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年秋季学期高二语文月考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2008-2009年秋季学期高二语文月考试题(高二必修五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高二语文(统招)11月份月考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木讷(nè) 濒(pín危 龋(qǔ)齿 粳(gēng)米B、刹(chà)那 叱咤(chà)风云 老妪(yù) 引吭(kàng)高歌C、刚愎(ì)自用 教诲(huì) 蜷(quán)缩 讹(é)传D、要挟(xié) 汗流浃(jiā)背 粗
试题预览
  高二语文(统招)11月份月考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木讷(nè)        濒(pín>危      龋(qǔ)齿     粳(gēng)米
B、刹(chà)那      叱咤(chà)风云   老妪(yù)     引吭(kàng)高歌
C、刚愎(bì)自用    教诲(huì)       蜷(quán)缩   讹(é)传
D、要挟(xié)     汗流浃(jiā)背   粗犷(kuàng)   畸(qí)形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为虎作伥    首当其充     生死忧关     区区小事
B.挑拨事非    妄费心机     相形见绌     养尊处优
C.兴高彩烈    一笔勾销     修养生息     一枕黄粱
D.人才辈出    委曲求全     瓦釜雷鸣     望风披靡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翘首西望,海面上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B.这个流氓横行乡里,罪恶累累,就在这边紧锣密鼓准备收网时,他怙恶不悛,又一次在夜间潜入一家店里实施抢劫。
C.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是处心积虑。
D.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那个春天的黄昏,当满树繁花无意间闯入我的眼帘,我的心不禁为之震颤,我惊诧三年的时间,树天天在,花年年开,         。一连好几天,我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站在阳台上望它们,望它们于无声处悄然散发着生命的芬芳。美丽的花树,寂寞的花树,
使我领悟了一句话:         。
①可我竟然从未留意过这近在咫尺的美  ②可对于这近在咫尺的美,我竟然从未留意过    ③美丽如河流,越深越无声   ④美丽如醇酒,越久越香浓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对于工资增长过快、工资水平过高的国有企业尤其是垄断企业,之所以有必要从严控制其工资上浮比例,首先是因为这些企业是国有企业。
B.为飞行安全,在飞机所必经的地面上,大约间隔3公里左右就设有一处通讯导航设备,为“天路”上的飞行提供服务。
C.教育部门将把主题实践活动纳入学生综合实践课程,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重要内容,引导未成年人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
D.网络文学的兴起,颠覆了纸质传统媒体的话语霸权,它是一个完全平民、自由的平台,给每一个喜欢写字的人以相对平等的机会。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8题。
抗生素药物研制新思路
俄罗斯医学科学院院士阿•沃罗比约地和俄罗斯科学中心特别纯净药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合作,提出了新型抗生素药物研制新方法。它的科学机理不是将体内致病性微生物细菌灭杀,而是最大限度地刺激体内那些牢固保护机体的正常细菌群的生物活性,使致病性微生物“无用武之地”。在该方法的基础上,俄研究人员已成功研制出新型抗生素药物。
众所周知,抗生素的抗药性问题已非常严重,针对一种疾病选择一种有效的抗生素已经很不容易。近年来,科学界已产生了一个新术语——“抗致病性”药物,这类药物或能将细菌消灭,或可抑制细菌的致病性。
目前,主要有两种研制瓣型抗生素的方法:
第一,利用群体效应调控原理。很多致病性细菌只有在群体密度达到一定程度后才可导致疾病发生,即受群体效应的调控。很多细菌都具备这种能力,即细菌能够分泌一种或多种自诱导剂,通过感应这些自诱导剂来判断菌群密度和周围环境变化,当菌群数达到一定的阈值后,启动相应一系列基因的调节表达,以调节菌体的群体行为。不同类型的细菌具有不同的群体效应调节系统,很多细菌分泌同一种诱导剂,以此调控不同种类细菌间的作用行为。目前,在这一理论基础上还没有研制出新型抗生素药物。
第二,寻找能够抑制细菌群体效应的天然化合物,如植物或者海藻等可以形成保护系统的天然物质。但目前因这些物质的低效性而未获得成功。
沃罗比约夫院士则提出了第三种方法。这种方法不是抑制致病细菌的群体效应,而是最大限度地刺激那些牢固保护机体的正常细菌群的群体效应。利用这种原理,沃罗比约夫院士在大肠杆菌增长自动调节因子的基础上,成功研制出力量抗生素药物“阿克托氟洛尔—C”。实验发现,“阿克托氟洛尔—C”能够有选择地刺激人体正常细菌的增长,如乳菌、大肠杆菌以及分歧细菌。研究人员认为,“阿克托氟洛尔—C”将成为真正的“抗致病性”药物抗生素。
(选自《新华文摘》2006年第15期)
6.下列有关俄罗斯提出的新型抗生素药物研制“新方法”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种新方法的科学机理是最大限度地刺激体内那些牢固保护机体的正常细菌群的生物活性,从而将致病性细菌消灭。
B.这种新方法的出发点不是将体内致病性微生物细菌灭杀,而是刺激正常细菌群的群体效应,使致病性细菌完全失去活性。
C.这种新方法的科学机理是刺激体内那些保护机体的正常细菌群,以提高它们的生物活性,使致病性细菌失去用武之地。
D.这种新方法的科学机理是限制致病性细菌的生物活性,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体内正常细菌群的生物活性。
7.下列对第二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解决致病性细菌对抗生素的抗药性问题,是科学界致力于寻找研制新型抗生素药物方法的重要原因。
B.致病性细菌对抗生素具有较强的抗药性,所以现在针对某一种疾病已经找不到一种有效的抗生素。
C.“抗致病性”药物和传统的抗生素相比,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抗致病性”药物重视了药物对细菌致病性的抑制作用。
D.传统的抗生素是致力于将致病性细菌消灭,而“抗致病性”药物则是或能消灭细菌,或能抑制细菌的致病性。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不同类型的细菌在相同的群体效应调节系统的调控作用下,一旦密度达到一寂的阈值,就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
B.很多细菌能够分泌一种或多种自诱导剂,借助同一种诱导剂可以调控细菌间的作用行为。
