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九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九年级上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九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积累运用(30分) 1、请你给下面这段话中的两个加点字注音,并改正这段话中的两个错别字。(4分) 人生如同登山。初出发时,仰首望处,群峰揽秀,令人心情激荡,浮想连翩。于是拾级而上,沿途花团锦簇,浓阴滴翠,美不胜收。但这些都挽留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更不会让我们与成功分道扬镖,因为
试题预览
  九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积累运用(30分)
1、请你给下面这段话中的两个加点字注音,并改正这段话中的两个错别字。(4分)
人生如同登山。初出发时,仰首望处,群峰揽秀,令人心情激荡,浮想连翩。于是拾级而上,沿途花团锦簇,浓阴滴翠,美不胜收。但这些都挽留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更不会让我们与成功分道扬镖,因为我们知道,无限风光在险峰。到达峰顶,我们将会欣赏更多绝美的风景,才能体悟生命的精髓……生命之美,美在进取!
拾级(    )精髓(    )          改               改      
2、名句(12分)
①、晓战随金鼓,                     。
②、羌笛何须怨杨柳,                 。           (       《凉州词》)
③、竹外桃花三两枝,                    。
④、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⑤、                    ,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⑥、绿杨烟外晓寒轻,                                  。(宋·宋祁《木兰花》)
⑦、《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
⑧、《捕蛇者说》的“吾尝疑乎是”一句中“是”字指代“                        ”。
⑨、《醉翁亭记》描写了“山间之四时”,其中写春季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⑩、衣带渐宽终不悔,                    。           (       《凤栖梧》)
3、名著阅读(4分)
英国作家            的《格列佛游记》中主人公格列佛所描述的利立浦小人国是用什么方法来选拔官员的?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4、修改病句,下面这段文字中共有三处画线句,其中两处有语病。请先将病句找出来,然后逐一修改。(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句所表达的意思)(2分)
随着科技的进步,文明的提高,当今社会越来越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①作为学生,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应重视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②我们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自己的知识水平,还要培养与人交往适应社会的能力,③这样将来步入社会才不会被淘汰。
第    句  修改                                                              
第    句  修改                                                              
5、根据下列提供的新闻,完成相关习题(4分)
新华网北京11月5日电(记者田兆运李宣良白瑞雪)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于5日11时37分对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实施了第一次近月制动,顺利完成第一次“太空刹车”动作。卫星被月球捕获,进入环月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月球卫星。
  11时15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调度地面测控系统,向沿着地月转移轨道高速飞行的嫦娥一号发出指令,卫星发动机准时点火,工作22分钟后,正常关机。随后,北京飞控中心对各项测量数据的计算结果表明,卫星顺利进入周期为12小时的椭圆环月轨道。
(1)、根据消息内容,拟出一个简短的标题,15字以内(2分):
                                                                           
(2)、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牵动了亿万华夏儿女的情思,面对此时此景,你作为一名中学生,你想说些什么?请简要写出你的心里话(2分):
                                                                           
6、综合运用(4分)
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国家正在大力提倡“阳光体育”运动。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该积极起来,主动参与到这一活动中去。
①请你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为这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2分)
                                                                            
②假如你是体育委员,请为你们班拟一个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方案。(2分)
                                                                            
二、理解、感悟(60分)
(一)诗歌赏析(4分)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7、从这首中你能感受到那些物候现象?请简要表述。(2分)
                                                                            
