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2009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语文试题(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9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语文试题(本试卷分六大题。共14页。满分l5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三小题)(6分)(1)剑阁峥嵘而崔嵬,。(李白《蜀道难》)(2)别有幽愁暗恨生,。银瓶乍破水浆迸,。(自居易《琵琶行》)(3)
试题预览
  2009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六大题。共14页。满分l5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三小题)(6分)
(1)剑阁峥嵘而崔嵬,                      。(李白《蜀道难》)
(2)别有幽愁暗恨生,             。银瓶乍破水浆迸,               。(自居易《琵琶行》)
 (3)故不积跬步,              ;                ,无以成江海。(苟子《劝学》)
(4)歌台暖响,                ;舞殿冷袖,               。(杜牧《阿房宫赋》)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
  (建武二十四年)秋,七月,武陵蛮寇临沅;遣李嵩、中山太守马成讨之,不克。马
援请行,帝悯其老,未许,援日:“臣尚能被甲上马。”帝令试之。援据鞍顾眄,以示可
用,帝笑日:“矍铄哉是翁!”遂遣援率中郎将马武、耿舒等将四万余人征五溪。援谓友人
杜惜日:“吾受厚恩,年迫日索,常恐不得死国事;今获所愿,甘心瞑目,但畏长者家儿
或在左右,或与从事,殊难得调,介介独恶是耳!”
    马援军至临乡,击破蛮兵,斩获二千余人。
    初,援尝有疾,虎贲中郎将梁松来候之,独拜床下,援不答。松去后,诸子问日:
“梁伯孙,帝婿,贵重朝廷,公卿以下莫不惮之,大人奈何独不为礼?”援日:“我乃松父
友也,虽责,何得失其序乎!”松由是恨援。
    及援讨武陵蛮,军次下隽,有两道可入,从壶头则路近而水嶝,从充则涂夷而运远。
耿舒欲从充道,援以为弃日费粮,不如进壶头,槛其喉咽.充贼自破;以事上之,帝从援
策。进营壶头,贼乘高守隘,水疾,船不得上;会暑甚,士卒多疫死,援亦中病。贼每升
险鼓噪,援辄曳足以观之,左右哀其壮意,莫不为之流涕。耿舒与兄好畸侯奔书日:“前
舒上书当先击充,粮虽难运而兵马得用,军人数万,争欲先奋。今壶头竞不得进,大众怫
郁行死,诚可痛惜!前到临乡,贼无故自致,若夜击之,即可殄灭,伏波l注1类西域贾胡,
到一处辄止,以是失利。今果疾疫,皆如舒言。”奔得书奏之,‘帝乃使梁松乘驿责问援,
因代监军。
    会援卒,松因是构陷援。帝大怒,追收援新息侯印绶。
    (选自《资治通鉴》,略有删改)
    【注】伏波:马援因功累官伏波将军,故称其为伏波。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遣李嵩、中山太守马成讨之,不克      克:战胜
    B.臣尚能被甲上马                      被:通“披”,穿
    c.军次下隽                            次:到达
    D.大众怫郁行死                        行:将要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说明马援“武陵平叛,尽心尽责”的一组是(    )(3分)
    ①马援请行   
    ②矍铄哉是翁!
    ③虽贵,何得失其序乎!
    ④击破蛮兵,斩获二千余人
    ⑤军人数万,争欲先奋    ”
⑥贼每升险鼓噪,援辄曳足以观之
A.①②④    8.②⑤⑥    c.③④⑤    D.①④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吾受厚恩,年迫日索,常恐不得死国事。(3分)
译:                                                                                 
(3)会援卒,松因是构陷援。(3分)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5.阅读下面的清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客发笤溪①
叶  燮②
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归帆趁疾流。
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
【注】
①叶燮(1627.1703),清代诗论家。②笤溪是流经诗人家乡吴兴的一条河流。
(1)“客心如水水如愁”是如何表现“愁”的?(3分)
答:

(2)诗歌末联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佗日:“某有一法:先饮麻肺汤,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方可除根。”
操大怒曰:“汝要杀孤耶!”
