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2008-200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黄石市2008-200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高二上册 鄂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黄石市2008—200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二年级语文.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瀛(yíng)洲 汀渚(zhě) 伯(ó)仲 灯影幢幢(zhuàng)B.玉簟(diàn) 天台(tái) 惘(wǎng)然 羽扇纶(lún)巾.C.悯(mǐn)然 木屐(jī) 虾(xiā)蟆 无语凝噎(
试题预览
  黄石市2008—200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
高二年级  语文 .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
1.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瀛(yíng)洲    汀渚(zhě)      伯(bó)仲       灯影幢幢(zhuàng) 
B.玉簟(diàn)    天台(tái)      惘(wǎng)然   羽扇纶(lún)巾  .
C.悯(mǐn)然    木屐(jī)      虾(xiā)蟆     无语凝噎(yē)  .
D.罗衾(qīn)    怆(chuàng)然  黍(shǔ)离   呕哑嘲哳(zhā) .
 .
2.下列各项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仓皇  轻拢慢捻  迢迢暗度  良晨美景  .
B、飘零  钿头银蓖  废池乔木  转轴拔弦  .
C.凄切  连篇累牍  佳期如梦  惘然若失  .
D、樯橹  暮去朝来  晓风残月  暮蔼沉沉 .
 .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
    A.我本来去了另外一所学校应聘,但是贵校校长再三相邀,我是逼上梁山,来此高就了。 .
    B.楼梯又高又陡,不过他滚到楼下却化险为夷,站起来,摸了摸鼻子,看了看他的眼镜碎了没有。 .
    C.和氏璧乃传世之宝,我们不由得感叹:“物华天宝,地杰人灵。” .
    D.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应以集体利益为重,对个人利益怎可锱铢必较呢? .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唐代诗人在前人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扩大了诗的表现范围,无论从思想和艺术技巧来看,唐诗的成就都明显超越了前代。  .
B.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使我们认识到李白的“游仙”之念是他对黑暗现实消极反抗的表示,初步体会了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即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和极度夸张。  .
C.诗人只写了三个有代表性的乐段,并运用生动的比喻同时诉诸于读者的视觉和听觉,使读者在想象中亲聆琵琶的美妙乐音和旋律的发展变化。  .
D.词的结句含蓄地点明了全词的主旨,意思是女词人此刻的感悟状况决非一个“愁”字所能尽,而是比“愁”要深沉、凝重得多。  .
 .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少陵野老:即“诗圣”杜甫。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
B.王维诗中有画,请你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两句为例,说说他画出了怎样的意境。  .
C.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杜甫的《三吏》《三别》分别是《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和《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
D.《声声慢》一词中,既有词人与当时人们所共同感受的国破家亡之恨、离乡背井之愁,又有个人所独具的晚年丧夫、没有子女、孤苦寂寞、辛酸艰难的生活体验。  .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12分,每小题3分) .
随着西风渐进和社会发展,社会形态和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不断发生变化,大一统的几世同堂的家庭结构正越来越受到猛烈冲击,日益分化瓦解。当今的中国,特别是在城市中,以夫妻和一个小孩为基本形式的小户型正日益增多,并且逐渐成为整个社会中家庭结构的主流。 .
在全世界范围内,几代人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的状况也正在不断的改变,三四口之家、单亲家庭、独身者越来越多。 .
对于这种家庭数量增多的现象,一向是看法不一。有人将之当作是个性得以张扬的社会文明和进步;也有人对此感到担忧,认为这是亲情日益淡薄、极端个人主义日益严重的表现。 .
最近,家庭数量增多现象的反对者阵营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一项新的研究报告表明,家庭数量的增加,是环境保护的大敌。 .
据世界有关组织统计,1985年至2000年间,每年住宅数量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人口的增长速度,住宅增长率为每年百分之3.1,而人口增长率为每年百分之1.8。与每一户住宅的平均居住人数从1985年的4.7个下降为2000年的4个这样一种情况相反,住宅数2000年却比1985年多了1亿5千5百万,预计到2015年还可再增加2亿3千2百万。统计还表明,甚至在那些出生率呈负增长的国家,例如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在2000年,也是一方面人口大幅度减少,另一方面住宅需求量却一年比一年大幅度增长。 .
小家庭数量的增加导致住宅需求数量不断增加,从而导致自然资源以及环境受到更加严重的破坏。因为建造更多的住房需要占用更多的土地,消耗更多的木材、石头、玻璃、水泥以及其他建筑材料,这些建筑材料在生产的过程中会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
而在住宅内部,一个四世同堂的家庭和一个三口之家所使用的电器的数量和所消耗的能源是差不了多少的。比如说,一个有着十至二十口人的大家庭通常情况下也只是使用一台电冰箱、一台洗衣机、一台电视机,但如果这个家庭后来分成四个小家庭,那么,这些家用电器就需增加到四套。无形之中,就大大增加了电力的消耗,使得发电厂要加大发电量。电厂在增加发电量的同时加剧了环境的污染。 .
