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期中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期中试卷(八年级下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期中试卷(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224100  江苏省大丰市第三中学曹金春邮箱:jsdfcjc@163.com一、知识操练营(15分)1.给加点字注音或依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感激生活对我们的厚爱。我们没有捕鱼耕种,却能品尝到美味佳yáo();我们没有采桑织布,却能享受到锦衣华服。心存感激,是一种明lǎ
试题预览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期中试卷
(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24100  江苏省大丰市第三中学  曹金春  邮箱:jsdfcjc@163.com
一、知识操练营(15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依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感激生活对我们的厚爱。我们没有捕鱼耕种,却能品尝到美味佳yáo(     );我们没有采桑织布,却能享受到锦衣华服。心存感激,是一种明lǎnɡ(    )的心境,一种人性的光辉。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贪婪(     )与抱怨;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苛(     )刻与冷漠。
2.修改下列病句(每句只改一处)。(2分)
①央视二套生活栏目中的“朱轶说计”,为我们揭示了生活中各种光怪陆离的骗局。
                                                                         
②在别人的故事里旅行,使我们可以关注到更加丰富的人生,就像我们坐在火车飞驰的窗口,领略这世界的全景。
                                                                         
3.默写。(5分,每题1分)
(1)《海燕》中表明作者渴望大规模革命风暴早日到来的一句是:          。
(2)浊酒一杯家万里,                      。
(3)                   ,草色入帘青。
(4)《西厢记》中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天净沙·秋思》中与此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               。
(5)李白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运用比喻抒发自己愁苦之情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请结合《活板》内容,对出下联。(2分)
  上联:蔡伦研制造纸术千秋传名;
    下联:毕昇                       。
5.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06年中国出现频率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十大语文差错。其中之一就是:“千姿百态的狗,成了丙戍年贺卡的主角。”“丙戍”应为“丙戌”。戌,音xū,地支的第十一位,对应的属相为狗。戍,音shù,义为防守,和地支无关。试分析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是什么?(2分)
                                                                          
②据《现代快报》报道,记者谢静娴从200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命题研讨会上独家获悉,今年江苏高考作文题中,考生写1个错字就扣1分,重复错误不计,最高可以扣到5分。对此,你是否赞成?试简要说明理由,不少于50字。(2分)
                                                                              
二、阅读精品屋(55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6~10题。(14分)
 (唐)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朕往为群凶未定①,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比来②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③,政教之道,共在书内。古人云:‘不学,墙面④,莅事惟烦。’不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                              
(选自《贞观政要·论悔过》)
 【注释】①往为群凶未定:过去因为许多凶敌没有平定。 ②比来:近来。 ③君臣父子:做臣子及做父做子的道理。 ④墙面:像墙面一样,喻指一无所知。
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①不暇读书                ②躬亲戎事
7.翻译下列句子。(3分)
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
                                      
8.文中唐太宗阐述书的重要作用的句子是                     。(2分)
9.唐太宗是怎样读书的?你有什么样的读书方法呢?请介绍一种并说明使用这种读书方法的理由。(4分)
                                                                           我的读书方法:                                                                 
我的理由:                                                                                           
                                                                              
10.读了上文后,试说说你的感受。(3分)
                                                                               
