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形成性检测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形成性检测题(七年级上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形成性检测题(说明:本试题满分120分,答题时间100分钟)一、积累运用(25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A.确凿(zuú)菜畦(xí)攒在一起(zǎn)B.嫉妒(dù)恳挚(zhì)雷霆万钧(tíng)C.襟怀(jīn)调侃(kān)肆无忌惮(dàn)D.圣诞(dàn)雪橇(qāo)百无聊赖(liáo)2.根据拼
试题预览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形成性检测题
(说明:本试题满分120分,答题时间100分钟)
一、积累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确凿(zuú)        菜畦(xí)   攒在一起(zǎn)
B.嫉妒(dù)       恳挚( zhì)   雷霆万钧(tíng )
C.襟怀(jīn)      调侃(kān )   肆无忌惮(dàn)
D.圣诞(dàn)    雪橇(qāo)  百无聊赖(liáo)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xī shuài(    )(    )   yuān博(    ) 
chī(       )呆          震(sǒng)
戏xuè(      )          书shú(    )
xun(    )良           mì食(    )
3.下面的词语中有六个错别字,找出来,依次改正在后面的方格中。(3分)
    倜傥    桑葚   脑随   人迹罕致
    秕谷    蝉脱   鉴赏   天真无斜
    霹雳    渴幕   憎恶   不禁住足
    厉叱    时髦   山坳   大言不渐

错字
正字
4.加点字全是多音字的一组是(  )(2分)
 A.宿儒   执拗   薄雾   积攒
B.剥落    绰号   焦灼   数落
C.贺卡    圣诞   郑重   睡觉
D.店铺    鲜明   教室   锻炼
5.依次填人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① 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      静静地笑
    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② 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       读到这里,
    他      是微笑起来,        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③ 过当他们把拣麦穗时所伴着的       ,一
    同        进包裹里去的时候……
  A.才  只有  常  而且  理想  装
  B.只  因为  总  而且  幻想  包
  C.就  因为  常  这才  思想  裹
  D.仅  只有  总  这才  憧憬  包
6.填空。(2分)
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都是       ,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                     
家、      家和      家。
  ② 《雪地贺卡》、《拣麦穗》的作者分别是         、
                 。
③《拣麦穗》中的两个主要人物是       、        。
④从题材上说,这个单元的几篇文章都属于         。
7.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2分)
①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           )
   ② 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她常常对我讲“长毛”。
(            )
③ 在农村长大的姑娘,谁不熟悉拣麦穗这回事儿呢?(            )
④ 那几天妹妹畏畏缩缩小老鼠一样,我脸上自然是雷霆万钧。
(           )
8.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①  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 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机关:
②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
宿儒:
③ 我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备嫁妆哩!”
大言不惭:
④ 犹如现在抄稿子,若有涂改必撕去重来,抄毕,如同几十年前一样,在自家的劳动成果前心旷神怡。
心旷神怡:
9.小海要参加市里的诗歌朗诵比赛,为此他每天练习到很晚。有一天邻居张伯伯对他说:“小海呀,你学习可真刻苦,每天晚上12点多了,我们都睡下了,你还在大声朗读什么东西。”小海谦虚地说:“张伯伯过奖了,我还差得远,还需要努力。”(5分)
① 伯伯说话所强调的意思是:(1分)

② 小海理解的意思是:(2分)
③ 果你是小海,得体的回答应该是:(2分)

