōu) 前倨后恭(jù)
学科网 B.繁芜(wú) 偌大(nuò) 恰当(dǎng) 戛然而止(jiá)
学科网 C.束缚(fù) 荫庇(yìn) 悄然(qiǎo) 喁喁细语(yú)
学科网 D.慰藉(jí) 熨帖(yùn) 弱冠(guàn) 平仄相间(zè)
学科网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的一组是 (    )
学科网 A.更叠  恻隐之心  黄粱美梦  桃李不言,下自成溪
学科网 B.社稷  没精打彩  披星带月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学科网 C.端详  坐收鱼利  清泌肺腑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学科网 D.宣泄  察言观色  出类拔萃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学科网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学科网     很多网民都在访问一些小网站后“中招”:主而被         ,广告弹窗层出不穷等。采用安全浏览器              侵害可以说是最为实用的防毒       。
学科网 A.篡改  拒绝  措施 B.篡改  杜绝  措施
学科网 C.窜改  拒绝  设施 D.窜改  杜绝  设施
学科网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学科网 A.现在,伴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更多的人才会脱颖而出,寻求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充分展示出自己的价值。
学科网 B.有着18个世界冠军头衔的邓亚萍近日获得了剑桥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学位,她为此付出的努力是不言而喻的。
学科网 C.虽然阔别已久,但是同窗多年所形成的那种默契立刻让他们一见如故,就像从来没有分开过一样,亲密极了。
学科网 D.面对北极这样一个“聚宝盆”、全球的战略要冲,不少国家都跃跃欲试,想方设法地谋求对北极地区的控制权。
学科网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学科网 A.随着社会的呼吁、学校的教育以及主动的学习,家长和孩子之间沟通不畅的现象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改善。
学科网 B.未被吸收的合成叶酸如果进入了血液,可能引起白血病等一系列健康问题,不会让每一位医生都得到认可。
学科网 C.法国的大文豪巴尔扎克是位著名的多产作家,他的二三十篇成名作在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不可 磨灭的地位。
学科网 D.失败学的创始人火田村洋太郎曾经说过,发生工业事故有一个规律,就是每个重大灾害背后都有300个隐患。
学科网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 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学科网 薛能者,晚唐诗人,格调不能高,而妄自尊大。其《海棠诗序》云:“蜀海棠有闻,而诗无闻,杜子美于斯,兴象①不出。天之厚余,谨不敢让,风雅尽在蜀矣,吾其庶几。”
学科网 然其语不过曰:“青苔浮落处,暮柳间开时。带醉游人插,连阴彼叟移。晨前清露湿,晏后恶风吹。香少传何许,妍多画半遗”而已。
学科网 又有《荔枝诗序》曰:“杜工部老居两蜀,不赋是诗,岂有意而不及欤?白尚书曾有是作,兴旨卑泥,与无诗同。予遂为之题,不愧不负,将来作者,以其荔枝首唱,愚其庶几。”
学科网 然其语不过曰:“颗如松子色如樱,未识蹉跎欲半生。岁杪监州曾见树,时新入座久闻名”而已。
学科网 又有《折杨柳》十首,叙曰:“此曲盛传,为词者甚众,文人才子,各炫其能,莫不条似舞腰,叶如眉翠,出口皆然,颇为陈熟。能专于诗律,不爱随人,搜难抉新,誓脱常态,虽欲勿伐,知音者其舍诸?”
学科网 然其词不过曰:“华清高树出离宫,南陌柔条带暖风。谁见轻阴是良夜,瀑泉声畔月明中。”“洛桥晴影覆江船,羌笛秋声湿塞烟。闲想习池公宴罢,水蒲风絮夕阳天”而已。
学科网 别有《柳枝词》五首,最后一章曰:“刘、白苏台总近时,当初章句是谁推。纤腰舞尽春杨柳,未有侬家一首诗。”自注云:“刘、白二尚书,继为苏州刺史,皆赋《杨柳枝词》,世多传唱,虽有才语,但文字太僻,宫商不高耳。”