进行这项课题研究的科学家说,人们都希望通过控制人口的出生率来达到减少环境压力的目的,在这方面的工作也确实达到了一定效果,但是这些卓有成效的工作都被更加快速的家庭数量的增长所抵消了。 .
6.家庭变小变多的主要原因是(  ) .
A.西风渐进,社会发展,社会形态和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不断发生变化。 .
B.几代人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的状况正在不断地改变。 .
C.单亲家庭、独身者越来越多。 .
D.亲情日益淡薄,极端个人主义日益严重。 .
 .
7.对“家庭数量的增加是环境保护的大敌”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学科
A.每年住宅数量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人口的增长速度。 .
B.亲情日益淡薄,极端个人主义日益严重。 .
C.小家庭数量的增加导致住宅需求数量不断增加,从而导致自然资源以及环境受 .
到更加严重的破坏。 .
D.家庭数量增加,大大地增加了电力的消耗,电厂在增加发电量的同时加剧了环境的污染。 .
 .
8.下列叙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1985年至2000年间,每年住宅数量的增长超过了人口数量的增长,增长数分别为百分之3.1和百分之1.8。 .
B.每个住宅的居住人数从1985年的4.7个下降为2000年的4个,与住宅数的增加这一情况正好相反。 .
C.在那些出生率是负增长的国家,例如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一方面人口大幅度减少,另一方面住宅数却一年比一年大幅度增长。 .
D.据世界有关组织的统计,住宅数2000年比1985年多了1亿5千5百万,预计到2015年还可再增加2亿3千2百万。 .
 .
9.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通过控制人口的出生率达到减少环境压力的目的,已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B.要真正解决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只要把控制人口增长和控制家庭数量增长结合起来就行。 .
C.家庭变小变多也是环境压力增加的原因之一,要减少环境压力须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保护社会生态环境,如控制人口增长和控制家庭数量增长等多方面进行努力。 .
D.人们通过控制人口出生率来达到减少环境压力的目的被更加快速的家庭数量的增长完全抵消了。 .
 .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2题(9分,每小题3分) .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①,决以蓍②,怀英遇“坎”③,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 .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④,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⑤,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⑥,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⑦,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弃疾时年二十三。 .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迁仓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调京西转运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 .
[注释] .
①筮(shì):占卜。②蓍(shī):一种草。古人用来占卜。③坎、离:均为卦名。坎在八卦中的方位为北方,离为南方。④掌书记:节度使的属官,掌管文书笺奏,亦可参议军务。⑤青兕(sì):传说为太上老君的坐骑。兕:雌性的犀牛。⑥缘:因为。归朝:归顺南宋朝廷。⑦行在:皇帝所在的地方。 .
10.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说下之,使隶京。下:居下,成为下属。 .
B.辛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壮:以为壮士。 .
C.留守叶衡雅重之。雅:高雅,文雅。 .
D.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平:铲平,剿灭。 .
 .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与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
A.义端一夕窃印以逃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
B.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 得复见将军于此 .
C.即劝京决策南向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
D.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 臣乃敢上璧 .
 .
1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辛弃疾勇武的一组是(  ) .
(1)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 (2)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  .
(3)弃疾斩其首归报  (4)即众中缚之以归  (5)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 .
A.(1)(3)(4) B.(2)(4)(5) .
C.(2)(3)(4) D.(3)(4)(5) .
 .
四、(18分) .
13.下列文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
(1)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3分) .
译文:                                                                    .
(2)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3分) .
   译文:                                                                    .
(3)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4分) .
 译文:                                                                     .
14.读下面的一首词,按要求回答后面问题。(8分)
南乡子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1)这首词所要表现的主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请简述写景的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在本词中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请作简要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6句,共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
(2)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弄妆梳洗迟。
(4)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6)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又岂在朝朝暮暮。
(8)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共18分)
泪珠与珍珠
琦君
(1)我读高一时的一篇英文课文,是奥尔珂德的《小妇人》,读到其中马区夫人对女儿们说的两句话:“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全班同学都读了又读,感到有无限启示。其实,我们那时的少女情怀,并未能体会什么忧患,只是喜爱文学本身的美。
(2)又有一次,读谢冰心的散文,非常欣赏“雨后的青山,好象泪洗过的良心”。觉得她的比喻实在清新鲜活。
(3)不知愁的少女,最喜欢的总是写泪与愁的诗。看到白居易《新乐府》中的诗句:“莫染红丝线,徒夸好颜色。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大家都喜欢颠来倒去地背。老师说:“白居易固然比喻得很巧妙,却不及杜甫的四句诗,既写实,却更深刻沉痛,境界尤高,那就是:‘莫自使眼枯,收妆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4)老师又问我们:“眼泪是滚滚而下的,怎么会横流呢?”我抢先回答:“因为老人脸上布满皱纹,所以泪水就沿着皱纹横流起来……”大家听了都笑,他也颔首微笑说:“你懂得就好。但多少人能体会老泪横流的悲伤呢?”
