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秋季学期期中测试卷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08年秋季学期期中测试卷
(八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亲爱的同学们:当你走进考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只要心境平静,只要细心,认真地阅读、思考,你就会感到试题并不难,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请相信自己。同时请你认真书写,规范答题,老师们会给你加上你的卷面书写分。(全卷总分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请把握好时间)一、积累及运用(本题满分16分)1. 将下列诗句写
试题预览
亲爱的同学们:
当你走进考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只要心境平静,只要细心,认真地阅读、思考,你就会感到试题并不难,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请相信自己。
同时请你认真书写,规范答题,老师们会给你加上你的卷面书写分。
(全卷总分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请把握好时间)
一、积累及运用(本题满分16分)
1. 将下列诗句写在相应的田字格中。(要求:书写正确、规范、美观)(2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 )(2分)
A、蹒跚(pán) 愧怍(zuò ) 吊唁(yàn) 长途跋涉 (bá)
B、嶙峋(xún) 两栖(xī) 老妪(yù ) 风雪载途(zài)
C、诘问(jié) 仄歪(zè) 阻遏(yè) 毛骨悚然(sǒnɡ)
D、尴尬(ɡān) 潮汐(xī) 伧俗(chānɡ) 在劫难逃(jié)
3.下列名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C )(2分)
A、鞠躬 遗骸 锐不可挡 张皇失措
B、狼藉 烦躁 荡然无存 消声匿迹
C、颓唐 藩篱 微不足道 穷愁潦倒
D、归咎 喷嚏 铸剑为犁 穿流不息
4、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运用正确的是( A )(2分)
A、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B、王小明同学心直口快,对有缺点的同学总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来。
C、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简直是画蛇添足。
D、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塞翁失马,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5.用加点词仿写造句。
她像央告老头子……
略
6.默写。
(1)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
(2) ,平海夕漫漫。
(3)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4)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
(5)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
(6) ,徙倚欲何依。
(7) ,端居耻圣明。
(8)日暮乡关何处是, 。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一)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知,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皆叹惋 (惋:惋惜,感叹 )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 不值得 )
③便扶向路 (扶:沿,顺着 )
④来此绝境 (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
2.请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2分)
桃源人为外界的人们在战争浩劫中所遭受的灾难而叹惋。
4.作者笔下的桃花源有哪些特点?(2分)
景色优美,生活美好。
5.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2分)
作者希望有一个没有君主统治、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制度。在这个社会里,“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人人安居乐业。这里环境优美,风俗淳朴,没有战乱,人与人和平共处。总之,作者希望有一个与当时黑暗社会完全相反的社会。
(二)《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私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 解释加点词。(2分)
(1)有仙则名 ( ) (2)何陋之有?( )
(3)无案牍之劳形 ( ) (4)斯是陋室 ( )
2、翻译句子。(2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2分)
文中描写自然景物的句子是: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在《陋室铭》中,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陋室的?(2分)
是从陋室的环境,陋室中的人和陋室的生活三个方面来描写。
三、现代文阅读(34分)
(一)(12分)
①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②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南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③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④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⑤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⑥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
1.选文第①段属于什么描写?交代了哪些内容?(3分)
答: 景物描写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暗示环境的险恶,以及白洋淀军民反抗侵略的精神。
2.与“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B )(2分)
A、 小船像一片苇叶,奔向东南去了。
B、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C、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D、 世界上有不经历风吹雨打而成熟的果实吗?世界上有不经历光射日晒而成熟的果实吗?
3.第⑤段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人物的 语言 描写方法,其中的“什么”指代的内容是 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 (3分)
4. 第⑤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中,“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指的是什么事情?(2分)
指为抗日而做的交通员工作。
5.“ 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由这响亮的歌声,你想到了什么?请用一两句话简要地表述出来。(2分)
由这“响亮”的歌声,我们可以想到因为有老英雄不断送来柴米油盐,保障有力,给养充足,所以战士们身强体壮,信心十足。傍晚休息的时候,战士们放声歌唱起来,歌声是对敌人的沉重打击
(二)(10分)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给加点字注音。(1分)
震悚(sǒng) 模样( mú )
2.当阿长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表明了“我”的什么心理?(3分)
“我”想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阿长不识字,没文化,既不知道《山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更何况她一向似乎并不善于关心“我”,因此她也不会理解“我”渴望得到《山海经》的心情,这表明“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 。
3.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2分)
“我似乎遇到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真可谓又惊又喜,感激不尽。
4.你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却有伟大的神力”?(2分)
因为这件事“别人不肯做”,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知“我”心,谁也没有阿长那么热心,别人也“不能做”,有画的《山海经》很难找,要跑多少路,打听多少地方,谁能像阿长这么给“我”操心费事,况且阿长不识字,居然买来了。所以说,阿长却有伟大的神力。
5.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2分)
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过感激和“新的敬意”。
(三)(12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 探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攀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缩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面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在文中空白处填上相应词语。(2分)
2、上文对父亲刻画运用了 语言 和 动作 两种描写方法。(2分)
3、选文中两次写到“我”流泪,其感情分别是:(2分)
第一次 感动的泪 ;第二次 离别伤感的泪 。
4、选文中说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写出了父亲怎样心理?
父亲为儿子买橘子,尽管十分辛苦,心里也是高兴的,越是尽到了父亲的责任,心里
越是踏实。(2分)
5、《背影》一文中,写父亲的语言不多,选文部分只有两句,简要分析这两句话表达了父亲怎
样的心情。(4分)
(1)“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惦记儿子的旅途是否安全。
(2)“进去吧,里边没人。”
怕儿子挤着,惦记着儿子的行李。
四、作文。(50分)
题目:感受
要求:(1)选取“亲情”“善良”“理解”“成功”,四词中的一个词语填到横线上,将题目补充
完整;(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600字左右。
适合普通班使用,囊括了第一、二、五单元的知识点。很好! (58.59.154.46)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
』  下一个『
江苏省盱眙中学2010届高二期中考试试卷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