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鄱阳中学2008年秋季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江西省鄱阳中学2008年秋季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二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江西省鄱阳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第Ⅰ卷单项选择题(36分)一.(15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A.将(jiāng)子无怒洵(xún)美且异朝搴(qiān)否(fǒu)泰B.青青子衿(jīn)周公吐哺(ǔ)机杼(zhù)暮霭(ǎi)C.山居秋暝(mǐng)羽扇纶(lún)巾欸(ǎi)乃罗衾(qīn)D.铿(kēn)
试题预览
    江西省鄱阳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第Ⅰ卷 单项选择题(36分)
一.(15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 将(jiāng)子无怒     洵(xún)美且异     朝搴(qiān)   否(fǒu)泰
B. 青青子衿(jīn)      周公吐哺(bǔ)      机杼(zhù)    暮霭(ǎi)
C. 山居秋暝(mǐng)    羽扇纶(lún)巾      欸(ǎi)乃     罗衾(qīn)
D. 铿(kēn)然有声     桴(fú)止响腾      庐冢(zhǒng)   钟磬(qìn)
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抱布谋丝   怡我彤管  苗裔   迟暮    B. 窈窕无双  越陌度阡  磐石  流苏
C. 熊跑龙吟   催眉折腰  敛容   阑干    D. 雕栏玉砌  豆蔻词功  怆然  伯仲
3.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今年1月1日,中国26年来粮食接受联合国       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2)“保卫钓鱼岛”网站遭受黑客袭击,      仍在修复当中。
(3)我们演讲时往往先说一番幽默风趣的“闲话”,以激发听众兴趣,为与听众的交流营造良好的环境      。
A. 捐赠    日前    氛围                 B. 馈赠     日前    气氛
C. 捐赠    目前    氛围                 D. 馈赠     目前    气氛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B. 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价值,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如何。
C. 这次比赛选手平均年龄19岁,平均身高1.68,平均文化程度大专以上。
D. 发射试验通信卫星取得圆满成功,表明我国已经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成了研制、发射、跟踪、测控地球同步定点卫星工程体系的能力。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B. 呜呼!我说不出了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C. 又有一次,读谢冰心的散文,非常欣赏“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
D. 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脑中依然一片惨白。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8题。
中秋的中国含义
    在经济日渐全球化的今天,只有传统文化才是一个民族真正的“底色”。除夕吃饺子、放鞭炮,端午节赛龙舟,重阳登高,中秋赏月……所有这些文化标志加起来,才是文化意义上完整的中国人。
    中秋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已成为当今的一个舆论热点。由中国新闻网、白沙飞翔公益基金会等单位联合发起的网路投票活动,签名投票者竟近百万之众,留言万条之多。
    回顾近年来,除了每年一度的央视春节晚会,我们中国的一些传统大节日,中秋、端午、清明、重阳等,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例如中秋,在忙忙碌碌中,除了一夜之间发现商铺里摆出花样繁多的各色月饼之外,传统中那“夕月”、“团圆”的色彩,已被割裂得支离破碎了。淡淡月光下那种中国式的亲情与祝愿,是否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远呢?
    其实,就在中国人自己逾行逾远、逐渐过起了“洋节”的同时,世界各地却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中国文化热。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却在国外庆祝得有声有色,并且被别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背后反映出来的,也许正是时下我们这个社会在喧嚣中的一丝轻浮。
    所以,在我看来,中秋“申遗”是重要的,但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即提升和改造已经被“异化”,甚至失去“节操”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格调”。
    弘扬和传承传统节日,首先得明确这些节日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本质。中秋文化在我看来,就是“和文化”。不管是民间传说称中秋源于嫦娥奔月,还是民俗专家考证认为周朝先民对月亮的崇拜,演绎的都是一个“和”字。
    无论怎样的心境,“和”都是中秋永恒不变的滋味。中秋的月饼化不开浓浓的乡愁。中秋,为奔忙于事业的人编织了一个借口:再怎么忙,也该回家团聚,家和才能万事兴;中秋,也让游子乡里愁绪飘飞得莫名心痛,“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故乡亲人的日子可否和善如昔?如今的中秋,是海峡两岸无数个家庭的不眠之夜,隔着一湾浅浅的海水,诉说祖国和平统一的梦想;中秋,也是游走异国的海外赤子们遥望祖国的时刻……要将传统中秋佳节“升格”,就要改变当前节日商业文化中的落后与庸像,还中秋月以清丽、皎洁、寄情的本色。当然,中秋佳节并不排斥现代生产方式与商业运作。它们完全可以增添传统节日的时尚元素,让传统农耕文化孕育出来的节日更多一些时代色彩。
    顺便说一下,“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可传承物质遗产而言的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一个民族和国家对自身特性的认同和自豪感,以及被世界认可的程度,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成就的标志。截至目前,中国只有昆曲和古琴两项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而在公布的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在内蒙古流行的马头琴,去年已被蒙古国申报成功为该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皮影戏,也被印度尼西亚申请为该国的文化遗产。