学科网 能之大言如此,但稍推杜陵,视刘、白以下蔑如也。
学科网 今读其诗,正堪一笑。刘之词云:“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白之词云:“红板江桥清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其风流气概,岂能所可仿佛哉!
学科网(选自《容斋随笔》)
学科网    注:①兴象:诗歌形象引发出的情苗。②杪(miǎo):年末或四季的末尾。
学科网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学科网 A.海棠有闻,而诗无闻 闻:见闻
学科网 B.兴旨卑泥,与无诗同 泥:局限
学科网 C.誓脱常态,虽欲勿伐 伐:自夸
学科网 D.文字太僻,宫商不高 僻:冷僻
学科网7.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学科网其《海棠诗序》云                  予遂为之题,不愧不负
学科网则齐 国其庶几乎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学科网莫不条似舞腰                             出口皆然,颇为陈熟
学科网至莫夜月明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学科网8.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学科网 A.杜工部老居(于)西蜀 B.(荔枝)颗如松子色如樱
学科网 C.能专于诗律,(能)不爱随人 D.(杜陵)视刘、白以下蔑如也
学科网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薛能妄自尊大的一组是 (    )
学科网 ①风雅尽在蜀矣,吾其庶几 ②以其荔枝首唱,愚其庶几
学科网 ③此曲盛传,为词者甚众 ④虽欲勿伐,知音者其舍诸
学科网 ⑤今读其诗,正堪一笑 ⑥其风流气概,岂能所可仿佛
学科网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①②④ D.③④⑤
学科网10.下列的理解和分析,符合作者意思的一项是 (    )
学科网 A.杜甫没写过海棠诗,是上天厚待薛能,他不敢谦让占尽蜀地风雅的机会。
学科网 B.白居晚虽然曾经为荔枝作过诗,但趣味和旨意都很低下,和没写过一样。
学科网 C.薛能认为前人的杨柳诗手法陈旧不堪,但他自己的诗也同样落入了欲套。
学科网 D.薛能对杜甫都颇有推开不理的意思,更别说剂禹锡,白居易以下的诗人了。
学科网
学科网
学科网
学科网第Ⅱ卷(共120分)
学科网
学科网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学科网11.把下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学科网   (1)太元末,长星①见,孝武心恶之。夜,华林园中饮酒,举杯属星云:“(2)长星,劝你一杯酒,自古何时有万岁天子!”
学科网   注:①长星:彗星,古人看作不祥之兆。
学科网
学科网
学科网
学科网
学科网12.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题。(11分)
学科网忆江南①
学科网纳兰容若②
学科网江南好,城阙沿嵯峨③。故物陵前唯石马,遗踪陌上有铜驼。玉树夜深歌。
学科网    注:①忆江南:词牌名。②纳兰容若:清代著名词人。此词为其跟随皇帝至南京 时所做。③嵯峨(cǒu é):高峻。
学科网   (1)下列对这首词的内容或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学科网 A.江南好,南京城门两边的望楼依旧那么巍峨。
学科网 B.词的第二句使用了倒装句式,并形成了对仗。
学科网 C.只有石马和铜驼的存留还能带给人一丝惊喜。
学科网 D.夜深人静,仿佛仍听到当年《玉树后庭花》的歌声。
学科网   (2)词中的“尚”和“唯”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学科网
学科网
学科网
学科网   (3)这首词与刘禹锡《石头城》(山转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一诗主旨相同,手法有异。请结合这两个作品的具体诗句,从主旨或手法中任选其一,进行解说。(5分)







