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中山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月考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惠阳中山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月考试卷(高三上册 粤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惠阳中山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月考试卷2008年9月一、语言基础知识(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讣告变卦颠扑不破前仆后继B.拜谒碣石山崩川竭响遏行云C.缘由篆书如椽大笔不容置喙D.扉页徘徊缠绵悱恻成绩斐然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试题预览
  惠阳中山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月考试卷
2008年9月
一、语言基础知识(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讣告     变卦     颠扑不破     前仆后继
B.拜谒     碣石     山崩川竭     响遏行云
C.缘由     篆书     如椽大笔     不容置喙
D.扉页     徘徊     缠绵悱恻     成绩斐然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尽管有过许多血的教训,一些司机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交警部门应当加大处罚力度。
B.2008年春运期间,一场50年未遇的雨雪冰冻袭击了我国南方,人民子弟兵奉命出征,除冰清障、送水送饭、救助被困群众……抢险救灾,无所不为,得到了全国人民的高度赞扬。
C.音乐响起,780名太极拳爱好者如过江之鲫,缓缓入场,以太极团体操《晨曲——你好东江》拉开了开幕式的序幕,赢得了阵阵掌声。
D.7月7日晚间,好运北京国际女足邀请赛继续在秦皇岛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进行,中国队3比1击败意大利队,韩端再次挑射得分,梅开二度。
3.在下面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唯权”“唯尊”“唯上”等人治观念使农民不相信法律的公正性、严肃性,农民不信任法律最终也就导致了其法律信仰的       。
②中国驻利比里亚维和工兵分队担负着公路桥梁修建和        的任务。
③      与问责制度能否杜绝矿难的发生?恐怕很难。在巨额的利润面前,欲望膨胀的人胆大包天,总是想方设法弄虚作假,不顾一切孤注一掷。
   A.缺失    养护   惩戒         B.缺乏    养护   惩罚
   C.缺乏    维护   惩戒         D.缺失    维护   惩罚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艺术家能把自己心灵的创伤和对社会现状的痛苦感受毫无顾忌地倾泻出来,靠的是以艺术来直接表达的。
B.如果说奥运会开幕式上击缶倒计时的独特创意给世界留下耐人寻味的惊喜,那么闭幕式上采用烟花技术在天空“画”的从“10”到“1”的倒计时数字,将给世人再一次留下不可思议的神话。
C.孩子们对“动漫”的情有独钟推动着“动漫”产业朝着高质量、高速度、高赢利发展,嗅觉灵敏的商家对此更是推波助澜。
D.以生漆为底层的彩绘陶质文物保护是一个世界难题,没有任何的经验和技术可以借鉴,秦俑如何将艳丽的彩绘保留下来成为当务之急。
二、古诗文阅读(本大题7小题,共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朱敬则,字少连,亳州永城人。以孝义世被旌显,一门六阙①相望。敬则志尚恢博,好学,重节义然诺,善与人交,振其急难,不责报于人。与左史江融、左仆射魏元忠善。咸亨中,高宗闻其名,召见,异之。为中书令李敬玄所毁,故授洹水尉。久之,除右补阙。
初,武后称制,天下颇流言,遂开告密罗织之路,兴大狱,诛将相大臣。至是,已革命,事益宁。敬则谏曰:“臣闻李斯之相秦也行申商之法重刑名之家杜私门张公室弃无用之费损不急之官惜日爱功亟战疾耕。既庶而富,遂屠诸侯。此救弊之术也。故曰:刻薄可施于进趋,变诈可陈于攻战。天下已平,故可易之以宽简,润之以淳和。秦乃不然,淫虐滋甚,往而不反,卒至土崩。此不知变之祸也。陆贾、叔孙通事汉祖,当荥阳、成皋间,粮饷穷,智勇困,未尝敢开一说,效一奇,唯进豪猾贪暴之人。及区宇适定,乃陈《诗》、《书》,说礼、乐,开王道。高帝忿然曰:‘吾以马上得之,安事《诗》、《书》?’对曰:‘马上得之,可马上治之乎?’帝默然。于是贾著《新语》,通定礼仪。此知变之善也。向若高帝斥二子,置《诗》、《书》,重攻战,尊首级,则复道争功,拔剑击柱,晷漏之不保,何十二帝二百年乎?故曰:仁义者,圣人之蘧庐;礼者,先王之陈迹。祠祝毕,刍狗②捐;淳精流,糟粕弃。仁义尚尔,况其轻乎?”
