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卷(七年级上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08-09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中试卷2008年11月 亲爱的同学,两个多月的初中学习,一定让你收获了不少。请拿起手中的笔,将累累的硕果记录在这张试卷上吧,你会惊奇地发现你有多棒:学习自信,见解独特,想象丰富……赶快动起笔来,把这份快乐也传给老师、家长,让大家和你一同分享吧!注意: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
试题预览
  08-09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一语文期中试卷                                                2008年11月
                 
 亲爱的同学,两个多月的初中学习,一定让你收获了不少。请拿起手中的笔,将累累的硕果记录在这张试卷上吧,你会惊奇地发现你有多棒:学习自信,见解独特,想象丰富……赶快动起笔来,把这份快乐也传给老师、家长,让大家和你一同分享吧!
注意: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书写要工整,卷面要整洁,不随便涂改。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共25分)
一、基础部分(13分)
1.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2分)
A.绮丽qǐ         污渍 zì       簸箕bò         咬文嚼字jué
B.家眷juàn      归省 xǐng      寒噤jīn        潜移默化qián
C.负载zài       机械 jiè       蓦然mò         葬身鱼腹fù
D.水泊 pō        雕镂 lòu       积攒 zǎn       不屈不挠náo
2.给拼音填汉字(2分)
无gū(    )  鬼suì(   ) 干zào(   )  dài(   )慢   
驰chěng(   )自xǔ(    )  xiá(   )想  jī(    )身   
3.改正下列成语中的四个错别字,注意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分)
其貌不杨    出谋划策    陈词烂调   天涯海角   指手画脚
危言耸听    失魂落魄    惊慌失错   五彩纷呈   谈笑风声
错字
改正
4.下列文学常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诺曼底”号遇难记》――雨果――法国――哈尔威船长
B.《幼时记趣》――沈复――清代――《浮生六记》
C.《社戏》――鲁迅――现代文学家――散文
D.《端午日》――沈从文――现代作家――《边城》
5.根据原诗文或提示默写诗文。(5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⑷《水调歌头》中表达诗人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美好祝愿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综合性学习(12分)
6. 在阅读文学名著时,同学们了解了许多作品和文化名人,如李白、曹雪芹、吴敬梓、鲁迅、老舍、巴金……,有位同学就此拟了副对联,但觉得下联有一处不符合对联的要求,请你修改。(2分)
上联:吴敬梓冷眼观世,《儒林外史》讽丑恶
下联:深情怀旧周树人,《朝花夕拾》忆往昔
你将下联改为:                                             。
7. 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当然,在表现自己的时候, 自身的缺点或不足难免会有所暴露。②表现自己,适当地张扬个性,更容易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③况且缺点被发现或被指出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这可以促使我们完善自己。④不过,这都是最真实的自己。
   A.②①④③                     B.①②④③    
   C.  ③②④①                    D.②①③④
8. 仿照下面的句式,再写一个关于语文的比喻句。(2分)
    有人说,语文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微型百科全书;有人说,语文是一个折射人生的多彩世界;有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一部部璀璨的文学名著,引领我们走进一座座文学殿堂,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相信你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不少中外文学名著。请从下面所提供的名著书目中向你的朋友推荐一部,并说说推荐理由。
书目:《汤姆索亚历险记》、《西游记》、《朝花夕拾》、《童年》、《名人传》
推荐的名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推荐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0.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运动量多少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  
 B.在同学们的热心帮助下,使他坚定了追求人生美好理想的信心。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建校100周年的纪念日,到处校园充满了欢声笑语。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共35分)
一.现代文阅读:(共21分)
(一)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回答11—15问题。(共11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的心也________,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___________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上,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1.文中空白处应填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2.对文中三个加点的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似乎”“也许”表示猜测,“大概”表示基本肯定。
B.“似乎”表示猜测,“也许”“大概”均表示肯定。
C.“似乎”表示猜测,“也许”表示基本肯定,“大概”表示可能性很大。
D.“似乎”“也许”“大概”都表示猜测。
13.文中的景物描写作者是从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等方面展开的,请摘抄有关语句。(4分)
     a.视觉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b.听觉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嗅觉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d.触觉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4.对选段中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船离开平桥村,行驶急速,“我”当时看戏心切,觉得起伏的“连山”像踊跃的兽脊,心中充满了向往。
B.这个比喻符合当时舟中观夜景的实际情形:因山势起伏,船行疾速,山色淡黑,群山极像“踊跃”的、“铁”青的巨兽的脊背,同时也写出了船速之快,看戏心切。
C.这个比喻将静止的景物写作流动的视景:连山起伏,静止不动,作者将其比作踊跃的兽脊,化静为动,形象生动。
D.这个比喻句写出了夜间山景的特点:群山起伏,山色淡黑,极像踊跃的野兽的脊背。  链接材料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我有一时,曾经屡次记忆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我思乡的蛊惑(gǔhuò迷惑\诱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节选自鲁迅《朝花夕拾·小引》
15. 选文和课文在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上有什么联系?(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话说重阳(共10分)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一年一度秋风劲"的重阳节。关于重阳节的名称,据魏文帝曹丕说,我国古代以“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日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故称之为“重阳”,也叫做“重九”。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zhūyú),以求长寿。重阳节民间还有登高的风俗,所以又叫“登高节”,相传始于东汉。    重阳节之所以有名,是因为这个节日和历史上许多有名的文学家有关。唐朝诗人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看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一首最为脍炙人口的重阳诗。其他诗人,凡写重阳,大多要提到登高和插茱萸这两件事。    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重阳插茱萸,目的在于除虫防蛀。因为过了重阳节,就是十月小阳春,天气有一段时间回暖;而在重阳以前的一段时间内,秋雨潮湿,秋热也尚未退尽,衣物容易霉变,这时必须防虫。茱萸有小毒,有除虫作用。    至于登高,重阳节期间秋高气爽,适宜于登高望远,这大概也是后来重阳登高发展为以游览活动为主的重要原因。除此以外,民间恐怕还有生产上的原因。重阳时节,秋收已经完毕,农事比较空闲,这时山野里的野果、药材之类,正是成熟的季节,农民纷纷上山采集。农民管这种采集叫“小秋收”。登高的风俗最初可能就是从这上面来的。    重阳节登高,本来是要登山的;但平原地带,没有山,怎么登呢?这个问题大概古人是早已考虑到的,因此在重阳登高的习俗形成之初,就把它叫做“登高”而不叫“登山”。宝塔、城楼,通常都很高,是个理想的登高场所。没有塔和城楼的地方,总有亭台楼阁,也可以凑合。反正找一个比较高点的地方,大家去登临一番,意思也就到了。因为“登高”除了避祸消灾之外,也有步步高升的含意。这就是旧时人们非常重视重阳节登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登高”受人重视,特别是受老年人重视的另一个原因,是“高”有高寿的意思,因此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长寿。今天我们在重阳节开展敬老活动,把重阳节称为“老人节”或“敬老节”,多少也有这个意思。但除了祝愿之外,还注入了许多敬老尊老的实质内涵,反映了一种新的社会道德和新的社会风尚,从而使古老的重阳节获得了新的生命。
16.用简要的语言说出“重阳”得名的由来,并列举出它的几种不同的名称。(3分)                                                                                17.风俗习惯的形成,往往与人们日常的生活生产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重阳节也不例外,根据上文内容,试作简要分析。你还能另外举出一个类似例子吗?(3分)                                                                                
18.重阳登高,有多方面的原因。根据上文内容,试从“文化”角度加以简要分析。(2)                                                                                                                                                                                                                     19.你赞不赞成把重阳日定为“老人节”或“敬老节”?两个名称中你更倾向用哪一个?(都要简要说明理由)。(2分)                                                                               
二.文言语段阅读(14分)
(一)课内古文阅读题(部分内容省略):完成20—27题(11分)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   (2)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面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20.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分):
① 遽契其舟(   )           ② 项为之强(   )
21.请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① 先自度其足      (         )   ② 是吾剑之所从坠    (        )
③方出神            (         )    ④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        )
22.下列选项中加点的“之”与“驱之别院”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是吾剑之所从坠            B. 至之市而忘操之
C.故时有物外之趣            D. 观之正浓
23.下列选项都是省略句(省略的地方已用括号提示),请你找出省略成分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     )(1分)
A. 使( )与台齐          B. 见二虫斗( )草间
     C.鞭( )数十             D. 徐喷(  )以烟24.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1分):
A. 反归取之                      B. 以土砾凸者为邱
C.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D. 项为之强
25.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① 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26.文中的“云”“鹤”“山”“树”分别指文中的哪些事物?(2分)
云:              鹤:              山:               树:             
27. 用简洁的话语概括①自然段的内容。(不超过8个字)(1分)