    曹操的头疼病复发,华佗提出了要想根治就要打开头颅的治病方案。曹操担心他是要
谋害自己而不同意,华佗以关羽刮骨疗毒为例劝说曹操,曹操觉得华佗讥笑他胆小,就将
他下大枷关进牢狱,长期监禁折磨他。(《三国演义》)
    B.高老太爷六十寿辰时,冯乐山把侄孙女许配给觉民,高老太爷答应了。正与琴处
于热恋中的觉民表示反对。觉新把觉民的意见向祖父解释了一下,高老太爷立刻生气地驳
斥道:“我说是对的,哪个敢说不对?我说怎么样,就要怎样做!”(《家》)
    c.赵伯韬表面上借款给危机中的益中公司表示“和解”,实际上是在一步步完成吞
并吴荪甫的计划。但吴毫不屈服,决定孤注一掷,做最后的决斗。吴在公债市场上彻底失
败了,面对已去的大势,携妻离开上海。(《子夜》)
    D.堂吉诃德说:“在征险方面你还是外行。他们是巨人。如果你害怕了,就靠边站,
我去同他们展开殊死的搏斗。”
    堂吉诃德第一次出游,遇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郊野里的三四十架风车当做一群巨
人。他不顾桑丘的劝阻,向第一架风车扑去,想砍断风车的翅翼。刚好这时起了一阵风,
那风车将他连人带马都摔了出去。(《堂吉诃德》)
    E.巴黎的乞丐王国区域,是一个很大的广场,居住着巴黎的下层人民,他们中有法
国人、西班牙人、意大利人、德国人,他们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白天是乞丐,晚上是小
偷。爱斯梅拉达就住在这个区域。(《巴黎圣母院》)
    7.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5分)
    (1)请简述“刘姥姥一进大观园”的情节。(《红楼梦》)
    (2)如果将来并无子女,则夫妇双方的财产,包括动产不动产,一律全部互相遗赠。
任何一方身故后,不得举办遗产登记,因为免除该手续才不致损害继承人或权益持有者。
    欧也妮答应嫁给公证人的儿子、初级裁判所所长特•篷风。这是特•篷风在签订婚书
的时候写的条款,特•篷风的目的何在?事情发展的结果如何?请简要叙述。(《欧也妮•
葛朗台》)
第(    )题答:










    100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8.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邹与鲁讧①。穆公∞问日:“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
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孟子对日:“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
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④而残⑤下也。曾子日:‘戒之戒之!出乎尔者,
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梁惠王下》)
    【注】①讧:交战。②穆公:即邹穆公。③转:弃尸的意思。④慢:轻慢。⑤残:残
害。⑥尤:责备、归罪。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穆公感到不解的是,有一批死命报效国家的忠臣,为什么百姓不愿意为国家赴死
尽节。孟子认为这根子上还是君与民、官与民的关系问题。
    B.在古代,下情想要上达,必须以官员为桥梁,因而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有司与百
姓这层关系。君主要施行仁政,让官员勤政,善待人民,百姓才愿意为他赴难。
    c.孟子指出当老百姓灾荒年岁饿死或逃荒时,国家明明是仓廪充实,而官吏却乘机
巧取豪夺。这种毫不体恤百姓的贪官污吏,是不可能得到百姓的信任的。
    D.孟子引述曾子的话“出乎尔者.反乎尔者”,就是要让穆公知道,事出必有因,
若真要追究的话,那么弃百姓于不顾的官员,才是造成恶果的主要原因。
    (2)“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离娄下》),孟子说的也是投桃报李的
道理,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出乎尔者,反乎尔者”的理解。(3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ll题。
