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语文科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2008—2009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语文科试卷(八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8—2009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语文科试卷说明: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0分)1、默写古诗文。(12分)(1)少壮不努力。(1分)(2),端居耻圣明。(1分)(3)予独爱莲之,濯清涟而不妖。(1分)(4)存者且偷生,。(1分)(5)《春望》一诗中表现诗人杜甫因忧国、伤时、思家
试题预览
  2008—2009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语文科试卷

说明: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0分)
1、默写古诗文。(12分)
(1)少壮不努力                 。(1分)
(2)                    ,端居耻圣明。(1分)
(3)予独爱莲之                    ,濯清涟而不妖。(1分)
(4)存者且偷生,                        。(1分)        
(5)《春望》一诗中表现诗人杜甫因忧国、伤时、思家而快速苍老的一联诗句是:
                                 、                        。(2分)
(6)《陋室铭》中与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句表达的意思相近的两句是:
                    、                           。(2分)
(7)《望岳》中表达诗人远大抱负的两句诗是:
              、                           。(2分)
(8)请任意写出一句古今描写战争的诗词或名言。
                              。(2分)
2、选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2分)
       A  震悚(shǒng) 荒谬(miào) 溃退 (guì) 锐不可当(dǎng)
       B  要塞(sāi) 瞥见(piē)  惊骇 (gài) 歼灭(qiān)
       C 俨然(yān)  幽咽(yàn) 诘问(jí) 差使(chà )
       D 阡陌(qiān) 举箸(zhù) 寒噤(jìn) 仄歪 (zè))
3、下列成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错别字应改为:    ;(3分)
A、转弯抹角    B、张惶失措    C、深不可测    D、不能自已 
4、为下面这段新闻拟一个能概括其核心内容的标题,字数在15字以内(含标点符号)。(3分)
中新网9月25日电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神七”任务总指挥部总指挥长常万全宣布: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已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圆满成功。北京时间25日晚9时10分许,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答:                                                                               
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祥子的泪要落下来。他不会和别人谈心,因为他的话都是血做的,窝在心的深处。
⑴ 本段文字选自小说                   (1分)
⑵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发生在祥子身上的一件事。(2分)
                                                                        
                                                                        
6、综合探究( 7分)
    莲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水生植物:它有袅娜可爱的茎叶,有娇嫩雅致的花朵,有沁人心脾的清香;它的果实(莲子)和根(藕)都是食物中的佳品。从遥远的古代,莲在我国各地就被广泛种植,给祖国大地增添了清丽柔和的色调。从古到今,莲的形象经常出现在建筑物上,也出现在许多雕刻和绘画作品中;许多诗人、学者都写过咏莲的篇章,赋予莲以各种美好的品质。
 ⑴、许多诗人、学者都写过咏莲的篇章,请写出两句含莲的诗句。(2分)
A                                               。
B                                               。               
⑵、仿写(2分)          
 莲被誉为“花中仙子”,历来被文人骚客赞颂。
          例如:莲花高洁,因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其实,像梅菊竹兰、松柏桃杏也是诗人笔下的宠儿,请仿照例句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植物来赞颂她们的美好品质。  
                                                                          
  ⑶、对于莲的“出淤泥而不染”,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赞美,但现在也有人认为,如
果强调得过分,就不能适应今天的时代,你的意见呢?(3分)
                                                                          
                                                                             
二、阅读(50分)
(一)古文阅读(19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7至12题。
          林尽水源,便有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7、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
          ①乃不知有汉(     )  ②处处志之  (     )   ③便要还家(      )   
8、选文中有许多古今异义词,试找出两个,并分析其古义与今义。(4分)
A           古义              今义                        
B           古义              今义                   
9、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___   。 
10、概括第2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答:                                                                                 
1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中没有交代渔人的答话,发挥想象试说说渔人会怎样回答。(3分)
答:                                                                  
                                 。
12、文章虚构了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能否请你谈谈心中理想生活的模式?
答:                                                                                         (3分) 

(二)现代文阅读。(31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
两位父亲的背影(14分)
 (甲)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于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乙)……母亲高兴地点上小油灯,我便逐字逐句地朗读《背影》。当我念到那位父亲为远去的儿子买橘子,蹒跚地穿过铁道,又爬上月台,儿子瞧着他的背影流眼泪的时候,我母亲竟也哭了。我念完了,她还久久不平静。过了一会儿,她说:“这书写得太真切了。就像你爹去高丽国,每次我看着他跨过东河大桥,他只留给我一个背影,我这一辈子看了他多少背影!可现在,一连三年没见他的背影了!”
那时,我爹在朝鲜手头拮据,为了把路费节省下来,给家多捎几个钱,已经三年不回家了。所以母亲谈及,格外伤心。母亲的眼泪,使我也想起爹的背影,并且在以后的多年,不断忆起那个背影:一个中等个儿,头戴褐色毡帽,身穿深灰色的粗布夹袍,上罩着线呢马褂,肩上背着一个土色帆布旧钱褡子,出了家门,脚步匆匆,只见褡子的一头在他背上鼓鼓囊囊,那里面装着煮熟的鸡蛋、甜饼,还有母亲亲手给他做的纳底鞋。
……
爹的这个背影,长久不变,直到他接近60岁的时候,我仍然追着他过大桥,不过那时,那背影已不是那么挺直和硬朗,脚步也蹒跚起来了。唉,那是多么悲凉的背影!当我懂得一点人生以后,我常想,有谁能够把我爹的背影写出来啊?
没有料到,后来我自己踏上了文学工作之路。自然,我常常想到我爹的背影,他已经去世了,我却一直没有找到一支顺手的笔。于是自怨自艾,觉得对不起我爹,他用血汗养育了我,可是我报答了他什么?我也对不起从很早就对我抱着期望的可怜的母亲啊!

