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七年级上册 北师大)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一、积累运用(31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2分)A、跳踉liáng自诩xǔ警惕tì赐给cìB、嗥叫háo牛仔zǎi滑稽jì头衔xiánC、赫然hè够呛qiàng陛下ì撬去qiàoD、膺惩yīng弥漫mí称职chèn区寄ōu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相提并论蓦然回首失魂落魄B.
试题预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一、积累运用(31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2分)
A、跳踉 liáng  自诩xǔ  警惕tì  赐给cì
B、嗥叫háo  牛仔zǎi  滑稽jì  头衔xián
C、赫然hè  够呛qiàng  陛下bì  撬去qiào
D、膺惩yīng  弥漫mí  称职chèn  区寄ōu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相提并论  蓦然回首  失魂落魄
B.晴天霹雳  倒背如流  指高气扬
C.声色俱厉  惊心动魄  初释重负
D.高枕而眠  殚智竭力  如诟如詈
3、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欠妥的一组是(  )(2分)
A、我对他起初并无信心,姑妄从之。
姑妄从之:姑且按照他的办法来做。
B、贼易之。 
易:容易。
C、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D、把全世界的地下宝藏都指点给他。
指点:指出来使人知道。
4、对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最后一片叶子》作者欧•亨利英国小说家。
B、《渔夫的故事》选自《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族故事集。
C、《农夫和蛇》选自《伊索寓言》相传为希腊被释的奴隶伊索所作。
D、《童区寄传》的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5、下面是对散曲《天净沙•秋思》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图。
B、第二句用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衬,更显出环境的幽静。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无思乡之情。
6、默写填空。(5分)
①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___。
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_______________。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岁岁重阳。
⑤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_。
7、积累写“春”的2句古诗句: (2分)
①                                     。
②                                       。
8、在中秋传统佳节,赏月吟诗别有情趣。请积累2句咏月的名句。(2分)
①                                         。
②                                         。
9、在横线上写一个句子,要求与下面这个句子的句式相同。(2分)
读书使人的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辨是非,做笔记则能使知识精确。_____________
10、我国古典名著中有许多足智多谋的人物形象,请写出其中一位及相关故事名称。(示例中所给人物不可再用)(3分)
示例:
书名:《三国演义》  
人物:诸葛亮            
故事:草船借箭
书名:
人物:
故事: 
11、参加下列综合性学习活动。学校举办“推广普通话活动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这项活动。(4分)
(1)请你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

