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上期末模拟试卷一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八年上期末模拟试卷一(八年级上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八年上期末模拟试卷一一基础知识(24分,每小题2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烛芯(xin)匍(pu)匐蹿(cuan)一蹿情不自己(ji)B.絮(xx)说规矩(jj)小凹凼(dang)人头济ji济C私塾(shu)轩(xuan)榭金銮(1uan)殿销声匿(ni)迹D.褶(zh6)皱归咎(jiCJ)潜(qi6n)意识在劫(ji6)难逃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试题预览
  八年上期末模拟试卷一
  一  基础知识  (24分,每小题2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烛芯(xin)    匍(pu)匐    蹿(cuan)一蹿    情不自己(ji)
    B.絮(xx)说    规矩(jj)    小凹凼(dang)    人头济ji济
    C私塾(shu)    轩(xuan)榭  金銮(1uan)殿    销声匿(ni)迹
    D.褶(zh6)皱    归咎(jiCJ)    潜(qi6n)意识    在劫(ji6)难逃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因地治宜  自出心裁  安家落户  不折不扣
    B.五彩斑斓  天衣无缝  衰草连天  草长鹰飞
    C.卢沟晓月  惟妙惟肖  周尔复始  相安无事
    D.啸聚山林  物竞天择  束手无策  充耳不闻    、
  3.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久关于这位死者,我们在连部的花名册上知道他叫契柯拉耶夫,19日早上战死于贝
    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花名册:记录人员名字的簿册。)
    B.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
    价钱;就送我上了车。(漂亮:指外表美观,看了有愉悦感。)
    C.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
    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池沼:比较大的水池子。)
    D.可是,说也奇怪,当一个人长期习惯了一种声音或者潜意识里抗拒某种声音的时
    候,它们竟然也不知不觉地消失了。(潜意识:不知不觉中产生的心理活动。)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留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B.专家们把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
    称为“生物入侵者”。
    c.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敬仰这座桥,说它
    “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D.你应当知道,声音就是物体震动时与空气相激所发出声响,而每一种声响,每一种
    声音,都代表了不同的意思。    —
  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相同的一组是(    )。
    a.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B.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
    C.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
    D.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6.在下面句中横线上填人合适的成语,正确的一组是(    )。
    ①尽管海关对害虫严加防范,但由于进出口货物数量极大,很难保证没有    。
    ②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
    条件。
    ③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    ,因为
    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每一种声响,每一种声音,都代表丁不同的意思。从声音里,人们学会了分辨、感受
    各种    ,也吸收了知识。
  久①漏网之“虫”  ②就地取材  ③相差无几  ④喜怒哀乐
  B.①漏网之“虫”  ②因陋就简  ③相辅而行  ④酸甜苦辣
  C。①漏网之鱼    ②就地取材  ③相辅而行  ④喜怒哀乐
  D.①漏网之鱼    ②因陋就简  ③相差无几  ④酸甜苦辣
7.下面句子中的成语使用得不恰当的一项是(    )。
  九妇人还没有满意,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
  B.做信客的,就得挑着一副生死与共的重担,来回奔忙。
  C.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n这里没有棕树蛇的天敌,一旦它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在劫难逃。
8.下面句子中画线的内容排列顺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录下自己或家人,朋友的一首歌或一段话,仔细听一听。
  B.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
  C成昆路上,直线桥多,列车不断地过桥、进洞,出洞、过桥,几乎是洞连桥,桥连洞。
  D.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
9.对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比喻)
  B.另外,“生物入侵者”给人类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惊人的。(拟人)
  C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排比)
  D.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
    销魂的了。(对比)
10.下面句中横线上应填人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你也总听过水声吧?    -  .  .  ,你总该听到些什么吧?
