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高三语文会考复习训练二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学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2008-2009学年高三语文会考复习训练二(高三总复习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8-2009学年高三语文会考复习训练二一、选择题(一)(共4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对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坍圮pǐ亘古gèn蝉蜕tuì熨贴yùB、倔强juè粗糙cào包扎zhā田凫fúC、老饕tāo慰藉jiè跌宕dàng攫住juéD、狙击jū嗜好shì憎恶zēnɡ沮丧jǔ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蜚然成
试题预览
  2008-2009学年高三语文会考复习训练二
一、选择题(一)(共4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对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坍圮 pǐ   亘古 gèn  蝉蜕 tuì   熨贴 yù    B、倔强 juè  粗糙 cào  包扎zhā    田凫 fú 
C、老饕 tāo  慰藉 jiè  跌宕 dàng  攫住 jué   D、狙击 jū   嗜好 shì  憎恶 zēnɡ   沮丧 jǔ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蜚然成章   玉砌雕栏  凝眸远眺  言简意赅
B.绞尽脑汁    一愁莫展  黯然神伤  欢呼雀跃
C.骇人听闻   瞬息万变  不屈不挠  姗姗来迟
D.雏鹰展翅    似曾相识  云云众生  哀声叹气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北京奥运会日益          的时候作为东道主的中国观众应加强观赛礼仪等有关知识的学习,争做文明观众。
②四季的         ,就像一幕幕令人激动的、无休止的戏剧,它们的行动通过我的指间流动。
③最近偶有老人在股票交易厅突发急病的事件发生,让人          为这些老年人的健康担忧。
A.临近    变换     不免    B.临近    变幻     难免
C.邻近    变幻     不免    D.邻近    变换     难免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关于李咏要离开“幸运52”栏目组的消息总不会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无风不起浪,无根不长草”嘛。
B.在刚刚结束的马德里世锦赛上,由于张洁雯不慎扭伤,这对身经百战的“广州双姝”铩羽而归,以卫冕羽毛球冠军身份参赛的她们止步4强。
C.曾几何时,这里荒无人烟,一片凄凉;而今,这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D.有些散文语言自然朴素,浑然天成,而细细品味,就会发现作者苦心经营的妙笔。
5.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是我三次见到西地平线上落日的情况。我不敢独享那一幕幕,所以将它诉诸于笔端,带给更多的人们。
B.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
C.在“两代的矛盾与冲突”中,可能有一部分是源自于父母的愚昧和落伍的原因。
D.很多人利用“十一”长假外出游玩,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做出了相关提示。
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阿房宫赋》,前人认为:“一起突兀,一结无穷”,中间写宫室和宫女生活部分“藻丽流动”。
B.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C.罗汉们老到七、八十,小到六、七岁,没牙的老媪,花裤脚的闺女。
D.“了不起!”这一出悲剧的确打动了我们,我们议论纷纷:“支那也有了不起的女人!”
7.按顺序排列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一排留宿的小店,没有名号,只有标记。                         。
① 地方宽敞的摆着茶桌  ② 地方狭小的只有炕几  ③ 前墙正对着万丈深渊  ④ 后墙紧贴着峥嵘的山丘
⑤ 有的是一条金牛   ⑥ 有的门口挂着一只爪篱   ⑦ 有的是一根棒槌   ⑧ 有的窗口放着一对鹦鹉
A.③ ④ ② ① ⑤ ⑦ ⑧ ⑥            B.⑥ ⑧ ⑦ ⑤ ① ② ④ ③
C.⑧ ⑤ ⑥ ⑦ ① ② ③ ④            D.④ ③ ① ② ⑧ ⑥ ⑤ ⑦
8.选出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欧•亨利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主要作品有《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最后的常春藤叶》等。海因里希•伯尔是法国作家,获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成名作是《火车正点》。
B.肖洛霍夫,苏联著名作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一个人的遭遇》等。
C.《红楼梦》是我国十八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古典小说。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他在贫困潦倒的生活中,呕心沥血写成了前八十回。乾隆年间,高鹗补作后四十回,合成一百二十回本,成为《红楼梦》的通行刊本。
D.《六国论》的作者苏洵是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阿房宫赋》的作者杜牧是唐代文学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这两篇文章都旨在借古讽今。
