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都市大桥高级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月考语文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江苏省江都市大桥高级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月考语文卷(高三上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江苏省江都市大桥高级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月考语文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词语中多音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记载/千载难逢   差错/差可告慰  舍弃/退避三舍  艾草/方兴未艾B 笼统/笼络人心   积累/罪恶累累  供奉/供养祖先  当作/首当
试题预览
  江苏省江都市大桥高级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月考语文卷
(满分16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下列词语中多音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  记载/千载难逢   差错/差可告慰  舍弃/退避三舍  艾草/方兴未艾
B 笼统/笼络人心   积累/罪恶累累  供奉/供养祖先  当作/首当其冲
C 童仆/风尘仆仆   躯壳/金蝉脱壳  露骨/抛头露面  闭塞/敷衍塞责
D 画轴/压轴大戏   丈量/量体裁衣  横财/飞来横祸  省悟/不省人事
2.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
A在本届学校艺术节上,我们班的同学将赵本山的小品《卖拐》反串得绘声绘色。
B这种饭店不仅为单位大吃大喝提供了方便,而且在开发票时更是心照不宣,双方都少不了好处。
C听说这位气功大师能够气出疾消,今天会了他一下,果不其然,他却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D这是一位独唱演员,先天素质很好,训练又刻苦,每次演出都能曲尽其妙。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在经贸方面,不管中美经贸关系将因中国入世而变得更加密切,但同时也应看到,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和纠纷不但不会减少,很可能还会增加。
B历史文化名城塑造工程将加大对全市历史文化资源研究与保护、开发与利用的力度,以扩大扬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在全国的知名度。
C他俩表演的节目,总是想让观众抹几把感动的泪水,人们看得多了,不免产生煽情之嫌。
D接到火警报告后,这个镇的派出所的所长立即率领12名干警赶到现场,组织灭火,挽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力求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4.下面六句话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4分)
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
③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
④90年代的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机。
⑤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⑥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5.仿照例句,以“热爱”为话题,续写一句话。(5分)
例句:
只要热爱生活,一方静夜的星空,能读出缠绵的诗意;一泓清漾的秋水,能品出空灵的画魂。
                       ;               。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王珪,字叔玠。性沉澹,为人雅正。高祖入关,李纲荐署世子府谘议参军事。建成为皇太子,授中舍人,迁中允,礼遇良厚。太子与秦王有隙,帝责珪不能辅导,流巂州。太子已诛,太宗召为谏议大夫。帝尝曰:“正主御邪臣,不可以致治;正臣事邪主,亦不可以致治。唯君臣同德,则海内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谏正,庶致天下于平。”珪进曰:“古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谏不用,则相继以死。今陛下开圣德,收采刍言,臣愿竭狂瞽,佐万分一。”  帝可,乃诏谏官随中书、门下及三品官入阁。珪推诚纳善,每存规益,帝益任之。  
    帝使太常少卿祖孝孙以乐律授宫中音家,伎不进,数被让。珪与温彦博同进曰:“孝孙,修谨士,陛下使教女乐,又责谯之,天下其以士为轻乎!”帝怒曰:“卿皆我腹心,乃附下罔上,为人游说邪?”彦博惧,谢罪,珪不谢,曰:“臣本事前宫,罪当死,陛下矜其性命,引置枢密,责以忠效。今疑臣以私,是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帝默然惭,遂罢。明日,语房玄龄曰:“昔武王不用夷、齐,宣王杀杜伯,自古帝王纳谏固难矣。朕夙夜庶几于前圣,昨责珪等,痛自悔,公等勿惩是不进谏也!”  
    进封郡公。坐漏禁近语,左除同州刺史。帝念名臣,俄召拜礼部尚书兼魏王泰师。王见之,为先拜,珪亦以师自居。王问珪何以为忠孝,珪曰:“陛下,王之君,事思尽忠;陛下,王之父,事思尽孝。忠孝可以立身,可以成名。”王曰:“忠孝既闻命矣,愿闻所习。”珪曰:“汉东平王苍称‘为善最乐’,愿王志之。”帝闻,喜曰:“儿可以无过矣!”  
    十三年,病。帝遣公主就第省视,复遣民部尚书唐俭增损药膳。卒,年六十九。  
                                                (节选自《新唐书•王珪传》)           
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太子与秦王有隙                 隙:隔阂 
B、古者,天子有争臣七人           争:同“诤”,规劝 
C、自古帝王纳谏固难矣             固:本来 
D、坐漏禁近语,左除同州刺史       坐:因为
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王珪“为人雅正”的一组是(3分)         (     )①臣愿竭狂瞽,佐万分一   ②推诚纳善,每存规益     ③是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
④彦博惧,谢罪,珪不谢  ⑤陛下矜其性命,引置枢密,责以忠效    ⑥伎不进,数被让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④⑥      D、②③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珪曾经是皇太子李建成的属官,因为不能化解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矛盾,被李世民流放到巂州。李世民即位后,仍然起用王珪为谏议大夫。王珪很得李世民的信任。 
B、太常少卿祖孝孙因为教宫女音乐不力,多次被皇帝责备。温彦博、王珪就同时向皇帝进谏,认为这是看轻士人。皇帝大怒,责备两人。温彦博就惶恐谢罪,而王珪拒绝谢罪。 
C、对王珪等人的谴责,皇帝第二天也很后悔,他告诉房玄龄,自古帝王纳谏就困难,你们不要因为我谴责了王珪等人,就引起警戒不进谏了。 
D、王珪贬官后不久就被任命为礼部尚书,同时兼任魏王李泰的老师。他希望李泰记住汉代东平王刘苍“为善最乐”这句话,做一个忠孝兼备的人。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谏正,庶致天下于平。
 