C.一些植物或者海藻等可以形成保护系统的天然物质,这些天然物质能够对细菌的群体效应产生抑制作用。
D.沃罗比约夫院士研制出的力量抗生素药物能够刺激人体内乳菌、大肠杆菌以及分歧细菌的增长。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9--12题。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归未至彭城,疽发背死。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根其不早耳。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晒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相彼雨雪,先集维霰。”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1)时也。
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2)。而诸侯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不遗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是始矣。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已七十,合则留,不合则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
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呜呼!增亦人杰也哉!
注:(1)卿子冠军:即宋义。公元前207年,秦围赵,楚怀王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援救赵国,途中,宋义畏缩不前,被项羽矫诏杀死。(2)楚怀王孙心:楚怀王孙子熊心,项梁拥立他为王,仍称怀王。项羽称霸后尊熊心为义帝。
9.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 间:离间
B.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梳      稍:稍微
C.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 本:根本,质本的东西
D.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 比肩:并肩,引申为地位相等
10.下列句中加点字词意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B.知几其神乎                   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C.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D.以立楚怀王孙心               故舍汝而族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
11.依据文意,范增离开项羽的最佳时机的主要依据是(    )
A.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
B.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
C.羽杀之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
D.(义帝)独遣沛公入关,不遣项羽。
12.下列各项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范增既不能促使项羽抓住机遇除去刘邦,又没有帮助项羽抢在刘邦之前进军关中,更没有阻止项羽弑杀义帝。所以作者评价时说范增“陋矣”。
B.作者认为项羽怀疑范增是两人之间矛盾的必然结果。两人初期的政治地位为后来的矛盾埋下伏笔,后来政治主张上的巨大分歧又加剧了这个矛盾。
C.作者分析问题时,能从两方面着眼。比如作者认为项羽先有怀疑范增之心陈平的离间计才能发挥作用;又比如从一方面指出范增浅陋,从另一方面又指出范增也是人中豪杰。
D.本文结构上很有特色。从“增之去”这一点铺开,多次运用引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推理证明,层层深入,逻辑性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5分)
13.翻译下列句子。(8分)
(1)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3分)
译文:                                                                      
(2)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3分)
译文:                                                                      
(3)合则留,不合则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3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8分)
舟中读元九诗   -白居易-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1)凄苦,是这首小诗的基调。这种凄苦之情,是通过诗中哪些词语渲染出来的。(2分)
答:                                                                     
(2)向来诗家最忌“犯复”,即一诗中不宜用重复的字。这首绝句却一反常态,四句中用三个“灯”字,但我们读来丝毫不感到重复,试作一点分析。(6分)
答: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2)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湘夫人》)
(3)酌酒以自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吞声踯躅不敢言。(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4)________________,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5)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________。(陆游《书愤》)
五、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6--19题。(18分)
良心的安抚
困难时期,粮食成了全社会的中心,天下事,再大也大不过粮食去。“民以食为天”的平淡警句,在那个时候,彻头彻尾地被我们所理解,牢牢地记在心上。 
在普通的家庭里,一天要吃几两粮食,一顿又该怎样分配,成了大家要反复掐算计较的事情,决不可以有半点疏忽。 
就是在粮食如此困难的时候,有一天,我的奶奶突然意外地扛回了一袋粮食,是捡来的。天上掉馅饼!足足三十斤重的白面。我们全家都愣了,呆呆地望着那袋粮食,不是大喜,而是惶恐。是谁丢的粮食? 
