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校联考七年级上册期中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七校联考七年级上册期中试卷(七年级上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七校联考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08.1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 语文的积累和运用(28分)1、看拼音写汉字(4分)①广māo②zhūnzhūn 教导③自xǔ④mò然回首2、“腹有诗书气自华”,请补全下列诗文名句(10分)①东风不与周郎便,。(杜牧《赤壁》)②今夜月明人尽望,。(王建《十五夜望月》)③四面湖山归眼底,
试题预览
  七校联考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08.11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 语文的积累和运用(28分)
1、看拼音写汉字(4分)
①广māo         ②zhūn zhūn 教导       ③自xǔ     ④mò然回首      
2、“腹有诗书气自华”,请补全下列诗文名句(10分)
①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②今夜月明人尽望,                           。(王建《十五夜望月》)
③四面湖山归眼底,                           。(岳阳楼对联)
④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水调歌头》)
⑤淡黑的起伏的连山,                 ,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鲁迅《社戏》)
⑥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 ,                 ?(《吕氏春秋<刻舟求剑>》)
⑦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              。(冰心《成功的花》)
⑧月圆之夜,涛声依旧,当年他登船远去的背影是如此清晰,十多年了,年年在这无际的海边,她都默默地祈祷:                 ,                 请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句子填写。
3、解释加点字(4分)
 ①遽契其舟      ②项为之强    ③明察秋毫    ④鹤唳云端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
A.通过这次学校组织的捐款活动,使我深切地认识到:源于十三亿中国人的绵绵不绝的爱能战胜一切困难。
B.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独立思考、互相合作、积极探究。
C.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D.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学校德育处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5、请你根据所学对联的知识,删改下面句子,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2分)
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上  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  联:                            
6.根据语境回答问题。(2分)
小强做完作业已经十点了,见爸爸妈妈还在和两位邻居打牌,室内烟雾呛人,声音杂乱,使他不能安睡。如果你是小强,你将怎样劝阻他仍才能达到目的而又不伤感情。请你把要说的话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综合实践活动与名著阅读 (5分)
    最后,蓓姬虚弱的手脚再也无力拖着她往前移动了。她坐了下来。[甲]跟她一起坐下。他们谈起了家和那里的朋友们,还有舒适的床铺,以及最要紧的--光明!蓓姬哭了,[甲]竭力想法子安慰她,但那些鼓劲儿的话都因为说了多遍而成了陈词滥调,听着倒像是在挖苦似的。蓓姬实在疲倦不堪,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甲]心里谢天谢地。他坐着仔细看她那张扭歪的脸,看着它在愉快的梦中变得平静、自然,过了一会儿,现出了微笑,而且微笑留在了那上面。
①这段文字出自小说______中的情节______,作者是美国的______。(1.5分)
②[甲]就是____,请结合小说的内容,简单地说说这是怎样的一个人物。(2.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语文老师要你到图书馆去这本书,你到了图书馆书库,首先做什么?(1分)
                                                                         

二、阅读(31分)
(一)古诗赏析(2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阔”与“失”,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二)自相矛盾(10分)
楚人有鬻①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②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选自《韩非子》)
注:①鬻 yù :卖    ②陷:刺穿、戳穿
解释加点字(4分)
9.①誉之曰          ②吾盾之坚         ③或曰       ④其人弗能应也     
10.选出下列选项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2分)
A、誉之曰      B、吾盾之坚      C、吾矛之利     D、是吾剑之所从坠
11.翻译句子(2分)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说说你读了这则寓言后的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手帕》甘玲珑10分
母亲有个习惯,在春夏更替的时候总会把一家大小的衣服分门别类地叠好。又是5月份了,她照例收拾着衣物。我躺在沙发上翻着一本旧杂志,茶几上一束纯白的栀子花发出浓郁的香。
“玲珑,你看,这儿有好多条手帕呢!”母亲突然转过身来对我说,似乎很兴奋。
“手帕?”我喃喃道,心底竟泛出一丝陌生和温馨。我放下杂志,走到母亲身旁,她正在仔细地折着每一方手帕。
“你还记得这些手帕么?十几年的全在这儿啦。你看,这块蓝色的,还记得么?你才四岁的时候,我常用一个别针将它别在你的外套上,给你擦汗,看着你在我前面颠颠地跑,手帕一荡一荡的,真像一只花蝴蝶呢!”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并不看我,完完全全地沉醉在幸福的回忆中。我静静地听着,不敢吱声,我无法应和母亲——因为我什么也不记得了。
“还有这块白色红边儿的,是你十岁那年特意订制的。看,上面还印着字哩——‘爱女玲珑十岁生日快乐’。唉,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就8年了,一眨眼的功夫。”她轻轻叹息了一下,把脸对着我,可她那慈爱的目光却让我不知所措。我是多么希望自己能记得这些往事啊,哪怕是模糊的、零碎的也好!我无法想像,为什么母亲如此细心地收藏着过往,如数家珍般道出我的点滴,她不是常常抱怨说人老了,记性坏了吗?
我承认,我是彻底地将手帕的故事忘了,很随意地扔在了记忆的角落。况且,现在也不时兴手帕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纸巾,薄如纱,白若雪,香似兰,装在一个很精致的塑料口袋中。当我流汗了,取出一张,轻轻一擦,质感很好,且还有一阵隐约的香气,然后随手扔掉,多方便。于是很自然地,手帕便不常被人记得了。我的书包中全是柠檬香型的纸巾,手帕的概念变得淡然了,甚至要忘却。若不是母亲无意中提起,我实在无法忆起这些手帕曾属于我。
我们这一代,我的思想很容易接受新的东西,也很轻易地会忘记一些什么,即便是最基本、最真实的爱。而母亲则不同,她是岁月的收藏者,永远地走在我的身后,悄无声息地拾起我遗漏的心情和初始的纯真。
我感到眼中有些潮湿,低着头,轻声说:“妈,您怎么还记得这么多呢?”
母亲沉默了一会儿,才回答说:“怎么会不记得呢?”她又像是在自言自语。我的泪悄然落下,是啊,怎么会不记得呢?
因为爱着,所以记得。
13.母亲回忆了哪两件有关手帕的事?(2分)
答:①                                                                          
②                                                                   
14.从文中找出一个描写母亲的句子,说说体现了什么。(2分)
答:句子“                                                               ”  
体现了母亲                                                                 
15.母亲对往事如数家珍,而“我”却不记得了,为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
答:                                                                        
                                                                            