阅读下面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成9-10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9.选出对词中部分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风流人物:赤壁战场的英雄人物                 B.雪:喻浪花
C. 强虏:劲敌,指曹军。一本作“樯橹”。         D.故国:故地
10.对该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江东去”三句,先写景,为英雄人物出场作铺垫,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时空背景,气魄极大,笔力非凡。
B.“故垒”三句,忆三国时著名的赤壁史实,即周瑜在长江南岸,指挥了以弱胜强的赤壁之战。
C.“江山如画”二句,总写当时出现的三国英雄。三国正是人才辈出的时代:曹操、孙权、诸葛亮、周瑜……真是“一时多少豪杰”
D.“羽扇”句指诸葛亮。诸葛亮手摇羽毛扇,头戴纶巾,有“儒将”风度。
阅读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完成11-12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1.对下列句子使用典故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慨叹江山依旧,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已无处寻觅了)
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扬当年刘裕北伐的英雄气概)
C.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自比廉颇,功绩显赫,壮心不已)
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借刘义隆不作充分准备,仓促北伐遭致失败,警告韩侂胄不要急于事功)
12.下列诗句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      B.后秦击赵者再/一鼓作气,再而衰
C.秦以攻取之外/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D.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赵尝五战于秦
14.对下面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赵尝五战于秦    ②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③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④其势弱于秦  ⑤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⑥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A.①④/②/③/⑤⑥      B.①②④/⑥/③/⑤   C.①④/②⑥/③⑤    D.①④/②/③/⑤/⑥
15.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最后的常春藤叶》中,琼珊心中所牵挂的最后的几片常春藤叶,既是她不断凋零的生存愿望,也是她尚未完全放弃的最后一丝生命寄托;贝尔曼画出的那片常春藤叶是生命的杰作,它既是贝尔曼的生命绝唱,也是琼珊的生命序曲。
B.《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因战争刚刚失去了双臂和一条腿的“我”,被送到改造为战时医院的母校救治,这一精心设置的巧合凸现了深刻的社会悲剧,使得和平与战争、文明与野蛮、学生与炮灰、健康与残疾的冲突触目惊心。
C.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提倡用现代诗歌来开拓散文的新境界。在《听听那冷雨》中,他借助通感手法,将不同感官的感觉联结在一起,使形象在联想中得以凸现,让读者与作者沐浴在“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意境里。 
D.《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时而笑,时而哭,忽又转悲为喜,安慰黛玉,吩咐婆子,逢迎贾母,显耀自己,面面俱到,处处讨好,鲜明地表现出这个人物完全不守做孙媳儿媳的规矩礼数的性格特征。
二、选择题(二)(本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阅读下面课文中的文段,完成16—17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16.下列对这段文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
A.这一节依次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以及叶子下的流水,是按照从远至近、由局部到整体的顺序来写的。
B.作者的高明之处是把荷塘和月色作为一个整体,没有写月,但处处有月,是在淡淡月色下的荷塘美景。
C.这一节运用动静结合写法:荷叶、荷花是静态描写,荷香、荷波是动态描写,这样有动有静,充满生机。
D.本节用了不少叠词,读来顺口,听来悦耳,有声韵之美,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氛围,有很强的表现力。
17.下列对文中语句和加点词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出水很高的叶子亭亭玉立的美姿。
B.“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用了通感手法,写出荷香时断时续,似有若无的特点。
C.“点缀”准确地描绘了绿叶满池、荷花稀少的景象,如果换成“开”,原文清雅悠远的意趣就减少了许多。
D.“高楼”表达了作者淡淡的愁思,与“冥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等词句表达的感情是一致的。
阅读下面课文中的文段,完成18—19题。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18.对画线语句所表达的意思,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认为,无法生存的人再也看不到他所讨厌的人,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B.“也还都不错”其实是反语,表达了“我” 沉痛而愤激的思想感情。
C.“我”认为无聊的人苟活世上实在可悲,表达了“我”对庸众的不满。