    国学是一个民族通过自己的体究,融贯各种知识形成的思想。邓实在《国学讲习记》
中指出,我国国学的内容包括经学、史学、子学、理学、掌故学、文学。研究它,不是为
了博古炫耀,也不仅仅是为了存亡继绝,而是为了我们能以自己的思想自立于天地之间。
    人们在全球化时代渴望找到自己的身份与认同。全球化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日趋同质化
和一体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各个特殊群体渴望认同自身的过程。正是随着全球化过程
的进行,这些群体产生了要在全球——人类环境的关系中认同自身的愿望。每一个群体都
必须在向别人学习的同时又保持其认同感。现代性并未给予人类以明确的方向,它充其量
提供无方向的方向——追逐眼前利益。正因为未来没有预定的方向,我们才迫不得已从自
己的过去中寻找给自己未来定位的坐标。
    国学就是我们古人对他们面临的种种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其中有的只有历史价值,但
也有的有永恒的价值,具有相当的现代相关性。人类今天生活在现代性危机之中,美国学
者贾雷德•戴蒙德说:“我们第一次面临全球崩溃的危机。”这并不仅仅因为现代科学技术
提供了这种全体毁灭的手段,更是因为现代性已经将毁灭的价值因子渗透进人类生活的方
方面面。现代性有其自身的逻辑,从它自身的逻辑是无法跳出它的毁灭进程的。好在我们
的古人(并不只是中国古人,而是所有人类的古人),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思维的逻辑,
提供了今天人们需要的思想和智慧。
    任何传统,如果不能不断注入新的内容的话,就会失去生命。宋儒在佛学的刺激下,
借鉴了佛学的某些因素更新了儒学。包容与开放垂垦学的品格,要恢复国学的活力,必须
给它注入新的生命,因此,今天的国学决不是仿古,更不是复古,而是要开新。
    (选自张汝伦《国学与当代世界》,略有删改)
    9.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国学是一个民族通过自己的体究,融贯各种知识形成的思想,其内容包括经学、
史学、子学、理学、掌故学、文学等。
    B.人们在全球化时代渴望找到自己的身份与认同,摆脱现代性危机,是“国学”重
新得到关注的内在原因之一。
    c.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现代性并未给予人类明确的发展方向,反而将毁灭的
价值因子渗透进人类韵生活。
    D.人类总是不可避免地要面临种种问题,古人对问题的思考逻辑,为当今的发展提
供了所需要的另一种智慧和思想。
    E.本文探讨国学与当代世界的关系,主要目的在于强调中国国学对于人类发展的重
要意义,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10.研究国学有哪些意义?请根据原文作简要概括。(3分)
答:

11.简要谈谈你对“包容与开放是国学的品格”这句话含意的理解。(4分)
答:

四、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本大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能全选。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2~l4题。
画家和职业经理人
邵孤城
    安生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超乎寻常的绘画天赋。他刷刷几笔,就能把正在讲台上滔
滔不绝的老师的光辉形象留到纸上。
    可是,老师们不知道,安生的父亲,其实是一名真正的画家。
    安生的父亲是一名画家,却吃了画画的亏。十年浩劫,他被下放到农场,等他从遥远
的新疆回归故土的时候,看见的是妻子小小的坟茔。
    所以,当我们的美术老师牵着安生的手来到安生父亲面前的时候,他的父亲冷冷地
说:“你以为你有资格调教我的儿子吗?”
    美术老师局促不安又尴尬异常地坐了片刻后起身告辞,从此再不提教安生画画的事。
但是,安生偷偷的学,偷偷的画,到高中的时候,他的画已经在学校里小有名气了。高三
那年。安生决定去报考美术学院,当然征求了父亲的意见。
    “你知道什么是并底之蛙吗?”安生的父亲有些不屑,“你至少得拿几个奖回来证明给
我看吧!全国的不说,市里的总该有吧?”
