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盱眙中学2010届高二阶段性测试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江苏省盱眙中学2010届高二阶段性测试试卷(高二必修五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江苏省盱眙中学2010届高二阶段性测试试卷    语文试题2008.08.26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三部分组成。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班级、姓名、考试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3.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按题号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作答,将1、2、3、6、7、8、16、17题依次填涂在答题卡1-8题相应选项中。 
试题预览
  江苏省盱眙中学2010届高二阶段性测试试卷
    语 文 试 题    2008.08.26
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三部分组成。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班级、姓名、考试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3.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按题号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作答,将1、2、3、6、7、8、16、17题依次填涂在答题卡1-8题相应选项中。 
第一部分(72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下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驰骋(chénɡ)  踯躅(zhí)     逶迤( wēi)   怏怏不乐(yàng)
B.笑靥(yàn)    浸渍(zì)      草蓐(rù)   长歌当哭(dàng)
C.险衅(xìn)    浩淼(miǎo)    懊丧(sàng)  歆羡不已(xīn)
D.编纂(zuǎn)   勾当(gòu)    乘机chèng     偃仰啸歌(yǎn)   
2.下列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听李老师说,我的好朋友张明今年考上了北京大学,还真是一个大快人心的消息。
B.四星级学校验收已到了关键时刻,大家一定要全力以赴,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功败垂成就在此一举了。
C.这本书描写农村普通人的生活,这个环境跟我的情况似乎有点相似,因此更能让我动之以情。
D.台湾诗人郑愁予的诗中中国传统意识和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技巧浑然一体,《错误》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上网的诱惑无法令现代人拒绝,但昂贵的网上消费又使网迷们心痛不已。
B. 青年大学生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充分认识学习社会科学、提高人文素质的重要意义,十分必要。 
C.校友向校图书馆赠送了大批图书,不仅有世界名著、科普书籍,还有一些长篇小说。 
D.经过激烈的争论和广泛的公众参与后,中山歧江公园设计组提出的以产业旧址地段的再利用为主旨的设计方案,终于在当地领导的果敢决策下得以实施,并由此引发对设计概念的理解。
4.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一段内容和谐的排比句。(5分)
生活中,我们需要崇高。有了它,我们就会摆脱平庸和空虚,甚至麻木。而且,一旦你有了这种认识,你就会发现崇高在你身边:它可能是一座山,让你感受巍峨;(1)                ,
          ;它可能是一首交响乐,让你感受激越;(2)                  ,                ;
它甚至就是一个人,让你理解平凡而伟大。
5. 依照例句,在横线处填上结构相同的语句,要求文意贯通,并要构成排比句。(4分)
例句:欣赏音乐作品,我们虽手不操琴,却能聆听琴瑟琵琶,神游“古典”“浪漫”,品味优美旋律;还能够在《命运》中与贝多芬切磋,在《天鹅湖》边和柴可夫斯基相伴,在《大峡谷》里同格洛菲探险……音乐能够培养我们的美感,陶冶我们的情操,铸造我们的灵魂。
仿写: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虽足不出户,却可以                  ,