16.读完本文,相信你一定思绪万千,请把感触最深的写在下面(3分)
答:                                                                       
                                                                        
                                                                         
(四)女教师的47个吻   (10分)
⑴查(zhā)文红,从上海自愿来到安徽省砀(dàng)山县曹庄镇魏庙小学,当一名不拿一分钱工资的“编外教师”。开学第一天,当她兴致勃勃走进教室时,家长和孩子一看教师是个上海人,都用一种不信任的眼光看她。有的家长竟带着孩子离去,转到另外的班。这当头一棒把查文红打得摸不着头脑。她找到校长,问是怎么回事。校长道:“我们这里上课都是用土话,家长和孩子担心听不懂你的普通话,所以跑了。”
⑵查文红感到委屈,但她还是硬撑着上完了第一节课。下课时,一名学生用土话问她:“老师,‘狠狠’还来吗?”查文红没听懂,便问道:“‘狠狠’是什么意思?”学生们哄笑了,一个小男孩不客气地说“‘狠狠’就是‘狠狠’,你连‘狠狠’都不知道,还来教我们吗?”教室里再次爆发哄堂大笑。查文红有些恼火,但她不便对刚进校门的一年级孩子说什么,便又去问校长:“‘狠狠’是什么意思?”校长笑着说:“这是我们的土话,就是下午的意思。”“这校孩子怎么教?”查文红激动地说,“我热爱我的事业,自愿来当一名编外教师,就是想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为农村孩子做点什么,可他们……”校长表情有些凝重,叹了口气说:“以前来了几个教师,都没坚持几天就走了,送给你这首诗看看,你再想想吧!”
⑶查文红回到宿舍,展开了那张纸,一首诗呈现在眼前: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
那无穷的真理,
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
那凛然的正义,
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
那博大的胸怀,
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
那永恒的炽热,
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⑷这不是温家宝总理的那首《仰望星空》吗?此时读起来又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就像温总理说的那样: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她想到农村的落后与闭塞,如果这些孩子长大后还只晓得“狠狠”,他们将永远走不出这贫瘠的土地,也将永远不能与外界对话沟通。此刻,她明白了老校长的用意。
⑸她决定倡导用普通话教学。为了让学生首先能听懂她讲课的语言,然后学会讲普通话,她开始刻苦学习当地土话,一有机会便向村民们学习。上课时,她总先用普通话讲,再“翻译”成学生能听懂的土话。在她的推动下,普通话渐渐成了校园里“时髦”的语言。
  ⑹查文红为了让启蒙阶段的孩子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通过讲故事与编顺口溜的方式进行教学,深受学生的欢迎。孩子们的学习热情高涨,期末考试时,全班的语文成绩平均达到了91.87分,名列全镇第一。家长们闻讯,纷纷买来鞭炮,来到学校放了起来。一位家长激动地说:“这么好的成绩,我们多年没见过了,感谢查老师!”面对此情此景,查文红激动得哭了,她庆幸自己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⑺春节已经临近,学校照顾查文红,让她把剩下的课集中讲完,好早点儿回家过年。孩子们听说老师要走,心里都很难过,竟不能集中精神听课。查文红有些生气,正要批评他们,一个名叫丁丽的小女孩站了起来,很失落地说:“老师,你不走行不行?”
⑻“不行啊,老师要回家过年。”
⑼“那你到我家过年,行吗?”
⑽“不行,因为上海的家里还有一个姐姐正等着老师回去呢。”
⑾听到这里,小丁丽哭着说:“那,那你亲我一下好吗?”
⑿查文红眼圈红了,走过去亲了亲小丁丽,止不住流下泪来。这时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站起来,都说:“老师,你也亲亲我吧。”于是,班上47个学生,她一一亲到。亲完最后一个学生,全班同学放声大哭起来。孩子们觉得,查老师这一去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⒀47个孩子一起大哭,那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哭声传出,全校师生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纷纷跑了过来,附近的村民也闻声从家里赶来了。哭声是如此具有感染力,一时间全校学生都哭了,面对如此感伤的场面,一些老师和村民也不知不觉地流下泪来。
⒁“那惊天动地的哭声,我从未听到过,至今还在我心中回荡,这一辈子我忘不了那感人的哭声。”查文红每忆及此,还是感动得双眼湿润……
17.理清选文思路,补全情节。(2分)



18.研读选文第⑥段中画“          ”线的句子 ,概括回答出查老师付出了哪些“努力”,又得到了怎样的“回报”。(2分)
                                                                                           
                                                                                           
19.选文第⑫段画“    ”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20.你认为查老师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2分)
                                                                                           
                                                                                           
21.查老师的到来,使她的学生们有哪些变化?学生的变化将对他们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分)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 初三调研考试语文试卷(08.2)』  下一个『山东省莱芜市2008年中考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