                                                                                      
(2)珪推诚纳善,每存规益,帝益任之。 

                                                                                     
(3)陛下矜其性命,引置枢密,责以忠效。 

                                                                                              
三、古诗鉴赏(8分)
10.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⑴诗里的“凉”字有何妙处?试作赏析。(4分)

答:                                      

                                          
⑵“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这两句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②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           。 李商隐《锦瑟》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论语》

④ 大弦嘈嘈如急雨,           。        白居易《琵琶行》

⑤     ,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必要的丧失
                     迟子建
在云南的大理,有天傍晚我在河岸散步,在石桥的一端突然与一个人相遇。他衣着洁净,笑嘻嘻地望着桥下的流水,那样子仿佛水中有他美如天仙的新娘。古朴的石桥、平静的河水、清朗的月光,这种充满古典情怀的场景使我对那人产生了好奇。月色给他的脸涂上一层柔和的光彩。他入神地微笑着,一动不动地望着河水。如果不是他始终如一地、毫无顾忌地笑着,我想不到他是精神失常者。他与我擦身而过,像大多数的精神失常者一样,走路很散漫,晃晃悠悠,有一种逍遥感。
我想象他为何而精神失常?这世俗生活中能制约、桎梏和诱惑人的种种事物我都想了一番却得不到任何答案。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丧失了世俗人要为之奔波、劳碌、明争暗斗的职称、住房待遇、官职、金钱、荣誉等等累人的东西。那么他心中留下的那一点是什么?留下的必定是唯一的、单纯的、永恒的、执著的东西。这种东西带给了他安详、平和、宁静与超然。
他的笑常常使我警觉,这使我想起了里尔克,他在自己的一生中努力追求一种孤独感,有时候朋友或亲人破坏了他这种孤独感,他就会离他们而去。这种孤独感是否是精神失常者心中仅存的一种古典诗意之美呢?距离产生了,客观、清醒和冷静的良好品质必然在人的身上出现,而距离总是以丧失作为前提的。
必要的丧失是对想象力的一种促进和保护。许多秀山秀水、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频频产生过大学问家,而很大气的艺术家却寥寥无几,我一直以为这样尽善尽美的环境没有给想象以飞翔的动力,而荒凉、偏僻的不毛之地却给想象力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没有了满足感、自适感,憧憬便在缺憾、失落、屈辱中脱颖而出,憧憬因而变得比现实本身更为光彩夺目。
怀旧是否是一种丧失呢?我认为是。尽管怀旧的形式本身是拾取和藕断丝连,但就怀旧的事物本身而言,它却是对逝去事物的剔除和背叛,因为你不是怀恋已逝的所有事物,而是只对一件事物情有独钟。那么你在怀旧时,就意味着你对往昔大部分生活的丧失,你用阅历和理性判断出了一种值得追忆的事物,这种东西对你而言是永恒的。几乎所有的作家都有怀旧情绪,这种拾取实在是一场轰轰烈烈的丧失,而这种丧失又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憧憬呢?我认为憧憬也是一种丧失。憧憬是想象力的飞翔,它是对现实的一种扬弃和挑战。现实太满或者太流于平庸了,憧憬便会扶摇而上,寻找它自己的阳光和雨露。憧憬脱离尘世,当然就是对许多俗世生活的一种丧失。
怀旧和憧憬,这是文学家身上必不可少的两个良好素质,它们的产生都伴随着丧失。而并不是任何人每时每刻都能怀旧和憧憬的,它需要营养的补充,也就是需要培养人的一种孤独感——一种近于怪癖的艺术家的精神气质。一个八面玲珑、缺乏个性的人是永远不会成为艺术家的,因为他们拥抱一切,缺乏问询、怀疑、冷静和坦诚,因而也就产生不了距离和美。
我又想起了在大理石桥上遇见的那个人。以往我会像绝大多数人一样称他们为精神病患者,但我现在不那么以为了。首先我已经不敢肯定这是一种病,当然就不能说他是患者了。我们是用常人的眼光打量他们的,他们那不顾一切、彻头彻尾的丧失令我们疑惑不解,所以我们认定他们有病。有一个小常识很说明问题,几乎绝大多数病的症状都伴有抑郁、焦虑、暴躁、惊慌的表现。而精神失常者却表现出一种使人迷醉的冷静、平和及愉悦,这有他们脸上的笑容为证。他们战胜了抑郁、焦虑、暴躁和惊慌,他们的心中也许仅存一种纯粹的事物,他们在打量我们时,是否认为我们是有病的?所以我只能认为他们是精神失常者,或者说是精神漫游者。
12.作者说“怀旧”和“憧憬”都是一种丧失,这两种“丧失”分别针对什么而言?请简要说明。(4分)
                                                                                  