(5)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的哀痛。如今海峡两岸政策开放,在返乡探亲热潮中,能得骨肉团聚,相拥而哭,任老泪横流,一抒数十年阔别的郁结,已算万幸。“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也不是探亲文学中,为何有那么多眼泪吧!
(6)说起“眼枯”,一半也是老年人的生理现象。我丈夫一向自诩“男儿有泪不轻弹”的外子,现在也得向眼科医生那儿借助于“人造泪”以滋润干燥的眼球。欲思老泪横流而不可得,真是可悲。
(7)记得儿子幼年时,我常常要为他的冥顽不灵气得掉眼泪,儿子还奇怪地问:“妈妈,你为什么哭呀?”他爸爸说:“妈妈不是哭,是一粒沙子掉进她眼睛里,一定要用泪水把沙子冲出来。”孩子傻愣愣地摸摸我满是泪痕的脸,他哪里知道,他就是那一粒沙子呢?
(8)沙子进入眼睛,非要泪水才能把它冲洗出来,难怪奥尔珂德说“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了。
(9)记得有两句诗说:“玫瑰花瓣上颤抖的露珠,是天使的眼泪吗?”想象得真美。然而我还是最爱阿拉伯诗人所编的故事:“天使的眼泪,落入正在张壳赏月的牡蛎体内,变成一粒珍珠。”其实是牡蛎为了努力排除体内的沙子,分泌体液,将沙子包围起来,从而形成一粒圆润的珍珠。可见生命在奋斗历程中,是多么艰苦!这一粒珍珠,又何尝不是牡蛎的泪珠呢?
(10)最近听一位画家介绍岭南画派的一张名画,是一尊流泪的观音,坐在深山岩石上。他解说因慈悲的观音,愿为世人负担所有的痛苦与罪孽,所以她一直流着眼泪。眼泪不为一已的悲痛而为芸芸众生而流,佛的慈悲真不能不令人流下感激的泪。
(11)基督徒在虔诚祈祷时,想到耶稣为背负人间罪恶,钉死在十字架上,滴血而死的情景,信徒们常常感激得涕泪交流。那时,他们满怀感恩的心,是最纯洁真挚的。这也是奥尔柯德说的“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的原因吧!
16、结合上下文,体会(1)(3)段中画线语句的含义。(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9)段中作者写到“这一粒珍珠,又何尝不是牡蛎的泪珠呢?”这与本文题目相照应,作者这样写的含义是什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流泪的观音”的泪水和基督信徒们满怀感恩的泪水各包涵什么意义?(4分)
答:(1)                                                                     
(2)                                                                            
19、第(5)段中说“探亲文学中”“有那么多的泪水”,这反映出人们怎样的感情?作者意在说明什么道理?(第一问不超过35个字;第二问摘录原句作答) (4分)
  答:这反映出                                                           ;
作者意在说明:                                                             。

五、(12分,每小题4分)
20.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意思。(4分)
细菌虽然小得肉眼看不见,但它们在分解枯枝败叶的过程中确实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它们能将吸收二氧化碳和其他养分而长成的树干与树叶,再分解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若没有细菌的存在,那么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只能维持植物利用40年,因为碳素将被锁定在植物体内而不能参与到物质循环中去。由于细菌的这种作用,维持了整片森林甚至整个地球的盎然的绿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给理发店拟一条广告语,要求语意清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在10~20个字以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语句,使语意前后呼应,连贯通畅,句式一致,比喻恰当。
(4分)
人有生理的青春,那是用年龄来衡量的;也有心理的青春,_____            _                     。有的人正当年少却胸无大志而暮气沉沉,年轻时就已经老了;有的人__            _                      ,          ________            。生理的青春是可贵的,如春兰秋菊,但它不能永开不谢;心理的青春也许更可贵,_____              _          ,可以傲对时间的风霜。

六、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陈小姐带着在BB车中熟睡的1岁大的孩子乘公交车,司机让陈小姐将BB车折叠放好,否则就要购买1元的行李货品票。陈小姐表示,如果把车折叠起来会把孩子弄醒,而车上没有空座位,把孩子抱在手中乘车又很危险。她认为司机的要求不合理,坚决不交这1元钱,
  而司机拒不开车。为了这1元钱,陈小姐与司机“对峙”数小时,期间陈小姐多次报警,警察两度出警,车上数十人被迫转车。最后,在警察苦口婆心的劝导后,陈小姐搭乘警车回家。
   此事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反响,议论不一。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少于800字。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D(A渚zhǔ 幢chuáng B、台tāi 纶guān  C、虾há)   2、C(A、晨-辰  B、蓖-篦 拔-拨  D、蔼-霭)   3.D(“逼上梁山”应为“盛情难却”或“却之不恭”,“化险为夷”应为“安然无恙”;“地杰人灵”与语境不合,应去掉。)   4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鄂教版 高二 上册 期末试卷


上一个『瓯海区2008年七年级上期末学力测试语文试卷』  下一个『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08-200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联考高二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