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年级语文月考(一)(第一、二、六单元)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初三年级语文月考(一)(第一、二、六单元)(九年级上册 语文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初三年级语文月考(一)试题卷liudehua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坦荡如砥(dǐ):平坦得像磨刀石。B.秀颀(qì):美丽而高大。C.猗郁(Yī):充满生气的样子。D.惴惴不安(zhuì):因担心害怕而心中不安。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
试题预览
    初三年级语文月考(一)试题卷
liudehua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坦荡如砥(dǐ):平坦得像磨刀石。
B.秀颀(qì):美丽而高大。
C.猗郁(Yī):充满生气的样子。
D.惴惴不安(zhuì):因担心害怕而心中不安。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啬,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性情的    。
②月色溶溶的夜晚,一声       的笛声从远处传来。
③古人说,水是天下最       的,但是它能摧毁世界上最坚硬的东西。
A.陶醉  清脆  柔和      B.修炼  嘹亮  柔顺
C.陶冶  悠扬  柔弱      D.培养  悠长  软弱
3.下列句子组合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②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③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④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文以内绝无旁枝。⑤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
A.②④③⑤①       
B.④③⑤①②  
C.②①⑤③④       
D.②④①⑤③
4.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杨礼赞》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茅盾,原名沈德鸿。
B.《囚绿记》的作者是现代散文家、翻译家陆圣泉。
C.《秋水》的作者是春秋时期哲学家、遂家代表人物周庄。
D.《泊秦淮》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是评价一个优秀学生的标准之一。
B.他跳下池塘,来到池边,很快就游了过去。
C.学校的教学显著成绩,多次受到教育局表彰。
D.李英的感人事迹,使全体学生深受教育。
6.不能与“东风吹出千山绿”形成对偶的句子是(    )。
 A.春雨洒来万象新        
B.桃花迎来满园春
C.山河一片春意浓        
D.飞雪锁住大江流
二、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完成7、8、9小题。
汉文读物的特质
一切用汉字“写”成的读物,都称为汉文读物。它时包括古今,地涵盖中外,型不分集散,体无论科艺,言不别文白……汉文读物既具有一般读物的基本性质,又有其独具的特质。
汉字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世代传承使用至今的最古老的文字,因此,汉文读物有着悠远的历史源流。自甲骨文以来,汉文字体虽几经变易,都没有使文字出现断代情况,更没有产生新的文字系统。正因如此,才使历代典籍得以流传井保留至今。今天的汉文读者依然能读得到的并大部分读得懂先秦的共籍乃至四五千年前的甲骨文字,这在世界历史上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
汉文读物都能用最少的文字负载最大的信息量,其信息密度相对很高。同拼音文字读物相比,汉文读物具有明显的符号简约性。相同内容的一篇文章,汉文要比拼音文字篇幅小得多;同一本著作,拼音文字的书要比汉文的书厚许多。在联合国使用的五种工作文字文件中,汉文读物总是最薄的一种。有学者认为,在语义信息量相当的条件下,一个汉字字符所含的语义信息相当于3.7个英文字符所含的信息量。