    长期以来,作为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源头的中国并没有给予许多民间节日以应有的重视,而在东南亚一些国家,这些节日都被列为法定假日。
    其实在这些差距面前,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恢复几项传统活动,更重要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清明扫墓祭祖,中秋阖家团圆,端午悼念爱国先人,重阳登高敬老……为这些节日申遗,其实就是在肯定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关注的就是“人类文化”,是站在人类和世界的角度上的。从这个层面来讲,文化是世界共享的。建立申报评定机制也是为了鼓励和促进各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
    日本、韩国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出台了类似民间文化保护法,个中原因正在于此。
    所以,往大里说,世界遗产就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属于中国的世界遗产,就是中国区别于其他文化国度所特有的不凡的价值所在,是中华民族立足世界的身份证。
中秋的内涵丰厚,留存着中国人独特的文化记忆。到今天,我们对历史文化遗存,当然应该怀着一份敬畏,一份呵护。(摘自《中国新闻周刊总第245期》)
6.下列对“中秋的中国含义”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把中秋节与西方的“洋节”区分开来,使之更能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
B.剔除中秋文化中的商业文化,还中秋月以清丽、皎洁、寄情的本色。
C.通过中秋“申遗”活动,在全社会重塑对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敬畏与呵护之心。
D.在经济日渐全球化的今天,对中秋文化的本质与功能重新认识,重新定位。
7.对于“中秋”等传统中国节日已经被“异化”,甚至失去“节操”的原因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国人自己逾行逾远,对自己民族的节日根本不重视。
B.中国政府在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方面工作起步较晚,与日本、韩国等有较大差距。
C.整个社会风气较为轻浮,重视物质财富的积聚,轻视精神文化的建构。
D.随着经济日渐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本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
      击。
8.以下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弘扬和传承中秋节,首先必须明确中秋节所蕴涵的传统文化本质,即作者所认为的“和”的文化。
B.随着人们民族文化意识的觉醒,中秋“申遗”活动等活动将得到越来越多的民众的
      理解与支持。
C.之所以要进行中秋“申遗”活动,是因为中秋节留存着中国人独特的文化记忆,是
      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立足的身份证。
D.文化是世界共享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对待中国传统文
      化。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李疑以尚义名于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怠之,弗舍。杖踵①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矣,人莫我舍。闻君义甚高,能假我一榻乎?”疑许诺,延就坐,迅除明爽室,具床褥炉灶,使寝息其中。征医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执其手,问所苦,如侍亲戚。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屎污衾席,臭秽不可近。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逆旅邸,愿自取之。”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乎?”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而归。面发囊,籍其数而封识之。数日景淳竟死,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书召其二子至。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赆②以货,遣归。人于是多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
宋学士曰:“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疑愿士③,非有奇伟壮烈之姿也。而其所为事,乃有古义勇④风。是岂可以貌决人材智哉?语曰: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                                       (明•宋濂《李疑传》)
注:①踵:走到。②赆:赠送的财物或路费。③愿士:温和、老实的人。④义勇:偏义复词,偏指“义”。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不幸被疾矣                    被:遭受         
B.疑许诺,延就坐                  延:邀请
C.籍其数而封识之                  籍:记录         
D.人于是多疑                      多:更加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李疑以尚义名于时                不拘于时,学于余 
B.躬为煮糜炼药                    为汉家除残去秽
C.二子以米馈,却弗受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D.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景淳请求李疑收留他,是因为李疑有“好周人急”的美名。
B.范景淳后来卧床不起,李疑侍候如同亲人,没有丝毫厌烦的神情。
C.李疑前往旅店取范景淳留下的行囊,为了避嫌,还特意请求邻人一同前往。
D.李疑用范景淳留下的钱为他办完丧事,把剩下的钱悉数还给了他的两个儿子。
12.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宋学士的一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不能凭借外貌来判定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李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B.表达了作者对重利轻义庸俗世风的忧虑,和对世风好转的殷切期待。
C.作者之所以为李疑立传,是因为李疑是他的朋友,想以此文纪念他。
D.引用《论语》中的两句话,既是对世风污浊的忧虑,又是赞扬李疑是轻财好义的清子。
第Ⅱ卷(114分)
四、古诗文文字表述题
13、文句翻译(10分)
(1)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5分)