后善其言,迁正谏大夫,兼修国史。以老疾还政事,俄改成均祭酒、冬官侍郎。易之等集名儒撰《三教珠英》,又绘武三思、李峤,苏味道、李迥秀、王绍宗等十八人像以为图,欲引敬则,固辞不与,世洁其为人。出为郑州刺史,遂致仕。侍御史冉祖雍诬奏与王同皎善,贬涪州刺史。既明其非罪,改庐州。代还③,无淮南一物,所乘止一马,子曹步从以归。卒年七十五。
【注】①阙:仕宦之家门前所建用以表彰的建筑物。②刍狗:祭祀时用的用草扎成的狗。③代还:朝臣出任外官者重新被调回朝廷任职。
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孝义世被旌显           被:受到     B.故可易之以宽简       易:代替
C.为中书令李敬玄所毁       毁:诽谤     D. 祠祝毕,刍狗捐       捐:捐献
6.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秦乃不然,淫虐滋甚       良乃入,具告沛公
B.向若高帝斥二子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C.晷漏之不保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以老疾还政事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7.下列各句都有实词活用现象,与其他三句不同类的一项是(    )(3分)
A.高宗闻其名,召见,异之      B.往而不反,卒至土崩
C.后善其言,迁正谏大夫        D.固辞不与,世洁其为人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朱敬则家世代以孝义闻名,屡受表彰。他自己志向远大,品行高洁。高宗跟他谈话以后,非常欣赏他,尽管有人说他坏话,但高宗还是委以重任,先授洹水尉,后除右补阙。
B.朱敬则认为,李斯为相,严刑峻法,富国强兵,使秦国得以一统天下。但此后秦国没有及时调整国策,施行仁政,最终导致亡国,可见为政者需要审时度势,善于变通。
C.武后执政之初立足未稳,鼓励告密大施酷刑,朱敬则当时没有提出批评。在武后政权稳定之后,朱敬则便提出仁义诗书有时的确可以丢开,但有时却必须把它拿出来。
D.朱敬则为人正直,对张易之等奸佞权臣采取拒不合作的态度,受到世人的称赞。出任地方官,廉洁自律,不贪任何财物,回京时只有一匹马随行,家人甚至步走而从。
9.断句和翻译。(9分)
⑴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臣 闻 李 斯 之 相 秦 也 行 申 商 之 法 重 刑 名 之 家 杜 私 门 张 公 室 弃 无 用 之 费 损 不 急 之 官 惜 日 爱 功 亟 战 疾 耕 
⑵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6分)
①善与人交,振其急难,不责报于人。


②既明其非罪,改庐州。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
(宋)方回
蕨拳欲动苕抽芽,节近清明路近家。
五日缓行三百里,夹溪随处有桃花。
【注】蕨拳,指蕨芽,其端卷曲,状如小儿拳头。
⑴第一句中“欲动”二字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2分)



⑵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并简要赏析这两句的表现手法。(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句,多选则按前三题计分)(6分)
(1)                    ,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2)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瞑》)
(3)故木受绳则直,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4)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苏轼《赤壁赋》)

三、现代文阅读必考(本大题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广东没文化吗?(钟健夫)
老实说,我不太理解将广东“建成文化大省” 的动机。如果认为广东没文化,或文化很少、很小,所以要建文化大省,我认为没什么意义。如果从区域竞争的角度出发,希望通过文化建设来提高广东的竞争力,这我倒赞同。因为区域或地区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竞争。
一个地方有持续的竞争力,并且被广泛地认同,显然是因为这个地区的文化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质和比较优势。
许多人在总结广东文化特点时,发现广东创造了许多新东西,但结果最终都落户北京,并由此指出广东文化不行。北京具有后发优势。比如当代流行音乐,北京认为是“资产阶级的靡靡之音”时,广东已经流行了,待北京认可了流行音乐,几乎所有广东培养的歌星都迁往北京。因为北京市场辐射力强,有其它地方没有的中央电视台。中国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国家,地方文化在很多方面不能跟首都文化相比。但因为地缘和文化传统的关系,广东文化也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质和比较优势,也就是广东文化的妙处——这种妙处就是“开放和创新”的文化传统。
我深信,没有一个省敢跟广东比“开放和创新”的。近代以来,推动中国历史演进的区域文化力量,主要就是广东文化。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这些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全部出现在广东决不是偶然。虽然他们身上有不少缺点,主导的“运动”也不能全面肯定,但他们代表的确实是“开放和创新”的广东文化,或者说,只有广东文化才能“制造”出这种时代风云人物。