13.填空(17分)
   (1)《过秦论》指出,秦始皇转入守势后采取了“废先王之道,            ”的愚民政策、“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铸以为金人十二”的弱民政策以及一系列的防民政策。
   (2)《梦游天姥吟留别》从表面看是一首游仙诗,但诗人的游仙之念决不同于那种完全置身世外的幻想,诗句“                ,使我不得开心颜”体现出诗人追求个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精神。
   (3)《琵琶行》中写琵琶女演奏第一乐段时兼用比喻和摹声,“嘈嘈切切错杂弹,      ”,急切而愉悦。第二乐段轻快流畅后又逐渐缓慢下来,“               ,此时无声胜有声”,仿佛进入了半终止状态;第三乐段发展得很快,“              ,铁骑突出刀枪鸣”,热烈而紧张。乐曲的终止也写得很好:“曲终收拨当心画,              ”,使听众继续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
六、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6题。
莫说宋诗味如蜡
赵丽宏
①很多人批评宋代诗歌,以理入诗,“味同嚼蜡”。和唐诗相比,宋诗当然逊色很多,然而宋人写诗是否“味同嚼蜡”,我看不见得。 
  ②中国的格律诗,总体上在唐代登峰造极,达到无法超越的地步。宋诗其实是唐诗的延续,宋代有一些优秀的诗人,他们的创作可与唐人媲美,譬如苏东坡、王安石、陆游、范仲淹、范成大。宋诗中,写得情景交融、意境优美的作品,可以说俯拾皆是。我可以随意列举几首。
③徐俯《春游湖》:“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荫来。”这样清新美妙的七绝,即使放到唐诗中,也是上佳之作。这首诗使我联想起唐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其中“小舟撑出柳荫来”和韦应物的“野渡无人舟自横”,可以说相映成趣,都是写江南春景,韦应物是无人之景,徐俯诗中有人驾舟,却都写出[甲]         。
④杨万里《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也是脍炙人口的作品,“小荷才露尖尖角”,已被后人转喻为[乙]        。
⑤宋诗中,有不少写乡村农家日常生活的作品,文字朴素却色彩丰富,韵味浓郁,写得清新自然,至今读来仍让人感觉亲切。如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翁卷《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⑥以上这些宋诗,有唐诗遗韵,情感真挚,意象清新,并非“以理入诗”,没有人会说它们“味同嚼蜡”。在浩瀚的宋诗佳作中,它们不过是沧海一粟。
  ⑦清代纪昀曾评说宋人“鄙唐人不知道,于是以论理为本,以修辞为末,而诗格于是乎大变”。宋代理学兴盛,宋人不满唐诗的写景抒情,写哲理诗一时成风。宋人作诗“以理入诗”,却未必“味同嚼蜡”,宋代哲理诗中,不乏经典名篇。最著名的几首,在中国流传数百年生命力不衰。譬如苏东坡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譬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些哲理诗名篇,构思奇妙,涵义深邃,回味无穷,早已成为中国人智慧的象征。
  ⑧宋代的文学巅峰,是词,那是前无古人的创造,可以和唐诗比肩。其实,词也是诗,在我的视野中,宋诗和宋词,是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写出美妙词章的诗人们,怎么可能一写诗就“味同嚼蜡”呢?                                        (略有改动)
1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只有写乡村农家日常生活的宋诗还算有些情味。
B.宋人是“以理入诗”,因此让人读起来“味同嚼蜡”。
C.宋人词写得好,可是一写起诗来就“味同嚼蜡”了。
D.宋诗中优秀作品很多,不能一概说其“味同嚼蜡”。
15.根据文意,在横线上填写适当地语言。(2分)