10.是哲学家培根说的话,请发挥你的想像,依照培根的语言形式再续写一句富有哲理的话。(3分)
  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                    
                                            。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思考回答11—16题(12分)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象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断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
11.从全文结构上看,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到了___________的作用。(1分)
12.文中用到了一个排比句“也许……也许……也许……”,它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选择解释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2分)
A..表达了“我”因为要告别百草园而产生的痛苦、愤怒的感情。
 B..表达了“我”后悔当初不应该那么淘气,做了种种错事,如今只好甘心受罚的思想。
 C..用疑问、猜测和无可奈何的语气,表现了“我”告别百草园时在心里引起的震荡、依恋和无奈的感情。
13.“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选出解释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2分)
 A.“我”有着天真活泼的性格,尽管我要离开百草园了,但我还会回来的。
 B.“我”与百草园中的动、植物已结下了朋友般的感情,我舍不得,但又不得不离开他们。
C.“我”清楚地知道“我”在做什么,尽管我喜爱这些动、植物、但是“我”已经长大了,应该与他们告别了。
14.选文第一段段文字运用的修辞方法有_____     ,
______    。(2分)
15.对这段方案层次分析正确的是:(   )(2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文中划线的句子表现了先生怎样的性格品质?
(3分)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思考回答17—22题(18分)
梅香
林清玄
   ① 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
    ② 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艳红的梅花正以最美丽的姿容吐露,富人颇为自己的花园里能开出这样美丽的梅花,而感到无比的快慰。
    ③突然,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富人去开了门,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在寒风里冻得直打抖,那乞丐已在这开满梅花的园外冻了一夜,他说:“先生,行行好,可不可以给我一点东西吃。”
     ④富人请乞丐在园门口稍稍等候,转身进入厨房,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饭菜,他布施给乞丐的时候,乞丐忽然说:“先生,您家里的梅花,真是非常芳香呀!”说完了,转身走出去。
     ⑤富人呆立在那里,感到非常震惊,他震惊的是:穷人也会赏梅花吗?这是自己从来不知道的。另一震惊的是,花园里种了几十年的梅花,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闻到过梅花的芳香呢?
     ⑥于是,他小心翼翼地,以一种庄严的心情,生怕惊动梅香似的悄悄走近梅花,他终于闻到了梅花那含蓄的、清澈的、澄明无比的芬芳,然后他濡湿的眼睛,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为自己第一次闻到梅花的芳香。
     ⑦是的,乞丐也能赏梅花,乞丐也能闻到梅花的香气,有的乞丐甚至在极饥饿的情况下,还能闻到梅花清明的气息。
     ⑧可见得,好的物质条件不一定能使人成为有品位的人,而坏的物质条件也不会遮蔽人精神的清明,一个人没有钱是值得同情的,一个人一生都不知道梅花的香气一样值得悲悯。
     ⑨一个人的品质其实是与梅香相似,是无形的,是一种气息,我们如果光是欣赏花的外形,就很难知道梅花有极淡的清香;我们如果不能细心地体会,也难以品味到一个人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
      ⑩最可叹息的是,很少有人能回观自我,品赏自己心灵的梅香,大部分人空过了一生,也没有体会到隐藏在心灵内部的人格香气。
     (11)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12)现在,让我们一起以一种庄严的心情,走到心灵的花园,放下一切的缠缚,狂心都歇,观闻从我们自性中流露的梅香吧!
17.用简明的文字概括本文叙述的故事。(3分)


18.富人听了乞丐的话感到震惊,他震惊的是什么?请用文中相关的语句回答。(3分)


19.第⑧段加点拘词语“可见得”在文章结构上起了怎样的作用?(2分)


20.品读文章第(11)段,联系前文,谈谈为什么“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4分)

21.文章题为“梅香”,请结合第⑧⑨段谈谈“梅香”指的是什么。(3分)


22.在生活中,我们也许并不富有,也许常被人漠视,但我们也有“自己心灵的梅香,读了本文,请谈谈你的感受。  (3分)