中国二十多年来不可逆转的改革开放,也是从广东的深圳开始,这是历史的必然。这跟广东的地缘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如果改革开放选择从上海开始,结果肯定会失败。因为上海当年是中国的经济支柱,上海人感觉非常自豪,大上海似乎没什么缺点,不需要改革。另外,上海人教育程度高,善于管理,做事讲究规则,但是天生胆小。上海人需要依仗稳定的靠山,需要看到别人成功之后才敢放开手脚做事。上海文化是一种输不起的文化,而广东文化不一样,广东人好像教育程度不高,但是充满活力和原创的灵性,你放开了,马上就活。更为重要的是,广东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
事实上,广东在中国近代化、现代化过程中创造过多项第一,以人物为例,除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这些众所周知的人物外,中国第一个外交家丁日昌,是广东丰顺人;第一个留学生容闳,是广东珠海人;第一个铁道工程师詹天佑,是广东南海人;第一个制造飞机的冯如,是广东恩平人。数中国第一的风流人物,广东数不胜数。
即便是在中国古代,广东也有一位世界认同的思想家,他就是禅宗的六祖慧能。慧能生于唐贞观十二年戊戌二月八日,是广东新兴县人,他像广东一样,“没有文化”,不识字,是个打柴的樵夫。公年520-526前后,释迦牟尼大弟子摩诃迦叶的第二十八代佛徒达摩,从海路至广州,再去洛阳弘扬禅法。当时佛教界对禅法不理解,达摩只好入少林寺安心壁观,以“二入四行”禅法教导弟子惠可、道育等,授以《楞伽经》4卷。但达摩传授的禅法,最后在不识字的慧能手里变通之后,才在中国发扬光大。慧能自己后来则在国际上被称为与老子、孔子并立的东方思想家。
“没有文化”的慧能竞争禅宗衣钵的故事,流传了千百年,这是广东文化的精妙所在。佛教传到中国,只有到了广东人慧能手里才有真正的中国特色。六祖自创一套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见性成佛的理论。六祖弟子后来要根据他的言论编写了一本《六祖坛经》,这是佛教中唯一由中国人写的经书。禅宗的思想后来深深影响了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各国。
慧能是广东“开放和创新”文化的典型代表。他竞争衣钵的故事具有多重象征意义。第一,面对外来文化,广东人采用灵活、创新的态度;第二,六祖的衣钵是竞争得来的;第三,慧能的祖师爷达摩到中国的第一站就在广东,如今广州西关仍有一处名叫“西来初地”的地方,而广东确实是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的在中国的主要登陆之地。
慧能精神,其实就是广东精神。
(《羊城晚报》2004年3月6日的“花地”版)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6分)
A.作者不太理解将广东“建成文化大省”的动机,认为要建文化大省没什么意义。
B.一个地方的文化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质和比较优势,就会有持续的竞争力,并且被广泛地认同。
C.广东文化并非不行,而是由于没有北京的后发优势。比如当代流行音乐,广东的流行音乐得到北京的认可,所有广东培养的歌星都迁往了北京。
D.广东文化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质和比较优势,比如在“开放和创新”方面就超过了其他省。
E.近代以来,推动中国历史演进的区域文化力量,就是广东文化,只有广东文化才能“制造”出这种时代风云人物。
F.如果改革开放选择从上海开始,结果肯定会失败。因为上海当时是中国的经济支柱,上海人感觉非常自豪,没什么缺点,不需要改革。
1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广东具有“开放和创新”精神的一项是(     )(3分)
A.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这些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主导了各个运动。
B.丁日昌、容闳、詹天佑、冯如等人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
C.释迦牟尼大弟子摩诃迦叶的第二十八代佛徒达摩,从海路至广州,再去洛阳弘扬禅法。
D.打柴的樵夫慧能在国际上被称为与老子、孔子并立的东方思想家。
14.广东的“开放和创新”的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15.本文讲广东的文化,却用了较多篇幅讲慧能,这样会不会喧宾夺主?为什么?(5分)




四、现代文阅读选考(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请从下面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中选择其中一类作答)
㈠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6—18题
独腿人生(罗伟章)
  应朋友之约,去他家议事。这是我第一次上他家去。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别墅里。别墅是为有私车的人准备的,因此与世俗的闹市区总保持一段距离。我没有私车,只得乘公交车去。下车之后,要到朋友的别墅,若步行,紧走慢走,至少也要40分钟。眼看离约定的时间就快到了,我顺手招了一辆人力三轮车。
  朋友体谅我的窘迫,事先在电话中告知:若坐三轮,只需3元。为保险起见,我上车前还是问了价。“5元。”车夫说。我当然不会坐,可四周就只有这辆三轮车。车夫见我犹豫,开导我说:“总比坐出租合算吧,出租车起价就是6元呢。”这个账我当然会算,可5元再加1元,就是3元的两倍,这个帐我同样会算。我举目张望,希望再有一辆三轮车来。车夫说:“上来吧,就收你3元。”这样,我高高兴兴地坐了上去。
  车夫一面蹬车,一面以柔和的语气对我说:“我要5元其实没有多收你的。”我说:“人家已经告诉我,只要3元呢。”他说,那是因为你下公交车下错了地方,如果在前一个站,就只收3元。随后,他立即补充道:“当然我还是收你3元,已经说好的价,就不会变。我是说,你以后来这里,就在前一站下车。”他说得这般诚恳,话语里透着关切,使我情不自禁地看了看他,他穿着这座城市经营人力三轮车的人统一的黄马甲,剪得齐齐整整的头发已经花白了,至少有55岁的年纪。
  车行一小段路程,我总觉得有点不大对劲,上好的公路,车身却微微颠簸,不像坐其他人的三轮车那么平稳,而且,车轮不是滑行向前,而是向前一冲,片刻的停顿之后,再向前一冲。我正觉得奇怪,突然发现蹬车的人只有一条腿!
