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2008—2009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高三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8—2009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A.挑剔(tì)暮霭(ǎi)安谧(mì)福祉(zhǐ)光霁日明(jì)B.伉俪(kàng)觉解(jué)朝暾(dūn)聚讼(sòng)清风夜唳(lì)C.饿殍
试题预览
  2008—2009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一、(18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    )
A.挑剔(tì)    暮霭(ǎi)    安谧(mì)    福祉(zhǐ)     光霁日明(jì)
B.伉俪 (kàng)   觉解(jué)   朝暾(dūn)   聚讼(sòng)    清风夜唳(lì) 
C. 饿殍(piǎo)   乘桴(fú)    逾矩(jù)    谲诈(jué)     惊魂甫定(fǔ)
D. 羞窘(jiǒng)   邂逅(xiè)   缱绻(quǎn)  箭镞 (zú)     风乎舞雩(yú)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装潢    犯而不校     赘尤    缘木求鱼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B.僭称    甘拜下风     哂笑    平心而论     众口烁金,积毁销骨
C.蹉商    同仇敌忾     熨帖    改弦更章     洗尽尘滓,独存孤迥
D.精简    绵里藏针     循私    溘然长逝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人类基因的研究对认识生命本身,揭开生命的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②即使郎平出任美国女排主教练,率队与中国女排决战,她也永远是中国人的骄傲,我们就应该摒弃一切世俗的       ,并衷心地祝福她。
③散文,就像这山谷的岩滴,道旁的野花,引人从一个极小、极细微的平凡处所,走进一个丰富而        的极乐世界。
A.奥秘    偏见    深邃  B.奥妙    成见     深邃
C.奥妙    偏见    深沉   D.奥秘    成见     深沉
4.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中国科学家在航天技术领域中,殚精竭虑,无所不用其极,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
B.对于我们这些平凡普通的芸芸众生来说,生命的历程也许并不辉煌,但同样可以闪光。
C.偏激而善良的言论,对于利用舆论监督,改进社会治理绩效而言,一定意义上也可以看作“苦口良药”。
D.这所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生活态度、文化素养、举止言谈等都显得格格不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要进行素质教育,关键在于应该以改变教育思想为根本,而教育思想的改变,取决于教育体
制和整个社会人才观念的转变。
B.据中央电视台报道,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有58.6%都参加了研究生考试,这意味着中国研究生就业形势将非常严峻。
C.这种将企业各方的权利、义务用合同、章程等方式加以明确,对于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无疑是一种基本保障。
D.我们一定能在奥运之际展现出古老文明大国的风范,那时我们的城市不仅会变得更加美丽,每一个人也会更讲文明。
6.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禹贡》主要以山脉、河流和海洋为自然分界,把所描述的地区分为九州,不受当时诸侯割据形式的局限,把广大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分别阐述九州的山川、湖泽、土壤、物产等,是自然区划思想的萌芽。
②此后,主要论述疆域、政区建制严格的著作不断涌现,除正史有地理志之外,各省、府、州、县也多编有地方志。
③《山经》以山为纲,综述远及黄河和长江流域之外的广大地区的自然条件。
④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是中国第一部疆域地理著作。
⑤中国最早的区域地理著作是战国前后出现的《山经》和《禹贡》。
A.⑤③①④②    B.⑤③①②④   C.④②③⑤①    D.④②③①⑤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9分,每题3分)
书  斋
凝石
    书斋,顾名思义,是读书的房间,同时也是藏书的地方,还是书写的地方。读书、藏书、书写是书斋的基本功能。后来,文物古玩的收藏和鉴赏常在这里进行,诗词歌赋和书法绘画乃至篆刻的切磋和研讨也常常在这里进行。书斋是以个人名义建立,以主人和密友为主体,进行文化艺术活动的中心。书斋姓“文”,所以别名称作“文房”。
    早在春秋时期,与朝廷兴建的学校——“官学”不同,诸子百家大兴私人讲学之风,诸子家中的讲学之处往往白天是课堂,晚上就成了读书的地方。这应该就是书斋的雏形。汉代儒家学者和诗赋作家,均有自己的书斋从事文化艺术活动。因此,可以说汉代是书斋兴起的时期。唐代是一个相对自由、开放、多元化的时期,文化艺术繁荣而发达,学术氛围也比较宽松。可以说盛唐是书斋成熟的时期,如杜甫在成都的“草堂”,就是典型的文人书斋。
    在中国传统宅院中,书斋往往是民居中唯有的精神场所。它一般位于宅院的僻静之处,如有后花园,必与之相邻,以形成高雅恬淡的良好环境。
    书斋有三大特点。一是文化传承的汇集点。书斋的主体——读书人或做学问的人,在这里藏书,在这里读书,在这里思索;以往优秀的文化,在这里以研读、考证、校注、阐发的方式得以传承;中华民族的文明之光在这里化整为零,熊熊燃烧,然后又影响社会的发展进程,使文化得到最好的传承和发展。二是个性创造的发酵池。书斋是个人的领地,是书斋主人个性得以施展的空间。在这里,他们的创造力得以迸发,从而产生出新的思想,创造出新的艺术,使得文化发展的链条上,不断有闪动的灵光。三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书斋宜明朗、清净,不可太宽敞。明净可以使人心情舒畅、神气清爽,太宽敞便会损伤目力。窗外四壁,藤萝满墙,中间摆上松柏盆景,或剑兰一二盆。石阶周围种上青翠的芸香草。书斋中宜设长桌一张,放古砚一方,置笔筒一个,墙壁上挂古琴一把;书斋右边设一书架,书架上陈列《周易古占》等书及字帖画卷。人独坐于书斋之中,或对日吟诵,或秉烛夜读,于书斋里享受一份清福,从学问中得到一份快乐。