①汉文读物的字比起拼音文字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读者来形象生动,意趣盎然。②汉字本身就富于联想性。③汉字由象形开端,终于大部分演变咸会意,占汉字90%的形声字,不仅形旁有表意作用,大部分声旁也有表意作用。④象形和会意是汉字联想的两扇大门。⑤汉文的词语也往往引起读者的联想。⑥汉语中不少词汇、成语、典故本身就是前人运用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摹状等形象思维创造的言语成果,当读者读到这些词时,就不是仅仅对字面义的直接摄入,而自然会从更广远的词语义域展开联想。⑦例如,“萤雪”一词是刻苦读书的意思,但它立即会使人联想到晋代车胤以萤火虫的微光照书夜读和孙康映着雪光读书的情景。⑧这样的联想无疑会加大思维的广阔度和读解的深刻度。
汉文读物在形式上具有审美特点。首先,汉字形体的图像性先天具有一种审美基因,加之书写工兵的不同,笔墨运用的变化,布局结构的安排等,使字体显得千姿百态,神采飞扬,气韵生动。其次,相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短词、句子,如果结构类型相同,字数相等,位置一致,就会形成平行、整齐的句式结构,看上去悦目,使人产生一种句式均齐的美感。再次,汉语音节乐感很强。如果利用押韵、叠音、双声、叠韵、反复、回文等手段,让相同的声母或韵母在语流中有节律地重复再现,在听感上就会形成一唱三叹,回环婉转的音乐美。汉文读物语言的音律美,为诵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汉文读物内涵渊深,外延博大,纵贯古今,深入人心,熏陶了一代又一代读书人。
7、第3段文字划线的句子中“在语义信息量相当的条件下”这个限制性词语的作用是(    )
 A、提出两种字符语义信息量作比较的观点,即“语义信息量相当”。
 B、指出两种字符语义信息量是基本一样的,即“语义信息量相当”。
 C、提出两种字符语义信息量作比较的条件,即“语义信息量相当”。
 D、指出两种字符语义信息量是不能作比较的,即“语义信息量相当”。
8、第4段文字共8句话(用数字标明),将这段文字划分为两层,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9、对文中说明的汉文读物的四个特点,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汉文读物历史悠久
B、汉文读物具有明显的符号简约性
C、汉文读物具有生动性
D、汉文读物具有审美特点
三、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2题(每小题3分)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吾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邪?”
10、对文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久已病矣        病:生病,这里指困苦不堪
B、而乡邻之生日蹙    蹙:困窘,窘迫
C、隳突乎南北        南北:南方北方
D、以尽吾齿          齿:年龄
11、对文中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将哀而生之乎[您要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
B、向吾不为斯役[假使我不做这份差役]
C、竭其庐之入[把他们家里的收入全都交出去]
D、虽鸡狗不得宁焉[虽然是鸡狗也不得安宁呀!]
12、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是全篇答话的纲。
B、本段文字主要用对比和反衬的写法,暗含“赋敛之毒有甚是蛇”。
C、文段以“安敢毒邪”作结,使一篇血泪斑斑的控诉带上“哀而不伤”的色调,意蕴更加深刻,也就更加动人肺腑。
D、本文是一篇“说”,说,是古代文体名,跟现在的说明文体近似。本文说明了“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这一道理。
第Ⅱ卷     84分
四、
13、按要求默写填空(4分)
①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绘出边塞壮丽风光,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句子是                。
②晏殊《浣溪沙》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句子是                。
③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④               ,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读苏轼《水调歌头》,完成14—16题(8分)
14、词首的小序的作用是               ,这首诗被后世称誉为最好的一首
      词。(2分)
15.翻译:何事长向别时圆?