D.祥林嫂厌生向死,倒也是个不错的归宿,表达了“我”自我开脱的态度。
19.对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为人物设置活动的背景,表现了“我”即将离开鲁镇时内心舒畅的心情。
B.雪的瑟瑟有声,衬托出环境的寂静,渲染了祥林嫂死去之夜凄凉的气氛。
C.长夜沉寂寒冷,灯色昏黄微弱,更衬托了“我”内心深处的沉痛和哀悯。
D.和开头写景相照应,在极冷寂的氛围中开始了对祥林嫂一生命运的叙写。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2题。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苏洵《六国论》)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不敢言而敢怒
B.李牧连却之                    杳不知其所之也
C.此言得之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D.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2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其实百倍                       B.思厥先祖父
C.可谓智力孤危                   D.诚不得已
22.对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所以不须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已经清清楚楚了。
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以至于(最后)覆亡,从道理上说,本来应该这样的。
C.斯用兵之效也。——这是用兵(抗秦)的功效啊。
D.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等到燕太子丹采用了荆轲刺杀秦王的策略,这才加速了祸患(的到来)。
三、简答题(本题有3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最后的常春藤叶》片段,完成23-25题。
①老贝尔曼是住在楼下底层的一个画家。他年纪六十开外,有一把像米开朗琪罗的摩西雕像上的胡子,从萨蒂尔似的脑袋上顺着小鬼般的身体卷垂下来。贝尔曼在艺术界是个失意的人。他耍了四十年的画笔,还是同艺术女神隔有相当距离,连她的长袍的边缘都没有摸到。他老是说就要画一幅杰作,可是始终没有动手。除了偶尔涂抹了一些商业画或广告画之外,几年没有画过什么。他替“艺术区”里那些雇不起职业模特儿的青年艺术家充当模特儿,挣几个小钱,他喝杜松子酒总是过量,老是唠唠叨叨地谈着他未来的杰作。此外,他还是个暴躁的小老头儿,极端瞧不起别人的温情,却认为自己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区狗。
②苏艾在楼下那间灯光黯淡的小屋子里找到了酒气扑人的贝尔曼。角落里的画架上绷着一幅空白的画布,它在那儿静候杰作的落笔,已经有了二十五年。她把琼珊的想法告诉了他,又说她多么担心,惟恐那个虚弱得像枯叶一般的琼 珊抓不住她同世界的微弱牵连,真会撒手去世。
③老贝尔曼的充血的眼睛老是迎风流泪,他对这种白痴般的想法大不以为然,连讽带刺地咆哮了一阵子。
④“什么话!”他嚷道,“难道世界上竟有这种傻子,因为可恶的藤叶落掉而想死?我活了一辈子也没有听到过这种怪事。不,我没有心思替你当那无聊的隐士模特儿。你怎么能让她脑袋里有这种傻念头呢?唉,可怜的小琼珊小姐。”
⑤“她病得很厉害,很虚弱,”苏艾说,“高烧烧得她疑神疑鬼,满脑袋都是希奇古怪的念头。好吗,贝尔曼先生,既然你不愿意替我当模特儿,我也不勉强了。我认得你这个可恶的老——老贫嘴。”
⑥“你真女人气!”贝尔曼嚷道,“谁说我不愿意?走吧。我跟你一起去。我已经说了半天,愿意替你替你效劳。天哪!像琼珊小姐那样好的人实在不应该在这种地方害病。总有一天,我要画一幅杰作,那么我们都可以离开这里啦。天哪!是啊。”
23.根据上面的描写,概括老贝尔曼的主要性格特征。并说说作者是怎样刻画贝尔曼的。(4分)
                                                                                                    
24.小说中的情节常常是前后照应的,试从所给的这几段中,找出与后文照应的情节。(4分)
                                                                                                    
25.在所选的④、⑥两段中,老贝尔曼的话有些语无伦次,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4分)
                                                                                                    四、填空题(共22分)
2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3分)
(1)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2)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朱自清《荷塘月色》)
(3)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
27.(8分)翻译下面三个句子:
(1)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2分)
                                                                                                 
(2)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3分)
                                                                                                 
(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3分)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学考模拟卷


上一个『2008-2009学年高三语文会考复习训练一』  下一个『2009届高三语文会考复习训练三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