16.请简要说一说作者对于宋诗是什么态度?他在②—⑦段中是从哪两个方面表明自己观点的?(5分)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0题。
皋兰夜语
雷达
①我从来都固执地认为,王之涣的《凉州词》,只能作于兰州,而且描写的也只能是襟山带河的兰州。“凉州词”乃古乐府惯用的诗题,并非只能写凉州或只有亲临凉州者才能用它,这就犹如唐人写“出塞”、“入塞”的诗很不少,井非每个人都非要出一回塞一样。可是,单就这首诗的意境观之,恐怕诗人不亲自来到一个高山、长河、古城三者奇绝地扭结在一起的地方,是断难杜撰得出来的。
    ②我想象,王之涣是在一个早春的正午,一个假阴天,来到兰州雷坛一带的河谷的,他极目西眺,觉得黄河上接白云,仿佛是从云端挂下来的,就有了“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句子出唇;再侧目一看,发现身边的孤城兰州紧贴着崔嵬的皋兰山,四围群山如簇,使山愈大而城愈小,便生出了“一片弧城万仞山”之慨;当时天气乍暖还寒,兰州一带的杨柳还没有吐芽,王之换打丁一个寒噤,猛听得有羌笛声若断若续飘来,心里想,兰州尚且如此,那凉州以西的古战场,还不知道会怎样的苦寒呢,遂叹息道,“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五门关”啊。我这样解,唐诗专家可能要引经据典地起来反驳,但据我所知,只有兰州才具备诗中所写的特殊地貌,往西去,甘、凉、肃、瓜四州不是这样,沿黄河上下造巡,济南、郑州、西宁、银川等地,也都不是这样。后又发现岑参咏兰州的诗:“古戍依重险,高楼见五凉。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益发坚定了我的看法。
③兰州这地方确乎有种非凡气象,黄河穿城而过,环城则是山的波涛,好似一座天然的古堡,外面的东西不易进来,里面的东西也难出去,铁桶也似的封闭。要是在西安,你会感到关中大平原的坦荡与敞开,而身在兰州,你就没法不体验一种与世隔绝的疏离感、禁锢感,连走路的步子都会放慢。
④兰州既是封闭的、沉滞的,但又是雄浑的、放肆的。在我小时候,看春天的“开河”,那刺激不亚于惊雷奔电,若是一个人独立河边,或会被它骇人的气势吓得战栗。看啊,一块块硕大的排冰,像一个个满怀仇怨、冲锋陷阵的生灵,互相追逐着、撞击着,那高扬着手臂的冰块杀过来了,那低头冲刺的冰块迎上去了,时而惊天动地处轰鸣,时而粉身碎骨地呻吟,有的冰块狂暴得简直要扑到岸边来捉你,于是冰水都溅湿了你的棉鞋。夜幕降临,益发骇人。这不由让人想起《吊古战场文》里河水萦带,群山纠纷,声析江河,势崩雷电一类的句子,……
⑤一天深液十二点左右,司机小马忽然说,你不是想上皋兰山看兰州夜景吗,说话间车已沿伏龙坪逶迤而上了。此时,不见有下山的车,夜在前方展现出一个庞大的黑影,极为渺远。我们的车奋不顾身地向前扑去。我屏住气,死死攥住扶手,直到攥出满手的汗。我不是胆小鬼,但我要说,像这样紧偎着绝 壁,下望着夜市,一边是命如悬丝,一边是赏心悦目,将死亡与闲适奇妙糅合的地方,在任何一个都市也难觅到。
⑥十五公里提心吊胆的险路总算跑完,这辆无畏的汽车也终于在山顶的平坝上歇了脚,车里的几个人全都汗津津的,气咻咻的,好似狂奔的不是车而是人。这时我才留意到,天上的宿离我们极近,大有“扪参历并仰胁息”之感,再转身向南望去,好不吓人,但见夜暗里蹲伏着无数弓起脊梁的巨兽。同行的甘肃作家王家达告诉我,那是比皋兰山更高的马含山峰群,要在黄昏时辰看,别是一种阔大气象。
⑦我猛然觉得,此刻我登上的何止是山的峰顶,实乃一种精神境界的峰峦,回头一瞥,心头一惊,更高的马含山在黑暗中默默注视着兰州呢!           (取村自雷达同名散文)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兰州是高山、长河、古城奇绝地扭结在一起的地方,
B.《凉州词》是王之涣在一个假阴天上雷坛时赋得的。
C.岑参咏兰州的诗句佐证了兰州具有特殊的地貌地形。
D.在兰州,体验不到一种与世隔绝的疏离感、禁锢感。
E.皋兰山不愧为将死亡和闲适奇妙地融为一体的地方。
18.作者为什么“固执地认为”“王之涣的《凉州词》只能作于兰州,而且描写的也只能是襟山 带河的兰州”?请结合第一二段简要说明。(3分)







