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温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中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2009年温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九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9年温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模拟卷2009.1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这个世界没有真正的绝境,无论黑夜多么màn(1)长,黎明总会降临人间;无论风雪如何肆虐,阳光总会照yào(2)大地;无论灾难怎样深重,希望总会méng(3)发新芽。生命的旅途中,只要我们坚
试题预览
  2009年温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模拟卷2009.1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这个世界没有真正的绝境,无论黑夜多么màn (1)  长,黎明总会降临人间;无论风雪如何肆虐,阳光总会照yào  (2)  大地;无论灾难怎样深重,希望总会méng  (3)   发新芽。生命的旅途中,只要我们坚持不xìe  (4)  ,崎岖道路也能成为壮美风景。
2、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4分)
生活中,我们需要爱心。爱心使         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使       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使          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爱心使        的人感受人间的温暖。
A.孤苦无依      B. 饥寒交迫      C.濒临绝境     D.心灵枯萎
3、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⑴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⑵八百里分麾下炙,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⑶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鸡犬相闻。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⑸安得广厦千万间,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⑹               ,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
⑺中国古典诗歌往往用生动鲜明的形象寄寓抽象深刻的道理,如朱熹的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就使说理含而不露,意蕴丰厚。请再写出这样的一句诗:
    .                ,                。
4、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回答问题。(4分) 
《傅雷家书》,让我们感受到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          》,让我们感受到流落荒岛的鲁滨逊积极乐观、永不放弃的精神;《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我们感受到与命运顽强抗争的勇气与毅力;《            》,让我们感受到               。
5、走近温州文化。(7分)
(1)温州秀丽的山川,深厚的文化曾吸引了历代名人深情眷恋和倾情歌咏。徐霞客三游.          ,            二赏梅雨潭,陶弘景钟情楠溪江,因为他们温州带上了浓厚的人文色彩,令人神往。(2分)
(2)温州城内每年农历二月初一从康乐坊开始,至三月十五日五马街止,主要街道依次举行祈福活动,称“拦街福”,为地方性传统节日。拦街祈福,表达了人民              的良好愿望。(2分)
(3)温州民间十分重视居住的环境,对房屋的选址非常讲究。房屋要背山面水朝阳,顺山势,背风向,靠水源,避灾祸等。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迷信的做法,有人认为这有一定的生活依据。请你谈谈对温州人选房要旨的认识。(3分)
                                                                              
5、近年来,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请你参加相关主题活动,完成以下任务。(7分)
活动一:我的发现——探究下列材料,简要写出你得到的结论。
材料1:2007年12月16日,国务院颁布了修订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办法》规定,增加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为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
材料2:2008年初,浙江省确立了14个传统节日标志地:绍兴(春节看祝福)、海宁(元宵看灯会)、余杭(端午赛龙舟)、开化(中秋舞草龙)……
材料3:温州市有20多处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目前有些面临失传的危险。
探究结论:                                                         
活动二:我的观点——对于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有以下两种不同观点。你赞同哪一种?简述理由。
观点1: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应该保护。
观点2:时过境迁,某些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被淘汰也很正常。
观点理由:                                                               
活动三:我的体验——温州在传统节日中有丰富的民俗活动,如春节贴对联、清明扫墓祭祖等。谈谈你在期它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登高节等)中参加过的民俗活动以及你的感受。
示例:清明节,家人们会聚集在一起,扫墓祭祖,踏青游玩,吃清明馃。这个日子里,有怀念逝去亲人的感伤,有家人团聚的欢乐,也有享受春光的惬意。
体验感受:                                                                  
二、现代文阅读
(一)等待是美丽的
李  愚
①曾有人问德川家康:“杜鹃不啼,而要听它啼,有什么办法?”德川家康的回答是:等待它啼。”
②大仲马的巨著《基度山伯爵》中的最后一句话令我刻骨铭心:“人类的全部智慧都包含在这两个词中:等待和希望……”
③在南美洲安第斯高原海拔4000多米人迹罕见的地方,生长着一种花,名叫普雅花。普雅花的花期仅有两个月,花开之时极为美丽,花谢之时也是整个花株枯萎之时,然而谁能想到,普雅花为了两个月的花期竟要等100年!