(三)阅读下面的短文,思考回答23—27题(15分)
母亲的贺卡
李雪峰
      那是许多年前的事了。
      当年,他刚刚20岁,跑到南方的一座海滨城市做生意,没想到生意赔了,血本无归不说,还债台高筑,连回家的路费也没有了。快到春节了,他想了又想,给母亲写了一封信说,如果他春节不回家,可能就永远不会回家了,请老人珍重,忘掉他这个不争气的儿子。
      他那远在北方偏僻农村的母亲收到他这封沮丧又绝望的信,悲伤得哭了很久。这个世界上,她最牵挂的,就是这唯一的儿子,他是她的魂啊。母亲从抽屉里找到一张已经有些泛黄的贺卡,让邻家孩子代笔,在贺卡上写上了一行留言:孩子,你不回家,妈也不想再活了。
      母亲拄着拐杖赶到几十里外的镇上,把那张贺卡丢进了邮筒。那天的雪真大啊!一路上,母亲摔倒了好几次,纷纷扬扬的大雪,几乎把母亲裹成一个笨笨的雪人了。
      天快黑的时候,小邮电所的一个女营业员首先看到了那张没贴邮票的贺卡,她将已举到废纸篓旁的手缩了回来,对老所长说:“您看,这张没贴邮票的贺卡。”头发花白的老所长眯着眼睛仔细看了看那张泛黄的贺卡,一双本来就有些哆嗦的手更哆嗦了,他说:“这张贺卡就是没贴邮票,我一们也要马上把它投出去!”
      第二天早上4点多,老所长骑上车趔趔趄趄地冒着纷纷扬扬的大雪上路了。七八十里的山路,白雪皑皑,路上积雪很厚,这样的行程太危险。但老所长看着那张没贴邮票的贺卡,就仿佛看见了两条站在悬崖边上的生命!绝望的孩子,还有抱着仅仅一丝希望的老母亲……老所长的眼眶湿了,他顾不上自己那天一冷就隐隐作痛的老寒腿,把那张没贴邮票的贺卡紧紧地掖在贴胸的口袋里。
      天黑的时候,老所长终于赶到了县城。分发室的人很惊讶,说:“这么大的雪你还跑来干什么,不想要你那半拉子老命了?”老所长笑笑,顾不上喝一口热茶暖暖身子,就从贴胸的口袋里掏出那张贺卡说:“这贺卡忘贴邮票了,但它拴着两条人命呢!”分发室的人一一接过那张还有老所长体温的贺卡传递着看了说:“寄,马上就寄,这张贺卡一点都不能耽误!”他们“啪”地在卡上砸上了鲜红的邮戳,想想,又在那张贺卡的空白边缘上郑重地写下了一行黑体小字儿:这是一张很重要的贺卡,望能迅速投递!落款是:礼城县邮局全体同仁。
      夜里10点多,邮车破例摇摇晃晃地冒着鹅毛大雪上路了。
      次日8点,那张贸卡被准时送到了远去的火车上,开始了它新一程传递……
      4天之后的深夜,蜗居旅店的他收到母亲这张没贴邮票的贺卡。他看着贺卡上母亲的留言和边缘空白处那行陌生人留下的小字,哇的一声哭了。其他旅客纷纷披衣围了过来。大家默默地传递着看了那张泛黄的、没有贴邮票的贺卡,默默地掏出钱放到他的面前说:“回家去吧!你妈在家等着你呢!”那一堆钱有lO块的,有5块的,有1块的,还有角票和许多硬币。他知道,住到这也方的人都是些经济不太宽裕的人。
      怀揣着那张贺卡,他终于踏上了北归的列车。如今,年过40的他,已是北方一个大公司的总经理了,他和善,乐于助人。他的办公桌上,总放着那张泛黄的用玻璃镶嵌起来的贺卡,没事的时候,他常常默默凝视着那张母亲的贺卡,那张没有邮票的贺卡,他的眼里常常会涌满泪水。为母亲,更为那些直到现在他仍不知道名字的人们,也许,是为了生命之间那些闪烁着爱的光芒的心灵吧!
23.本文依次写了【写贺卡】→【        】→【        】   等情节。(2分)
24.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说说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4分)
① 一双本来就有些哆嗦的手更哆嗦了。


② 他的眼里常常会涌满泪水。


25.文中多次出现对雪的描写,其作用是什么?(3分)


26.为什么一张没有贴邮票的贺卡却按时送到了“他”的手中?(3分)