(二)阅读《沙漠里的奇怪现象》选段,完成第11~15题。(13分)
   ①古代亲身到过沙漠的人,如晋僧法显、唐僧玄奘,都把沙漠说得十分可怕,人们对它也就产生了恐惧的心理。法显著《佛国记》说,沙漠里有很多恶鬼和火热的风,人一遇见就要死亡。玄奘《大唐西域记》卷十二也说,东行入大流沙,沙被风吹永远流动着,人马踏过的脚印,不久就为流沙所盖,所以人多迷路。
②沙漠里真有魔鬼吗?在那时人们看起来,确像是有魔鬼在作怪。但是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以后,便可把这种光怪陆离的现象说清楚。这种现象在大戈壁夏天中午是常见的事。当人们旅行得渴不可耐的时候,忽然看见一个很大的湖,里面蓄着碧蓝的清水,看来并不很远。当人们欢天喜地向大湖奔去的时候,这蔚蓝的湖离人却总有那么一个距离,所谓“可望而不可即”。阿拉伯语中称这一现象为“魔鬼的海”。这一魔鬼的幻术到了19世纪的初叶,才被法国数学家和水利工程师孟奇所戳穿。他指出:沙漠中地面被大阳晒得酷热,贴近地面的一层空气的温度就比上面一两米处的温度高许多。这样由于光线折光和反射的影响,人们产生一种错觉,空中像有乔木倒栽在上面似的,蔚蓝天空的倒影,在地上望过去便成汪洋万顷的湖面了。若是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下面低而上层高,短距离内相差七至八度,像平直的海边地区有时所遇见的那样,那便可把地平线下寻常所见不到的岛屿、人物统统倒映在天空中,成为空中楼阁,又叫海市蜃楼。
11.以唐代玄奘去天竺取经的故事为素材创作的文学名著是               。(2分)
12.文章开头引用法显、玄奘的话有什么作用?(2分)
                                                                                
13.细读第②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魔鬼的海”的成因。(30字以内)(3分)
                                                                               
14.第②段中划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2分)
15.假如你是一个科学工作者,你应该怎样向普通群众解释“海市蜃楼”的现象呢?(4分)
                                                                              
 (三)阅读《和谐与矛盾》,完成第16~20题。(13分)
①说到和谐,有人这样比喻:年有春夏秋冬是和谐,月有阴晴圆缺是和谐,阳光灿烂是和谐,                ,……和谐不是清一色,不是铁板一块,而是五彩斑斓、活力纷呈。
②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和谐是运动中的平衡,差异中的协调,纷繁中的有序,多样性中的统一。“和而不同”,差异的和谐才有美。和谐不是要取消各种差异与矛盾,不是追求“无差别境界”,而是使各种差异形成一种合力,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认识差异、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义。
③和谐社会重在建设,重在实干。如果一说和谐,便一团和气,一路“抹”,一味“哄”,就会累积隐患。如果以和谐装门面,回避矛盾和问题,必将适得其反。实现和谐,看似软功夫,实是硬功夫。不打击违法犯罪,就没有公平正义;不惩治腐败,就没有政清人和;不抑制“八耻”,就难倡“八荣”……矛盾时时有,矛盾处处在,不能漠视,不可懒怠,不可推脱,越难越迎头而上,越棘手越敢碰硬,惟此才有出路,才达向和谐。
④解决矛盾,不是非此即彼,而是要使矛盾双方对立统一,差异相对均衡、相对中和。这就需要我们以和谐理念、和谐精神、和谐的方法看待、分析、解决矛盾,把原则性与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有理、有节、有度,促进事物的健康发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名主持人,自2005年以来,劝说4名在逃嫌疑人弃暗投明,投案自首。她的“亲和力”,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种和谐精神。
⑤我们对待矛盾和问题,可以做工作,但不能迁就;可以有耐心,但不能姑息。利益有冲突,可以通过沟通、协商、契约的方式去解决,激化矛盾不可取。面对不平、不公、不正,可以诉求、争取,走极端大可不必。事情紧急,则当断立断;矛盾需要缓冲,就要冷处理。一句话,怎么于和谐有利怎么处理。这不是叫人软、拖、慢,而是要言当其时,功当其是,正确地解决矛盾和问题。
⑥“和谐社会”当活力四射,充满生机与活力。达到这个目标,不可能如顺水行舟般轻松惬意。和谐尽在解决问题中,实现和谐要有胆识,要有勇气。敢于正视矛盾,善于化解矛盾,应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本功。
                    (文:平安  选自2006年11月17日《人民日报》第4版)
16.通读本文之后,你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7.试仿照第①段中划线句子的形式,仿写一个句子,与前面构成排比。(2分)
                                                                             