                                                                                      
13.文章写到里尔克,说他“努力追求一种孤独感”,后又说“需要培养人的一种孤独感”。简析这种“孤独感”具体含义是什么?(4分)
                                                                                         
                                                                                           
14.文章以“必要的丧失”为标题,请联系全文,谈谈你对“必要的丧失”含义的理解。(6分)
                                                                                           
                                                                                        
15.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大理石桥上的精神失常者,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
                                                                                                  
                                                                                          
六、现代文阅读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内的小题。
(18分) 
甲、论述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一19题。
学术通俗化不是学术娱乐化
   近些年,学术突然与大众亲近起来。不少具有“学者”身份的人,在电视上以时髦的话语方式,谈先秦诸子,谈三国风云,或古今中外无所不谈。出版界自然也不甘落后,趁机大出这类以浅显易懂而又充满噱头的方式谈论“学术问题”的书。有人对之非议,也有人出而辩护。辩护的理由是:学术的通俗化是必要的,学术走向大众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学术通俗化与学术娱乐化,是极易混淆却又大不相同的两回事。
   学术研究的目的,最终是要影响社会,影响大众的生活。实际上,我们赖以生存和生活的许多常识,当初都是高深的学术观点。抽烟有害,如今尽人皆知,当初却不过是实验室里的结论;人权的意识和观念,在中国也日渐普及,起先却仅仅是象牙塔里的呼声。学术的通俗化,其实一直以各种方式在进行着。过去的学者,是很注重这方面的工作的,他们往往一方面从事很专业很艰深的研究,一方面又致力于将自己专业艰深的成果尽可能向社会普及。这种普及性的著作,也能成为经典。费孝通、萨孟武,都是在学术上颇有造诣的学者,他们都另有多种专业性很强的学术著作行世;至于他们的《乡土中国》、《水浒传与中国社会》这样的著作,则是在非专业的报刊上发表文章的结集,都是民国时期的“通俗经典”。
   在将学术通俗化时,必然要考虑到大众的接受水平,必然要将那些最专业最难懂的部分牺牲掉。但这丝毫不意味着迎合大众、讨好大众。如果说,一个学者,在从事艰深的学术研究时,应该心怀一种神圣感,应该有着对学术的敬畏,那他在从事将学术通俗化的工作时,这种神圣感,这份敬畏之心,仍然是非常必要的。学术通俗化,目的是在教育大众、启迪大众、唤醒大众,仍然是以对大众启蒙为目的。它不是要强化而是要摧毁、改变大众心中某些固有的东西。
   以这种眼光来看今日学术与大众的“零距离接触”,称之为学术娱乐化或许更合适。将学术娱乐化的目的,无非是名与利,迎合和讨好大众,就是他们的基本策略。大众最想听什么,听了什么最开心,他们就说什么。而将学术通俗化绝不这样。不妨以萨盂武的《水浒传与中国社会》为例。在这本通俗性的学术著作中,萨孟武对梁山泊集团予以坚决的批判和否定。他强调,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造反集团,不过是一个“流氓集团”。他从多方面分析了这种“流氓集团”与中国社会的关系,指出这种“流氓集团”在中国历史上屡屡起着极其恶劣的作用。这样一种对“梁山好汉”的评说,显然与大众心目中原有的情感观念相冲突。而萨孟武的目的,就是要摧毁改变大众长期以来对“梁山好汉”的仰慕崇拜,就是想清扫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水浒气”。如果让今天的那些热衷于将学术娱乐化的“学者”来讲《水浒传》,他们决不会这样讲。他们一定会极力歌颂“梁山好汉”的“义”与“勇”,一定不敢对他们的滥杀无辜、打家劫舍有半句微词。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名与利,他们就必须最大限度地迎合社会上的“水浒气”。为了讨得大众更多的喜爱,也不妨顺便称林冲为“帅哥”,说李逵是“猛男”。而大众呢,大众自然乐得合不拢嘴。在这合不拢嘴的过程中,大众身上原有的“水浒气”,就被进一步强化了。
   16.根据文意,下列对“学术通俗化”的理解,确切的一项是(3分)      (        )
   A.学术走向大众,影响大众的生活,与大众亲近起来,让大众最开心。
   B.将学术专业艰深的成果以“通俗经典”的形式尽可能地向社会普及。
   C.牺牲掉学术著作中那些最专业最难懂的部分,最大限度地满足大众的好恶。
   D.浅显易懂,但与大众心目中原有的情感观念相冲突,不会讨得大众的喜爱。
   1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n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三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山西省实验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下一个『2007—2008学年度(上)七年级期末考试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