(2)你认为在活动周中应开展哪些语文活动?请列举三项。


(3)就学校如何推广普通话问题,请你向校长提出一条富有创意的建议。


(4)一个时期以来,广播电视上方言节目频频出现。校报记者请你结合此现象谈谈对推广普通话的看法。


12.假如班主任王老师有事让你去他的办公室,你听后急急忙忙往办公室走,不小心和对面一位捧着一叠书的同学撞了个正着,对方的书散了一地,这时你应该怎样和这位同学说话?将你所要说的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要求不超过25个字。(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7题。(16分)
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
皇帝很想亲自去看一次。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其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诚实的大臣。他就到那两个狡猾的骗子那里去了。这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副精力织布,但是一根丝的影子也看不见。
“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bì)_____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看得见布料。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看见!这可(hài)______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于是他点头表示满意。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他不愿说出什么也没看到。跟着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他们像皇帝一样,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皇帝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xián)_______,封他们为爵士,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xūn)_________章。
11 这几段文字出自课文《_______》,课文体裁是_________。(2分)
12.根据拼音在选文横线上填入合适的字。(2分)
13.写出文中两个加点词的反义词。(2分)
诚实_________________     精致____________
14.文中方框内应填入的标点依次是(    )(1分)
A.?:,!!  B.?,:!!  C.?::!!  D.?,,!!
15.这几段文字刻画皇帝时用到哪些描写方法?请说明并分别举例。(3分)
_______描写,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描写,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描写,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皇帝是个怎样的人?把你的理解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官员们没有看见布料,却不把真实情况说出来,其原因是(    )(2分)
A.官员们从骗子那里得到了好处,帮助骗子说谎。
B.官员们都很狡猾,经常用假话欺骗皇帝。
C.那些官员为了保住他们的官职,用假话来欺骗皇帝。
D.为了证明自己曾经看见过这确实存在的精美的布料。
18.下面对选段中部分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是(    )(2分)
A.“皇帝很想亲自去看一次。”写出了皇帝迫不及待的心情。
B.“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表明织布机上确实有美丽的布料存在。
C.“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的话反映出他对布料的由衷的赞叹。
D.“跟着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表现出随员和皇帝的意见是统一的,都为骗子的技术所倾倒。
(三)(13分)
永生的眼睛
1965年炎夏的一天,母亲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去了生命,年仅36岁。下午,一位警官来访,为医院要取用母亲的眼睛角膜而征求父亲的意见。我惊呆了,不明白那些医生为什么要将母亲的角膜给予他人,而父亲居然回答“可以”。我痛苦难忍,____(跑、冲、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你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我冲着父亲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琳达,”父亲平静地搂着我,“你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他说,他们早已决定死后捐赠器官了。父亲的话语给我上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课。
多少年过去了,我结了婚并有了自己的家。1980年,父亲患严重肺气肿,搬来和我们同住。他愉快地告诉我,他去世后要捐赠所有尚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们的帮助重见光明,并像你女儿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有多美妙!”温迪自幼酷爱画马,她的作品屡屡获奖。“想想看,另一对父母如果看到他们的女儿也像温迪一样,将会多么高兴。”父亲说,“当你们得知我的眼睛起了作用,你们将会多么自豪!”
我告诉温迪她外公的心愿。孩子热泪盈眶,过去紧紧地拥抱外公。她14岁,恰恰是当年我首次听说捐赠器官的年龄。
1986年的一天,父亲与世长辞了,我们遵从他的遗愿捐赠了他的眼睛。温迪告诉我:“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这令你骄傲吗?”我问。“当然,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我死后,也学外公将眼睛送给失明的人。”在这一刻,我领悟到父亲所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他所遗留的是辉映在我女儿的眼睛里的一种骄傲!
那天我紧紧________(搂、抱、拉)着温迪,没有想到,仅仅是两周之后我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我的可爱的女儿,才华横溢的小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了……当我签字时,她的话儿仍萦绕在我耳际:“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
失去温迪三周后,我收到一封来自奥列根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信上写到:“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现在,两位昔日盲人已重见天日。她们成为您女儿——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分享她的美丽……”
我的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骄傲的光芒。
19.在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2分)
20.这篇短文采用的人称是_______,记叙的顺序是________。(2分)
21.文中记叙的捐赠眼睛角膜的人物依次有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捐赠眼睛角膜的时间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2.下面是文中所用的材料,其中详写的有(多项选择)(    )(2分)
A.母亲被疾病夺去生命    B.父亲对我的教诲和影响
C.温迪的骄傲和心愿      D.温迪在交通事故中丧生
E.温迪的眼睛角膜被移植成功
23.在文中用横线画出琳达的父亲给她以深刻启发的两句话。(2分)
24.恰当地归纳了文章中心思想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通过琳达的亲人捐赠眼睛角膜的事情,赞扬了琳达父母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B.本文通过琳达的亲人捐赠眼睛角膜的事情,表现了琳达思想感情的变化和认识的提高。
C.本文通过琳达的亲人捐赠眼睛角膜的事情,表现了温迪年纪虽小,但品质非常纯洁高尚。
D.本文通过琳达的亲人捐赠眼睛角膜的事情,赞扬了他们为别人的健康、幸福而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三、写作(40分)
25、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
(1)请以《我二十年后某一天的日记》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2)“人间自有真情在,爱心暖如三春晖”。在我们的生活里,有着父子之爱、母女亲情,也常见邻里间和睦相处,亲友间真诚相待,同学间友谊真挚,师生间情感依依……请截取你熟悉的一段生活,以“真情”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一、积累运用
1、B
点拨:“稽”音应该为“jī”。
2、B  “指”应写作“趾”
3、B
点拨:“易”的意思应该为“轻视”。
4、A
点拨:欧•亨利是美国小说家。
5、D
6、①霜叶红于二月花
②将军白发征夫泪
③便引诗情到碧霄
④人生易老天难老
⑤不尽长江滚滚来
7、略
8、略
9、逻辑修辞使人思想缜密
10、如:《西游记》孙悟空  三打白骨精。 
11、(1)[答案示例]普通话是我们沟通的桥梁。
(2)[答案示例]演讲、辩论会、朗诵会、故事会、对口词等。
(3)[答案示例]  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现代化手段施以正面影响。②把普通话纳入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
(4)[答案示例]①推广普通话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地方文化和地方传统的问题。②推广普通话并不意味着要消灭方言,但也不宜任意扩大方言的影响。③普通话虽作为正式交流用语,但不必在任何地方都使用普通话,那样不现实。④推广普通话应考虑我国的实际,不能一刀切,不能操之过急。
点拨:第(1)小题应明确活动的意义、宗旨、特点等,只要涉及其中一个方面即可。第(2)小题符合背景要求,具有语文活动的特点,能举出三项活动即可。第(3)小题只要能给学校提出符合要求的建议,且有一定的创意即可。第(4)小题只要能就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艰巨性、复杂性及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推广普通话的方法等问题中的任何一个问题谈出自己的见解,不违背国家语言文字法,言之有理即可。
12、略
二、
(一)11.皇帝的新装  童话        12.陛 骇 衔 勋
13.虚伪 粗糙                     14.B
15.心理描写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hài)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语言描写
哎呀,真是美极了!我十分满意!动作描写 于是他点头表示满意 
16、虚伪、愚蠢
17.C
18.A
(二)19.冲  搂     20.第一人称  顺叙     21.母亲、父亲、女儿温迪    1965年炎夏的一天  1986年的一天  女儿去世两周以后
22.B C          23.“你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24.D (211.142.134.90)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北师大 七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上一个『2009届广东省惠来一中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卷』  下一个『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