④用一百年等待一次花开,等待一次两个月的美丽,值吗?神奇的普雅花也许从来不曾思考过这个问题,它只是静静地伫立在高原上,默默的用叶儿采集阳光的芬芳,默默地用根儿汲取大地的养料,默默地等待100年,只是为了用百年一次的花开来证明生命的美丽和价值。
⑤畿米《希望井》中有这样一段话:“掉进深井,我大声呼喊,等待救援……天黑了,黯然低头,才发现水面满是闪烁的星光。我在最深的绝望里,遇见最美丽的惊喜。”
⑥畿米用诗意盎然的语言写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人生不会风平浪静,生活不会一帆风顺,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出现困境,这个时候你应该学会等待,在等待中你也许会发现生活的另外一个出口。
⑦等待是一种美丽的坚持,只要等待就有希望,而希望是生活的源泉和动力。希望到来之前是等待,希望到到来之后还是等待,因为那时又有了一个新的希望了。其实生命就是一个等待的过程,我们的一生就是在等待中度过的。
⑧雨什么时候下?风什么时候起?一个字——等!
(选自《意林》2008年第11期,文章有改动)
[链接材料]
链接材料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链接材料二:汶川大地震中,汶川映秀湾水电总厂31岁的马元江在废墟中被困179个小时后被成功获救,创造了生命奇迹。
6、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
答:                                                                      
7、阅读全文,说说第(1)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3分)
答:                                                                      
8、结合语境,简析第④段划线文字的表达效果。(3分)
答:                                                                      
9、你怎样理解第⑥段中划线的文字?请结合链接材料作答。(3分)
答:                                                                      
                                                                              
(二)爱无灵犀    沧州老朱
⑴国庆节,因要接待几个俄罗斯客户,他打电话回老家,跟母亲说自己6号才能回去,公司越做越大,回老家的次数却越来越少。
⑵事实上,俄罗斯客人4号就走了,5号一大早,收拾停当,他开车带了妻儿踏上了回家的路。他撒了谎,因为他知道,只要说自己回家,母亲一定会到村口接。前些天下了雨,虽然这会儿天已放晴,可山里气温低,加上雾气正浓,一早一晚很是阴冷。母亲已经78岁了,腿脚又不好,总在风口里站着,身体哪受得了?
⑶然而车还没下公路,他便远远地看到了站在村口的母亲。母亲站在那棵大槐树下,不时地踮起脚,向公路方向张望。(A)一头披散的白发在风中摇曳,整个身子像一株深秋被摘去了果实的玉米秸,看上去单薄而脆弱。
⑷母亲的左眼去年查出了白内障,医生说老太太岁数大了,不适合开刀,再说也不敢开刀,怕老太太的身体吃不消。母亲自己也不肯再治疗了,说好歹还有一只眼,将就着得了,况且临死再挨一刀不值得。可他知道,母亲是心疼钱。母亲总说他们挣钱不容易,不要大手大脚。他想等再过一段时间,母亲的眼睛适合手术了,就带她去市里做了。他告诉母亲,手术的几个钱对自己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他说这话时,母亲笑了,笑得很灿烂。儿子出息了,做母亲的一辈子盼的,不就是这个吗?
⑸村口离公路还有两三百米的距离,这么远,母亲昏花的老眼根本看不清,可母亲依旧固执地伸长了脖子,不时向这边张望着。
⑹他的眼有些潮湿,远远地,他停了车,妻子和女儿下车,一溜小跑过去。(B)女儿大声喊着奶奶,犹如天籁,喜得老太太合不拢嘴。
  ⑺把母亲扶到车上,他问母亲:“不是打电话说6号才回家吗,今天才5号,怎么就知道我回来了呢?”