    安生开始频繁地参加市里举办的各类美术比赛,当然,结果都在他父亲的预料之中,
他不仅没拿到奖项,甚至连自信也在这期间被消磨殆尽。
    安生问我:“你说,我能成为一名画家吗?”我坚定地点头:“安生,如果你也成不了
画家.没人会成为画家的。”安生感激地看着我:“谢谢你。我准备再去参加一次比赛,最
后一次。”
    安生给我看一张当天的报纸,有一则本地一家企业征集产品徽标的启事。
    然而当结果公布出来后,安生就像泄了气的皮球。
    安生彻底放弃了,高考时,他按照父亲的意思,以高分被北京一所名牌大学的管理学
院录取。
    然后,我们开始了各自的人生。我陆陆续续从他的老父亲处知道他的一些情况,毕业
后,他先是留在北京一家国有企业,然后跳槽到广东一家跨国公司,从基层的管理人员一
直做到了中国区助理总裁。他的父亲,非常满意安生的现状。
    我们再见面时是在谈判桌上,我所在的啤酒厂由于经营不善面临倒闭,而安生的公司
愿意收购、我是用我们自己生产的“芦花”牌啤酒招待安生的,我说,“芦花”牌啤酒现
在是我们的,但很快就是你们的了.你该好好喝一杯!
    酒端上桌的时候,安生没有说话一他很久都默默注视着那几瓶酒,然后,伏在桌子上
失声痛哭。我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我想,痛哭的其实应该是我啊。
    安生指着“芦花”牌啤酒的商标图案说:你知道吗?我参加的最后一次比赛,画的就
是这个徽标啊!
    我帮安生找到了那次的评委会主任,他依然清晰地记得这件事,他对安生说:“你是
安佑之老师的儿子吧,你的父亲说,不能让你得奖。可是,啤酒厂的人非常喜欢你的作
品,执意要拿它去做商标。”
    啤酒厂并购成功后,安生给我打过一次电话。“我父亲常说,‘有心栽花,花未必不
成;无心插柳,柳也未必成荫’。我现在明白了,我就是父亲有心栽下的那株未必不成的
花啊!”安生在电话里有些欲言又止,良久,他告诉我:“我辞职了,我又开始画画了。我
想,我能做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就一定能做成一名优秀的画家。可是,你说,我这样
做,值得吗?”
    我顿了很久,说:“也许值得吧!”
    电话那头,很久不出声。然后,我听到轻轻的一声叹息。
    12.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十年浩劫中,安佑之因为画画而被迫离开妻子并永远地失去了她,为了避免儿子
重蹈他的覆辙,他不惜采用各种手段来阻止安生学画。
    B.“你的父亲说,不能让你得奖”一句话让读者明白:为了打消儿子学画的念头,
父亲要儿子获奖却又利用自己的影响不让他获奖。
    C.事业有成的儿子在得知当年的真相后,为了报复父亲,毅然放弃了自己的职位,
重新拿起画笔,继续圆上儿时的梦想。
    D.小说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安排了大量的对话、心理等描写,成功地塑造了父亲、
安生这两个悲剧性的人物形象,深刻地体现了批判性的主题。
    E.从作品中可以看出,对父亲的批判并不完全是作者本意,实际上作者对父亲也有
同情的一面,十年浩劫父亲是个受害者,对儿子学画的干涉也是出于父爱。
    13.安生的父亲对美术老师说:“你以为你有资格调教我的儿子吗?”这里的“资格”
指的是什么?(4分)  t
    答:
    14.作者极力渲染安生的绘画天赋和对绘画的热爱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进行探究。(6分)
    答: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2~14题。
家有“胡同”
——忆陈垣先生
陆其国
    说家有“胡同”,容易让人误以为家坐落在胡同里。想想也是,家在胡同再正常不过。
如说胡同在家里——即家有“胡同”,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确有一个人这样说,他就
是历史学家陈垣。
    陈垣字援庵,生于l880年,卒于l971年,广东新会人。辛亥革命后,陈垣到北京,
开始钻研文史。一生从事教育达七十年,并先后任京师图书馆馆长、北平图书馆委员、故
宫博物院理事兼故宫图书馆馆长等职。