8、古代诗歌是“言简而意丰”,请结合相关诗句或词语对这首诗作出赏析(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15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衣服、饮食、牛畜、丝纱、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珠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氏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南宋·康与之《昨梦录》)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2分)
 (1)渔人甚异之 (          )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3)老人引杨氏入山(         )   (4)迫暮,与老人同出(              )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忘路之远近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      B、以耕以蚕      以塞忠谏之路也
C、杨氏谢而从之    水落而石出者             D、不可取食于人也      生于忧患
11、翻译下面文言句子。(4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                                                      
12、阅读理解。(6分)
(1)甲乙文段都以人物的              为线索,甲文段按               顺序进行记叙描写,乙文段是通过                       来描写洞内生活情况的。(3分)
(2)甲乙文段所写的农民生活是有共同之处的,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共同点吗?你相信两文段所写生活的真实性吗?为什么?(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7题(13分)
(一)你是爸爸最得意的作品      周国平
(一)
    四月的一个夜晚,你来了,把父亲的称号和最温柔的爱心赠给了我。
    在那个决定命运的时辰,我沿着医院的走廊不安地徘徊。手术室的门突然打开,一个小护士蹦出来,又一溜烟消失在育婴室的门后。她怀抱着的那个裹着纱布的婴儿就是你。
  “女儿。”她公事公办地喊了一声。
    “我的女儿!”我心中响起千万重欢乐的回声。
    你有一头浓密的黑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睁着的那只眼睛炯炯有神。
    当我从担架上抱起妈妈血污的躯体时,当妈妈被手术后的创痛折磨得日夜呻吟时,我们没有后悔。因为,我的女儿,妈妈的受难是有报偿的,这报偿就是你的存在。
(二)
    你是从妈妈敞开的腹壁一下子进入这个陌生的世界的。
    妈妈躺在手术台上,没有见到你。护士把你抱走后,妈妈才想起,懊恼地嚷道:“怎么不给我看看啊!”
    不过,妈妈听见了你的第一声啼哭。
    “啊……啊……”
    妈妈一次次向我模仿这哭声,评论道:“声音真娇嫩,真好听,一点儿也没有悲伤的含义。妈妈评论得对:生命的第一声啼哭是不杂一丝悲伤的。因为生命由之而来的那个世界里不存在悲伤,悲伤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产物。 
(三)
你的摇篮放在爸爸的书房里,你成了这间大屋子的主人。从此爸爸不读书,只读你。
你是爸爸妈妈合写的一本奇妙的书。在你问世前,无论爸爸妈妈怎么想象,也想不出你的模样。现在你展现在我们面前,是那么完美,仿佛不能改动一字。
    我整天坐在摇篮边,怔怔地看你,百看不厌。你的小脸蛋白白净净的,透着一股灵气。有时候,片刻之间,你的脸上会闪过千百种表情:微笑,冷笑,横眉蔑视,皱眉厌烦,眼睛弯成月牙形的娇媚……不过,多数时候,你出奇地恬静,那时你最美。入睡时,你的两条小胳膊平举在脑袋两侧,脸上的神态安详得近乎佛相。醒时,你静静地睁着一双乌黑澄澈的大眼睛,久久凝视空中某处,不知在想什么。那目光成熟而超然。真令人感到神秘。看你这么可爱,我常常忍不住要抱起你来,和你说话。那时候,你会盯着我看,眼中闪现两朵仿佛会意的小火花,嘴角微微一动似乎在应答。你是爸爸最得意的作品,我读你读得入迷。
[注]:本文节选自《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妞妞出生后,不久就被诊断患有绝症,带着这绝症极可爱也极可怜地度过了短促的一生。”《妞妞》这部书是作家在女儿一岁半死后用沉痛的笔墨写的。其中记下了这期间他和妻子在死亡阴影笼罩下,与女儿生活的点点滴滴,以及他们在摇篮兼墓畔的思考。
13、从第三部分看,女儿让爸爸既“得意”又“入迷”的原因有哪些?(2分)
答:                                                                         
14、根据语境,写出你对划线句的理解。(2分)
(1)你来了,把父亲的称号和最温柔的爱心赠给了我。
答:                                                                        
(2)从此爸爸不读书,只读你。
答:                                                                          
15、本文为什么使用第二人称来叙述?(2分)
答:                                                                         
16、本文包含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请分条概括。(3分)
答:                                                                         
                                                                            
17、作者的女儿在一岁半时因绝症而夭折,美丽的生命过早凋零了,心碎总是难免的。请你用真诚、得体的语言劝慰一下这位父亲,并工整地书写在下面的方格内。(50字左右)(4分)





(四)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8—22小题(13分)
学 贵 质 疑     黄 菊
①我们说有成就的人有“学问”,既然是“学问”,那么就要既“学”且“问”。“问”从何而来?从疑而来。只有多疑、善疑、质疑、探疑,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用之于人民的事业。清朝学者陈宪章认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所以,我们说:学贵质疑。
②人们常常把知识比作海洋,海洋是无边无际的,       。
一个人,无论他有多大的学问,总会有无知的地方,而多疑、善疑、质疑、探段则是获取新知识的途径。正是基于这一点,法国伟大作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地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的确如此,如果达尔文没有对“特创论”的怀疑,就不会有“自然选择学说”的确立。所以说,只有疑才能使我们的智慧之树开出艳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
    ③但是,我们必须明白,疑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和认真思考之上的,绝不是无端的猜疑或随便的怀疑。达尔文对“特创论”的怀疑,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在于他随“贝格尔”号帆船环球旅行之后,观察和采集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考察和研究了无数的地质资料,经过综合探讨之后,才向根深蒂固的“特创论”发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这是一场真理对谬误的挑战,其结果自然是真理胜利。可见,任何有效的怀疑,都依赖于对事实的仔细分析和对理论的深入研究。
    ④可是我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2009年中考模拟试题[艾军平]』  下一个『苏教版必修一期未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