           ,           ;还可以在塞纳河畔与雨果散步,在皇村学
校里同普希金畅谈,在茫茫大海中和海明威捕捞……文学作品可以            ,
              ,             。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古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6-9题:
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人。进士及第,为隰州军事推官。州民常聚博僧舍,一日,盗杀寺奴取财去,博者适至,血偶污衣,逻卒捕送州,考讯诬伏。奎独疑之,白州缓其狱,后果得杀人者。徙仪州推官,尝部丁夫运粮至盐州,会久雨,粟麦渍腐,奎白转运使卢之翰,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之翰怒,欲劾奏之。奎徐曰:“用兵久,人疲转饷,今幸兵食有余,安用此陈腐以困民哉!”之翰意解,凡民所失,悉奏除之。
知并州,改秦州。州宿重兵,经费常不足。奎务为俭约,教民水耕,岁中积粟三百万。知益州,秦民与夷落数千人列奎治状,请留,玺书褒谕,不许。成都民妇论其子不孝,诘之,乃曰:“贫无以为养。”奎出俸钱与之,戒曰:“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其母子遂如初。尝夜宴,有戍卒杀人,人皆奔走。奎密遣捕杀之,坐客莫有知者。临事持重明决,多此类也。
召为龙图阁学士、权三司使,遂参知政事。帝谕曰:“先帝尝以为卿可任,今用卿,先帝意也。”俄迁给事中。帝尝谓辅臣曰:“臣事君鲜有克终者。”奎曰:“保终之道,非独臣不然也。”历数唐开元、天宝时事以对,帝然之。
奎性刚不苟合,遇事敢言,真宗时数宴大臣,至有沾醉者。奎谏曰:“陛下即位之初,励精万机而简宴乐。今天下诚无事,而宴乐无度,大臣数被酒无威仪,非所以重朝廷也。”真宗善其言。
(《宋史·列传第四十五·薛奎》)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逻卒捕送州,考讯诬伏   讯:审问
B.尝部丁夫运粮至盐州    部:率领
C.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    纵:放归
D.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   贷:借给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先帝尝以为卿可任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B.秦民与夷落数千人列奎治状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C.成都民妇讼其子不孝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D.历数唐开元、天宝时事以对    仆以口语遭遇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  )
A.有个赌徒在杀人劫财的案发现场衣服沾血被捕,但薛奎觉得案情可疑,力请缓决,最终抓获了真凶,避免了冤狱。
B.对于因贫困无力赡养母亲而被告为不孝的儿子,薛奎以钱相赠,耐心劝说;对于杀人造成社会动乱的戍卒,他果断下令严处。
C.薛奎能体谅因雨造成军粮损毁的民夫,请求上司停运。上司起初虽怒而欲弹劾薛奎,但最终被他说服,并免除了民夫赔偿损失。
D.在军费负担沉重的并州,薛奎力求节俭,教百姓改进耕作方法,发展生产,为民谋利。在他调任时,百姓极力争取他留任。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⑴今幸兵食有余,安用此陈腐以困民哉!(3分)
译文:                                  
⑵大臣数被酒无威仪,非所以重朝廷也。(3分)
译文:                                  
⑶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于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3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10.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题目。(8分)
[双调]殿前欢·对菊自叹
张养浩
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对黄花人自羞。花依旧,人比黄花瘦。问花不语,花替人愁。
(1)这首曲中“花依旧,人比黄花瘦”是借用了         朝词人           《醉花阴》中“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句。(2分) 
(2)曲题为“对菊自叹”,作者在曲中感叹自己什么?(2分)
                                                                               
