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检测与强化训练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检测与强化训练(七年级上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苏教版初中语文期七年级(上)第五单元检测与强化训练(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一、积累运用(共20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文后方格内。(4分)中国人民曾历经沧桑、饱受磨难。然而在灾难面前,中华民族始终展现出无比的坚韧和顽强,不服输、不放弃。在全国上下qiè而不舍的
试题预览
  苏教版初中语文期七年级(上)
第五单元检测与强化训练
 
(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共20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文后方格内。(4分)
中国人民曾历经沧桑、饱受磨难。然而在灾难面前,中华民族始终展现出无比的坚韧和顽强,不服输、不放弃。在全国上下qiè而不舍的努力下,我们已经走过了最艰难的一段路,只要我们每个人继续付zhū努力,不久的将来,在曾经地震的废墟上,一座又一座更加美丽的城市和乡村将拔地而起。
 
    2.找出下面词语中四个错别字,填入表中,然后改正。(2分)
    一劳永逸 慢不经心 孜孜不倦 一世无成 轻而易举
不言而喻 茫无崖际 微不足道 根深谛固 兴高采烈
 
    3.填空。(8分)
    ①《论语》是记录             的书,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收集编纂而成。孔子,名丘,字仲尼,           末期鲁国人,           学派的创始人。
    ②《梦溪笔谈》作者           ,是            (朝代)科学家、政治家。
    ③《狼》选自           ,作者           ,是           代著名文学家。
    ④桃李不言,                  。
    ⑤学而不思则罔,               。
    ⑥在你交往的朋友中,许多人都是优点和缺点并存的,怎样正确对待他们的优缺点呢?《论语》中的“                               ,                             ”已给了我们正确的答案。
    4.根据画线句子进行仿写。(2分)
    学会宽容,宽容是容纳大树小草的田野,是接受阳光暴雨的天空,是                ;
    宽容是吹开闭锁保守的清风,是洗涤狭隘自私的雨水,是                          。
    5.下面语段有四处不妥,请指出并加以修改。(4分)
    ①我国北方地区去年春天遭受13次沙尘暴侵袭的情景令人没齿难忘。为了解决沙化急速加剧这一紧迫问题,②我国将出台防沙治沙,以维护生态安全。③如何确立防沙治沙的法律地位,是政府提出的一项重要措施。草案规定:④国家在沙化土地所在地区建立政府行政领导生态保护政绩考核制度,对本辖区生态质量负有直接责任的政府行政领导不得继续担任原职或晋升。
    ①                                                                         
    ②                                                                         
    ③                                                                         
    ④                                                                         
    二、阅读理解(共40分)(一)阅读《以虫治虫》一文,完成6~10题。(12分)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①其喙有钳 (    )      ②岁以大穰 (    )
    ③悉为两段 (    )      ④旬日子方皆尽(    )
    ⑤方为秋田之害(    )   ⑥其虫旧曾有之(    )
    7.下面各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2分)
    A.方为秋田之害/方两三级
    B.而动如初/匠师如其言
    C.则以钳搏之/以瓦布之
    D.问塔动之因/其虫旧曾有之
    E.旬日子方皆尽/人皆伏其精练
8.翻译: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2分)
                                                                           
    9.这篇短文可分三层,请在原文中用“∥”划分层次。(3分)
10.读了《以虫治虫》这篇小短文,你获得了什么启示?(2分)
                                                                           
                                                                               
                                                                               
                                                                               
(二)阅读《斜塔上的实验》的节选部分,完成11~16题。(12分)
    比萨城一个年轻的医科大学生,正在大教堂里跪着祈祷。除了一条链条扰人的擦碰声,大厅里一片寂静。一个教堂司事,刚注满一盏从教堂顶上悬挂下来的油灯,漫不经心地让它在空中来回摆动。摆动着的挂灯链条的嘀嗒声 了这个学生,引起他一连串的 。
    突然,他跳起身来,这一举动使其他礼拜者大为惊讶。在摆动着的油灯的节奏中,他仿佛遭到了闪光的突然袭击。他觉得链条的节奏似乎是有规律的,那盏嘀嗒作响的挂灯每往返摆一次用的时间似乎一样长,尽管往返的距离越来越小。
    他的感觉正确吗?如果正确,那他就是发现了奇迹。他决定立刻回家,马上去弄明白究竟是看花了眼,还是发现了大自然的一个伟大真理。
他一到家,就找来两根同样长的绳索,各坠上一块重量相同的铅块,将两条绳索分别系在不同的厅柱上,准备做他的实验。他请他的教父穆契柯•铁达迪帮助他进行这个实验:“你数这条绳索的摆动次数,我数那一条。”
老头子耸一耸肩。“又是伽利略一个发疯的念头。”他咕哝着,但是他同意帮忙。
    伽利略手拿两个铅摆,将一个拉到距垂直线四手掌宽的位置,另一个拉到两手宽的位置,然后同时放开手。两个人分别数了两条绳索的来回次数,然后加以比较。总数是一样的,各为100次。两条绳索的起点虽大不相同,但在同样时间内到达同样的点上。
    就这样,从教堂的油灯的摆动中,伽利略发现了自然的节奏原则。今天,这项原则已应用于时钟计时、计数脉搏、计算日食和推算星辰的运动等方面。
11.第1段“摆动着的挂灯链条的嘀嗒声         了这个学生,引起他一连串的         。”这句话中两处横线上应填入的最确切词语的选项为(     )(    )(2分)
(1)A.惊动 B.惊醒 C.惊扰 D.惊诧
(2)A.思想 B.思考 C.思索 D.思念
12.“突然,他跳起身来”,伽利略为什么突然跳起身来?(1分)
                                                                           