    陈垣是李希泌的父执,李曾撰文说起有一次陈垣的助手和学生刘乃和在老师家,遵师
命去书房取一部《元六十家文集目录》稿本,陈垣告诉刘此书在第几条“胡同”第几层
书架;一会儿又要取一张老照片,那在第几条“胡同”第几层书架,刘皆随手取来。李希
泌对陈老这样得心应手地使用自己的图书资料,既惊讶,又佩服。1964年夏,李希泌陪同
亚非学会负责人艾毅根拜访陈垣,应客人要求,陈垣请客人参观厢房里的藏书。“厢房的
面积并不大,但书架一行一行地排列得很整齐,行与行之间留有一条通道,陈老名之为
‘胡同’,顺序名之为‘第一条胡同’、‘第二条胡同’……。书架上的书也放得很整齐。”
(李希泌语)
    原来“胡同”是陈垣喻指他的藏书室。在我看来,陈垣自况家有“胡同”,盖缘于他
腹有诗书。腹有诗书的人,即使家无“胡同”,依然可以气定神闲,因为他已在心里
“砌”起了“胡同”;反之,腹无诗书,即使在家里砸钱堆起再多的“胡同”,不过是附庸
风雅,华而不实。由是观之,一个人要做到腹有诗书,家里有无“胡同”并不重要,重要
的是心里要有“胡同”;这是一种先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的抵达;这里包含的已不仅仅
是学问和学识,还有人品人格,乃至学术精神。能完成这种抵达的人很少,就像陈垣家有
“胡同”,并与之融会贯通的人很少一样。但惟其少,才更令我们这些后人敬仰。敬仰他、
也是敬仰真学问、真学识,更是敬仰一种品格、一种境界。
    陈垣的弟子赵光贤,曾对梁启超根据《新唐书•薛延陀传》里“值贞观二年突厥叶
护可汗见弑”的记载,考证出唐玄奘赴印度出发年代为贞观元年,而非历来以为的贞观三
年佩服得五体投地。后来他读到l924年lo月上海《东方杂志》上发表的陈垣《书内学院
校慈恩传后》一文,该文将梁氏的诸条考证一一驳倒。“其中有一条我记得最清楚,就是
先生据《通典》、《册府元龟》诸书,证明在贞观元年(不是二年)被杀的是统叶护,而
玄奘到西突厥素叶城见到的是统叶护的儿子肆叶护。一字之差,遂成大错。当时我想,原
来我国还有比梁氏更高明的人,从此使我五体投地地佩服的人不是梁任公而是援庵先生
了。”(赵光贤语)
    当然,做一个学人,学问固然重要,风骨更不可缺。《通鉴胡注表微》是陈垣一部呕
心沥血之作,从这部书很可以看出陈垣的风骨。陈垣读胡三省《通鉴注》时,正身处敌伪
统治的北平,人民生活在黑暗中。他说自己“精神异常痛苦,阅读胡注,体会了他当日的
心情,慨叹彼此的遭遇,忍不住流泪,甚至痛哭。”感情的接近,.思想的相通,各自身受
的苦难,驱使陈垣下决定为胡注写出“表微”。这部著作彰显了胡三省的内心情怀,也凸
显出陈垣的民族气节和学人傲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本文由“胡同”在家里说起,再引出回忆的对象,开篇出人意料,激发了读者的
阅读兴趣,又为下文的叙评做了很好的铺垫。
    B.文章第二段对陈垣的简要介绍,说明了陈垣学术生涯的漫长以及在图书馆管理方
面的丰富经历,在全文起到总领作用。
    C.文中引用李希泌的话介绍了陈垣家中的“胡同”的具体设置,说明了陈垣家中藏
书的丰富以及他能很好地管理与使用。
    D.文章用较大篇幅引用赵光贤的话,内容上突出了陈垣的博学与治学的严谨,形式
上体现了回忆录这种文体对真实性的要求。
    E.本文在详细叙写“胡同”、简要评价人物的基础上,点明文章的主旨——拥有大
量的藏书对于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3.文中说“这是一种先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的抵达”,应该如何实现这一“抵
达”?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
    14.文章标题为“家有‘胡同”’,但后两段并未提及“胡同”。请对后两段的作用进
行探究。(6分)
   &n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鄂州市2008—200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  下一个『八年级下学期课文配套练习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