    进入21世纪,人们对传统的兴趣在逐步衰减。有些人认为,作为传统文化标志的书斋也将被“读图时代”的电脑和网络所替代。然而,从文化发展的宏观趋势上看,在新的时代,书斋仍将成为现代社会持续存在的文化现象。随着社会发展带来的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必然促进精神文化生活品位的提高,这为书斋的普及提供了基础。
    今天,历史传统和科技时尚在现代书斋已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书斋永远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
                                              (转引自《新华文摘》2007/2,有删改)
7.根据文意,下列对中国传统“书斋”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斋是文人读书、藏书、写书、作画以及从事其他文化艺术活动的地方。
B.书斋姓“文”,其中所设书桌、文具、字帖画卷等都体现了主人的兴趣爱好和精神追求。
C.书斋空间一般较小,大多位于宅院的僻静之处,环境优雅,明朗清净。
D.书斋是私人讲学的地方,白天是课堂,晚上便是书房。
8.下列对“书斋永远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这句话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书斋是私人空间,置身其中,可以充分展示个性,施展才华,并且从学问中得到快乐。
B.书斋的格局、布置和装饰大多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也正是中国文人一直追求的精神境界。
C.书斋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已深入到中国文人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并将永远存在。
D.书斋往往是传统民宅中唯有的精神场所,历代文人在这里辛勤耕耘,研究学问,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9.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书斋发源于春秋,兴起于汉代,成熟于盛唐,杜甫草堂就是成熟时期文人书斋的典型。
B.汉代是书斋的形成期,儒家学者和诗赋作家的文化艺术活动都在自己的书斋中进行。
C.21世纪是信息时代,作者担心作为传统文化标志的书斋也将被“读图时代”的电脑和网络所替代。
D.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使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品位的提高和书斋的普及成为必然趋势。
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诸将谓汉日:“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旦日,齐鼓而进,建军大溃。时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回;“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敢轻冒进兵者斩!”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明年,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十二年春.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遣轻骑烧成都市桥。帝戒汉日:“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汉乘利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帝闻大惊。让汉日:“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诏书未到。谢丰、袁吉将众十许万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汉乃召诸将厉之曰:“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成败之机,在此一举。”于是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明日,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汉从征伐,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及薨,赐谥曰忠侯。 (选自《后汉书•吴汉传》,有删节)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      听:准许
B.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      迫:逼近
C.大战一日,兵败,走人壁     壁:营垒
D,或多惶惧,失其常度       度:考虑
11.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吴汉激励士气的一组是(     )
①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    ②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
③军士激怒,人倍其气        ④敢轻冒进兵者斩
⑤汉乘利进逼成都            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
A.①③⑥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汉从马上摔落伤了膝盖,撤回营帐。将领们提出,大敌当前,主帅因伤而卧,会使军中产生恐惧心理,吴汉立刻接受了他们的意见。
B.吴汉面对五万多敌人趁夜进攻、军中惊恐混乱的情况.处变不惊,镇定自若,坚卧不动。他的这一做法,一会儿便稳定了队伍。
C.吴汉没有听从皇帝告诫.以致落败。他吸取教训,在与刘尚的队伍会合后,树起许多旗帜,不熄烟火,蒙骗敌人,终于转败为胜。
D.吴汉具有朴实淳厚的品质,对家人的要求也很严格。他外出打仗时,妻儿曾经在家购买田产,吴汉回来后,责备了他们。   