(3)这首曲层层深入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请对此作具体分析。(4分)
                                                                               
                                                                               
(三)名句默写
11.补写下列名句(8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李密《陈情表》)
   (2)州司临门,              。(同上)
   (3)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       。(王实甫《长亭送别》)
   (4)夕阳古道无人语,           。(同上)
  (5)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司马迁《报任安书》)
   (6)举世混浊而我独清,          。(《楚辞·渔父》)
   (7)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8)一骑红尘妃子笑,           。(杜牧《过华清宫三首之一》)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秋日的灯盏
朱以撒
①秋天来了,山里闪动着风吹过的暗影。叶片开始有秩序地脱离枝条,原先紧挨在一起的两片树叶,一片先下来了,另一片落下来的时候,再也见不到它旧日的邻居。交接的日子来临,一些矮小的灌木丛里,浆果外表抹上了一层紫黑,一只翠绿的螳螂举着带锯的刀,轻轻划了一下,浆水霎时奔涌而出,紫透了枝下的土皮。
②稻子已经进仓,秋风下瑟瑟摇曳的是从农夫指缝里漏下的一枝金黄。农夫已经走远,不会回头,注定这一穗金黄要坚持到秋日的最后,被人遗漏、忘却,不能和亿万弟兄一道进入温暖的谷仓,此时它的美超过一切。在我看来,缘于遗忘而独立存在,虚构出岑寂田野的动人一幕。浆果、稻穗这样兀立风寒中的灯盏,秋日的过去就是它们生命的过去,许多美艳走到这里,自然变得素洁起来,像戏台上的名角戏装卸下,铅华洗去,走在街市上,纯乎一个普通的中年妇女。
③暗夜里,车驶过同样岑寂的山村,简陋的土墙开设的小窗口透出昏黄的光,一家人聚在严实的屋内,守着炉火,内心踏实起来,谷仓是照耀一家人美好心情的不灭灯盏,隔着芳香的木板,里边躺着一家人的生存希望——从春日开始萌发,夏阳曝晒,现在终于落实下来。当时是那么漫长,好像一盏秦时的灯,要擎到汉时才被真实地点亮,中间这么多的交替、衔接、奔跑——的确,我看过那些最终不能点亮灯盏的农耕人家,秋日远去,寒冬到来,是那么黯然神伤地蹲着,敲打着春日吃进泥层中的犁耙,要问个究竟。丰稔的人家如实地享受着秋日的馈赠,闲聊时记起春夏那些有趣的细枝末节,唇齿开合中带着舒适的滋润。看来,只有希望不落虚空,眉宇间才笑得起来。
④一本书在经过春风、夏雨的重叠,终于在深秋的最后几日结束了文字的蔓延。这个文人松了一口气,好几次他像一个持灯者,火舌飘忽不定,他的心时浮时沉,晴明阴晦在瘦削的脸庞上隐现。夜半推开窗门,所有家庭的灯盏都熄灭了,自己却还在夜色里跋涉——这大半年的灯火费得太多了。在乡村写作,笔下的蔬笋气明显比上一个章节慢了一个节奏。似乎都有这样的感觉,在乡村里完成的这一部分,像是夕阳余晖下归栏的牲口,脚步细碎,神色安然,被深浓起来的薄纱笼罩。也应该有一个相近的阅读环境——村头老樟树下,寂静萧然的风雨亭里,简约朴素的廊桥上。选择环境阅读是一种智慧,删去书写者身上的种种附加,也放弃了自己种种目的性,此时,书页打开,字句联袂而起,人融了进去。有几次我读到一些残本,残本毁弃了创作者的背景材料,如在异地骤遇了陌生人,没有既往的历史记录,没有阴影和光圈,使阅读时每一字句都像秋风里吹过的干果,水分滤去,肉质干脆。秋风残照下的人、文要比湿润阳春时可靠,它的冷峻是此前未有的情节,浓缩着艳丽的汁水,到了这个节气的文人笔下,我们说韵味,其中一部分就是由朴实无华来承担的。
⑤渐渐变成一个晚秋爱好者。尚在砚边的余墨被风吹干,兑点水,作一幅草草小品,透视着笔底漫不经心的挥洒状态,万木萧疏,百草枯黄,一个在秋风中穿行的漫游者,心事清癯。一些被春日枝繁叶茂遮蔽的疤痕,一些少年时代持抱不放的爱恋,不是展现了,就是放弃了。季节使人、物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啊,幻想的春日和无比实在的秋日――有理由说,春日秋日的笔下文辞一定是不同色泽的,尽管出自一人之手。我仍然记得秋日里修订春日写下的一叠文稿,落笔如刀斧,删尽繁枝缛叶——这就是文字的命运,像许多果实那样,春夏的花枝招展,只有到了秋日,是否存在才能确认。
⑥有一些灯盏没能亮到秋日,与生俱来的命数,使它们止步于初秋。刘安说,不与夏虫语寒,不与曲人语道。因为生命中缺乏言说的条件,回放曾经在春日里生机无限的花朵,不禁追问起空间的历程,究竟隐伏着多少玄机:在时光携带着无数浮沉不定的生物匆匆行进时,伤逝之美也在同时上演——使一个走到秋日下的人,那些郁积着浓艳和空洞的春愁,此时一笔勾销。
(选自《经典美文》2007年8月,有删改)
12.作者为什么说“农夫指缝里漏下的一枝金黄”“此时的美超过一切”?(4分)
                                          
                                          
13.文中第3段有哪些表达特色?有什么表达效果?(6分)
                                           
                                           
14.“秋日的灯盏”在文中指什么?为何称之为“灯盏”?(4分)
                                           
                                           
15.本文隐含作者对生命追求过程的思考,结合全文,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条加以概述。(6分)
                                           
                                           