  ⑻“我是你娘,你那点儿心思我还不知道?”母亲咧着缺了牙的嘴,笑着,有些得意,有些狡黠,“不就是怕我出来接你们会染了风寒,故意跟我撒谎吗?我这掐指一算,就知道你们今天回来……”
⑼“奶奶,您真是比如来佛还神,不用猜就知道我们今天回来。”女儿撒娇似的挽着奶奶的胳膊。
⑽“这还用说,要不,怎么叫母子连心呢。”
⑾一家人都笑了。这一刻,他忽然就相信了妻的话。妻说,爱,是有灵犀的。以前,每次往老家打电话,十回倒有九回是母亲接的。家里的电话没有来电显示,他一直纳闷儿,怎么每次不等他开口,母亲便知道打电话的人是他呢?莫非这爱的灵犀就真的这般灵?
  ⑿不知不觉中,车进了胡同,嫂子迎了出来。哥哥比他大9岁,两个孩子大了,已在外地工作。 
⒀女儿拉了奶奶去表姐家串门儿,妻和嫂子择菜做饭,他无所事事,一路闲逛着去菜园找哥哥。
  ⒁哥哥正在园子里侍弄白菜,见到他,喜上眉梢。哥俩你一句我一句闲聊着。问及母亲的近况,哥不觉叹了一口气:“娘越来越糊涂了,天天守着电话,不管谁打进来,张嘴就是一句‘二小儿啊,娘就知道是你’,弄得俩孩子都不敢往家打电话了,怕娘一听打电话的不是你,失望……” 
⒂他愕然,怪不得每次打电话母亲一猜一个准呢。
⒃“有些话,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哥哥抬头看了他一眼,顿了顿,接着说,“娘岁数大了,腿脚又不灵便,身边不能离人了,可你嫂子总不能啥活儿都不干光跟着娘啊。这不,自从去年你去省城办事顺便回了趟家,娘想起来便到村头儿站会儿。国庆节这7天假,你明明说6号才回来,可娘愣是从1号起便天天去村口等……”
⒄他的心一阵阵痉挛。他一直都以为母亲接电话和去村口等他,不过是一种巧合,或者如妻子所言,是一种母子间的灵犀。原来,这爱里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灵犀,那不过是一个母亲,日复一日固执的牵挂与守候。
  ⒅他眼前不由浮现出秋风中母亲翘首企盼的身影,那颤颤巍巍的身体,令他的心,刹那间,一片濡湿。 
                                    (选自2008年第10期《小小说选刊》)
10、小说主要是通过写“母亲”的哪两件事表现主题的?(4分)
答:                                                                       
                                                                                 
11、联系上下文,说说母亲“笑”的原因。(4分)
(1)他说这话时,母亲笑了,笑得很灿烂。
答:                                                                    
(2)母亲咧着缺了牙的嘴,笑着。
答:                                                                      
12、既然儿子己说明6 号才回来,母亲为什么从l号起便天天到村口等?(3分)
答:                                                                      
13、任选文中划线的(A)(B)两句中的一处进行赏析。(3分)
    答:                                                                     
14、你认为“爱有灵犀”吗?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和感受。(3)
答:                                                                       
                                                                                
三、古诗文阅读(26分)
(一)夏意(苏舜钦)(4分)
    别院①深深夏席②清,
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
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释]①别院:正院旁侧的小院。②席:竹席。
15、这首诗写出了盛夏小院幽静的特点,诗中体现“幽静”的词语有       、     。18、16、除了“幽静”之外,诗人笔下的夏日小院还有         的特点。
(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0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7、语段举“攻城”的事例是为了论述                      这一道理。(用原句)(2分)
1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池非不深也   (        )  ②兵革非不坚利也 (       )
③委而去之    (          ) ④故君子有不战   (       )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答:                                                                     
20、结合现实,谈谈你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理解。(2分)
答:                                                                      
(三)破釜沉舟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①,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钜鹿②。战少利,陈余复请兵③。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④,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⑤,无一还心⑥。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⑦,绝其甬道⑧,大破之,杀苏角⑨,虏王离⑩。涉间不降楚(11),自烧杀。 (选自《史记《项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上一个『2008-2009学年乌市第74中学语文月考试卷』  下一个『江苏灌云伊中高一期末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