19.第④段写春天开河的一段用了很多动词。请选取其中两个,说一说这样写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4分)



20.文末一句“回头一瞥,心头一惊,更高的马含山在黑暗中默默注视着兰州呢?,意味深长。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句话在原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2)请结合原文,联系实际,谈一谈你读此句的感受是什么。(5分)


六、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21.“山寨”是目前引起人们热议的一个话题。以下是一个搜索引擎中对于“山寨”一词的解释,请你将这个长句改成三个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减词语,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又语言简明。(4分)
“山寨”是涉及手机、游戏机、汽车等不同领域进而发展到文化领域的具有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低成本、高回报的特点的一种产业现象。



22.漫画《痛苦与欢乐》反映的不只是不文明养犬的问题,生活中与之类似的事情不在少数。为漫画《痛苦与欢乐》配写几句话,表达你对这一类事的看法。(6分)
要求:与画面相关,有具体例子,语言连贯流畅,不超过60个字。








七、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3.作文(60分)
黎明时分,在德国乡下一栋亮灯的木屋里,歌德在给他亲密的朋友写信:“我拼命工作,不接待采访,不看报纸,按时看日出,像现在这样……”惜时如金的歌德为什么把看日出当做每天必做的功课呢?
有人认为,如期而至的朝阳昭示着责任,告诫人们要忠于自己的角色。
有人认为,瑰丽绚烂的早霞散播着欢欣,提醒人们生活中不能缺少 诗意。
有人认为,活力四射的旭日解释着重生,劝慰人们暗夜之后会有新的希望、转机。
有人认为,旧时相识的太阳唤醒着记忆,嘱咐人们珍藏那些曾经的美好、温暖。
……

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C
2.D(A更迭,下自成蹊,B没精打采,披星戴月,C坐收渔利,清沁肺腑)
3.B
4.C(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
5.D(A、“主动的学习”主语不 明确。“很好的改善”重复罗嗦。B、“不会让每一位医生都得到认可”主语残缺,结构混乱,C、“二三十篇成名作”不合逻辑,“不可磨灭的地位”搭配不当)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6.A(名声)
7.D(指示代词,这样。A代词,他的/副词,表推测,B人称代词,它/指示代词。这,C没有谁/通“暮“)
8.D(薛能)
9.C(③是《折杨柳》词创作的一个事实,⑤⑥是作者对薛能的评价)
10.C(AB都是薛能妄自尊大的言论,不是作者的看法。D薛能对杜甫是稍有推重之意)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1.译文:(1)太元末年,彗星出现(1分),孝武帝心 里厌恶它(1分)。晚上,(孝武帝)在华林园中饮酒,举起酒杯对星星说:“(2)彗星,劝你一杯酒,从古代(以来)什么时候有活一万年的天子!(2分)“
12.(1)C(强调“故物“在,而盛景不再,意在感概人世沧桑)(3分)
   (2)这两个字都体现了物是人非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兴衰更替的凭吊(3分)
   (3)答题要点:主旨:都是对兴替的凭吊。
手法:《忆江南》相对更含蓄隐晦一些。
具体结合诗句进行讲解,意思对即可(4分)。
    语言表达1分。
13.(1)焚百家之言/销锋镝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3)大珠小珠落玉盘/别有幽愁暗恨生/银瓶乍破水浆迸/四弦一声如裂帛(一空1分)
四、本大题共3小 题,共10分。
14.D(3分)
15.答案示例:【甲】乡野水边的宁静安谧(1分)【乙】新人的才华初露(1分)(意思对即可)


 一行夜上皋兰山的特殊感受)(一空2分)
18.答案示例:
这首诗的意境要求其作者必须亲自到一个高山、长河、古城三者结合的地方才有灵感(1分);兰州以外的地方没有诗中所写的特殊地貌(1分);岑参咏兰州的 诗给了作者佐证(1分)。
19.答案示例:
“那高扬着手臂的冰块杀过来了”中的“杀”字和“那低头冲刺的冰块迎上去了”中的“迎”字(1分),用拟人的手法(1分)写出黄河化冻时巨大的冰块和冰块之间剧烈撞击的情态(1分),使人顿生畏惧之心,用大自然的伟力体现兰州的雄浑和放肆(1分)。
两个动词可分可合,意思对即可。
20.(1)这句话写文章末尾,进一步深化了主题(2分)
   (2)围绕“天外有天”、“警惕表面上的超越”、“人生有限,超越无限”等谈,均可。
六、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21.答案示例:
①“山寨”是一种产业现象。
②“山寨”涉及手机、游戏机、汽车等不同领域进而发展到文化领域。
③“山寨”具有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低成本、高回报的特征。
一句1分,语言表达1分。
22.评分参考:与画面相关,1分;有具体例子,1分;语言连贯流畅,2分;看法正确,2分。超过字数的,酌情扣分。
七、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3.作文评分参考
类别 评分要求 评分说明
一类卷(60—51分) 紧合题意、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以55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又有创意,有文采的文章即可得55分以上。
二类卷(50—38分)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以44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个方面比较突出的文章可得44分以上。
三类卷(37—25分)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如皋、海安期末调研试卷语文试卷』  下一个『乌市第42中八上语文期末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