第二部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马连良与“马派”
①马连良,北京人,回族,生于1901年,1909年入喜连成(后改为富连成)科班。茹莱卿、叶春善、王月芳、蔡荣贵、萧长华等曾为他传艺。10岁时,他曾在《朱砂痣》中为谭鑫培、陈德霖、贾洪林等配戏。
②在上世纪30年代,扶风社演出剧目颇多。其中一些剧目马先生还做了大胆的改革。《借东风》,来源于本戏《三国志》。早年《三国志》是三庆班的拿手戏,听说只在每年年底封箱前才上演,平时不演。后来富连成科班上演时共有四本,分四天演完。马先生的《借东风》,就是选择了其中最精彩的一本。在此剧中他前饰鲁肃,后饰孔明。这出戏后来成了“马派”的代表作。
③马连良在舞台上做功很“帅”。作为一个舞台艺术形象的塑造者和表演艺术家的马连良,他掌握了戏曲表演艺术唱、念、做、打等各种手段;具备了无比宽广的舞台表现力,使之得以表现类型繁多的舞台人物。不论内行外行,都有一个字的评价,叫做“帅”,这是北京的土话。马先生经常对我讲:“我们表演时,要先打闪后打雷。”他用自然现象来比喻舞台表演,意思是要以情带声,以内在的情感带动外部的动作。
④马连良的唱腔有“味儿”。马先生主张“唱要和说话一样”。意思就是要唱得自然、亲切。他的唱既饱含着情感,又给人以醇厚、舒畅的音乐美感。马先生突破了传统句法,把每个字安排得都很得当。句子长短虽然不规则,但唱起来丝毫没有感到别扭,反倒觉着很新鲜、很动听。马先生经常向学生讲:“要使相同的曲调唱出不相同的‘味儿’来。”那么这个“味儿”哪里来呢?他要求从吐字运腔上下功夫,强调从人物出发。比如,他向学生分析《文昭关》、《捉放曹》、《清官册》这三出戏时,指出它们都有一段“二黄慢板”,唱词的头一句都是“一轮明月照窗……(最后一个字各有不同)”,人物同在夜晚抒发着各自的心情。但伍员的恨满胸怀,陈宫的悔恨交加,寇准的疑惑不安,才是决定这三段唱腔各自“味儿”的关键所在。又如“四平调”,《清风亭》中的贫苦老头张元秀这样唱,《遇龙酒馆》中的永乐皇帝也这样唱,但前者唱来是凄凉悲惨,后者唱来是雍容华贵,“味儿”也就酸甜苦辣各不相同了。
⑤马连良的舞台念白很有特色。京剧传统戏的韵白,人们常常说它是一种旋律简单没有伴奏的唱,就是说它有音乐感,和真正的唱具有协调性,人们在追求有“味儿”的唱时,也追求有“味儿”的念。马连良吸取了前辈老先生的长处,再加上自己的创造,如同有伴奏、有旋律的唱一样,给人们一种特有的艺术享受。          
16.下列对马连良的艺术表演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连良掌握了戏曲表演艺术唱、念、做、打等各种手段,能够表现类型繁多的舞台人物。不论内行外行,都用“帅”字评价他舞台上的做功。
B.马连良所说的“先打闪后打雷”,是指表演强调以内在的情感带动外部的动作,以情带声。
C.马连良的唱腔有“味儿”,唱得自然亲切,既饱含着情感,又给人以醇厚、舒畅的音乐美感。
D.马连良的舞台念白很有特色,将传统戏旋律简单没有伴奏的韵白变成了有伴奏、有旋律的唱。
1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连良在喜连成学戏时,曾跟很多名家学戏,如谭鑫培、陈德霖、贾洪林、茹莱卿、叶春善等。
B.在上世纪30年代,马连良对扶风社演出的一些剧目进行了大胆改革,其中《借东风》成了“马派”的代表作。
C.马连良突破传统句法,句子长短不规则,但丝毫没有感到别扭,所以很新鲜、动听,听起来特别有“味儿”。
D.京剧传统的韵白有音乐感,和真正的唱具有协调性,追求有“味儿”的念,给人们一种特有的艺术享受。
18.文章第四段举了马连良向学生分析《文昭关》、《捉放曹》、《清官册》三出戏和“四平调”这两处例子,请问可否删掉其中一处?为什么?(6分)
                                          
                                          
19.纵观全文,分条概述马连良是怎样成为大师的。(6分)
                                          
                                          
                                          

第三部分:写作(7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据说,在东南沿海一带,渔民在捕到螃蟹后,将螃蟹放进一个口小肚大的竹篓里面,第一只螃蟹放进去时,渔夫就用重物将口封住,当第二只、第三只放进去后,渔夫就不再盖重物了,因为,第一只即将爬出篓口的螃蟹,会被第二只、第三只螃蟹拉到篓底。如此下去,即使篓口没有盖盖子,但也没有一只蟹能够爬出去。

研读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语 文 答 题 纸 
提醒:请将1、2、3、6、7、8、16、17题依次填涂在答题卡1-8题相应选项中。 
   第一部分(72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 [×] 2.[×] 3. [×]
4.                            ,                                 ;

                ,                     ;(4分)

5.①                                    。
  
  ②                                                                      。

      ③                                    。(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古文阅读(18分):
6.[×] 7.[×] 8.[×]
9.⑴                                  (3分)

⑵                                  (3分)

⑶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⑴                                                                   
        
                                                                           (3分) 

    ⑵                                   

                                                                     (3分) 

    ⑶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月考试卷


上一个『高考作文试题模拟』  下一个『江苏省淮安中学2008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