    ①当清道夫清扫水沟里的落叶  ②当山间的清泉如一道银箭奔向溪流  ③当妈妈开
    水龙头淘米煮饭  ④当小水滴清脆地落在盛水的脸盆里  ⑤当哗啦啦的大雨打向
    屋脊
    久②③⑤①④    B.②⑤④①③    C.④①⑤②③    D•。④③①⑤②
11.下面的诗句与原文没有出入的一项是(    )。
    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B.两岸猴声啼不住,轻舟已渡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C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刘禹锡《秋词》)
D.夜阑风吹卧听雨,铁马冰河人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2.下面是对有关知识的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
    久扩展阅读,就是以课文为中心,扩展到阅读有关作品。扩展阅读作为精读和略读    的补充,可以拓宽阅读的范围,扩大读者的视野。
    B.缩写,指在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不变的前提下,压缩原文字数、篇幅,使长文变为短文。缩写可以培养我们的想像能力和联想能力。
    巴改写,对原作的思想内容,基本上不作改动,大都只侧重于改变原作的形式。改写有改变文体,改变语体,改变结构,改变人称等方式。
    D.扩写,指对原文加以扩展补充,使之充实具体。扩写忠于原作,不宜任意发挥。扩写时,情节结构要合乎逻辑,人物性格要前后统一。
  二  现代文阅读  (3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20题。
    (一)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赖得动的,无精打采的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的发着些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与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
得特别的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也好像要被晒化。街
上异常的清静,只有铜铁铺里发出使人焦躁的一些单调的丁丁当当。拉车的人们,明知不
活动便没有饭吃,也懒得去张罗买卖:有的把车放在有些阴凉的地方,支起车棚,坐在车上
打盹;有的钻进小茶馆去喝茶;有的根本没拉出车来,而来到街上看看,看看有没有出车的
可能。那些拉着买卖的,即使是最漂亮的小伙子,也居然甘于丢脸,不敢再跑,只低着头慢
慢的走。每一个井台都成了他们的救星,不管刚拉了几步,见井就奔过去;赶不上新汲的
水,便和驴马们同在水槽里灌一大气。还有的,因为中了暑,或是发痧,走着走着,一头栽
在地上,永不起来。    •
    连样子都有些胆怯了!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可是,见了座儿,他还想拉,以为跑起来也许倒能有点风。他拉上了个买卖,把车拉起来,他才晓得天气的厉害已经到了不允许任何人工作的程度。一跑,便喘不过气    来,而且嘴唇发焦,明知心里不渴,也见水就想喝。不跑呢,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    要晒裂。好歹的拉到了地方,他的裤褂全裹在了身上。拿起芭蕉扇扇扇,没用,风是热的。    他已经不知喝了几气凉水,可是又跑到茶馆去。两壶热茶喝下去,他心里安静了些。茶由    口中进去,汗马上由身上出来,好像身上已是空膛的,不会再藏储一点水分。他不敢再    动了。
    (老舍《骆驼样子》)
    13.第一段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主要想表现什么?
    (4分)
  14.“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这句话
    中包含有哪几种修辞手法?请写出例句。(6分)
  15.作者写样子在大热天里拉车,主要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4分)
  16.为什么样子“有些胆怯了”,但还是想拉车做买卖?(4分)
    (二)
    大妈说,属羊的人命不好。大伯这辈子注定了劳碌一生,贫困一生。
    我听了很心酸,对大伯说:“大伯,不要做了,钱不够花我可以给你。”
    他只是笑:“你大伯现在一个月可以挣800元钱呢,怎么不够花呢?”
    “那为什么?”
    他不说什么了,眼内是无言的苦涩。
    他的儿子大学毕业分到工厂,效益不好,工资拖欠。女儿月工资只有400元,还带着  个半大的孩子。原以为,孩子大学毕业,会有一个不错的前程,可是,在北京,人那样多,多  少人为了谋得一个职位激烈竞争。别说大学毕业,就是研究生也是一抓一大把。
    后来,老爸让大伯的儿子过来,希望能帮他一把。
    大伯回北京后,依然忙于挣钱,他的钱几乎全贴给儿女了。短短两年,他外出拉货,跌  断了两根肋骨,右手骨折过一次,脚被轧伤。
    老爸劝他:“孩子成家后,你的责任也就尽到了,剩下的靠他们自己努力了。”
    他摇头:“看着儿女过着苦日子,我心不忍。好在,我还能干几年。”
    他总是这样,也许天下父母都是这样。父母为什么要对孩子那么好,但是天下有几个  孩子能体味到父母几十年如一日的爱。
    我问老爸:“当你老时,希望我能为你做什么?”