第Ⅱ卷
四(21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2)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
                                                                  
14.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木芙蓉                           窗前木芙蓉
吕本中                  范成大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⑵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5分)
(1)盘飧市远无兼味,                                  。
(2)                                  ,但愿长醉不复醒。
(3)                                  , 以手抚膺坐长叹。
(4)戎马关山北,                                  。
(5)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                       。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18分)
雾 
季羡林
①我从来没有喜欢过雾。
②抵达加德满都的第二天凌晨,我一起床,推开窗子:外面是大雾弥天。昨天下午我们从加德满都的大街上看到城北面崇山峻岭,层峦叠嶂,个个都戴着一顶顶的白帽子,这些都是古雪峰,在阳光下闪出了耀眼的银光。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这种景象,我简直像小孩子一般地喜悦。现在大雾遮蔽了一切,连那些万古雪峰也隐没不见,一点影子也不给留下。旅馆后面的那几棵参天古树,在平常时候,高枝直刺入晴空,现在只留下淡淡的黑影,衬着白色的大雾,宛如一张中国古代的画。昨天抵达旅馆下车时,我看到一个尼泊尔妇女背着一筐红砖,倒在一大堆砖上。现在我看到一个男子,手里拿着一堆红红的东西,我以为他拿的也是红砖。但是当他走得近了一点时,我才发现那一堆红红的东西簌簌抖动,原来是一束束红色的鲜花。我不禁自己笑了起来。
③正当我失神落魄地自己暗笑的时候,忽然听到不知从哪里传来了咕咕的叫声。浓雾虽然遮蔽了形象,但是却遮蔽不住声音。我知道,这是鸽子的声音。当我倾耳细听时,又不知从哪里传来了阵阵的犬吠声。这都是我意想不到的情景。我万万没有想到,我在加德满都学会了喜欢的两种动物――鸽子和狗,竟同时都在浓雾中出现了。难道浓雾竟成了我在这个美丽的山城里学会欣赏的第三件东西吗?
④世界上,喜欢雾的人似乎是并不多的。英国伦敦的大雾是颇有一点名气的。有一些作家写散文、写小说来描绘伦敦的雾,我们读起来觉得韵味无穷。对于尼泊尔文学我所知甚少,我不知道,是否也有尼泊尔作家专门写加德满都的雾。但是,不管是在伦敦,还是在加德满都,明目张胆大声赞美浓雾的人,恐怕是不会多的,其中原因我不甚了了,我也没有那种闲情逸致去钻研探讨。我现在在这高山王国的首都来对浓雾大唱赞歌,也颇出自己的意料。过去我不但没有赞美过雾,而且也没有认真去观察过雾。我眼前是由赞美而达到观察,由观察而加深了赞美。雾能把一切东西:美的、丑的、可爱的、不可能的,都给罩上一层或厚或薄的轻纱,让清楚的东西模糊起来,从而带来了另外一种美,一种在光天化日之下看不到的美,一种朦胧的美,一种模糊的美。
  ⑤一些时候以前,当我第一次听到模糊数学这个名词的时候,我曾说过几句怪话:数学比任何科学都更要求清晰,要求准确,怎么还能有什么模糊数学呢?后来我读了一些介绍文章,逐渐了解了模糊数学的内容。我一反从前的想法,觉得模糊数学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在人类社会中,在日常生活中,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有着大量模糊的东西。无论如何也无法否认这些东西的模糊性。承认这个事实,对研究学术和制订政策等等都是有好处的。
⑥在大自然中怎样呢?在大自然中模糊不清的东西更多。连审美观念也不例外。有很多东西,在很多时候,朦胧模糊反而更显得美。月下观景,雾中看花,不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吗?在这里,观赏者有更多的自由,自己让自己的幻想插上翅膀,上天下地,纵横六合,神驰于无何有之乡,情注于自己制造的幻象之中;你想它是什么样子,它立刻就成了什么样子,比那些一清见底、纤毫不遗的东西要好得多,而且绝对一清见底、纤毫不遗的东西,在大自然中是根本不存在的。
⑦我的幻想飞腾,忽然想到了这一切。我自诧是神来之笔,我简直陶醉在这些幻象中了。这时窗外的雾仍然稠密厚重,它似乎了解了我的心情,感激我对它的赞扬。它无法说话,只是呈现出更加美妙更加神秘的面貌,弥漫于天地之间。
(选自《中华散文珍藏本从书•季羡林卷》,有删节)
 
16.文章的第②、③自然段中着重写到了关于鲜花和动物的细节。从本文的主旨来看,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雾的哪些主要特点?从艺术表达效果来看,这些细节描写又有什么作用?(4分)
                                                                             

                                                                             
17.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文章第⑤自然段的主要观点,不超过20字。(3分)
                                                                             
18.“月下观景,雾中看花,不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吗?”根据第⑥自然段的内容,谈谈作者这样说的理由。(5分)
                                                                 &nb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下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八年级上册语文能力竞赛试题』  下一个『七年级上册期末检测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