奶奶说,也许是从自行车上掉下来的,也许是毛驴车上掉下来的,也许是大卡车……奶奶伸出冻红的手,说我守着这袋粮食,在路边等了两个小时。我们心情复杂地望着这袋粮食,谁也不知道怎么办。奶奶说,要不,咱就跟这个人买点粮食,只买一碗,只一碗!我们都不明其意。奶奶拿起碗,从口袋里舀出一碗,又将口袋扎紧,拿出十块钱来,将粮食又扛了出去。全家人如释重负。奶奶拿着钱,背着粮食,又到路边上去等候了。直到傍晚,夜幕降临,奶奶又将口袋背了回来。没有人认领这袋粮食。 
第二天,我们又从口袋里“买”了一碗粮食,奶奶又拿出十块钱……整整三个月,我们全家怀着惶恐不安的心情,将一口袋粮食“买”光了。小柜上放下了一百多块不知该给谁的钱。在那个冬天,奶奶的心情一直很不安,像做了天大的错事。空空的粮袋,成了她最大的心病。她甚至神经质地一手攥着钱,一手拿着空粮袋子,三番五次地站在路边,等候那个丢粮的人。 
岁月如梭,奶奶的不安,似乎一直都没有化解。后来的年份里,奶奶总要拿出家里的吃食送给邻居。甚至无故地塞给小孩子们钱,为他们买糖果。有一天,奶奶将父亲给她的工资一分不剩地全丢了。奶奶回来不是丧气,而是有些兴高采烈。她不断唠叨着,这就对了,这就对了,就算是还上了。原来,她还是想着那袋粮食。两件事情虽然风马牛不相及,但奶奶却像是做了某种道义上的补偿。奶奶的这种“交换”虽然可笑,甚至近于迂腐,但我们却能理解她的心情。 
在奶奶的晚年岁月里,她因那一袋粮食,而做了许多的善事,很投入地去帮助别人。她常常帮得生硬过火,令人不解。但在奶奶的这些善举里,她的眉眼渐渐地舒展了,脸上渐渐地多了笑容。在她临去世的那年,她终于开心地说:奶奶到底还上了那袋粮食,一定是还上了,你们说呢?我们随声附和,使劲说,还上了,还上了! 
奶奶是用了多少代价去偿还那袋粮食,我们说不清,奶奶心里自然有她自己的计算,也许是十倍,也许还不止十倍。从她津津乐道的言语中,我们觉得她是还上了!是多少倍地还上了!
这件事,让我记了许多年,印象之深,永不可磨灭。尽管奶奶的做法近于可笑和迂腐,尽管她的举动是那么不可思议,但左右思量,却又觉得十分对称。人世间就是这样,良心是需要安抚的。后来我发现,凡是世上的好人,忠厚的人,都会有这般的迂腐。仿佛冥冥之中,与上帝早已签好的一张契约。守规矩,讲良心的人,都会遵守着这张冥冥中的契约。
世上有些事,我们大概永远也找不到债主,永远也不知道那个我们该去感恩报德的人是谁。甚至两下里,谁都不被对方所知晓。但我们却躲不过良心的自审。对于善良的人,活一生,莫过于良心上的安逸了。它是一种温暖,一种可靠,一种约定,人生是万万不能失去的。人自然需要许许多多物质上的东西,但往往更离不开良心上的安抚。 
奶奶在还清了“债务”之后,每晚睡得特别踏实,夜夜香甜。记得有一句话:良心是一个温柔的枕头,枕着这个温柔的枕头,无论窗外有什么样的响动,我们都可以安然入眠。
16.“人世间就是这样,良心是需要安抚的。”“良心”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3分)
答:                                                                       
                                                                           
17.文章把仁慈守信、感恩图报的奶奶作为中心人物来表现,为什么还要写到家庭其他人的“愣了”“惶恐”“惶恐不安”“尽情复杂”以及“如释重负”?(4分)
答:                                                                       
                                                                           
18.为了安抚自己的良心,奶奶付出了哪些代价?请分条表述。(6分)
答:                                                                       
                                                                         
                                                                         
19.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我们怎样完好安抚自己的良心?请结合实例谈一谈。不少于100字。(5分)
答: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月考试卷


上一个『初三语文月考试题』  下一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古诗文专项练习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