13.就这样,从教堂的油灯的摆动中,伽利略发现了自然的节奏原则。“自然的节奏原则”是什么?请用准确的语言概括。(2分)
                                                                           
14.请用一句话概括节选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15.“今天,这项原则已应用于时钟计时、计数脉搏、计算日食和推算星辰的运动等方面。”除了这些,你知道这项原则还用于哪些地方吗?(请写出1~2个)(2分)
                                                                           
                                                                               
                                                                               
16.读了《斜塔上的实验》这篇课文,你觉得一个杰出的科学家需要具有怎样的品质?(3分)
                                                                           
                                                                               
(三)阅读《动物中的数学“天才”》,完成17~22题。(16分)
动物中的数学“天才”
    ①在人类看来,动物只是供人玩赏、受人摆布,甚至会成为口中的食物。其实,许多动物的头脑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样愚钝,它们不仅聪明,懂得计算、计量或数数,有的甚至是数学“天才”。
    ②在动物的生活习性中也蕴涵着相当程度的数学原理。比如,蛇在爬行时,走的是一个正弦函数图形。它的脊像火车一样,是一节一节连接起来的,节与节之间有较大的活动余地。如果把每一节的平面坐标固定下来,并以开始点为坐标原点,就会发现蛇是按着30度、60度和90度的正弦函数曲线有规律地运动的。
    ③小小蚂蚁的计数本领也不逊色。英国昆虫学家辛斯顿做过一次有趣的实验:他将一只死蚱蜢切成小、中、大共三块,中块比小块大约1倍,大块又比中块大约1倍,放在蚂蚁窝边。蚂蚁发现这些蚱蜢块后,立即调兵遣将,欲把蚱蜢运回窝里。约10分钟工夫,有20只蚂蚁聚在小块蚱蜢周围,有51只蚂蚁聚集在中块蚱蜢周围,有89只蚂蚁聚集在大块蚱蜢周围。蚂蚁数额、力量的分配与蚱蜢大小的比例相一致,其数量之精确,令人称奇。
    ④科学家发现鸬鹚会数数。中国有些地方靠鸬鹚捕鱼,主人用一根细绳拴住鸬鹚的喉颈。当鸬鹚捉回6条鱼后允许它们吃第7条鱼,这是主人与鸬鹚之间长期形成的约定。科学家注意到,若渔民偶尔数错了,没有解开鸬鹚脖子上的绳子时,鸬鹚则会动也不动,即使渔民打它们,它们也不会出去捕鱼,它们知道这第7条鱼应该是自己的所得。
    ⑤蜘蛛结的“八卦”形网络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即使用直尺和圆规等制图工具也很难画出像蜘蛛网那样的图案来。
    ⑥美国动物心理学家亨赛尔博士在实验时先给动物以错误的信息,然后观察它们做出的反应。他曾连续一个月给100只加勒比海野猴每天一次分发2只香蕉,此后突然减少到一半。此时,96%的野猴对这只香蕉多看了一两遍,少部分猴子甚至尖叫起来表示抗议。美国动物行为研究者弋丹也作过类似的实验,他先让他所饲养的8只黑猩猩每次各吃10只香蕉,如此连续多次。某天,突然只给每只猩猩8只香蕉,结果所有的黑猩猩都不肯走开,一直到主人补足10只后才满意地离去。由此可见,野猴和黑猩猩是有数学脑瓜的。⑦生物学家佩珀伯格,曾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耐心训练一只6岁的非洲灰鹦鹉。让它学会了40个英文单词,还能计数,这只鹦鹉能用这些单词说出几十种物件的名称、颜色和形状,如果把这些东西各自分堆的话,还会说出这堆东西各自是多少。
    ⑧珊蝴虫的头脑也不简单。据观察,珊蝴虫自身便是一个“日历”。它们每年在自己的体壁上“刻画”出365条斑纹,显然是一天“画”一条,奇怪的是,古生物学家发现3亿5千万年前的珊蝴虫每年“画”出的是400幅水彩画。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当时地球一天仅为21.9小时,一年不是365天,而是400天,这足以证明珊蝴虫的“数字才能”。⑨长期以来,包括科学家在内的所有人一直认为,只有人类才具有数字概念和进行计算的能力,而通过实验和观察才了解到,动物的智慧同样是不可小视的。
    17.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愚钝(     )     逊色(     )
18.文章第⑤段中“人们即使用直尺和圆规等制图工具也很难画出像蜘蛛网那样的图案来。”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者在介绍数学“天才”的时候,除了这种方法外,还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具体说明。(至少再举出两种)(5分)
                                                                           
                                                                               
19.概括第⑥段的主要内容。(可用文中原句)(2分)
                                                                           
20.第①段中“其实,许多动物的头脑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样愚钝,它们不仅聪明,懂得计算、计量或数数,有的甚至是数学‘天才’”中“许多”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21.作者在文章开头把动物们说成是数学“天才”,有什么好处?(2分)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七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上一个『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检测与强化训练』  下一个『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与强化训练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