13、(甲)(乙)两文所表达的感情不同,(4分)
(甲)文侧重于表达                                                ;
(乙)文侧重于表达                                                。
14、细读(甲)(乙)两文中描写背影的语句,试分析两处描写的角度有何异同?
(3分)
  相同点:                                                         (1分)
  不同点:                                                        (2分)
15、(甲)文写“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父亲爬月台是一件艰难的事,可为何他的心里却很轻松似的?(3分)
                                                                          
16、(乙)文写“我母亲竟也哭了”,其原因有两个:(4分)
一是                                                         ;
  二是                                                          。

〈二〉
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
 沉默的竹笛(17分)

           16岁一个忧伤的春夜,我躺在集体宿舍临窗的床铺上。A洁白的月光潮水一般漫进窗户,清冷的微风捎来潮湿的花香。我陷入少年无端的愁闷思绪里,分外孤单寂寞。这时,一缕悠扬的笛声由远而近,停留在我的耳畔。那笛声仿佛是清澈的泉水,流过神话中迷人的花园,一路上集合了蝴蝶和黄莺的梦想,决心要给我的心灵来一次彻底的洗礼。我陶醉在悦耳的笛声里,忧伤早已悄悄地散去,心情澄澈空明。那晚,我的心中暗暗地滋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做一个快乐的吹笛手。
          好长一段日子,我为能拥有一枝笛子而心神恍惚。终于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从一个摆地摊的老人那里买到了我盼望已久的竹笛。
       第一次拥有竹笛的那个下午是我人生中最美丽的一个下午。我清楚地记得我吹着竹笛走在乡村田野上的情景:B落日如一颗水灵灵的红草莓点缀在暮霭笼罩的山尖,横过头顶的归鸟翅膀上涂着夕阳粉红的胭脂,嫩绿的小草在晚风中飘动,像是生命活泼的舞蹈。我一边吹着竹笛——显然是不成曲调的呜呜声,一边大踏步地把苍茫暮色下的动人风景甩在身后。这时我觉得自己成了一个漂泊天涯的江湖侠客,心里汹涌着英雄纵横天下的豪情。
           从拥有竹笛的那个下午开始,我就决心把自己训练成一个优秀的吹笛手。为了学会吹笛子,我付出了许多汗水和心血。清晨,我常常拿着竹笛,跑到学校后面的山坡上,对着葱郁的群山大声吹着,让笨拙的笛声唤醒崭新的一天。深夜,同学们沉浸在梦乡里,只有我坐在空旷的操场上,如痴如醉地吹着竹笛。笛声一点也不悠扬动听,但我吹得特别认真。竹笛在人家手里是一根音乐的神奇魔术棒,在我的手里却成了一根没有灵感的干枯竹枝。唉,想不到吹笛竟会是这样的艰难。
          在一次班会上,班主任老师要求每个同学表演一个节目。几个调皮的同学就恶作剧地起哄,要我为大家表演吹笛子。天哪,我根本吹不成一首完整的曲子,但强烈的自尊心迫使我孤注一掷。面对全班同学,我终于勇敢地拿起了竹笛,涨红了脸,坚持着把最后一个音符吹完,便逃出了教室。在无人的山坡上,我抚摸着被泪水浸润的竹笛,伤心欲绝。从那以后,我发誓再也不吹笛子了。
           后来,那枝带给我幸福和耻辱的竹笛一直静静地悬挂在我的窗前。岁月悄然而过,多少年后,当我凝眸竹笛的时候,我就忍不住回想少年时代的往事。有些梦想是永远不会开花结果的,但播种梦想的人从不放弃流汗流泪的机会,只是因为生命里那些动人的细节丰富了生命的内涵。沉默的竹笛啊,我无心再次吻你于唇,吹一曲欢快的歌谣,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你便足够了,你的沉默其实高奏着我对少年烂漫心事的凭吊和酸涩的回忆。

17、全文以竹笛为线索,叙述了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填空。(3分)
      忧伤 → 恍惚 →              →             → 感悟
18、文章围绕“竹笛”写了哪几件事?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4分)
答:                                                                                  
                                &n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上一个『名著知识复习(哈尔滨市萧红中学语文复习内部资料)』  下一个『七年级册期中考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