  我猛然间觉得很不是滋味,眼光直直地瞪着他的断腿,瞪着悬在空中前后摇摆的那截黄黄的裤管。我觉得我很不人道,甚至卑鄙。我的喉咙有些发干,心胸里被一种奇怪的惆怅甚至悲凉的情绪纠缠着,笼罩着。我想对他说:“不要再蹬了,我走路去。”我当然会一分不少地给他钱,可我又生怕被他误解,同时,我也怕自己的做法显得矫情,玷污了一种圣洁的东西。
  前面是一带缓坡,我说:“这里不好骑,我下车,我们把车推过去。”他急忙制止:“没关系没关系,这点坡都骑不上去,我咋个挣生活啊?”言毕,快乐地笑了两声,身子便弓了起来,加快了蹬踏的频率。车子遇到坡度,便倔强地不肯前行,甚至有后退的趋势。他的独腿顽强地与后退的力量抗争着,车轮发出“吱吱”的尖叫,车身摇摇晃晃,极不情愿地向前扭动。我甚至觉得这车也是鄙夷我的!它是在痛恨我不怜惜它的主人,才这般固执的吗?车夫黝黑的后颈上高高绷起一股筋来,头使劲地向前耸,我想他的脸一定是紫红的,他被单薄的衣服包裹起来的肋骨,一定根根可数。他是在跟自己较劲,与命运抗争!
  坡总算爬上去了,车夫重浊地喘着气。不知怎的,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然了无影踪。 待他喘息稍定,我说:“你真不容易啊!”
  他自豪地说:“这算啥呢!今年初,我一口气蹬过八十多里,而且带的是两个人!”
  我问怎么走那么远? 
  他说:“有两个韩国人来成都,想坐人力车沿二环路走一趟,看看成都的风景。别人的车他们不坐,偏要坐我的车。他们一定以为我会半路出丑的,没想到,嘿,我这条独腿为咱们成都人争了气,为中国人争了气!”
  车夫又说:“下了车,那两个韩国人流了眼泪,说的什么话我不懂,但我想,他们一定不会说是孬种。”
  离别墅大门百十米远的距离,车夫突然刹了车。“你下来吧。”他说。
  我下了车,给他5元钱。
  他坚决不收,“讲好的价,怎么能变呢?你这叫我以后咋个在世上混啊?”
  我没勉强,收回了他找给的两元钱。
  我正要离去时,他不好意思地说:“我本来应该把你送进门的,可那是一幢高级别墅,往别墅里去的人,至少应该坐出租车啊……我怕被你朋友看见……”
  我的眼泪流了下来。我天生是不大流泪的人。
  朋友果然在大门边等我。他望着远去的车夫说:“你为什么不让他送到,那些可恶的家伙总是骗一个是一个!你太老实了。”
  议完事,朋友留我吃饭,我坚决拒绝了。
  我徒步走过了那段没有公交车的路程。我从来没有与自己的两条腿这般亲近过,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两条腿这般有力过。
16、作者写“我”发现蹬车的人只有一条腿时,自己“心胸里被一种奇怪的惆怅甚至悲凉的情绪纠缠着,笼罩着”,句中的“惆怅甚至悲凉的情绪”的含义是什么?(4分)




17、作品采用第一人称次要人物的叙述视角,写“我”是为了显现出车夫的高贵品格。面对车夫,“我”的思想感情不断发生变化,写出变化的几个阶段。(5分)
18、这位单腿的三轮车夫无疑是一个弱者,但他于一般意义的弱者又有点不同,你觉得这个不同在什么地方,我们对这类弱者应当如何帮助?(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9—21题
感佩陈寅恪(宋振锐)
    ①爱因斯坦在给居里夫人的悼词中写到:“第一流的人物对于时代的意义,其人格的力量常常远胜于单纯的才智。”陈寅恪堪当此论! 