    老爸说:“如果我老了,我病了,只要能看见你倒杯水给我,就足够了。如果你没有空,  也没有关系,还有养老院,我和你妈可以进去一起晒太阳。”
    老爸的话,让我忍不住掉下眼泪。就像长辈不知该如何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做儿
  的,永远不知道怎样能做到最好,能让父母心安。
    再去北京,是去工作,临行前抽空打电话给大伯。他总是骑着自制的摩托车来看我,  我坐飞机回西安,他带给我路上吃的东西竟然有十斤,在机场,我拎着他给我的沉重的行  李,眼泪又掉了下来。
    他说:…/头好呀,出息了,坐飞机了。不知飞机场是什么样子,如果有十元钱的机票  就好了,哪怕只是在北京的上空兜上一圈呢,我也算是坐过飞机了。”
    半年后,他来西安看我们,我还了他这个心愿,给他买了回京的机票,我尽着一个晚辈    的所能,为他一点一点地圆梦。
    因为,他资助过我的父亲,因为他对我好,因为我是那么那么爱他。
    (叶细细《当他年老时》)
  17.文中画线的“那为什么?”这句话是谁问的?这句话没说完整,如果把它说完整,应该
    怎样说?(4分)
  18.本文从哪几方面写到大伯对儿女的爱?试分类作简要说明。(6分)
  19.“我”跟老爸的一段对话旨在说明什么?写老爸对表现大伯的形象有没有帮助?请作
    说明。(4分)    ‘
  20.请说说你读了本文后有什么感想?(4分)
  三  文言文阅读  (10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25题。
    文帝四年中,人上书言意*,以刑罪当传*西之长安。意有五女,随而泣。意怒,骂日:  “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于是少女缇萦伤父之言,乃随父西。上书日:“妾父为吏,齐  中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虽欲改过自新,其路莫  由,终不可得。妾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过自新。”书闻,上悲其意,此岁亦除  肉刑法。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注释:①意:即缇萦之父淳于意,淳于为复姓。  ②传:押送。
  2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A。  以刑罪当传西之长安  (要)    B.缓急无可使者  (宽缓或危急的时候)
    C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  (深切地痛感)    D.  以赎父刑罪  (代替)
  2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人上书言意。   B.意有五女,随而哭。
             上悲其意         乃随父西
    c以刑罪当传*西之长安   D•  终不可得
     以赎父刑罪                 使得改过自新
  2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于是少女缇萦伤父之言    B.于是少女缇萦伤父之言
    C今坐法当刑    D.虽欲改过自新
4.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有错的一项是(    )。
  A/文帝四年中,人上书言意——汉文帝四年,有人上书诬告淳于意
  B.齐中称其廉平——大家一起称赞他为人廉洁,处事公平
  C.  而刑者不可复续——而受了肉刑的人不能够再长出手脚
  D.  书闻,上悲其意——上书被皇帝看到了,皇帝同情她内心的痛苦
25.从文中可看出缇萦是怎样的一个人?
四  作文  (30分)
26.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任选一种形式完成作文。
  要求:扩写下面这首诗歌;或谈感想、写评论;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石  壕  吏
    杜  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
  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期末综合测试
    1.  C    2.  D(丸  治一制  B.  鹰一莺  C.  尔一而)    3.  B(这
    里指“出色”)    4.B(A常指实物,此当用“流传”;C常用于人,此当用“推崇”;D常指上下颠动,此当    用“振动”)    5.A(代/代  B.形/名  c.助/副  D.  副/象声)    6.  A    7.B(“生死与共”常    指双方,此处当用“生死祸福”)    8.C(改为“桥连洞,洞连桥”)    9.  D(没有对比,只有引用或夸    张)    10.B(由远而近,由物而人)    11.  A(D.轻舟已过万重山  C  便引诗情到碧霄  n  夜阑    卧听风吹雨)    12.B(培养的是“综合、提炼和概括能力”)    13.  按照由远而近、由物到人的顺序,    表现了天气的炎热、干燥和憋闷。    14.排比: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比喻:老城像烧透的    砖窑。夸张: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老城像烧透的砖窑。    15.通过他的思想、行为和感觉    来写的。    16.天气炎热使样子胆怯,但样子勤劳肯吃苦,有买卖还是想做。从另一方面也说明样子    生活的贫苦和悲惨。    17.“我”;“那为什么你还要去做呢?”    18.在金钱上:不吝啬地贴补儿女。    在感情上:不忍心看儿女受苦。在行动上:为儿女甚至不顾惜身体。    19.  旨在说明父辈只是付出,    却不在意索取回报;有帮助,我们从“老爸”身上看到了“大伯”的形象。    20.略    21.B(此为复词    偏义,当解释为“危急”)    22.  B(A  送上/皇上;B.  二者都是“跟着”的意思;C  因为/用来;D.    行,实现/能够)    23.D(久在这个时候/B.小女儿  C  因……定罪  D.虽然)    24.  B(齐地    的百姓都称赞他廉洁公平)    25.孝顺、勇敢、有胆识。 (222.188.10.51)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上一个『四川省攀枝花市2008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下一个『育才学校第一次素质测试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