16.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A.上阕写词人把酒问天,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
B.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D.全词既充满浪漫情怀,又抒发现实感受,字里行间都流露出词人乐观旷达的情怀。(    )
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24题。(19分)
还给谁
①1971年的夏天,我在A国上大学。
②不知是抵达此地的第几个漫漫长月了,我从一个职业招聘的地方走回住处。那时候身上只剩下一点点生活费,居留是大问题,找工作没有着落,前途的茫然将步子压得很慢,穿过校园时头是低着的。
③远远的草坪边躺着一个金发青年,好似十分注意地在凝望着我。他看着我,我也知道,没有抬头。他站起来了,仍在看我。他又蹲下去在草坪上拿了一样什么东西,于是这个人向我走过来。
④步子跨得那么大,轻轻地吹着他的口哨,不成腔调又愉快的曲子。
⑤我不认识走过来的人,没有停步。
⑥一片影子挡住了我的去路。那个吹着哨的青年,把右手举得高高的,手上捏着一枝碧绿的青草,正向我微笑。
⑦“来,给你!”他将小草当作一件珍宝似的递上来。
⑧我接住了,讶然地望着他,然后忍不住笑了起来。
⑨“对,微笑,就是这个样子。嗯!快乐些……”他轻轻地说。
⑩说完他拍拍我的面颊,将我的头发很亲爱地弄弄乱,眼神送过来一些温柔的鼓励,又对我笑了笑。
○11然后,他双手插在口袋里,悠悠闲闲地走了。
○12那是我到A国后第一次收到的礼物。
○13小草,保留了许多年,才找不到了。那个人,连名字都没有法子知道,他的脸在回忆中也模糊了,可是直到现在,没有法子忘记它。
○14很多年过去了,我常常觉得欠了这位陌生人一笔债,               ,将快乐和信心传递给另外一些人。将这份感激的心,化做一声道谢,一句轻微的赞美,一个笑容,一种鼓励的眼神……送给似曾相识的面容,那些在生命中擦肩而过的人。
○15我喜爱生命,十分热爱它,只要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使我愉快,活下去的信念就更加热切,虽然是平凡的日子,活着仍然是美妙的。这份能力,来自那枝小草的延伸,将这份债,不停的还下去,就是生存的快乐了。
17.第②段从“我”        的步态、        的形态、       的心态三方面,把一个旅居海外的学生因生活无着而情绪低落的境况表现得极为细腻。(3分)
18.第④段中金发青年“步子跨得那么大,轻轻地吹着他的口哨,不成腔调又愉快的曲子”他这样滑稽、夸张的表现是为了                 。(2分)
19.第⑥段中特别点出金发青年手中青草的“碧绿”,不仅描写青草的颜色,还蕴含□□□□□□之意。(2分)
20.⑥--⑩段写金发青年特殊的鼓励方式,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理解:□□产生快乐、快乐产生□□。(2分)
21.结合上下文思考,第○14段划横线处应填入的文字是(   )(3分)
 A.一笔无法偿还的债    
B. 一笔没有债主的债
 C.一笔可以归还的债    
D. 一笔容易还清的债
22.联系题目想想,第○14段中,“另外一些人”“似曾相识的面容,那些在生命中擦肩而过的人”指的是哪些人?(3分)

23.文章末段,揭示了一条生活哲理:(15字内回答)(3分)
□□□□□□□□□□□□□□□
24.据文意和句式,再续写两个句子:
将这份感激的心,化做一声道谢,一句轻微的赞美,一个笑容,一种鼓励的眼神,              ,            。(2分)
六、作文。(53分,其中3分为书写分)
25、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①题目:走出            (烦恼、愚昧、风雨、课堂、阴影、网吧、幼稚、“毒品”、红土地……)
要求:先补全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以外,其他文体不限。
②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人们一直在追问、在寻找,幸福有时很抽象,有时又很具体;幸福有时很遥远,有时又近在咫尺。奉献是幸福,给予是幸福,获得是幸福,享受是幸福,父母给你一杯清茶是幸福,老师给你赞许是幸福,一声喝彩是幸福,一次宽容是幸福,一句祝福的话语是幸福,一个理解的眼神是幸福……,幸福是心灵的感觉,幸福是生命的体验,幸福是亲近自然的经历,战胜自我的心路……
请围绕“幸福”这个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一、
1—3.BCA   4—6.CDC  
二、
7—9.CAC   
三、
10—12.CDD
四、
13.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②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③隔江犹唱后庭花 ④晓镜但愁云鬓改。
14.叙作词缘由   中秋
15.为什么偏在人们分别时才圆呢?
16.A.√  B.×  C.√  D.√
五、
17.压得很慢     低着头     茫然
18.使我开心(快乐)     19.生活处处充满生机
20.微笑   希望        21. C
22.生活中像我一样偶尔需要帮助和鼓励的人
23.帮助别人,是自己生存的快乐
24.例:一张简短的名信片  一次宽容  一片孝心  一声礼貌的招呼 (121.68.81.61)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语文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璜土中学08-09学年度八年级语文十月份阶段性测试试题』  下一个『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高一年级第一次检测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