18.试联系第②③段的内容,说说矛盾与和谐之间的关系怎样?请简要分析。(3分)
                                                                             
19.第④段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20.人和走鸿运,家和万事兴。读了本文后,你在建设和谐社会方面准备怎样做?(3分)
                                                                             
(四)阅读下列文章,完成第21~25题。(15分)
   幸福可以用耳朵去寻找
谢胜瑜
①厄运发生在陈燕未满周岁的那年。医生告诉她的父母说陈燕患有白内障,即使做了手术,视力也达不到0.1。于是,父母决定抛弃她。
②是姥姥抱起了陈燕,并花钱给她做手术。手术之后,陈燕的右眼完全失明,左眼也只能看到1米以内东西的模糊影子。
③她一次次地撞到墙上、树上,跌倒在地上、沟边,但姥姥从不扶她,而是厉声让她自己爬起来。姥姥对她说:“不要哭,不要想被人可怜,如果你想过上好日子,就要比别人多吃苦,因为你看不见。”姥姥还对她说:“你没有眼睛,但是你还有耳朵,你可以用你的耳朵听出东西的摸样。”
④为了锻炼陈燕耳朵的“眼力”,姥姥找来壹角、伍分、贰角和壹分的硬币,抛在地面上,让她辨识它们掉落在地面上的声音的细微差别。千百遍之后,等陈燕终于用耳朵听见了它们的各自的“模样”,她已经5岁了。5岁的陈燕,凭借一双耳朵的“眼力”,可以在屋里屋外自由活动。但姥姥似乎忘了她是一个瞎子,竟然吩咐她过马路去买酱油、买盐,马路上人来人往,多危险啊。可姥姥不管,她说:“不要认为自己是瞎子,不要拿棍子探路,更不要拿棍子去乞讨!”
⑤她摔倒,她哭泣,她遭人欺负……这种时候,姥姥从来没有出现过,每一次,她从外面回来诉说委屈,姥姥都毫不怜惜,说:“没有人可以做你的眼睛,你的路只能用你的脚去走”。
⑥姥姥即将去世的时候,陈燕已是大姑娘了。弥留之际,她握着陈燕的手,表达了三个心愿:一是找到一份自立的工作;二是成个家;三是买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最后姥姥告诉她:“燕儿,你从小到现在,无论走到哪儿,姥姥都跟在你后面,从来没有离开过你,你摔跤,我在后面哭;你在前面走,我在后面提着一颗心;你被人欺负,我暗自伤心……”
⑦奔涌的泪冲掉了所有的委屈,在陈燕的内心,只有留下感激,因为姥姥的“无情”,陈燕早就不再是“瞎子”。她去上盲人学校,去学跆拳道,去开卡丁车,滑旱冰,甚至学深水游泳,没有一样不成功。钢琴调律技术娴熟的她开通了中国第一家钢琴调律网站和钢琴调律公益咨询热线。从此,她白天摸索着外出给人调琴,晚上回家接听热线。2003年,她终于把姥姥生前的三个愿望悉数完成:有了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成了家,还买了一套大大的房子。
⑧其实幸福生活就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关键的是,当你的眼睛看不见它的时候,你会不会想到并相信,你还可以用耳朵去把它找回来!
(选自2006年第7期《读者·原创版》 略有改动)
21.本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30字以内。(2分)
                                                                             
22.结合上下文内容,试说说你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理解。(4分)
①但姥姥从不扶她,而是厉声让她自己爬起来。
                                                                            
②因为姥姥的“无情”,陈燕早就不再是“瞎子”。
                                                                            
23.试阅读第③④⑤段的内容,说说奶奶是怎样训练陈燕的?(3分)
                                                                               
24.认真研读第⑥⑦段,发挥你的想像,说说陈燕听了奶奶的话后,会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试用不少于50字的话描写出来。(3分)
                                        &nb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期末试卷


上一个『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  下一个『2009年中考语文复习之记叙文阅读篇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