27.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以母亲的贺卡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叙述了传递一张没贴邮票的贺卡的故事。
B.本文既刻画了老所长这一个体形象,又描写了县邮局工作人员和其他旅客等群体形象。
C.在叙述故事表现人物时,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语言朴实而令人感动。
D.本文着重表现了母亲的谆谆教诲对儿子一生的深远影响。
 三、作文(50分)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里有无穷的乐趣,有做不完的游戏,有猜不完的谜语,有听不完的故事,有数不清的欢笑、打闹……,请你以“童年,我的梦”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1.注意选材的典型性。
2.要写出真情实感。
3.语言力争有特色。
4.600字左右  

第一单元形成性检测题答案
1.点拨:注意调值、调号的位置,创设造句环境。答:B  
2.答:蟋蟀   渊   痴   悚   谑   塾   驯   觅
3.点拨:错别字大多错在偏旁部首上,要结合构词的语言环境,注意汉字偏旁的表义性。答:髓  至  邪  慕  驻  惭
4.点拨:根据积累试着根据不同的发音构词。答:A(B中的“焦”、C中的“诞”、D中的“锻”都不是多音字。)
5.点拨:可用比较实验法,关键是确定第一项。答:B
6.点拨:考查积累。答:① 鲁迅  文学  思想  革命  ② 鲍尔基•原野  张洁 ③ 大雁  卖灶糖老汉  ④ 散文
7.点拨:首先要熟记修辞手法的种类,其次要从全句着眼。答:① 排比 ② 借代 ③ 反问  ④夸张
8.答:① 这里指诡计。 ② 老成博学的读书人。宿,这里有长期从事某种工作的意思。③ 这里指因为年龄太小而说大话不知道害羞。④ 这里指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9.点拨:听话听音,创设出问题情境来。答:①你的朗读影响我们体息了。 ②张伯伯夸奖自己学习刻苦。③张伯伯,对不起,这两天我只顾参加市里的朗诵比赛,就忘了大家还要休息,以后一定注意。
10.点拨:承上启下,句式一致,内容协调。答: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使人善辩。
11.点拨:内容上转折过渡。答:承上启下。
12.点拨:思想感情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注意不要走向极端。答:C
13.点拨:从所给句子上体现出“我”的思想感情。答:B
14.答:排比  拟人
15.点拨:体会确立划分的依据。答: C
16.点拨:抓住转折关系,分析转折原因。戒尺和罚跪都是惩罚学生的,但连用两个转折“但是不常用”、“但也不常用”。答:表现了了先生的宽厚、善良、和蔼的性格品质。
17.点拨:体现出人物和事件即可。答:乞丐闻到梅花的芳香,富人为此感到震惊,也第一次闻到梅花的芳香。
18.点拨:扣住神态、语气,体会表出乎意料的语气。答:穷人也会赏梅花(答成“气丐也能闻到梅花的香气”也可);富人自己种了儿十年的梅花,却从来没闻到过梅花的芳香。  
19.答:过渡或由叙述引入议论。 
20.点拨:敞开思维,富有是特指,不能仅仅限于物质的。答:因为坏的物质条件也有遮蔽他精神的清明,在精神上他是富有的。(答成“他能品味到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也可)  
21.点拨:从主题上考虑。答:精神的清明或内部的人格香气。  
22.点拨:要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要揭示自己心灵的美好。答:(略)
23.点拨:一要体现情节的发展性,二要体现情节发展的关键词“贺卡”。答:送贺卡  收贺卡
24.答:① 表现了老所长沉重、紧张的心理状态,因为人命关天。② 表现了“他”复杂的心理状态,“为母亲,更为那些直到现在他仍不知道名字的人们,为生命之间那些闪烁着爱的光芒的心灵”所感动。(或:对母亲和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的感激之情)  
25.点拨:境语即情语。答:烘托人物、渲染气氛、突出送贺卡的艰难
26.点拨:体会贺卡的特殊性。答:母亲在贺卡上的留言,让老所长等人感到贺卡的分量;又有很多素不相识的人的帮助和关爱:老所长冒雪送信到县邮局,邮车破例上路,贺卡被准时送上火车……
27.答:D (122.6.186.129)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七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上一个『七年级上册第三次阶段考试试卷』  下一个『新泰一中高一月考检测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