译文:                                                                          

                                                                            。
(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5分)

译文:                                                                       

                                                                          。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古人有“一诗之眼”与“一诗之骨”的说法:“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字眼)”;“诗骨”,指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率作用的“句”。上面这首杜诗,其“诗眼”是_________,(1分);其“诗骨”是______            ____(1分)。
(2)联系全诗,说说作者是如何通过颔联表现诗意的。(4分)
答:
                                                                                 

                                                                                

15.文句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静女其殊,俟我于城隅。               ,               。
(2)日月忽其不淹兮,                 。
(3)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                。
(4)惟觉时之枕席,                 。
(5)千呼万唤始出来,                  。
(6)此情可待成追忆,                   。
(7)满地黄花堆积,          ,                    ?

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一19题

汨罗江      黄惊涛
①也许,在南方,再也没有哪条江会比汨罗江更令人感动的了。
②我不远千里来到这座具体而微的城市,原因只是想见识一下这条曾经响彻千年、澎湃泛滥了整部历史的河流。
③汨罗江纯粹是一条个人的江。如果说一爿(pán)草堂可以属于杜甫,一座名楼可以属于范仲淹,甚至一个偌大的曲阜可以属于孔丘,那么,汨罗江是应该属于屈原的。上帝在高渐离击筑作别壮士荆轲时送了这位刺秦王的英雄一段寒冷如匕的易水,在四面楚歌关头又送了战神项羽一条柔肠寸断的乌江,而在公元前278年,随着一位叫屈原的诗人纵身一跳,上帝便将诗性的河流给了他。
④耳边是地道的楚言楚语,我疑心是重返了那本叫《楚辞》的典籍。战国的风也是这样的风吧?战国的河也是这样的河吧?本以为一千九百九十七年的汨罗江该是静若止水,该是舒缓铺陈如美女娴静的裙带,然而,蜿蜒而至的汨罗江仍是《史记》里的那一注奔腾的热流,平静和懦弱,也许早被它一齐带走。
⑤江还是那条江,然而水已不是那曲水。“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还可以濯“我”《怀沙》之赋的诗意吧?不然洁身自好的诗人又怎会做出宁赴常流葬乎江鱼之腹的选择?如今的汨罗江早就让上游城市的工业污水生活污水搞得污浊不堪,不知今天屈原想自杀还敢不敢从这里跳下去?
⑥但是江却还是那条江。
⑦想象那位与屈子交谈于风雨舟中的渔夫,曾怎样地在江边打桨饮酒,一船楚歌一船潇洒;想象那位行吟泽畔仰天长问的夫子,又曾怎样在这里上下求索,掩涕太息;想象这条江是怎样承载了一幅厚重的体躯,一颗升腾的诗魂……汨罗江,命里注定要让所有的河流都从这里出发,命里注定要成为世界上支流最多的河。
⑧李元洛先生在散文《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里暗示了汨罗江是一条中国源头文化的中心河流,我不知道一部《楚辞》一位诗人一段江水竟能成为多少文化人道德指向的归宿,但我分明在整整一部文化史中都听到有一管江水在响。
⑨听朋友说市场上有古筝《汨罗江》磁带,买来于这风雨行舟中细听,果然有一条江自峻岭间挟悲愤激越之天籁而来……
16.请理解下列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和思想感情。(4分)
   ①江还是那条江,然而水已不是那曲水。
答:                                                                                             
②但是江却还是那条江。
答:                                                                                           
17.汨罗江为什么是一条中国源头文化的中心河流?(4分)
答:                                                                                             
18.统观全文,汨罗江令人感动的原因是什么? (6分)
答:                                                                        &nb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七年级上册半期考试题』  下一个『黄坪镇2008~2009学年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