杨布打狗 (3分)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注]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选自《列子》)    [注]  缁(zī):黑色。2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① 天雨,解素衣   雨:② 衣素衣而出     素:29.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1分)
第三部分    表达·交流(40分)
30、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作文。
走进中学,同学们就走进了一片新的生活天地,丰富多彩的初中生活给你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快乐与烦恼;激动与沮丧;得意与失意……不论在你的身边发生了怎样的事情,请你以“那件事,真的                 ”为题,用最真挚的情感将自己的经历如实地表达出来。
要求:
讲题目补充完整。
写自己上初一以后的生活,说出内心中的真实感受。
(3)所写的内容要具体,文章不少于600字。
(4)书写一定要工整,尽量不用涂改液。


08-09学年度第一学期北京市海淀
                     初一语文期中试卷答题卡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共25分)
一、基础部分(13分)
1.(     )(2分)
2.(2分)
无   gū(       )  鬼suì(      )   干zào(      )     dài(      )慢   
驰chěng(      )   自xǔ(       )    xiá(      )想     jī(      )身   
3.(2分)
 错字
 改正
4.(    )(2分)
5.根据原诗文或提示默写诗文。(5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综合性学习(12分)
6. (2分)你将下联改为:                                             。
7. (    )(2分)
8. (2分)有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推荐的名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推荐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     _ (2分)
10. (  ) (2分)                        &n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易错成语100例』  下一个『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