    ②陈寅恪(1890-1969)家学渊源,又游学欧美十数年,他三十多岁便入主清华国学研究院,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并称国学四导师。陈寅恪一生治学涉及宗教、历史、语言、人类学、校勘学等方面,尤其精治魏晋南北朝隋唐之学。他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论述稿》都对隋唐历史研究具有划时代意义。每本书虽只有10万字,但其视野开阔、孕大含深;“研究之缜密、立论之严谨和说服力之强,前所未有”;“即此戋戋小册,亦岂今世学者所能为”?至于《柳如是别传》,虽是人物传记却是一本论述明末清初政治史的力作,对清代文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③以陈寅恪的道德、学问,要获得俗世的名声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但陈寅恪对此不屑一顾。他将身心全部沉浸在艺术与思辨的世界里。陈寅恪面对身体的残疾,在有书不能读,提笔不能写的境况里,他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又由于见识、学养、智慧的差距无人与他对谈,那种深层的孤独亦远非凡庸之人可解可慰的。然而,心有所属,兀兀独处而无悔;志向远大,冷清寂寞仍无怨。漫漫长夜里非凡的孤独反使得他更敏锐地捕捉到光明。孜孜矻矻,心无旁骛,陈寅恪在助手的协助下,以超人的毅力,引用典籍605种,完成了80万字的煌煌巨著——《柳如是别传》。 
    ④“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官本位的国家。做学问就是为了当官,这种传统根深蒂固,在行政权力独尊的年代尤其突出。1953年,陈寅恪被任命为科学院中古研究所所长,但被他委婉地拒绝了。在《对科学院的答复》一文中:“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请毛公或刘公给一允许证明书,以作挡箭牌”的言论真可谓石破天惊骇人心目。北大教授刘浦江认为:“就老一代的知识分子来说,在1949年以后仍然固守自己的价值主张的,除了陈寅恪先生之外,恐怕再也没有第二人了”。 
    ⑤“寅恪生平治学,不甘逐队随人,而为牛后。”陈寅恪从一个无名气、无著作、无学位的“三无”学人,而终成为举世公认的学术大师。“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者,道德文章也。陈寅恪还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这种不重复别人,更不重复自己的治学要求,是陈寅恪在学术研究中一以贯之的,表现出了一种纯粹的学者本色。 
    ⑥沧海桑田,物换星移,时代的阻隔,经历的差异,虽然使我们不能透彻地解读陈寅恪的学术精神、立场以及其人格魅力,但丝毫不能影响我们对陈寅恪的敬仰与爱戴。 
19.请根据②③④⑤段的内容,每段用两个四字短语概括陈寅恪的特点。 (4分) 




20.陈寅恪1911年就认真研读过德文版《资本论》,可他却在1953年要求“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对此,作者是怎样理解的?(5分) 
21.“第一流的人物对于时代的意义,其人格的力量常常远胜于单纯的才智。”这句话本是爱因斯坦写给居里夫人的悼词,但作者认为“陈寅恪堪当此论”。对此你是否赞同?请具体阐述你的理由。 (6分) 



五、语言运用(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22.滨海市第一中学1978届⑴班的同学聚会,相约一起去探望当年的班主任刘英老师。他们准备了一张精美的卡片,已经成为法官的张东首先写了以下这则谢词。请你仿照张东谢词的内容和形式,替已经成为教师、工程师、远洋船长、军官中的一位同学写一则符合其职业特点的谢词。(6分)
老师,您对我的教诲三十年言犹在耳——“公正”二字铭刻在心。法庭上,您坚毅的眼光时时支持我战胜邪恶。您是我心中一杆最精准的秤,谢谢您,老师!




23.陈林明爱好广泛,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喜欢跑步,每天早上总要绕操场跑上几圈;星期天他经常拉上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粤教版 高三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检测题/语文随堂练习』  下一个『八年级下第七单元测试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